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绍为何没能当上继承人

孙绍为何没能当上继承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583 更新时间:2024/1/21 22:27:42

历史上,关于孙绍的具体生卒年月日不详,不过孙策死时只有25岁,所以孙绍年龄应该不会太大。所以孙策在思考继承人的时候,应该也有年龄方面的考量,当时东吴根基还不是非常稳固,如果让一个没有能力主持大权的人继承自己,那势必会增添风险。所以考虑到东吴的未来,让弟弟孙权继承是个最稳妥的选择。

1、英年早逝

孙策的父亲孙坚,其实也是一个猛人,在东汉末年曾大放异彩,不过由于和荆州刘表作战失利,孙坚死于战场,孙家失去主心骨,开始走向了衰退。孙坚去世时,孙策不过十六岁左右,虽然他的岁数不算小了,但很明显,这种年纪的孙策还不足以压服众将。所以孙策在守孝期过后,还是选择了投靠袁术

孙策军事能力颇强,在袁术手下屡立战功,但袁术这个人赏罚不明,没有给予孙策相应的奖赏,逼得孙策暗下决心,脱离袁术,率军攻向江东。孙策脱离袁术后,犹如龙入大海,一发不可收拾,很快就平定了江东各大势力,奠定了自己超强的地位。而且孙策这人,战略眼光也是非常的高,他想的不仅仅偏安一隅,在拿下江东后,孙策积极谋划北伐,进攻曹操,劫持汉献帝,想要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从孙策的这个谋划,就能够看到他在战略思想上多么的可怕,相比于后一批的东吴君臣,孙策可谓是高明得多了。

孙策之强,令天下人震惊,以至于大家都称孙策为江东小霸王,拿他和项羽相比。不过孙策也确实像项羽一样,最终昙花一现,死于许贡门客之手,大业未竟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事实上,孙策不死,天下必将大变!东汉末年的天下也必将更加绚烂多彩!孙策之死,令人遗憾,不过更令人疑惑的是孙策死后,江东的权力交接!

孙策死后,江东大权被交给了他的弟弟孙权,而并不是儿子孙绍,这是为何呢?

2、原因分析

对于孙策的临终安排,很多人颇为疑惑,甚至还有人认为孙策之死,乃是孙权所为,因为整件事情的最大受益者就是孙权。不过这种说法早已经被反驳,当时的东吴基业还不稳固,孙权不可能干这种事情。至于说孙策为啥把权力交给孙权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原因很明显。

①孙策儿子太小

自古以来,无论是皇帝还是诸侯,只要当权者身死,那接下来的权力交接都是一场腥风血雨。如果继承者已经成年,且拥有一定的实力,那么他接替权力就会相对比较顺利,而若是权力继承人比较弱小,那么这个继承人很可能被架空,大权被别人拿走了,继承人甚至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整个东汉,之所以没过多少年就天下大乱,其实和继承人太过年幼有很大的关系!正是因为东汉王朝的继承人太过年幼,导致大权旁落,最终引得天下大乱。所以说,孙策看到这些前车之鉴,是根本不敢把继承权交给儿子的。

当时的孙策,也只不过是二十多岁,他的儿子最多只有几岁,连10岁都不到,这种情况,怎么可能掌握大权,控制手底下那批骄兵悍将?孙策若是把权力给了自己的儿子,那其实是害了自己的儿子,甚至祸及整个家族!

②孙权颇有才能

相比于孙策的儿子孙绍,弟弟孙权年纪更大,快要到二十岁了,完全可以震慑住手下那批人。除此之外,孙权本身也比较有才能!当时的孙策,猛打猛冲,得罪了许多江东士族,倒是孙权和这些士族关系不错。连孙策自己都曾说,打天下孙权不如他,但是守天下,他是不如孙权的。

孙策一死,之前被他打压江东豪族士家,必定群起反抗,没有孙策的统领指挥,孙家不一定能够硬刚过去。这个时候就只能使用怀柔的方法,而整个孙家就只有孙权比较会搞关系、搞权谋,所以说把权力交给孙权是比较合适的,至少他可以尽可能守住江东基业!

事实上,孙权也确实比较出色,当孙策去世后,江东众多豪族不再听从孙家的命令,江东面临四分五裂的处境,结果在孙权的一番运筹帷幄之下,江东被成功平定,东吴成功建立。虽然很多人诟病孙权军事能力不行,但不得不承认,就权谋这块来说,孙权还是比较厉害的!

综合来看,孙策在临死前不把权力交给儿子,却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其实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儿子孙绍太小,根本不足以掌控大权,二是孙权才能不错,能够帮助孙家成功的掌控江东,守住基业!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蜀国灭亡后张飞家为何没事而关羽家满门别灭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蜀国的灭亡其实也还是非常的残酷的,但是没有办法,各种原因制约,蜀国灭亡后其实还是有很多故事的,话说就拿这个蜀国灭亡后张飞家和关羽家的结局来看的话,还是非常的不一样的,张飞家就没什么问题,但是关羽家就比较惨了,几乎别灭门了,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的区别对待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一

  • 刘邦杀了哪些开国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狡兔死,走狗烹”,这样的事情在大部分的朝代当中都有发生过。刘邦作为西汉开国皇帝,他在正式登基称帝后,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曾经那些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成了他想要铲除的对象。其中韩信的死大家应该最为熟悉,虽然不是由刘邦亲自主导,但吕后基本就能代表刘邦的意思。那在这些功臣中

  • 二分天下和三分天下哪个策略更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和鲁肃都赞同吴蜀联手对抗曹操,形成三分天下局势。事后,周瑜提出二分天下,两强相争,也就是说,周瑜是打算灭掉刘备势力的,只是周瑜提出的二分天下策略,是否具有可行性呢?其中益州和汉中是重中之重。客观来说,吴军想要拿下益州非常困难,川地自古易守难攻,拿太多精力放在益州这个地方,以东吴自

  • 一战油轮战争为何战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军人来说什么最重要,那肯定就是团结了,对于军人来说没有比团结更加重要的了。团结合作的精神,往往决定了军队的战斗力和生死存亡。在规模宏大的战争当中,除了一支部队分成了多个作战小队之外,同时还有各中大部队之间的合作。作战计划是需要多个不对进行结合,最终形成合围之势。若是不对之间的合作默契出现了问题和

  • 刘邦是怎么夺了韩信的印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刘邦,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汉朝的开朝皇帝。对刘邦比较了解的朋友们都会知道刘邦与项羽在荥阳之战战败之后向北窜逃,只身来到了韩信的大营,并且只身一人轻而易举的就多得了韩信的兵权,而韩信这是一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小编就来跟大家讲一讲把。1、刘邦智夺韩信兵权公元前204年

  • 明孝宗为什么是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明孝宗朱祐樘不知道大家聊不了解,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他的。很多人会说明孝宗自幼就是个可怜人,因为明孝宗他爹朱见深不知道是为何,有着特别严重的“恋母癖”,后宫那么多人不爱,就非要独宠一个比自己大好多岁的万贵妃,而且对万贵妃也是唯命是从。万贵妃善妒,自己年龄大没办法生下孩子,也不

  • 唐朝时期的山东士族是什么氏族?为什么李世民想很想除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唐朝时期的事情,在唐朝时期是有这个山东士族的,这个山东士族是李世民非常想除掉的士族,那么很多人问了,这个山东士族是什么士族呢?李世民为什么想除掉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唐初时期的山东士族,正处于历史上最为强大的一个时期。当时有一本书叫《氏族志》,就是用来

  • 蓝玉是被朱棣害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蓝玉是被朱元璋所杀,不过朱棣在背后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传闻,蓝玉早就看出朱棣有造反的迹象,他从蒙古回朝后,曾提醒太子朱标,称朱棣在自己的封地一言一行都和皇帝一样,日后恐生反心,只是朱标并没有太在意。这件事让朱棣知道后,他非常的敏感,留着蓝玉可能会成为他的威胁,便在朱标死后劝说朱元璋除掉蓝玉。如果这

  • 元朝灭亡是因为远征日本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元朝时期,忽必烈当时为什么要选择远征日本呢?对于这个事情的原因大家可能并不能给出答案。但是后面元朝的灭亡,是不是和远征日本有关呢?而且最重要的是,元朝两次远征日本都是失败告终。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元朝灭亡是因为远征日本吗这次远征而元朝丢失了一件最重要的东西。为何说远征

  • 刘邦早期如何看待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早期韩信经历并不如意,他多次易主,却始终得不到重用。韩信投靠刘邦却差点被杀,因夏侯婴看出韩信非同寻常,将他从刽子手上救下,然后推荐给了萧何。其实萧何还有夏侯婴都算是韩信的恩人,不过在刘邦眼里,韩信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地方,所以根本不被重视,所以此后才会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那韩信究竟是靠什么完成的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