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真宗为什么向王旦行贿,皇帝没办法决定封禅事宜吗

宋真宗为什么向王旦行贿,皇帝没办法决定封禅事宜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443 更新时间:2024/2/12 1:01:01

旦是北名相,曾掌权18年,为相12年,深受当时的皇帝宋真宗信任。不过后来,宋真宗却做出了一件很荒唐的事情,为了封禅事宜竟然暗中贿赂王旦。这让王旦陷入两难,最后他决定不在阻止真宗封禅。但正是因为此事,导致王旦饱受后世诟病,认为他没能履行自己宰相的责任,怕担责所以放弃阻止真宗封禅的决定,让一场闹剧就这样发生了。

1、宋真宗王旦行贿

有一天,宋真宗请宰相王旦喝酒。喝着喝着,宋真宗就问王旦,王爱卿,朕这个酒味道怎么样?

这是皇帝的御酒,哪可能不好。所以,王旦自然说很好很好。

宋真宗说,既然你说这个酒很好,那么,宴会之后,我就送你一坛,你回去慢慢喝吧。

到这里,其实一切都很正。皇帝赏赐臣子一坛酒,也是再自然再正常不过了。但是,当酒送到王旦的府上的时候,王旦一抱酒,就觉得这个酒很不正常。为什么呢?因为酒坛特别沉。本来王旦舍不得喝这坛酒的。但是既然发现这个酒这么沉,不正常,自然要打开来看。而当他打开酒坛的时候,一下就不淡定了。因为这里面根本就不是酒,而是满满的一大坛上好的珍珠。

王旦一开始疑惑不已,不过很快,他似乎就明白,为什么宋真宗会送他这么满满的一大坛珍珠了。

宋真宗这样做,是在向他行贿。

皇帝向大臣行贿,这可是闻所未闻。那么,皇帝有什么事,为什么要向一个大臣行贿呢?

2、封禅之事

事实上,在这之前,宋真宗曾问过王旦,关于“封禅”的事情。

其实,这个“封禅”的建议,是另外一位宰相王钦若给宋真宗提的。当时,宋真宗很高兴,但是也觉得这个事情不太靠谱。宋真宗也是饱读诗书的,知道封禅不是一个随随便便就可以做的事情。历史上真正做过封禅这件事的,除了远古时期传说中的帝王以外,隔得比较近的,也就只有秦始皇、汉武帝等少数几个皇帝。秦始皇、汉武帝,都是历史上一些标志性的人物。秦始皇统一了六国,汉武帝攻打匈奴,解除了北方少数民族一直以来的强力威胁,实现开疆拓土。所有这些,都是很大的功劳。显然,只有取得很大功劳的人才,敢做封禅这件事。他自己并没有这样的功劳,所以他不敢这样做。

不过,王钦若却告诉他,其实一个人功劳有多大,是由上天来评判的。上天认为这个皇帝的功劳大,就会给他降下祥瑞。只要地面上出现了祥瑞,那也就意味着,上天认可这个皇帝,这个皇帝就有资格去封禅。

而封禅行为,本质上是对上天的一种答谢。所以封禅是非做不可的。

当然了,这只是王钦若对宋真宗说的这个话,是王钦若给宋真宗讲的逻辑。究竟这个逻辑是否行得通,是不是有道理,还需要更多的大臣认可,尤其是朝中最主要的大臣宰相的认可。所以,他就拿这件事去问宰相王旦。

不过,王旦显然也觉得封禅非同小可,不是随便就可以做的。王钦若的说法,也只能是一家之言。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王钦若是王旦的政敌,王钦若得势,也就意味着王旦可能不会得势。所以,他当然不可能轻易就认同王旦的逻辑。

3、支持真宗

但是王旦也明白,宋真宗对封禅这件事是非常期盼的。宋真宗试探他,就是他很期盼的表现。于是,他就装着迷迷糊糊的样子,既不同意,也不否定。

也就在这种情况下,宋真宗决定向王旦行贿,送了王旦一坛珍珠。

当王旦拿到这一坛珍珠的时候,一方面他也很贪图这一坛珍珠,毕竟价值是很高的。另一方面,他也明白,自己没有退路了。如果皇帝向他行贿,他不答应的话,那也就意味着他的宰相当到头了。接下来,也就是他被发配流放到哪里去的问题。所以王旦就改变了自己的立场,转而支持宋真宗封禅。

由于有了王旦的支持,因此宋真宗封禅这件事,此后就进行得极为顺利。

全天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祥瑞,而宋真宗就依靠这些祥瑞,最后实现了到泰山封禅的这个目的。

那么,宋真宗为什么一定要做封禅这件事呢?

那是因为,宋朝刚和辽国打了一仗,并且辽国一直打到了澶州城下。宋朝和辽国在澶州城下,签订了一个澶渊之盟。这个澶渊之盟,是一个城下之盟,是非常耻辱的条约。因为每年需要向辽国交保护费,这在宋朝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宋真宗觉得到了后世,如果就这样评价他的话,他实在接受不了。所以,他想采用封禅的办法,转移大家的视线。大家知道他封禅了,就不会再说他城下之盟的事情了。

可惜,历史的评说不是这样的。就算宋真宗封禅了,其实也没有什么用。历史对他与辽国之战,以及澶渊之盟的评价,该怎么评,还是怎么评。宋真宗只是搞出了一个笑话。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唐朝到底有多开放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历史上的唐朝,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的朝代。然而这个开放,不管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社会风情都是非常开放的。从而唐朝也是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那么历史上,唐朝到底有多开放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大家对于唐朝的女性,可以说是印象最为深刻的吧,毕竟这种开放,可是前所未

  • 死在曹操手上的名士有谁,除了许攸还有这四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是一位爱才的君主,但他却不是一位心胸特别宽广的君主,谁要是真的把他惹恼了,不论你是不是人才,恐怕下场都是要人头落地。所以曹操的性情难以揣测,死在他手上的名士也不少,例如大家很熟悉的许攸。许攸可是帮助曹操打赢官渡之战的功臣,但曹操却因为许攸自恃其功最后下令将他处死。那死在曹操手上的名士,除了许攸还

  • 清朝主要是以什么语言交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所留下来的文字资料和文物可以说是最为详尽的,也是最完整的。这不仅仅只是因为清朝距离现在的时间较紧,同时政治、经济、文化在当时也是非常昌盛的缘故。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如今的艺术表演、影视题材等等,关于清朝的占据着很大的比重。众所周知,清朝的统治者是满族人。但是在清宫剧

  • 汉文帝为何逼死薄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薄昭是汉文帝的舅舅,曾帮助汉文帝登基称帝。吕后死后,在朝的吕氏被消灭殆尽,所以皇帝人选成了一个难题。当时大臣们想拥立刘恒为帝,但刘恒多有顾虑,期间犹豫不决。而薄昭以身犯险,替刘恒入京打听消息,确认后才让刘恒动身。不过薄昭虽然对汉文帝有恩,但他如果犯了律法,照样会得到惩戒。薄昭被逼自杀,和他当时犯下的

  • 曾国藩为什么不称帝、不反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说,曾国藩拥有那么庞大,战斗力强大的湘军,为何不返清,不称帝呢?事实上曾国藩不想,不敢,也没有能力称帝。很多人都说曾国藩是王阳明后的唯一圣贤,是千年来的第一完人。然而他当时在清朝的慈禧太后眼里,皇帝眼里也仅仅只是一个高级奴才罢了。若是曾国藩真的造反了,那他就连奴才都算不上了。曾国藩创立湘军,

  • 诸葛亮为什么推荐蒋琬为丞相接班人,为什么不推荐姜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蒋琬为官一方时以安民为本,留守丞相府时对于南征北战,后方大政方略均不负诸葛亮重托,虽然没有北伐成功,但使魏国处于守势,保卫蜀汉,维持了三国鼎立局面。在《三国志.蜀书.蒋琬传》中有记录到,诸葛亮多次赞扬说:“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蒋琬,字公琰,今湖南零陵湘乡人。二

  • 萧铣佣兵40万为何会直接选择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隋末和唐初的名将萧铣,萧铣还是比较有历史的一位人物,话说他当时佣兵了40万,但是当时遇到李渊之后,就马上选择了投降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萧铣出自兰陵萧氏,是一流世家,更是梁武帝萧衍的后人,梁宣帝的曾孙。世家大族加天潢贵胄,这出身确实不低。他祖父安

  • 于志宁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听说过于志宁这个人物,于志宁是唐朝三代老臣,在唐高宗时期担任宰相,不过后来因为唐高宗废王立武一事,遭到罢免。于志宁早期在隋朝当官,后来投奔李世民,替李世民制定过不少谋略,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于志宁在政治场上,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和情商。因为了解于志宁的朋友并不多,那今天正好借此机会,

  • 刘平为什么刺杀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很多人想不到,刘备曾遭到他人的刺杀,不过好在最终是化险为夷,没有让刺杀者得逞。虽然刘备在外有着很高的口碑,但随着势力不断扩大,难免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那刘备自然会成为暗杀者的对象。其中比较出名的一起,便是蔡瑁、张允联手打算除掉刘备,不过被刘备逃走。那这次给大家介绍另一起刺杀事件,了解该故事的人应

  • 宋朝有多少禁军,他们战斗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在《水浒传》里,林冲的名号非常响亮,因为他是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很多人也因此记住了北宋拥有八十万禁军这件事,不过八十万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历史上真有这么多吗?如果有八十万士兵,为何北宋对外还总是吃败仗?难道是因为禁军战斗力不行?可能这会是大家产生的一些疑问。那今天正好借此机会和大家做个解答,看看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