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古代也有猫奴?古人又是如何吸猫的呢?

在古代也有猫奴?古人又是如何吸猫的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240 更新时间:2024/1/19 22:32:26

网络热词猫奴按字面意思理解的话,“猫奴”就是“猫咪的奴仆”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现如今不论养不养猫,生活中猫咪的影子都随处可见,翻开各个平台的聊天记录,就能看到几个可爱猫咪的表情包;关于喵星人的话题热度也是居高不下;猫舍、猫美容、猫咖、云养猫等应运而生,还诞生了“猫咪经济学”。

“一日吸猫,终身想猫”,和人类的五官分布接近,长相呆萌,可吸可撸的小猫咪,总是会让人产生不自觉的亲近和依赖感。然而,猫的魅力可不止现在有,猫奴也不单指当代人,在古代,也有不少猫奴值得细数。

一、民间

研究表明,对猫咪的喜爱是一种进化心理学的表现,这种表现容易发生在经济繁荣,社会文明进步的地区,那里的人们思想较为新潮,需要情感寄托时,有些人选择成为“猫奴”。

所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吸猫的风气自盛世唐朝而起。之后,宋人“继承”了唐人的吸猫习惯,并在“平民社会”到来之际,一鼓作气将它发展成了全民吸猫。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就记载了宋代民间完备的“宠物服务”:“猫窝、猫鱼、卖猫儿、改猫犬”(根据后人推测“改猫犬”可能为训练和打理猫狗之意),书里还记载到,宋代甚至有猫窝匠这种行当,专门给大户人家做猫窝。可见,宋代时也有过“猫咪经济”,并且在当时人们生活中存在感算是极高了。

二、诗坛

民间养猫的风气还传至诗坛,宋朝的许多诗人,都难逃小猫咪的诱惑,变身“猫奴”,代表人物有三:司马光黄庭坚陆游

早在宋代,司马光就发送了第一篇为“喵星人”正名的文章,为猫立传——《猫虪传》,他说:“仁义,天德也。天不独施之于人,凡物之有性识者咸有之。”在文中,他夸赞猫不争食、乐于帮助别的小猫,甚至不惜因此和凶猛的狗战斗。在文中,他的猫被赋予极高的评价,也成为了“仁义”的化身。

黄庭坚被现代的“粉丝”称为“猫系诗人”,拥有高傲脱俗性格的他与高贵优雅的猫自成一对。他写过一篇《乞猫》,有两句诗道“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狸奴”“衔蝉”都是猫的雅称,在诗中,他称向邻居要猫为“聘”,足见其庄重的态度。

陆游就更是扬名千古的“猫奴”了。据不完全统计,陆游一共作过十二首咏猫诗,其中为了夸奖自己家的猫,曾一连写了三首《赠猫》。“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在那些不用去思考“铁马冰河”的日子里,陆游大诗人就在家里烤着炉子撸着猫,享受人间的温柔和乐趣。

三、宫廷

“宫猫”一词很早就有,但它发扬光大,还是在明代。在明代宫里的猫有专门的宫殿——“猫儿房”,如果得到皇帝的喜爱专宠,还会赐予“管事职衔”,成为有名分的猫。做皇帝的猫,待遇可是非常好的,每日伙食“猪肉四斤七两肝一副”,让人直呼“人不如猫”。

嘉靖皇帝家里养了十二只猫。他最出名的两只爱猫是霜眉和狮猫。

霜眉猫如其名双眉洁白、颜值超高、性情温驯、暖心体贴,深得嘉靖帝喜爱。它还被封为“虬龙”,虬龙有“幼龙”之意,这样的封赏绝对是不一般的。狮猫是一只长毛猫,状如雄狮,因而得名“狮猫”。后来霜眉和狮猫接连死去,嘉庆帝悲痛万分,甚至几天几夜不吃不喝,

他在万岁山为霜眉立了一个“虬龙冢”,为狮猫制金棺,给为狮猫写“化狮成龙”碑文的袁炜升职加官。

万历皇帝宠起猫来,比他爷爷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给宫里的猫升官加爵,赐予各种各样的封号,以示荣宠,还经常在猫身上一掷千金。万历皇帝在位期间,宫猫数量暴增,在宫廷中飞檐走壁,干尽“拆家”之事。然而,猫咪们恃宠而骄,在宫中肆无忌惮,有几次甚至直接导致刚出生的婴儿被吓到生病致死。

从古到今,很多人都爱猫。其实,人们对猫咪的爱是也有科学依据的,与狗相比,猫独立冷静、软萌神秘,更能迎合人的“情感投射”,也就是说,猫对人类的爱搭不理、高傲自在,更容易引起自我代入的想象。“我见猫咪多妩媚,料猫咪见我应如是”。无论是市民们的生活陪伴,司马光的仁义化身还是皇帝们的知心金丝雀,都是不同的人在猫身上的“情感投射”。归根结底,都是在这个毛茸茸的家伙身上,得到了情感的慰藉。

标签: 猫奴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从阴谋学看中国古代史:如何“事上”是中国古代做臣子的必修课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朝,韩非子,历史解密

    为上者疑,为下者惧。上下背德,祸必兴焉。“团结就是力量”,这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同一阶级之间的“报团取暖”,而是实实在在的,由上至下的团结。团结的基础是什么,是信任。“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上到一国,下到仅有两个人的家庭,或者企业,也是一样。上下不同心,有史以来,就没有干成事情的。假如三

  • 战国时期的宋国局势如何?为何没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国,历史解密

    宋国,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共传三十四君,享国八百二十九年,是处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地位的儒家、墨家、道家和名家四大思想之发源地,被誉为“礼仪之邦”。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战国时期,数百年的战乱不断洗礼着华夏大地。以至于,春秋时期活跃在华夏大地上多如星辰的诸侯国,到了战国时期,仅

  • 揭秘:诸葛亮为什么劝刘备赐死刘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封,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对刘封的死有着较为详细的描述。关羽在败走麦城后,遭遇了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关羽父子被擒后遇难。这期间,关羽曾派廖化向刘封、孟达求助。但两人见死不救,致使关羽遭难。关公死后,廖化去成都哭告刘备:“关公父子遇害,实刘封孟达之罪,乞诛此二贼。”刘备听闻噩耗后,悲痛欲绝,想立即派人捉拿刘封,

  • 在古代东宫是什么样子的?属官制度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东宫,唐朝,历史解密

    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古代皇权社会,皇权的顺利交接是一项重要任务,因而对于太子的培养便显得至关重要,为此历朝历代在储君设立之后(清代除外),都为储君配备了相当完善的官僚系统,而这套官僚系统大致可以分为教育系统和辅佐系统两类,全面负责储

  • 李广到死都没能封侯,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广,汉朝,历史解密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王昌龄所写,诗中所写的“龙城飞将”正是汉朝率兵抗击匈奴的大将军李广。李广是汉景帝、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猛将,他武艺高强,箭术更是无人能出其左右,有人曾评价过李广的箭术,说他是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射箭宗师,就连春

  • 贾科莫·普契尼代表作品有哪些?为什么他的作品这么著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贾科莫·普契尼,意大利作曲家,历史解密

    普契尼的第3部歌剧《玛侬·雷斯考特》(MANON LESCAUT)于1893年公演,获得巨大的成功。它连结了普契尼与剧作家雷基·伊利卡(Luigi Illica)及乔赛普·贾科萨(Giuseppe Giacosa)的关系。他们在接下来的3部歌剧共同合作,后来成为普契尼最知名的作品。这3部歌剧分别是:

  • 齐国为什么谁都要打?最后被群殴了吧,不过群殴齐国是谁先牵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春秋时代结束,紧接着就来到战国时期,一提到战国少不了说一说战国七雄,三国是三分天下,那战国就是七分天下。今天就挑几个介绍一下。第一位就要说到最终统一六国的秦国,秦国在春秋时期是比较势弱的国家,在秦孝公当政的时候,秦国战事连绵不断,由于国力落后,一直受到其余各国的轻视,但这也是给足了秦国发展的机会,秦

  • 揭秘:凶狠残暴的侯景是靠什么“成功”发动叛乱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侯景,南北朝,历史解密

    侯景之乱是南北朝时期最大的一次叛乱事件,也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叛乱事件之一。侯景之乱不仅使南朝萧梁政权遭受到毁灭性打击、给南梁经济和百姓带来一场空前浩劫,而且极大地改变了南北朝的社会、政治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制造这场空前动乱、浩劫的主角——侯景,投靠南梁时却只有

  • 如果古代没有割让土地的话 如今的国土到底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国土,历史解密

    国土,是一个国家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你看犹太民族在历史上一直被欺压驱赶,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国土。而在和平时期,国土辽阔,又可以为国家的战略发展提供可以纵深的空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就说我们国家吧,世界排名第三的国土面积,为数十亿国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迭也比较频繁,那假设从

  • 陶弘景的轶事典故哪些?他为什么被称为“山中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陶弘景,南梁,历史解密

    辞官归隐弘景博学多识,读书逾万卷,于六经诸子史传无所不通。17岁时便与江学文、褚炫、刘俊等为宋朝外明四友。齐高祖作相时,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朝仪大事多取决于他。然他虽身在朱门,却独居一室,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读书)为务,昼夜研读缮写符图经集,于养生服食诸道,渐至通幽探微。如此积年累月,渐觉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