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梁武帝是天子为什么会活活饿死啊?

梁武帝是天子为什么会活活饿死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827 更新时间:2024/2/14 13:16:47

说到梁武帝其实大家也应该多多少少知道这个人的,这个人在历史上争议很大,关于他最大的争议就是这位皇帝竟然被活活给饿死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他可是皇帝啊,他贵为天子啊,为什么就这样被活活饿死了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的是什么原因吧,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

在位四十八年、高龄八十六岁的南梁武帝萧衍被活活饿死,皆因他引狼入室,将白眼狼侯景招进南梁,引发祸乱南国的“侯景之乱”,自己被饿死不说,南梁也陷入危亡之中。

547年正月初八,东魏大丞相高欢病故,其世子高澄接掌国政。镇守河南的东魏大将侯景惧怕遭到高澄的毒手,遂通书西魏丞相宇文泰,愿举所辖河南之地归降西魏。宇文泰大喜,授其太傅、河南大行台,封上谷公。没过几天,侯景觉得投靠西魏不大保险,遂又遣使奉表南梁,愿举所属函谷关以东、瑕丘(今山东兖州市东北)以西的荆襄豫兖等十三州降梁。我的天啊,这可是小半个东魏呀!梁武帝见凭空掉下来个香喷喷的大肉馅饼,欣喜极了。赶巧前两天武帝做了个梦,梦见中原地方的州郡长官纷纷献地举城归降,便以为侯景降梁是应验了梦兆,遂不顾群臣劝谏,乐呵呵地接纳了侯景,并授其为大将军、使持节、总督河南诸军事、大行台,封河南王,承制便宜行事,一如当年光武帝授权邓禹时的做法,官爵、规格高出西魏一大截。

548年正月上旬,侯景被东魏大将慕容绍宗打得大败,只领着几个心腹渡过淮水仓皇南逃。沿途又收拢了八百残兵,骗开寿阳城(梁南豫州治所,今安徽寿县)而窃据之。状似丧家犬的侯景擅自占据寿阳,总算有了个容身之地,他害怕梁武帝治他个“擅占州城”之罪,遂主动上书皇帝请求自贬。菩萨心肠的梁武帝并没有接受群臣借机翦除这个反复小人的谏言,非但未追究其兵败失地之责及擅占寿阳之罪,反委任侯景为南豫州牧,使之成为寿阳的合法主人。

脑后长反骨、毫无感恩心的侯景以寿阳为基地,秘密蓄积力量,意图叛乱。既然密谋要举兵起事,就得有“兵”作支撑。为了扩充军力,侯景首先在城内招兵买马,还把民女强行分配给部下士兵,以此笼络军心,为自己卖命。为了增加军费,他收商旅之税,征田亩之租,同时伸手向朝廷要粮要饷要物资,真个是狮子大开口啊。梁武帝根本没有察觉这小子的险恶用心,竟将他看成一个向母亲要奶吃的撒娇孩子,一一满足其要求。为了稳妥,侯景又策反了梁武帝的侄子临贺王萧正德。这个助纣为虐的家伙满口应承届时作内应。

经过半年多的暗中筹备,侯景遂于八月初十,与诸将登坛歃血为盟,举兵叛乱。十月初三,侯景正式开始出击,叛军很快便打到长江边,乘上内奸萧正德派出的数十接应船只,顺利渡过大江。二十四日,叛军顺利通过萧正德防守的京师南门户朱雀航,一举攻占京师屏障石头城。次日,叛军围攻皇城。

皇城坚守了小半年,转年(549)三月十二日后半夜,苦守五个半月的皇城到底被叛军攻陷了。闻知皇城陷落的消息,梁武帝躺在榻上没有什么反应,只是喟叹着自我安慰道:“唉,江山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

攻占皇城,侯景将自己扶立的“皇帝”萧正德赶下皇位,恢复了武帝“太清”年号,自称都督中外诸军事、大丞相、录尚书事,掌控朝政大权,成了萧梁政权的太上皇。遭到软禁的梁武帝内心极为怨恨白眼狼侯景,虽然表面上承认了既定事实,好像屈服了,但也几次驳了侯景的面子。侯景对恩人武帝老爷子也渐渐不大恭敬了,饮食上也减量降等,后来干脆断绝了供给,任其自消自灭。五月初二日,梁武帝躺在净居殿,感到口中发苦,想要喝口蜂蜜压压苦味,却未能如愿,老爷子含混不清地喊了两声语义不明的“荷!荷!”,便驾鹤西去了。就这样,吃斋念佛、在位四十八年、受了五十天窝囊气的八十六岁的梁武帝,便于连饥带气加窝火中,忧愤而崩了。

梁武帝博学能文,骑射、乐律、书法、围棋均极精妙,堪称多才多艺;且著述颇丰,其著作今存《梁武帝御制集》辑本;同时他又是个“皇帝菩萨”,晚年尊奉佛教,曾先后四次“舍身”(要出家为僧)同泰寺,再由群臣出资将其赎回,“赎金”累计达四万万钱;由于执政日久、国泰民安而心生怠惰,心思没大用到国计民生上,方才酿成巨祸,并使得自己的历史形象大打折扣。唉,看来寿命太高,有时并不见得是好事。

对于祸乱南梁的大魔头侯景,梁武帝一误于贪心而引狼入室,二误于仁心而养虎遗患,三误于粗心而疏于防范。一个历史形象原本不错的皇帝,因“自作自受”竟然被活活饿死,着实令人惋惜。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明宣宗为什么要废掉自己的皇后,皇后被废后过得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时期“仁宣之治”的继承者,他与父亲一起将明朝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峰。这样看来,朱瞻基也算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虽然统治时间很短,但是能够在不长的时间里做到这些,也是非常厉害的。不过朱瞻基有一件事情做得还是有些“过分”了,他的原配胡皇后,

  • 秦灭六国是如何解决东出问题的?秦韩魏三国转折点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能够灭六国完成统一,有实力上的因素、也有运气上的加成,对于秦国来说打破合纵连横很重要,选择好的东出位置也很重要。古代打仗靠的就是地形优势和人数优势,因为双方在科技上并没有什么差距,如果兵力相当的话能够占据有利地形的一方往往都能获得胜利,甚至还能以少胜多,所以秦国东出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也是达成统一

  • 春秋战国时期卫国一个小国为什么能活到最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卫国是周朝时期的诸侯国之一,也是当时生存时间最久的诸侯国,一共存在了907年。其实卫国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并不高,而且不管是春秋还是战国时期,卫国都不算一个强国,但卫国为什么就能生存到秦国统一呢?可能正是因为他的弱小,所以保了他一命。战国时期,是由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带领,剩余的几个小国其实并没有什么话语

  • 曹操死后,刘备为什么还要派人吊祭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和刘备,一直以来都是两个敌对的势力,不管是在三国的历史上,还是在后世的文学作品当中,曹魏蜀汉总是互相对立的。当刘备还在世的时候,曹操先死了,按照一般逻辑,刘备这个时候应该不会有什么示好之类的表示,但是刘备却派人前去吊祭曹操,这是为何?刘备为什么要在曹操死后派人去吊祭他,具体过程是怎样的?1.曹操

  • 为什么安史之乱中重点是安禄山,不是史思明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安史之乱,唐朝历史上的一次无法抹去的惨痛经历,原本的盛世唐朝,经过安史之乱之后,走上了下坡路,再怎么样也达不到之前的巅峰状态了。然而在这其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照理说,既然叫做安史之乱,是安禄山史思明两个人做主角的,但是为什么很多人的关注点都在安禄山身上,而关于史思明的讨论却那么少呢?1.史思明史思

  • 明知和珅贪污乾隆为什么就是不处理他?和珅究竟有什么本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和珅小时候的经历非常曲折,和珅的父亲在当时任命轻车都尉,所以在京城的日子过的也还算不错,起码让和珅不愁吃不愁穿还有学上。但是后来和珅的命运就开始急转直下,三岁丧母、九岁丧夫,自己还差点被赶出家门。好在家里还有几个人看和珅可怜,还是让他继续在府上生活,接受教育。这段经历对和珅的影响非常大,也让他锻炼出

  • 袁绍败给曹操竟是被自己的儿子给坑了?袁绍部下为什么不拥立长子袁谭?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官渡之战,袁绍虽然败给了曹操,但此后本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但袁绍家族却发生了兄弟相争的事件,袁绍去世后长子袁谭和三子袁尚自相残杀,最后两人还双双被曹操消灭,至此袁绍家族的火种也彻底被熄灭了。这件事也让各国的君臣更加警觉,君主在立嗣时一定不能废长立幼,不然很有可能导致兄弟之间自相残杀,以至于有灭国的可

  • 袁术无法在三国立足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三国时期的势力割据其实我们都知道的,那就是三国鼎立了,这三国就是蜀汉、曹魏、东吴这三个国家了,他们其实都是一步步努力才走到后来的位置的,但是其实在他们之前有一个更加大的势力,那就是袁术政权,他们其实也算是兵多将广,势力远比魏蜀吴三国要强,但是到最后却在三国连立足的机会都没有,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

  • 宋朝百姓有哪些休闲娱乐活动?宋朝人生活令人羡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唐朝虽然开放程度很高,但百姓之间阶级的差距还是很大,所以能够享受到世间乐趣的人也只有一部分。等到了宋朝就不一样了,宋朝百姓的休闲娱乐活动就丰富了很多,而且普通百姓们也都能享受到。实际上唐朝到宋朝,也是将重武轻文的观念给颠倒了过来,当然这样做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宋朝的文学达到了顶峰,但面对北方的侵

  • 秦惠文王为什么杀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商鞅其实小编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他被车裂了这件事情,而且他还说是当时秦国的功臣啊,所以这让小编对秦国的印象非常的差,但是其实这些观点都是我们不知道真正的历史才有的,真正的历史上的商鞅可不是这样的,秦国也不是我们以为的秦国,那么这商鞅到底是怎么死的呢?虽然是被杀死的,但是其实并不是秦惠文王赢驷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