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比黄金还受欢迎的中国特产是什么?征服了大半个世界

比黄金还受欢迎的中国特产是什么?征服了大半个世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869 更新时间:2024/2/13 23:55:22

中国与外国的交流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外国用丝瓷器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商品来代表中国。我们现在用的“china”,既代表中国,又代表瓷器,这种用法是在晚清才形成的。在更古老的时代,很多国家的语言里面,中国和世界宠儿丝绸才是同义词。

在现有的史书上,中国第一次与西亚接触应该是甘英出使波斯,那时候已经是东汉了。而波斯人称呼中国的词语却更接近秦的发音。有可能从秦朝开始,中国与西方的国家已经有了接触,只是秦国没有记载,或记载已经丢失。

秦国是战国中最西陲的国家,再往西就是大月氏。后来大月氏西迁移,到达靠近波斯的西域地区。所以他们把秦这个称呼带到中亚,是有可能的。

最能带给西方世界冲击的中国商品无疑是丝绸。中国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利用野生的蚕,编织出光滑的丝绸。这种独一无二的纺织品,征服了大半个世界,成为各个地方贵族专用的高档衣料。

相比体积大而易碎的瓷器,丝绸更方便运输,价格也更高。西汉通往西方的贸易通道,便被称为丝绸之路。无数精美的中国丝织品被运往欧亚大陆的另一端,在很多地方,丝绸本身就是一种货币,往往比黄金白银更受欢迎。

大家可能记得,朝的给辽金的岁币中,有一半是丝帛,显然这些游牧民族对丝织品的渴望,一点也不比钱财小。更往前的唐朝,丝帛是比还管用的硬通货,经常用来支付雇佣胡人作战的费用。

古希腊人把丝绸称为赛里斯,并用这个词来代表生产丝绸的中国。直到公元一世纪,才有西方的商人万里迢迢来到洛阳,当时东汉的首都,亲眼见到了这个传说中的丝绸之国。

据说,恺撒大帝穿着中国丝绸制成的袍子去看戏,柔滑闪亮的丝绸立即成为古罗马的时尚宠儿,风靡整个地中海。欧洲人以为这是一种长在树上的叶子。他们这样猜也是有道理的,除了丝绸是由动物产生的外,棉、麻等纺织品确实都是植物。

养蚕业起源于南方,但古代养蚕遍布全国,桑树的种植也非常普遍,这才会出现用桑梓来代指家乡。可以想象一下,古时的家庭可以靠自家的桑树养蚕,获得蚕丝贴补家用,从而养活更多的孩子。这就是中国最传统的家庭副业。

丝绸和养蚕技术一直是中国的国宝,直到唐朝才开始外传。第一个得到养蚕技术的是和阗,应该是随和亲的公主一起从大唐来到了西域。然后,再一路向西传到罗马。

也有资料显示是在公元551年,由欧洲传教士把蚕种带到了欧洲。不过,可能是气候的原因,或者是养蚕技术的不过关。欧洲的丝织品质量远远不及中国,因此并没有影响中国丝绸的销量。

而朝鲜和日本比西方更早得到了丝绸技术,可能在东汉或晋朝就已经传入日本。日本有关蚕神的传说,几乎与中国的完全一样,足以证明日本的养蚕和丝织业是源于中国的。

日本的丝绸本来也是远不及中国的,但晚清以来,日本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对蚕丝养殖和加工业进行改造。最终在国际市场上,日本生丝的出口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中国,占到大部分的份额,把国内以出口为主的广东蚕丝业给挤垮了。

幸好连古希腊人都知道丝绸是中国的特产,否则丝绸没准会像茶道一样,变成日本人的国粹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蚕丝业重新超过日本,并将其远远抛在身后,占据了全球85%以上的份额。

说完蚕丝,再来说说瓷器。“china”一词的由来,可能是从明代中期开始,葡萄牙人从海上来到中国,贩买瓷器到欧洲,他们用相关的词语来命名瓷器,然后欧洲人开始把中国称为“china”,最后又用来代指瓷器,变成了现代的这个单词。

有专家认为“china”最早是指景德镇的昌南,也有人认为这个词其实是“长安”的发音,当然是长安人自己的发音。这些说法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却又无法完全服众。

不管怎样,中国的外国称呼是怎么来的已经不重要,这些称呼可以反应出古代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丝绸和瓷器都是让世界更加美好的商品,未来的中国也会让世界更美好。

标签: 丝绸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最愚蠢的皇子是谁?野心比雍正还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康熙是清朝最有作为的皇帝,在他的带领下清朝一路南征北战打下了赫赫江山,也建立了清朝的威名,于是人们一提起康熙皇帝无不竖起大拇指,这样人物确实值得人们赞扬。英雄也有迟暮的时候,康熙皇帝晚年的时候面对自己的儿子们争位无力阻止,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在朝堂上拨弄风云,而康熙皇帝觉得自己的儿子们都非常出色,可

  • 为什么诸葛亮指挥不了关羽 而徐庶却可以指挥关羽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为何徐庶能指挥关羽,而诸葛亮就不能呢?这个问题只能从《三国演义》的角度去回答。因为在正史中,并没有徐庶担任刘备军师,破解曹仁“八门金锁”之阵的记载,所以不存在是否指挥关羽的问题。在《三国演义》中,徐庶是刘备的第一任军师,诸葛亮是第二任。诸葛亮要比徐庶厉害百倍,为何徐庶可以指挥关羽,而诸葛亮就不好使呢

  • 郎士元《柏林寺南望》,原文翻译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郎士元,历史解密

    《柏林寺南望》是唐代诗人郎士元的作品,载于《全唐诗》卷二四八。此诗状写柏林寺所在山峰灵秀清丽之美景,蕴含着诗人陶醉于自然之中的愉悦恬适之情。首句写舟中已闻寺庙钟声,表现空气澄净;次写登岸后走过松径小道才到山寺,可见地处清幽。后两句雨后远眺,云气缭绕如一幅米家山水画卷,意境跃然欲出。虽意在写景,然处处

  • 三国时期,曹丕、曹操、曹睿都聪明绝顶,为何却不杀了司马懿以绝后患?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顶天立地的好男儿。然而让很多人困惑不解的是曹丕、曹操、曹睿都聪明绝顶,他们却为何不杀了司马懿以绝后患?下面小编将为大家解说历史!三国时代,曹魏政权曾雄居中原地区,国力远胜于蜀汉和东吴。但终极却因权臣司马炎篡位而消亡。司马炎之所以可以或许胜利篡位,重要便是得益于其祖父司马懿打下的根

  • 清朝的皇贵妃到底算是个什么?虽比皇后只低一等但是本质上有很大差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我们看宫装剧最吸引的就是皇帝的各种老婆们了,但是他们一个皇后,若干皇贵妃、贵妃、妃嫔等等,尤其是清朝的,那么除了皇后这皇贵妃和贵妃到底是算个什么地位呢!清朝后宫总分为八个等级,皇贵妃这个位置,在后宫仅仅比皇后差一点,就是说除了皇后,皇贵妃的位分是最大的,清朝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二十一个皇贵妃。这些皇贵

  • 李世民对刘邦、司马懿是怎么评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世民,唐朝,历史解密

    大部分人眼中的刘邦都是一个无赖出身的政客,做了皇帝后更是把“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演绎的淋漓尽致。对于司马懿,很多人受到《三国演义》和前不久热播剧《军师联盟》的影响,把他当作一代奸雄及枭雄来看。不过我们对历史的了解到底有多少?又有多深刻呢?不妨来对比一下李世民同志对这些风云人物的评价,看下帝王视觉下刘

  • 太平天国为什么选择江宁作为都城?史料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太平天国,历史解密

    1853年3月,太平军攻下江宁(金南京),定都于此,改称天京。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中国的近代史当中,太平天国这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向我们展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所以说波澜壮阔,主要在于这场起义,虽然最后的结局是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其前后浴血奋战14年的经历,却涌现出了诸多

  • 明清时期的文字狱到底是什么样的?是种什么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字狱,清朝,历史解密

    其实,说起文字狱,相信大家对它并不陌生,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自古刑律当中,凡作奸犯科、偷盗犯上者理应受到法律制裁。但“文字狱”却是一桩难以厘清且始终未被列入律令的千古“奇案”。古今中外的历史不可重演,我们也不愿看到此类莫须有的案件再次发生。文字狱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而且自古有之。我们从三个大方面

  • 驸马娶到公主走上人生巅峰是真的吗 事实却不是那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驸马,公主,历史解密

    很多人以为驸马娶了公主从此就走上了人生巅峰。但是在明朝但凡有点能力的人,基本打死都不去娶公主的。要成为驸马 首先你要满足以下要求:年龄十四到十六岁,长的帅,家里门风好,这算过来海选,还需要司礼监和钦天监来合了生辰八字,再检查了身体健康,也就算进入到下一轮了。成婚前宫里还会派出试婚宫女,体验你身体功能

  • 刘禅统治蜀汉41年,还有诸葛亮在旁辅佐,为什么却不替父亲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尽管表面上是3方对峙,但事实上不论是人数还是质量,曹魏与东吴都要比蜀汉强太多。尤其是刘备战败返回白帝城后,整个蜀汉都面临非常危险的境遇,在夷陵一战中,蜀汉损失四万精兵,长江北岸的一万防守军全部投降魏国。三年前关羽痛失荆州,刘封又接连失守三个郡县,细细算来刘备损失的兵力至少在十万以上。刘备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