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抗战时期全国有多少伪军?他们的装备如何?

抗战时期全国有多少伪军?他们的装备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631 更新时间:2024/1/19 3:03:23

抗战时期,全国伪军高达210万人,伪民团、伪警察还没有计算在内。

截止到1944年5月,据当时极不完全统计,国民党投敌的中央委员有二十人,国军将领六十七人,其中不乏庞炳勋、孙殿英、孙良诚、夏楚中、公秉藩、陈孝强、长江等上将、中将级人物。

伪“76号”特工组织也是由国民党中统、军统投降人员组成的,责任人丁默邨李士群都是原国民党特工。

据1941年统计,开到华北的国军正规军约八十万,开到华中的国军正规军约二十万,总数不下百万。到1944年,这百万大军坚持抗战的为零,撤回后方的极少,除战死和溃散的,大部分投敌当了伪军,很多都是成建制投敌的。

1943年冬,汪精卫宣布南北伪军统一指挥,将全国伪军重新整编、训练,使全国伪军有了比较完整的系统。全国伪军分为伪正规军和伪地方军(大约各为一半)。其中百分之六十二是国军投敌的,百分之三十八是强拉壮丁,收编土匪、流氓编成的。

伪军的作用: 1.配合“扫荡”; 2. 守备据点; 3.补充日军缺额。如日军37师团,1943年春至44年春,补充了三批伪军: 第一批300人;第二批1500人,第三批3000人。这些伪军,全部都是对付共产党的。

伪军战斗力。1944年6月,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在延安对中外记者团说: 根据我们的经验,由国民党投降的伪军与八路军、新四军作战是特别坚决的。如庞炳勋在豫北,孙良诚在冀鲁豫,吴化在山东,都是明证。

还有“黄卫军”,主要由黄埔生和国民党原特工组成。

这些伪军装备精良,反共意志坚决,给八路军、新四军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若没有这些伪军的配合,光靠日军不可能守住那么多地方,“扫荡”、清乡也不可能起那么大作用。不仅是配合日军,伪军还直接与八路军作战,八路军的主力部队,如唯一保持建制到抗战胜利的一二九师骑兵团,团长曾良玉就是与伪军作战时牺牲的。

为了自身利益,出卖同胞还与之为为敌,但伪军也好过不到哪里,被日本人当枪使。真是被世人所唾弃。

标签: 伪军近代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棣迁都北京是为了个人私欲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棣,明朝,历史解密

    迁都北京对于朱棣而言,首先是作为统治者的个人意愿,其次才是为大明帝国的江山社稷着想,所以用利弊来形容朱棣迁都是本末倒置的思维。对于朱棣而言,迁都北京主要是为了解决篡位后的人身安全和生存环境问题,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对朱棣本人而言没有“弊”这一说,北京的风沙对于朱棣而言都是过家家。而作为统治者的

  • 房玄龄和杜如晦到底怎么了 为什么李世民动手之前要对两人下手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玄武门之变,历史解密

    李世民还是秦王时,便很注意收纳人才,因此他的身边能人辈出。这些人才中,最让太子李建成忌惮的,便是房玄龄和杜如晦。然而在玄武门之变前夜,李世民却要尉迟恭杀掉这两人,这是怎么回事呢?(房玄龄剧照)说起来,早在李渊在太原起兵时,房玄龄便投靠了秦王李世民,一直是他不离左右的谋士。房玄龄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他出

  • 秦献公真的忠于周天子吗 为什么魏韩攻打周天子他会主动站出来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献公,周天子,历史解密

    秦献公真的忠于周天子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周纪中有这样一段话:显王五年,秦献公败三晋之师于石门,斩首六万。王赐以黼黻之服。即周显王五年(前364)时,秦献公在石门这个地方,打败了韩、赵、魏三个国家的联盟军队。本次战役一共斩

  • 在古代中国的农民起义欧洲的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相同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农民起义,古代,历史解密

    先说一下“农民起义”这个概念。“起义”是一个有着明确的道德判断的词。中国古典文献中有“起义”一词,但从来没有“农民起义”连用。比如,《水经注》“汝水”条下,有“汝南太守周矜起义于悬瓠者是矣”之句。《三国志·袁绍传》裴注中,有“袁绍起义,卑辞厚币以招致(田)丰”之句。《通典》中有“桓玄篡晋,宋武帝起义

  • 关于吴于廑的评价是怎么样的?他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吴于廑,历史学家,历史解密

    吴于廑为新中国世界史学科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合作主持了两批中国性世界史大学教材的编纂(4卷本《世界通史》,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人民出版社1962年初版;6卷本《世界史》,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994年版),开创15、16世纪世界历史研究(主编《十五十六世纪东西方历史初学集》共

  • 在古代太监手上都会拿着拂尘,那是干什么用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拂尘,唐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皇宫中有一种特殊的职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太监”,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太监手里的“毛毛棍”实为“拂尘”。拂尘最早见于晋朝·无名氏《白紵舞歌诗》之一:“袍以光躯巾拂尘,制以为袍馀作巾。”拂尘又被人们称作尘拂、拂子、尘尾、云弹,是一种在手柄前端附上兽毛(

  • 什么是万国来朝?为什么大家都抢着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万国来朝,隋朝,历史解密

    千年来,放眼世界中国都是首屈一指的强国,我们也自称天朝上国。帝国承平日久,便开始做着美梦不愿醒,直到近代百年屈辱,顿然醒悟:今日方知我是我。辛辛苦苦几十年,终于有了点成就,许多人便开始怀念万国来朝的往日场面。自秦一统中原后,中原王朝的实力和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增强,便出现了各国朝贡的场面,场面浩大,便被

  • 康熙最敬重的女人,为何死后38年都不愿意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在清朝的历史上,有许多非常著名的女性,但是最让人们印象深刻的,就要说到孝庄和慈禧了,尤其是初期的孝庄,用自己的智慧培养出了两个皇帝,一个是顺治,还有一个就是康熙,她在后人们的心中就是一位特别优秀的女政治家,虽然她特别有能力,但是她都把这些用在了正确的地方,而不是像慈禧那样玩弄权力,所以说,她是有一个

  • 三星堆文化在哪里?有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星堆文化,新石器时代,历史解密

    文化位置中国古代的蜀文化和巴文化,分布地区有别,但却彼此相邻,其文化面貌尽管有差别,却有很大的相似性。也就是说,早期蜀文化和巴文化虽然各有自身特征,如果和同时期其他考古学文化作比较,其共同性就很突出,可以把二者划在一个大文化圈(区)内。蜀文化和巴文化是这个大文化圈(区)内的两个小文化。三星堆遗址早在

  • “科技皇帝”康熙热爱西方科学,为什么又要限制西方文化传播?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康熙,历史解密

    清朝是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朝代,尤其在清朝初期,明君不断涌现,也出现了一段时间的盛世,而康熙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文能安邦定国,武能平定三藩,所以很多人视他为明君的典范。很多人推崇康熙为“千古一帝”,这和他的好学不无关系。历史上,康熙嗜书好学是出了名的。他很有语言天赋,精通满、汉、蒙、藏、维等多种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