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左宗棠为何瞧不起曾国藩

左宗棠为何瞧不起曾国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642 更新时间:2024/2/7 12:21:25

左宗棠曾国藩之间的感情较为复杂,大概有瑜亮情节,既欣赏又难免自负不服,认为自己在各个方面都高于曾国藩,但剿灭太平军的是曾国藩,个人的功绩、名声、官位处处都被曾国藩压了一头,左宗棠不服不愤,才会“大骂”曾国藩,骂同僚,堂堂总督竟然和愤青差不多,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他为什么总瞧不起曾国藩呢?

左宗棠与曾国藩两人既有蜜月期也曾一度绝交,左宗棠一生对曾国藩的批评不少,甚至在曾国藩与太平军首次交战失利后投河自尽未遂时,左宗棠立刻前去探望,但仍忍不住直接讥讽其为“猪子”,曾国藩去世后,左宗棠深感“失去后才懂得珍惜”的心痛,在给曾国藩的挽联上写道:“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欺无负平生。”一时传为佳话。

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同”与“不同”

左宗棠性情高傲,自比诸葛亮,曾国藩却是为人谨慎,低调做人,比较保守,而左宗棠则是较为激进,但曾左之争只在于政见之争,而两人其实还是互相十分欣赏的,他们都是绝顶聪明之人、权谋大家,后期却互相攻击交恶,已经到了世人侧目的地步。

实际上,二人不过是在演戏而已,以释清廷之疑,他们两人几乎掌控江南半壁江山,如果团结一心,老太后就该不安了。

其实,他们之间还是互相支持的,左宗棠西北用兵,曾国藩从两江源源不断的提供粮饷,而且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老部队交给左宗棠,反过来,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与官文(满人)不和,二人互相弹劾,在西北打仗的左宗棠公开支持曾国荃,说官文不是个东西,让老太后都吃惊不小。

就此完全可以说明,二人内心都是欣赏和敬佩对方的,有分歧也是君子之争,在核心关键时刻都是给予对方支持的。

左宗棠的能力确实很高,只是格局有些太小,他恃才傲物、自负狭隘、飞扬跋扈,确实认为自己在各方面都高于曾国藩,但张寡妇不管是声誉、地位还是综合贡献都远超左宗棠,让左宗棠感到不甘和憋屈,所以才在天津交教案后与曾国藩“绝交”。

左宗棠是经曾国藩举荐才得以成事的,但得势之后立马另立门户,建“楚军”,处处和曾国藩过不去、翻脸、使绊子,这也是左宗棠的性格使然,两人同为满清最具实力派的汉臣,如此不和是朝廷乐意见到的。

左宗棠曾国藩二人演戏的成分很大,但有一点可以确认“左宗棠确实瞧不起曾国藩”,二人龃龉多年却又惺惺相惜,彼此神交,左宗棠比曾国藩小一岁,但在给曾国藩的挽联上却自称“晚生”,足见左宗棠对曾国藩的钦佩。

对于晚清三杰,人们有这样的评价,曾国藩会做人,左宗棠会做事,李鸿章会做官,曾左不和,应该是他们“和而不同”,不同只是在他们的性格和行为方式是。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张啸林被杀,为何杜月笙和黄金日坐视不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张啸林原本是浙江清帮的通字辈,来到上海之后,他和黄金荣以及杜月笙拉上了关系,在法租界还和杜月笙共建了住房,而因为当时上海护军使何风林是归浙江督军卢永祥管辖的。张啸林是浙江人,因此就在三鑫公司(杜月笙、张啸林、黄金荣、范回春等创办的贩卖鸦片的公司)任副经理,专门负责和卢永祥以及何风林联络,一起贩运烟土

  • 明朝十六位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明朝的皇帝比较感兴趣,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明朝的皇帝有哪些呢?其实也还是非常简单的,话说只要稍微的学习研究下就能知道了,小编今天给大家收集好了,欢迎大家一起来学习看看,看看明朝的皇朝到底有哪些吧,前后16位,看那具体是哪些人。1、朱元璋生卒:1328年~1398年,庙号:明太祖 谥号:明

  • 王陵和刘邦关系有多好,两人早年以兄弟互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不知道各位是否了解王陵这位历史人物。王陵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他很早就认识刘邦,还曾多次和刘邦一起协同作战,等刘邦攻破咸阳后,王陵在南阳割据一方。后来,王陵母亲被项羽烹煮,王陵决定投靠刘邦,一起对付项羽。说起来王陵是一个十分直爽的人,他最后也是因为性格问题主动辞官,并拒绝上朝。这中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事

  • 汉朝时期察举制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两汉时期也就是东汉和西汉,都有实行一个制度,那就是“察举制”。很多人对于这个制度并不是很了解,那么这个察举制到底是干嘛的呢?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察举制的优势察举制在中央集权体制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上文说到,察举制最后选

  • 53倭寇砍杀4000明军是真的吗?《明史》等史料证明的的确确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明朝的一些问题,话说在明朝时期有53位倭寇砍杀了4000明军,那么这个说法是不是真的,又有什么历史依据呢?又有什么样的史料记载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感兴趣的我们一定别错过了,所以大家就速度的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据《明史》、《筹海图编》等史料记载,在嘉靖三十四年,也

  • 明朝卫所兵制和募兵制各有哪些优缺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明朝的兵制问题,在前期的时候是卫所兵制,不过到了后期就变成了募兵制。但是对于这两种兵制,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呢?很多人其实都不明白这个兵制的问题,所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解释一下,赶紧一起来看看吧!明代的卫所制度是一种野蛮而落后的军事制度,本来唐代中期府兵制崩溃以后,中国已经是普遍采用了比较先进的

  • 中国最后的武状元是谁,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是国家选拔人才使用的主要方式,这个制度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文举和武举。在我国很长的一段时间当中存在着重文轻武的情况,所以我们在了解科举时候多半都是文举,对武举的了解非常的有限。那么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历史上最后的武状元。1、武举制度的出现历史上唐朝时正式创立了武

  • 刘邦被围七天七夜,最后是怎么逃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刘邦在建立了大汉王朝之后就活的有些飘了,自以为是天下无敌了。当他听说了韩王韩信(不是兵仙韩信)准备投降匈奴的时候感到极其气愤。再加上匈奴动不动就在边界搞事情,于是一怒之下就带着灌婴、樊哙、陈平、周勃、夏侯婴等一众文臣武将以及32完大军御驾亲征。起初,汉军连连得胜,接连打败韩王信和赵利与匈奴联军的主力

  • 曹操一生错过几位人才,有这三人或将改变曹魏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用人只有四个字“唯才是举”,只要是能力突出者便可得到提拔和重用,也正是因为如此曹操身边的人才才能络绎不绝,和东吴、蜀汉相比,这也是曹魏一大优势。曹操爱才,但他也并非能把天下所有人才都招入麾下,他的一生也曾错过比较重要的人物,例如高顺、关羽和华佗。如果这三人都能替曹操效力的

  • 如果秦朝实行分封制,还会在秦二世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若是秦朝延续了分封制,那么肯定不会在秦二世就速亡了,国祚肯定是要长一些的。因为分封制能很好的将矛盾转移化,局限到范围更小的各个诸侯的封地或是贵族封地、小国当中。各路势力会互相牵制,互相制衡,互相削弱。若是秦朝延续分封制,前期肯定是有利于国家节制的调整整个国家。即便是出现了某些庶民或是贵族与国家产生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