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起兵造反时,曹爽和天子都有兵权,为何无动于衷?

司马懿起兵造反时,曹爽和天子都有兵权,为何无动于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062 更新时间:2024/1/25 13:01:33

曹爽兄弟如此麻溜地投降,是真的只是因为怯懦,还是因为大势已去呢?

手头兵力对比

司马懿起事后,迅速控制了武库和京城各处要害。随即,司马懿率兵保卫皇宫,联合太尉蒋济、尚书令司马孚遏见郭太后,奏告曹爽兄弟不臣之心,请太后下诏废除曹爽。

不知是正合其意(郭太后被曹爽软禁于永宁宫,对曹爽也应十分不满)还是被逼无奈,郭太后支持司马懿,下诏废除曹爽,敕司马懿“如奏施行”。

随即,司马懿以太后的名义,召司徒高柔“假节行大将军事,据爽营”,又令太仆王观“行中领军,据爽弟羲营”,控制了曹爽、曹羲兄弟把控的禁军。

如此,洛阳及城内中军,已悉数为司马懿所控制。

此时,曹爽兄弟正与天子在城外的高平陵,身边没有多少部队。

当时,曹魏中军由当年许褚所领的宿为军发展而来,兵力精而少,多聚集于城内。

洛阳及城内之军以为司马懿所掌握,曹爽遂只能紧急征集城外的数千人护卫。

因此,就当时手头兵力而言,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司马懿都占据绝对优势。

随即,司马懿上奏,列数曹爽的不臣之举,将曹爽比作赵高,并表示:太后已经令他罢除曹爽、曹羲、曹训的职务,要求曹爽兄弟立刻回府,如果违抗,“便以军法从事”!而司马懿,屯于洛水浮桥,“伺察非常”。(曹爽敢乱动,我就“军法从事”)

如此,曹爽实际上处于司马懿部的严密监视之下!

如果是曹操、刘备这样的英雄,这样的恫吓是没有什么用的,但如果是曹爽这样的人,那恫吓的威力还是不容忽视的!

手头的军力对比如此,那”外围“呢?

”外围“军队的立场,就要看“大义名分”了。

也就是:谁的话,才是大魏国的最高指示?

名分之争

司马懿手中有两张牌:太后及司马懿本人。曹爽手中也有两张牌:天子及曹爽本人。

一般来说,天子的话就是最高指示,没有任何争议。

然而,当时,天子尚未亲政!

一般情况下,天子未亲政时,太后的话具有最高权威。像西汉的时候,上官太后甚至跟霍光一起废掉了皇帝刘贺

然而,与汉代不同,曹魏建立之时,曹丕就下诏:太后、皇后、后妃、外戚,均不得过问政事。而且,此令藏于石室,后世必须遵守!

所以,此时,太后的话,其实也没有那么大权威!

天子、太后,地位尊贵,但其实话语权都受到限制,都不能“一言九鼎”。

接着出牌!

曹爽、司马懿,都是先帝指定的辅政大臣。

尽管司马懿被曹爽排挤得只能诈病,但二人名分其实是一样的。

二人都是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也就是有权节制中外诸军,过问一切政事。

又是一个平手···

在大义名分上,双方其实号召力没有明显差距。

微妙的平衡

所以,此时,形势处于微妙的平衡中。

尽管司马懿手头的军力有明显优势,但天子在曹爽处,司马懿不可能直接进攻。

而各战区的情况也同样微妙。

各战区中,曹爽、司马懿都安插了自己人,也有一些态度暧昧者,因此,各战区的立场也很难预先预测。

总体上,此时形势处于微妙的平衡之中。

桓范之策

形势微妙,就是斗智之时。

原本,曹爽是不够司马懿玩的。

然而,桓范逃出洛阳!

桓范一到曹爽营,就提出了一个宏大的战略。

1、立刻收集尚在城外的力量。

洛阳城内的禁军,已经被司马懿控制了。

然而,曹羲在阙南的别营,尚可控制!此外,洛阳典农治也在城外,可以招来!

收集尚在城外的军队,以及负责天下粮事的典农所,集结起属于自己的直属力量!

2、迁到许昌

洛阳是大魏的都城,而许昌是大魏的“别都”。

当年曹操,长期以许昌为曹操集团及其所挟持的东汉朝廷的统治中心。

因此,尽管都城迁到了洛阳,但许昌有“别库”,也就是有大量的兵器、财宝。

此外,由于桓范带了大司农印,可以征调天下粮食储备!

在许昌,有钱有粮有兵甲,足以与司马懿对抗。

3、召集天下兵马讨伐司马懿。

说到这里时,曹爽兄弟依然犹豫不决。

此时,桓范找到了曹爽的弟弟曹羲。

其实,在曹爽兄弟出洛阳前,桓范就提出了反对意见,当时,曹羲认可桓范的意见,建议不出城,但曹爽依然不以为意。

因此,在桓范看来,曹羲应该比曹爽稍微清醒一点!因此,桓范争取说服曹羲再一起说服曹爽。

桓范指出:天子的诏命,谁敢不从?发天下兵讨伐司马懿!

个人分析

桓范之策,未必都能如愿。

司马懿控制的禁军距曹爽仅一桥之隔,而且,司马懿给天子的奏章已经明确指出:曹爽党羽要立刻回,如果继续逗留,“军法从事”!而司马懿就在浮桥边,“伺察其非常”。

以司马懿的精明,曹爽要想退往许昌,实在太难了。

其次,即便到了许昌,曹爽要号召天下兵讨司马懿也是极其困难的。

如前所说,在政治号召力上,双方基本相当。

如果挟持天子就能号令天下的话,那当年董卓怎么会遭到关东群雄的讨伐呢?

此时,太后+司马懿的组合,其号召力可比当年的袁绍大多了!

因此,桓范之谋,确实存在一些不够缜密,甚至不切实际之处。

然而,不管怎么说,桓范之谋,已是曹爽唯一的生机了!

采纳桓范之谋,虽然依然充满不确定性,但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曹爽放弃

桓范提出谋划后,曹爽兄弟犹豫再三。

最终,曹爽嘀咕:我估摸着,太傅其实也就是要让我们服从他而已。我们不再和太傅作对,应该就没问题啦。

随机,曹爽对天子说:请陛下下诏免了我的官,回报太后!

于是···曹爽兄弟放弃了一切反抗,“躺平”在司马懿的砧板上了。

曹爽放弃之因

当初,听说桓范逃出洛阳时,司马懿大惊:智囊跑走了!

蒋济说:哥放心!曹爽弩马恋栈豆,必不用桓范之策!

司马懿的担心,说明:当时司马公并没有稳操胜券,彼此之间仍然维持微妙的平衡,曹爽如得智谋之士相助,胜负未可知!

蒋济的话则说明:曹爽目光短浅,只留恋眼前的利益和家族!

确实,曹爽兄弟虽在洛阳,但曹爽家尚在洛阳,已经为司马懿所控制!

曹爽没有那股劲,不想冒着全家遇害的风险,继续与司马懿对抗!

此外,曹爽又对司马懿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

蒋济作保,司马懿指着洛水发誓必不加害曹爽兄弟姓名。

于是,曹爽麻溜放下武器,争取做富家翁了!

有了这么多年权力斗争的经验了,还如此天真···可怜。

总的来说,当时的局势依然比较微妙。

曹爽如果依桓范之策,坚持斗争,鹿死谁手,仍未可知。

然而,弩马恋栈豆!曹爽自己没有坚持斗争之心,自己害怕付出代价,承担风险,那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我们不必嘲讽曹爽。

某种程度上,曹爽还是一个顾家、“天真”的好男人。

更多文章

  • 蜀汉大将魏延宁愿被冤杀,为何都不投奔曹魏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魏延死后墓前跪着三个人,魏延儿子魏猛,魏延传

    到了这般田地,为何魏延仍不考虑投魏呢?魏延之死细看魏延被杀的过程,其实这个问题真没有那么多“深层原因”。诸葛亮去世前,与杨仪、费祎、姜维等讨论身后退军之事。其具体部署是: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如果魏延不从命,“军便自发”!(即魏延不退,“次之”的姜维就承担断后任务,掩护各军后撤)诸葛亮去世后,秘不发丧

  • 蜀国五虎上将中,为何唯独赵云不受刘备重视,有哪些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云为啥不受刘备重用,刘备收赵云视频完整版,刘备赵云开荒

    众所周知,根据《三国演义》来讲,刘备在汉中称王后,封了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五人。这五人为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也是刘备手下的主要将领。值得注意的是,刘备在封了五虎上将之后,又对五虎上将各自的官职和爵位进行了封赏。关羽,张飞,马超和黄忠分别被拜为前将军,右将军,左

  • 司马懿选中的3个青年:1个灭魏、1个灭蜀、1个灭吴,成就司马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司马懿成功史,司马懿是如何进入魏国的,司马懿发展过程

    说起司马懿,你可以说他是三国历史上的大才,也可以说他是一个政治阴谋家。晚年发动高平陵之变之后,成为了曹魏实际掌权者,从此曹魏天下落入了司马氏之手,为三国统一做了铺垫。司马懿出生于大族司马家族,曹操曾经多次召见他为官,但都被他拒绝,后来因实在无法推脱,就在曹操帐下任职。此后司马懿的才华渐渐展露了出来,

  • 孙权得了荆州,为何还要杀关羽,难道不怕刘备出兵报复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为什么说荆州是刘备借孙权的,历史上关羽是被孙权杀的吗,孙权和刘备争荆州的事迹

    关羽和张飞是最早跟随刘备的那一批人,属于元老派。因此,刘备得势后,关羽和张飞的地位都不低,一人在荆州坐镇一方,一人跟随刘备东征西战,都是手握实权的大将。从实际地位来讲,关羽在世时,他是刘备阵营下的二号人物,拥有假节钺之权,且坐镇荆州,地位之高,要胜于张飞,法正和诸葛亮。自关羽在襄樊之战取胜后,曹魏被

  • 孙权后期为什么对待陆逊那么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权陆逊配将,陆逊厉害在哪,孙权孙尚香陆逊怎么搭配战法

    陆逊,出自于吴郡陆氏,江东四大姓之一,他的家族十分庞大,不过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他一直跟随祖父庐江太守陆康生活。孙策攻打庐江的时候,陆康率军抵抗了长达两年时间,期间家族一百多人都死在战乱当中,因此陆家跟孙家其实是有世仇的。后来,庐江被孙策攻克,陆康便将家人送到老家吴郡,不久后他就去世了,那时候陆逊

  • 孙权为何如此忘恩负义?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无视孙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坚孙权孙策关系,孙坚孙策孙权谁更勇猛,孙权对东吴的评价

    然而,孙权登基后,追尊其父孙坚为武烈皇帝,却只以孙策为长沙桓王。当初,哥哥孙策以江东交付给了弟弟孙权,如今,弟弟孙权登基为帝,却连个帝王的虚名也不愿追赠哥哥。孙权,为何如此小气?孙家人的东吴孙权得以登基为帝,不仅是孙策、孙权自己的努力,更是孙家宗族兄弟集体努力的结果。当初,孙坚起兵,所依赖的,正是有

  • 同样是三国时期的权臣,与诸葛亮相比,司马懿差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司马懿晚年评价诸葛亮,司马懿和诸葛亮 人品,诸葛亮与司马懿是不是好友

    当然,与诸葛亮相比,众人对司马懿的印象就差了很多,他是一个处事圆滑,能够隐忍且具有野心的人,就道德品质而言,司马懿比诸葛亮差了不少。司马懿和诸葛亮二人身上有许多共同点,都是托孤大臣,且握有大权,是三国时期的权臣。那么,司马懿比诸葛亮差在哪里呢?对待下属态度不同史书评价司马懿外宽内忌,善用权谋。司马懿

  • 司马懿为什么等到曹睿死后才发动兵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睿为什么不杀司马懿,司马懿面见曹睿,历史上的司马懿真的守灵三年吗

    他没有机会,也没有胆量去发动兵变。并且,从司马懿为曹魏势力效力开始,包括曹操、曹丕以及曹叡,其实对司马懿都有所防备。只不过,司马懿用了一个“装”字诀,不仅完美化解了曹家三代人对他的防备,同时还稳步高升,最终权倾朝野。比如曹操时期,曹操曾召司马懿为自己效力,但司马懿却不愿意去,怎么办呢?很简单,装病,

  • 为什么随着三国时期历史学习的深入,我越来越钦佩刘备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中的刘备有多可怕,三国刘备的仁德,正史上刘备厉害吗

    正如我们大多数人出身平凡一样,刘备所具备的东西,相比于同时代的其他人而言,实在是太少了。他没有袁氏“四世三公”的深厚背景,也没有曹操的权谋诡变,也没有孙权出道时,继承的偌大家业。他有的,只是身无长物,加上一个时常被人质疑的皇室后裔血脉。但就是这样的起点,刘备带着一个屠猪卖肉的,还有一个看家护院的,又

  • 自古套路得人心,看看赵飞燕武则天,是如何套路老公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飞燕与赵玉环,赵飞燕的晚年生活,赵飞燕最后死在哪里

    金翠莲人生一定要先显得很高级才有可能得到别人的青睐,如果没有显赫的身世,那些诗词歌赋弹唱歌舞就一定要学习一下,这些东西真的是能给自己加分的。咱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曹操的卞夫人为什么能够得到曹操的喜爱,相信很多人说因为她贤惠,贤惠这个东西是他跟了曹操之后才能显露出来东西,直观上吸引曹操的是卞夫人年轻和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