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安半坡文化是怎么消失的?

西安半坡文化是怎么消失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532 更新时间:2023/12/30 6:19:01

半坡遗址位于西安东郊半坡村,坐落在浐河东岸二级台地上,占地面积约50000平方米。六千年前的半坡先民在这块山川秀丽的土地上披荆斩棘繁衍生息,从蛮荒走明,用勤劳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原始文化。

今天的半坡遗址大致形状为一个南北稍长、东西略短的不规则椭圆形,分为大围沟围绕的居住区、围沟以北的氏族公共墓地和以东的制陶区三部分。在发掘的大约10000平方米范围内发现和出土了丰富的遗迹和大量的遗物,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半坡先民们的生产与生活情景。

种种迹象表明,这个原始村庄的安宁和平静,似乎能看到人们正在使用当时的生产工具劳作,可是这个村庄的村民为会突然消失?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突然放弃了这个地方?甚至连工具、粮食都没有来得及拿走。到底是因为战争?洪水?灾疫?地震?宗教恐怖?还是另有原因?

从今天的遗迹来看,这些可能性都存在,却又都难以自圆其说。只能作为一个未解之谜等待后人去解开了!

河源神秘“天书”石上究竟写了些什么?

广东河源市新丰江水库畔桂山箩坑山涧中发现了一块巨石,这块巨石高约4米、宽约9米,让人们惊奇的不是巨石的大,而是上面刻着的上千个环形符号。

这块神秘巨石是在新丰江水库畔开发为旅游景点的过程中发现的。几个工人来到山涧一个长满五六米高的野山蕉的较为开阔的地带作业,当他们斩去杂藤,砍掉野山蕉时,他们被眼前的发现惊呆了:野山蕉下原来藏着一块巨石,它从地底立起,形状像帽子,中间略高一些。巨石上面迎水的一面由于涧水冲刷的原因显得较为平坦,形状就像一块平台。背水的一面则凹凸不平,极不规则。在巨石的各个面上都刻有环状的符号,其中迎水的一面符号较少。这些符号多呈椭圆形,中部凸起,也有少数中部凹下,边线刻痕深的多达0.5厘米以上,宽约0.2厘米,线条流畅圆润,应当是人工雕刻所致,有些符号则因流水冲刷日久而显得不太清晰。这些圆环大的直径达10厘米以上,小的也有2厘米,单独的形状像地衣,成双或多个相叠的大多是横向排列,形状像云涡,有几处圆环排列十分整齐形成一片,有如文字,其中在下侧一处的符号群特别像古篆书。

标签: 半坡文化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蜀汉会灭亡到底是什么原因?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蜀汉,三国,历史解密

    263年,邓艾攻下绵竹,直逼成都。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对此,在笔者看来,蜀汉灭亡,这三个人难辞其咎,也即都需要为蜀国的灭亡承担一定的责任。一首先,在笔者看来,这三个人分别是刘禅、姜维、诸葛瞻。一方面,就后主刘禅来说,无疑是导致蜀国灭亡的重要因素。公元234年,诸

  • 弟弟夺了天下,为什么却让哥哥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燕帖木儿,元朝,历史解密

    泰定皇帝某日终于驾崩于国都,身份贵为人上人的太子本来应该登上皇位,然而情况却并非如此,长期保持大局的宰相为了一己之私,企图能长期巩固目前的权位,处心积虑的以各种各样的花式借口延迟这位太子的登基。所以不久之后,关于宰相妄图篡位称皇帝的小道传言在宫内宫外传的那是一个满天飞起,这就引发了朝野之内外的多种猜

  • 古人一般都是怎么洗澡的 多久才洗澡一次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洗澡,历史解密

    当今社会节奏快,人们学习、工作压力大,每天回到家里能够舒舒服服冲个凉、泡个澡,洗去身心的疲惫,实在是一种享受!可是古代没有这些便利条件,对于广大普通百姓来说,每日沐浴是不可能做到的。那么,古人多久洗一次澡呢?古代平民百姓沐浴的时间可以自行安排,但是官员的沐浴时间却是有“规定”的。官员在官署工作一段时

  • 茶陵诗派有什么意义?有哪些代表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茶陵诗派,明朝,历史解密

    茶陵诗派是明初成化至弘治年间的一个诗歌流派,其领袖李东阳是湖南茶陵人,因此形成了以籍贯命名的诗派。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兴起的背景与原因茶陵诗派在中国是个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当时明朝已经从最初刚刚建国时期的开拓进取的状态逐渐向安逸萎靡转变,加之当时社会上层崇尚奢靡的“

  • 他是战国猛将,一生做错三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廉颇,战国,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诸侯皆有争霸之心,都养兵买马,意图问鼎天下,而乱世之中,最易脱颖而出的是四处征战的将领。战国时将领虽然不少,但被人熟知的却不多,廉颇绝对算得上其中一个,他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是公认的四大名将之一。唐朝时曾追封古代名将,共六十四人,春秋战国名将上榜者仅六人,廉颇赫然在其列,后来宋朝又设七

  • 户部尚书:六部中户部的最高级长官,相当于今日的财政部长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户部尚书,汉朝,历史解密

    户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六部中户部的最高级长官,相当于今日的财政部长。此职可追溯至汉朝,时有置尚书郎四人,其中一人主财帛委输,即国家财政工作。曹魏时置度支尚书寺,专掌军费统筹。经隋朝稍加改变称民部尚书,至唐朝遂改称户部尚书,至后代仍为常职。户部尚书主要掌管国家经济,包括户口、税收、统筹国家经费等等。

  • 青岛惨案简介 青岛惨案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抗日战争,民国,历史解密

    1925年4月底,青岛发生了1.8万纱厂工人参加的大罢工,5月遭到日本军舰和北洋政府血腥镇压,镇压共造成8人死亡,17人重伤,75人被捕,数百人被通缉,3000多名工人被遣送回原籍,史称“青岛惨案”。简述1925年4月底,青岛发生了1.8万纱厂工人参加的大罢工,5月10日罢工胜利,各纱厂复工。这时,

  • 少康中兴:稳固夏朝统治,奠定了世袭制的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少康中兴,夏朝,历史解密

    启建立了夏朝后,虽然成功地开启了“家天下”时代,但是也产生了一个严重的后果,也是世袭制一直以来的弊端,而也正是因为这样导致启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继承权而兄弟阋墙、反目成仇。启的幼子武观被放逐之后,选择了反叛,启派彭伯寿出兵平乱。在启去世后,他的儿子太康继位,而太康喜欢打猎,不理朝政,这就使原本就不太稳固

  • 李陵李广利都被招为驸马,为何两个人结局天差地别?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陵,汉朝,历史解密

    虽说这两人都在匈奴成为了驸马,但是因为他们成为驸马的过程不一样,导致了他们的结局也是不一样的。先说李陵,他出身军事世家,爷爷是著名的飞将军李广,某次随军出征时他岁渴望着当个马上将军上阵杀敌却没有机会,只能憋屈着去押送粮草。后来大军并未在匈奴身上占得什么便宜,于是李陵主动请缨带领5000人打算对匈奴来

  • 律诗由他奠基,后来孙子发扬光大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杜甫,唐朝,历史解密

    说起唐诗,我们都会想到律诗和绝句。其实,这两种诗体都是格律诗,是唐诗宝库中最为鲜艳的花。然而,律诗的发展,却是一个突然爆发式的过程,它由一种相对严格,甚至有些死板的诗体,在众多诗人齐心协力之下,终于展现出最为耀眼的一面。在这些诗人中,都为它添砖加瓦,但其中有两爷孙,却是让律诗大放异彩。这两人,一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