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为什么从没出现后宫干政、外戚专权的现象?

明朝为什么从没出现后宫干政、外戚专权的现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908 更新时间:2023/12/18 14:53:09

“后宫干政”、“外戚专权”这种现象在我国王朝千年历史中极为常见,特别是宣太后、吕后、武则天和慈禧,那都是后宫干政的代表人物,然而明朝276年历史,16位皇帝,却从未出现过这种现象,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们要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说起。

朱元璋,出生于1328年,是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被称为明太祖的他,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草根”皇帝,但“英雄不问出处”,他确实放过牛、当过和尚还要过饭,但他勤奋好学、坚持不懈,最终成就了霸业。

朱元璋没什么文化,但是非常努力,他还被称为皇帝里的“超级工作狂”,他废除了丞相,自己要做很多事情,每天早上4点左右就起床,晚上办公到10点多,甚至更晚,这谁能受得了?

根据史料记载,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十四至二十一日,头尾8天,朱元璋处理了内外奏章1660封,涉及3291件事,一天平均要批阅207份奏疏,处理411件事,平均5分钟要看完一份奏折,吃饭喝水上厕所都要“跑”,古今中外,还真没几个皇帝能做到这样。

这么忙的情况下,朱元璋还要看书学习,他非常清楚以前那些国家都是怎么灭亡的,他亲自主持编撰了一本《皇明祖训》,内容是为了巩固朱家皇权对后世所有子孙的训诫,写了整整6年,开始叫《祖训录》,9年后修订,28年后重定改名为《皇明祖训》。

里面写道:“皇后不得干预外政,宫闱当谨内外。皇后止许内治宫中诸等妇女人,宫门外一应事务,毋得干预。”并且“皇亲国戚有犯,在嗣君自决。”由此可见,朱元璋明文规定了后宫不可以干政。

众所周知,能嫁到皇宫里当妃子、皇后的,那肯定得有点背景,毕竟皇帝一个人支撑国家是不可能的,借助大臣们的势力,最好的就是娶他们的女儿,大臣们又能水涨船高,双方互利,这样当然容易导致外戚专权,比如东汉的窦太后,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掌握实权,让她的哥哥大将军窦宪乘机操纵朝政。

朱元璋写道:“凡天子及亲王、後、妃、宫人等,必须选择良家子女,以礼聘娶,不拘处所;勿受大臣进送,恐有奸计。但是娼妓不许狎近。”明太祖非常清楚,送上门的人可不简单,明朝276年历史,出了20多位皇后,除了朱棣的妻子徐皇后外,其余全部来自民间,是普通老百姓,根本不用操心外戚势力。

其次,严格把控进出宫的人员。看过电视剧《还珠格格》的人知道,福伦福晋常常进宫看望令妃娘娘,因为福晋是她的表姐,可见进宫并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在明朝,明文规定“宫闱当谨内外,後妃不许群臣谒见。”而且“私写文帖於外,写者接者皆斩。”外人进不去,里面的人也出不来,甚至谁敢往外写信,发现就直接杀了,根本无法交流“情报”。

其实,朱元璋还规定,不允许宦官干政,开始明仁宗、明宣宗等皇帝还听一听,结果到了明英宗朱祁钰的时候,就开始出事了,朱祁钰特别信任贴身太监王振,什么事情都让他帮忙,于是王振成为明朝第1个干政的太监。

如果明朝以及后世都能坚持朱元璋的《皇明祖训》,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后宫干政、宦官干政的事情了。虽然朱元璋出身贫穷,但勤奋和好学让他成为一位名垂青史的皇帝。

标签: 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什么是十常侍? 东汉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东汉,历史解密

    什么是十常侍? 东汉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灭亡的真实原因是十常侍之乱吗?什么是十常侍十常侍指中国古代东汉(公元25年—220年)灵帝时操纵政权的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等十二个宦官。他们都任职中常侍。也是汉灵帝时的

  • 吴渊词作赏析:《念奴娇·我来牛渚》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吴渊,宋朝,历史解密

    下面小编带来吴渊的《念奴娇·我来牛渚》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念奴娇·我来牛渚(宋)吴渊我来牛渚,聊登眺、客里襟怀如豁。谁著危亭当此处,占断古今愁绝。江势鲸奔,山形虎踞,天险非人设。向来舟舰,曾扫百万胡羯。追念照水然犀,男儿当似此,英碓豪杰。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云暗江天

  • 古代有两个王朝支持官员贪污,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历史解密

    一个王朝要想国运昌盛,国祚延绵,吏治清明应该是最起码的要求,只有吏治清明,老百姓才能打心眼里拥护朝廷,才能跟朝廷上下一心,才能将王朝发展的更好。然而,偏偏就有两个王朝做了另类,逆潮流而动,反其道而行,居然鼓励官员贪污,说实话,鼓励贪污算什么,他们还鼓励官员抢劫,而且还至少鼓励了一百年。这么不得人心的

  • 卫子夫去世以后家族命运的走向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卫子夫,汉朝,历史解密

    西汉是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又称前汉。而西汉时期的名将卫青、霍去病、霍光又离不开一代贤后卫子夫,虽无推贤之举,却有引贤之功。卫子夫以卑微讴者身份步入汉宫,经11年立为皇后,为汉武帝育下一男三女。立为皇后38年中,将汉庭后宫管理的井井有条。她的出现将卫青、霍去病、霍光引向历史舞台。不仅改变自己

  • 导致太平天国失败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其战略的失误有多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太平天国,历史解密

    在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抗清的14年时间中,和清军展开了无数次的鏖战。在此过程中,太平天国的失败不能全部都归结于“天京事变”这场内讧,它的失败是众多因素相互交错的一个产物。其中最为直接的影响是太平军在战略上的失误。那么,太平军的战略失误有多严重?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首先,我们需要

  • 匈奴有着怎样的军事制度?匈奴是怎样发展经济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匈奴,汉朝,历史解密

    匈奴民族有完善的军事装备。马匹在匈奴人的生活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平时是作为交通工具,战时则成为战马。从出土实物看,匈奴马匹身体略矮,头部偏大,应属于蒙古马。《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兵“尽为甲骑”、“控弦之士三十余万”。匈奴兵器“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鋋”,考古发掘资料与此正相吻合。匈奴墓地发掘情况显

  • 李忱:为避祸装傻30多年,最后成为一代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忱,唐朝,历史解密

    正所谓“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如果把社会比作一个大舞台,那么生活在世间的每个人,便都是这座大舞台上的演员,而帝王尤其如此。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上,曾涌现出很多“影帝级”的帝王,而唐宣宗李忱,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李忱原名李怡,是唐宪宗第十三子,即位前被封为光王,生母为孝明郑皇后。郑氏因为面相好,被相士预

  • 为爱女选女婿,令妃没看上,乾隆却很有眼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乾隆是一个长寿之人,他没想到最后能活到89岁的高龄,而他最敬佩的人就是康熙,他的爷爷,于是在自己四十多岁的时候当众说过,最佩服的是圣祖康熙,而圣祖当了六十一年的皇帝,他也绝不会超过这个数字。于是到了85岁的时候,他已经是在位60年了,鉴于他之前说过的话,也只能履行自己的诺言,于是他提前退了位。在乾隆

  • 刘邦临时采取一个措施,最终导致西汉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邦,汉朝,历史解密

    古语有云:君子不可不慎。慎什么?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而已。意思就是说,君子在为人处世上,一句话可以显示出自己多有学问,同样,也可以因为一句话露出,自己在某个方面有多么无知,所以说话办事一定要谨慎。君子在为人处世方面不谨慎,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那么帝王,身系天下的帝王呢?办事不谨慎一些,带来的后果

  • 大功臣许攸到底做了什么,让曹操不得不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许攸,三国,历史解密

    谈起许攸,很多人都想起官渡之战中,他的出现是曹操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他先前从与袁绍麾下。在公元199年,在袁绍围剿公孙瓒,进军幽州时,许攸便是作为谋主之一,可见许攸在袁绍中的地位并不低。在袁绍与曹操交战时,他还曾献计,趁曹操带大军进兵,派轻骑去突击曹操守备空虚的后方许都,已达到让曹操不得首尾都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