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姜太公钓鱼讲到历史上的姜子牙

从姜太公钓鱼讲到历史上的姜子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702 更新时间:2024/1/26 22:09:54

在封神演义中,姜太公钓鱼一事总教人津津乐道。不管哪一版本都免不得花一番笔墨和心思刻画一通:一位鹤发老人守在河边用一直钩钓鱼。旁人或讥笑或疑惑,唯独老人怡然自得,不骄不躁,一心只等自愿上钩的“笨鱼”。而结果竟真如老人所盼,果有鱼儿自愿悬于直钩之上。于是旁人皆叹老人神机妙算,谋略非凡。

那么历史中真实的姜子牙究竟如何?所谓的“愿者上钩”又是何典故?果真有自愿悬于直钩的鱼儿么?我们不妨从司马迁《齐太公世家》说起。《齐太公世家》记叙了这样一个故事,姜太公吕尚饱经风霜,穷困潦倒,直到老年时才得遇周西伯。彼时,周西伯外出狩猎,临行前曾卜过一卦。卦上称西伯此次狩猎所得并非龙螭虎熊,而是一位能够辅佐周朝千秋霸业的能臣。结果,周西伯果真在渭河北岸遇到了正在垂钓的吕尚,二人一番交谈,周西伯更确定卦上所说无错,自己果然遇上了一位圣贤之才。他大喜过望,将吕尚迎回宫中,称之“太公望”,尊为军师。

显然司马迁版本的“姜太公钓鱼”少了许多玄幻色彩,更突显姜子牙之博闻谋略,竟能在短短交谈之间打动周西伯,逆袭为周朝军师。

姬昌得姜子牙辅佐后,常以权谋奇计推行德政,对外与其他诸侯国暗通款曲,对内以爱民仁政安邦,又兼训练兵马,间或讨伐他国,相继灭了崇国、密须和犬夷,将多数诸侯收归于周。一时间周朝势力鼎盛。有书云“天下三分,其二归周”。

姬昌之后,姬发即位,周朝一统天下之大业犹如弦上之箭。加之商纣昏庸渐盛,商朝渐失民心。周朝崛起取而代之早已势无可挡。于是十一年正月甲子日

,纣王于鹿台自焚而亡,姜子牙引姬发入主朝歌,自此周朝大定。

不论是文王治国时,或是武王伐纣时,姜子牙之贡献都是极大的,在经年累月中,姜子牙的形象日渐被神化,也无怪后生写出《封神演义》《封神榜》等作以作悼念。

更多文章

  • 姜子牙老婆封神为扫把星,这扫把星在天庭365路正神里面是个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姜子牙封老婆为扫把星,姜子牙封神365位正神,姜子牙封神后的神位

    我认为《封神演义》里有两处对女性的恶意:一处是将苏妲己视为颠覆商朝的罪人;一处就是姜子牙封老婆马氏为扫帚星。苏妲己背了好大一口黑锅,而马氏做错了什么?希望老公能够养家糊口、建立一个美满的小家庭,这是每个女人最纯朴的期望吧,不求大富大贵,但求衣食无缺。为了达成这个期望,督促姜子牙“上进”不是很正常的吗

  • 曾经强盛的越国为何会消失?它的对外战略、人才储备方面都是硬伤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越国是怎么被灭的,越国衰败的原因,越国鼎盛时期有多少兵力

    不过我们翻开史料就会发现,越国于春秋末年称霸,到了战国时期就如同消亡了一般(只在战国初期曾有所大动作),而消亡了一定程度上其实就反应了它的实力一直在下坡路,最终衰弱到离开了人们的视线,让人们逐渐淡忘了它。按道理来讲,越国崛起晚,即便是吃老本,也不会一下子就吃精光,它应该更有机会在战国时期搅动风云,但

  • 战国本应该有八雄,但是有一国神秘消失,这个多出来的国家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国八雄排名,战国八雄灭亡顺序,战国七雄最有可能统一的国家

    [var1]这个国家虽然名义上这是一个诸侯国,但是当时的朝廷完全是名存实亡,所以基本上大家都是军阀割据的局面。而此时的中山国就是各诸侯国里面最强大的,虽然它的辉煌仅仅存在了100年左右,但是却依然无法否定它曾经的强大。在史书中关于这个国家的记载并不多见,公元前411年由中山武公的人建立,公元前296

  • 成语“纸上谈兵”说的什么典故?长平之战该谁负责,赵括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纸上谈兵”这个成语不是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最先出现的。据考证,这个成语最早是出现在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里,原文是:“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说的却是文人墨客的事情,跟赵括没半毛钱关系。真正开始将“纸上谈兵”和赵括联系起来,应该是《上下五千年》。书中的第40节,有这

  • 如果吴国没有杀关羽,而是把他送给魏国,曹操会怎么处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吴国杀了关羽以后的后果,关羽和吴国的关系,关羽与魏国有关系吗

    导语:三国时期蜀汉气焰最旺的时候当属刘备打赢汉中之战后,当时关羽在荆州水淹七军,两线作战都能完胜曹操,此时蜀汉的整体实力已经超过了东吴,大有曹操平分秋色的局面。这时候东吴不甘心,孙权派遣使者和曹操结盟,希望两家人可以合围关羽。曹操同意这个计划后让驻守在襄樊的曹仁不顾一切牵制关羽的主力部队,而东吴则趁

  • 被欺骗的楚国,调集举国之兵报复秦国,纵然惨败亦不负楚国荣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国是怎么灭掉楚国的,楚国是怎样打败秦国,楚国对秦国的战争

    [var1]楚国,是从公元前一千一百一十五年(前1115年)开始在南方兴起,辅佐周文王、周武王两代周王灭掉了殷商,周公旦摄政之后,正式分封楚国,但是因为地位低下,楚国君主并没有参加诸侯会盟的资格,这也为后来楚国与周王室交恶埋下了伏笔。周共王时期,楚国君臣筚路蓝缕,国家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

  • 战国顶尖人才市场,曾有八大国士之才,基本上“送”给了周遭各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魏文侯死后,他的继任者魏武侯、魏惠王不再像魏文侯一般任人唯贤,而是回到了春秋时期的那种任人唯贵的用人制度,从此平民或者小贵族出身的士子在魏国再也得不到重用。魏国从一个人才汇聚地变成了人才市场,人才纷纷出走别国,曾经有八大国士之才,七个都“送”给了周遭各国,最后一个留下来的国士之才,还被无限期冷藏,为

  • 他将晋国推向鼎盛,却埋下了三家分晋的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晋国是怎样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晋国最鼎盛时期,晋国被哪三家大夫瓜分

    [var1]晋献公晋献公姓姬,名诡诸。晋国是周朝的同姓国,先祖是周武王的儿子叔虞,晋国原名唐国,至其子燮父继位徙治晋水,于是改国号为晋。晋国在西周时期只能算是一般的诸侯国,日子也过的比较平淡,到了春秋时期,周王室衰落,各个诸侯国开始了兼并战争,晋国也逐步强大起来。晋国公室壮大后就分家了,公元前745

  • 战国后期,曾经的强齐为啥毫无作为?大国博弈,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国真正的转折点是五国伐齐,战国时期齐国的崛起,战国时齐国为什么强大

    [var1]200多年的纷扰战国史,可以看作一幕“秦国屹立不倒并愈战愈强、对手强盛一时却陆续倒下”的大戏。而且,这些对手谢幕的过程五花八门:有的因秦国的残暴武力打击而垮掉,有的被连横战略玩残,还有的则被其他诸侯打倒、秦国捡了个现成。比如,秦国前进道路上的第一个拦路虎是魏国。它曾经持续几十年把秦国死死

  • 为何法家和杂家的理念之争让吕不韦丧命?嬴政为何选择了法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吕不韦是法家还是杂家,吕不韦之死嬴政的态度,嬴政是法家的代表吗

    [var1]少年的嬴政被吕不韦拥戴登基成为秦国的王。在法家和杂家交锋中的秦国,秦始皇嬴政为何选择了法家成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如果要弄个排名说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商人,那么吕不韦一定是名列第一的,能让千古一帝秦始皇叫干爸爸的奇男子。吕不伟他是一个奇货可居眼光独到的商人,扶立子楚成为秦国的王,使得他获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