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想换太子何为阻力重重

刘邦想换太子何为阻力重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738 更新时间:2023/12/19 22:00:52

刘邦萌生换太子的想法很正常,在刘盈小的时候,刘备就不怎么喜欢他,甚至还弃子逃跑过,要不是夏侯婴将刘盈捡了回来,可能刘邦的这个儿子早就不在人世了。只是刘邦不曾想到,换个太子竟然会遇到如此多的阻力,不仅仅是吕后不同意,还有一个更大的群体不同意。最后刘邦也是没办法,只能让刘盈继位。都说立长不立幼可能会引发动乱,然而刘邦此举却也差点断送大汉江山。

1、换太子何为阻力重重

刘邦一共有八个儿子,嫡长子是刘盈,他也是吕后所生的儿子。在西汉建立的第二年,他就被立为太子了。

不过刘邦并不喜欢他,一方面是刘盈的性格为人仁弱,汉高帝以为他不像自己。另一方面则是爱屋及乌,他有了更好的选择。那就是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如意

吕后是刘邦的老婆没有错,但刘邦妃子也有很多,其中这个戚夫人年轻好看,早已超过了容颜衰老的吕后,刘邦也非常喜欢刘如意,几次三番的要废掉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但是最终并没有成功。

刘邦所面临的阻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是以吕雉为代表的吕氏集团。刘盈是吕后的儿子,对于刘盈来说,已经不在乎刘邦对自己的态度了,但是自己的儿子是一定不能从太子之位上下来的。

一旦那样的话,那么以吕后为首的吕家人将从天上到地上,毕竟如果刘盈顺利接班的话,我们也知道造成了后来的吕后专权。

所以吕家人和刘盈的利益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吕家人是坚决反对的。

很多人说刘邦并不在乎吕家人,之所以废除太子,有一部分愿意就是为了收拾吕家人。但我们要知道,建国后,吕后并没有闲着,她的野心是很大的,一直在建立自己的势力集团,除了本家人外,还有很多朝臣是属于她的阵营。

2、朝臣极力反对

大臣反对与吕后反对是有区别的,大臣反对的原因各种各样。

自古以来,立嫡立长,刘如意和刘盈相比,无论是“嫡”还是“长”,他都不沾边。所以很多大臣认为这样有违这个原则。导致层出不穷的兄弟相杀,骨肉相残的夺嫡之争。

有些人反对是坚持让刘邦延续传统和原则,毕竟出现不必要的宫廷争斗。而另一些人是为了刘盈,毕竟刘盈当时名声不错,这么多年,得到的支持也不少。

当然了,还有一部分纯粹是为了个人私利,他们也知道如果刘盈登基的话,那么必然属于吕后一派了,吃不到肉,也是可以分杯羹的。

太傅叔孙通就公开反对刘邦废除太子刘盈。他甚至说:“皇上一定要废除太子刘盈,我就死在皇上面前。”他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维护礼仪,另一方面他也知道太子刘盈忠厚孝顺,会是一个不错的皇帝。

御史大夫,刘邦的老乡周昌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为此不惜与刘邦爆发争吵,要知道周昌是有口吃的,说也说不过刘邦,但还是要反对,他之所以如此,也是要维护传统宗法继承制度。

史学家蔡东藩曾评价说:“周昌固争废立,力持正道,不可谓非汉之良臣。”

但很多人反对的意见主要是为了绑上吕后这条船。要知道刘邦已经年老,甚至多病,眼看就撑不了多久了。所以很多人非常眼尖,站到了吕后的阵营里。像在刘邦病重后,陈平等人为了怕得罪吕后,而忤逆刘邦的圣意,放了樊哙。

而闲云野鹤的张良也曾为吕后出过主意,让吕后请来了商山四皓。刘邦当时一看就傻眼了,这四位在刘邦的眼里,甚至比过了朝野大臣,他们本身出山就已经说明了问题,还对着刘邦一阵跨刘盈,这让刘邦看到了大汉的希望,所以刘邦就再也没想要换太子这件事。

可见,当时的刘邦在废太子这件事上,遇到了太多的阻力,这不是他一咬牙就过去的事。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五代十国是哪十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五代十国的事情,很多人对五代十国是哪十国不理解,其实也就那么一回事了,还是比较好理解的,小编下面就给大家带来相关的相信介绍,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看看具体到底是哪十国吧。五代十国中的十国分别指: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当然了十国只是列出了当时

  • 图里琛什么官职,图里琛为何能成为雍正帝心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雍正王朝》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历史剧,里面各种大大小小的人物,随便拿出来一个都值得好好研究一番,那这次我们准备跟大家聊一聊图里琛。图里琛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他的职位不算高,但深得雍正帝信任,一些重要的事情都会交给图里琛去办。其实图里琛是个实在的聪明人,他能够晋升靠的不仅仅是忠心,还有更加重要的东西

  • 明朝为什么没有收复西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明朝来说,西域的确变的没那么重要了。每个朝代所制定的战略,肯定都是根据自身利益需求来实施的。到了明朝时期,西北地区的价值不能和汉唐时期相比,因为路上丝绸已逐渐没落,海上丝绸之路崛起,明朝根本没必要将大量精力放在西域。可能有人是在乎西域这片疆土,但我们也不能强求古人按照我们现代的思维来行事,各种利

  • 嬴政在赵姬耳边说了什么使得赵姬含笑九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因为嫪毐的关系,而且又给嫪毐生了2个孩子这件事,让嬴政与赵姬之间产生了很深的隔阂,再加上秦赵结盟这个事儿,更是让嬴政与赵姬之间的关系达到了冰点。这也无疑成为了赵信的两个心结。弥留之际,嬴政认母和灭赵的话语,才让赵姬没有牵挂。1、赵姬的两大心结瞑目是指人死的时候无所牵挂,用《镜花缘》里的成语来表示,就

  • 刘禅为什么不抵抗就投降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263年,司马昭下令魏军兵分三路南下攻蜀,魏军的兵力总共18万,由邓艾三万、诸葛绪三万、钟会十二万兵分三路攻打蜀国。当时蜀汉的大将军姜维在沓中屯田,手里最多也就3万人,蜀汉汉中的守军也就只有2万人。魏军南下之后,姜维变立马前往阴平桥头试图阻挡魏军经汉中进入益州。姜维绕过了诸葛绪的军队,先于钟会的军队

  • 明朝不割地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从某种角度来说是真的。只是朱棣在位期间,他曾赐地给朝鲜,导致这一区域在划分上有了争议。想必大家都很好奇,为什么朱棣会送朝鲜土地呢?实际上,当时朝鲜是属国,在朱棣眼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以当时明朝的实力,想拿回这个地方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也就没

  • 刘备为何一生都不重用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这一时期群雄并起,各路诸侯招兵买马,汇集良才。刘备就是群雄当中的一个,自称是汉室的后裔,所以本就带有着皇室后裔的光环,也正因如此,有许多人原因追随与他。关于刘备,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他与诸葛亮之间的那些事情了。三顾茅庐的佳话在如今依然是被广为传播。但是对

  • 唐朝攻打高句丽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不少的这个人也都在说这个唐朝攻打高句丽的历史真想是什么,其实大家估计也都多少知道一些,但是具体到底是什么情况估计很多人不知道的,其实问题什么的不大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看看唐朝到底是怎么攻打高句丽的。1、高句丽与中国隋唐的关系高句丽是朝鲜半岛上最大的国家,是东北的原住民去建立的。

  • 战国时期齐国为什么吞并宋国而不是鲁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战国时期的齐国,当时可是非常的强悍,一并吞并了很多国家,但是在选择宋国和鲁国的时候,齐国选择了战斗力相对较强的宋国,而没有选择鲁国。这是为什么呢?毕竟两个国家相争,能少一点损失就少一点,但是齐国偏偏选择了相对厉害的宋国。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鲁国和齐国同在山东境内,两国算不上亲兄弟,但胜似亲

  • 明朝十五个不征之国名单,朱元璋为何下达这样的命令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不少网友会不理解,朱元璋为什么要设十五个不征之国,而且还把这样的规定列入《皇明祖训》中?或许明太祖做出这样的决定,跟当时的环境有很大关系。明朝早期需要维护内部稳定,对外最大的对手是北方蒙古。所以朱元璋应该是不想让子孙后代分散精力去攻打这些小国,导致北方逐渐壮大。那下面就和大家讲讲这十五国分别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