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弟弟夺了天下,为什么却让哥哥登基?

弟弟夺了天下,为什么却让哥哥登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532 更新时间:2023/12/30 6:24:36

泰定皇帝某日终于驾崩于国都,身份贵为人上人的太子本来应该登上皇位,然而情况却并非如此,长期保持大局的宰相为了一己之私,企图能长期巩固目前的权位,处心积虑的以各种各样的花式借口延迟这位太子的登基。所以不久之后,关于宰相妄图篡位称皇帝的小道传言在宫内宫外传的那是一个满天飞起,这就引发了朝野之内外的多种猜疑。而此番的情况,让宫内暗流涌动。

在皇帝驾崩当年的夏天,作为元武宗的嫡系、燕帖木儿发动了一场政变,胁迫在京城的百官武都跟随自己的意志,拥立武宗的大儿子世为新帝。处于当时的各种复杂的历史原因,燕帖木儿就请求图帖睦尔,请此君入都稳定局面,否则目前的局面太难看了。

图帖睦尔以飞一般的速度赶往元朝圣地大都。入京城之后,燕帖便以“特殊的时刻当行非规之事”为理由,请他“暂时性”的登上最高的皇位,成为文宗帝。图帖当上了梦寐以求的大皇帝,但他却是对外“谦虚”的低调宣称,此举只是一时之计,等到自己的哥哥进入首都后,文宗就会自愿让出目前的这个皇位。其实,明眼人可以看出,这只是一个逐步侵吞皇位的借口罢了,这位临时的“皇帝”,其目的就是要永久继位!

之后,两都大战展开!战事的一开始,上都军多次打破南部军队,一口气的攻破古北口,令大都方面的军人以及民众惊恐万状。好在情况并没有一坏到底,燕帖木儿亲率破敌稳定局面。苦战之后,两位皇帝并存的闹剧告终。

攻占上都之后,文宗派遣使者前往迎接和世,假意“推崇”,但其心中希望哥哥识时务的退让手中的位置。和世却不按套路走,真的自封皇号。一日,已成新皇的明宗人马来到了忽察都,第二天,文宗就赶过来“拜见”。不料,就在亲兄弟聚首的数日之后,前者竟然离奇的猝死,据举学者分析:这是为了皇位进行的谋杀,被毒杀的可能性最大。此后,文宗正式登基。一个皇位,兄弟反目,让人悲叹!

标签: 燕帖木儿元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人一般都是怎么洗澡的 多久才洗澡一次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洗澡,历史解密

    当今社会节奏快,人们学习、工作压力大,每天回到家里能够舒舒服服冲个凉、泡个澡,洗去身心的疲惫,实在是一种享受!可是古代没有这些便利条件,对于广大普通百姓来说,每日沐浴是不可能做到的。那么,古人多久洗一次澡呢?古代平民百姓沐浴的时间可以自行安排,但是官员的沐浴时间却是有“规定”的。官员在官署工作一段时

  • 茶陵诗派有什么意义?有哪些代表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茶陵诗派,明朝,历史解密

    茶陵诗派是明初成化至弘治年间的一个诗歌流派,其领袖李东阳是湖南茶陵人,因此形成了以籍贯命名的诗派。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兴起的背景与原因茶陵诗派在中国是个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当时明朝已经从最初刚刚建国时期的开拓进取的状态逐渐向安逸萎靡转变,加之当时社会上层崇尚奢靡的“

  • 他是战国猛将,一生做错三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廉颇,战国,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诸侯皆有争霸之心,都养兵买马,意图问鼎天下,而乱世之中,最易脱颖而出的是四处征战的将领。战国时将领虽然不少,但被人熟知的却不多,廉颇绝对算得上其中一个,他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是公认的四大名将之一。唐朝时曾追封古代名将,共六十四人,春秋战国名将上榜者仅六人,廉颇赫然在其列,后来宋朝又设七

  • 户部尚书:六部中户部的最高级长官,相当于今日的财政部长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户部尚书,汉朝,历史解密

    户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六部中户部的最高级长官,相当于今日的财政部长。此职可追溯至汉朝,时有置尚书郎四人,其中一人主财帛委输,即国家财政工作。曹魏时置度支尚书寺,专掌军费统筹。经隋朝稍加改变称民部尚书,至唐朝遂改称户部尚书,至后代仍为常职。户部尚书主要掌管国家经济,包括户口、税收、统筹国家经费等等。

  • 青岛惨案简介 青岛惨案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抗日战争,民国,历史解密

    1925年4月底,青岛发生了1.8万纱厂工人参加的大罢工,5月遭到日本军舰和北洋政府血腥镇压,镇压共造成8人死亡,17人重伤,75人被捕,数百人被通缉,3000多名工人被遣送回原籍,史称“青岛惨案”。简述1925年4月底,青岛发生了1.8万纱厂工人参加的大罢工,5月10日罢工胜利,各纱厂复工。这时,

  • 少康中兴:稳固夏朝统治,奠定了世袭制的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少康中兴,夏朝,历史解密

    启建立了夏朝后,虽然成功地开启了“家天下”时代,但是也产生了一个严重的后果,也是世袭制一直以来的弊端,而也正是因为这样导致启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继承权而兄弟阋墙、反目成仇。启的幼子武观被放逐之后,选择了反叛,启派彭伯寿出兵平乱。在启去世后,他的儿子太康继位,而太康喜欢打猎,不理朝政,这就使原本就不太稳固

  • 李陵李广利都被招为驸马,为何两个人结局天差地别?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陵,汉朝,历史解密

    虽说这两人都在匈奴成为了驸马,但是因为他们成为驸马的过程不一样,导致了他们的结局也是不一样的。先说李陵,他出身军事世家,爷爷是著名的飞将军李广,某次随军出征时他岁渴望着当个马上将军上阵杀敌却没有机会,只能憋屈着去押送粮草。后来大军并未在匈奴身上占得什么便宜,于是李陵主动请缨带领5000人打算对匈奴来

  • 律诗由他奠基,后来孙子发扬光大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杜甫,唐朝,历史解密

    说起唐诗,我们都会想到律诗和绝句。其实,这两种诗体都是格律诗,是唐诗宝库中最为鲜艳的花。然而,律诗的发展,却是一个突然爆发式的过程,它由一种相对严格,甚至有些死板的诗体,在众多诗人齐心协力之下,终于展现出最为耀眼的一面。在这些诗人中,都为它添砖加瓦,但其中有两爷孙,却是让律诗大放异彩。这两人,一个是

  • 韩丁的作品有哪些?关于他的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韩丁,美国记者,历史解密

    1966年,韩丁的长篇纪实文学《翻身》出版。继《翻身》之后,韩丁先后创作了6部作品,包括以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为内容的纪实文学《铁牛》和《翻身》的续集、反映50到80年代中国农业发展的等。韩丁写这些书的目的是向世界各国介绍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韩丁共有三次婚姻,第一任妻子史克,育有女儿卡玛·辛顿(Carm

  • 辛弃疾为一个侍女写的词,令人拍案叫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辛弃疾,南宋,历史解密

    在古代,侍女这样的身份一般是上不得台面的,基本上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个群体。她们没有什么社会地位,也基本上不会有文人为她们作诗作词。不过凡事也有例外,号称“词中之龙”的辛弃疾就曾为自己的同僚侍女作了一首词,而且句句里面有对方的名字,令人拍案叫绝。下面就来和笔者一起走进这首词。《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