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胡亥和扶苏的生母分别是谁,为何历史上没有记载

胡亥和扶苏的生母分别是谁,为何历史上没有记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845 更新时间:2024/3/16 22:18:17

胡亥扶苏是秦始皇嬴政众多儿女中最出名的两个,秦始皇究竟有多少子女并没有准确的记载,而他们几乎都被上位的胡亥清洗,没有留下什么活口,而胡亥一直都被认为是受到李斯和赵高的扶持,夺了扶苏的皇位,又逼死扶苏。但是关于胡亥和扶苏两人的生母,却也没有过多的记载,他们的生母并不是同一人,那她们究竟是谁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秦始皇为何至死都没有明确继承人是谁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而闻名,《史记》中却未记录中国第一位始皇后,要想寻找始皇后的踪迹,要从现有的史料中进行推测。

先来分析一个问题,为什么秦始皇直到病死都没有册立继承人,只留下召回长子扶苏回咸阳主理自己的丧事?

秦国的王位继承制度是十分严格的,并且很早就已经确立。在位的秦王,正式册立王太子,王太子的继承人,也预先确立。秦王去世,太子继位,太子继承人成为王太子,一切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在制度上保证了秦国政权的长期稳定。

以我们熟悉的这段历史为例,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在位时,便册立安国君为王太子,这时候的嬴异人在吕不韦的辅佐下被确立为王太子继承人。秦昭王去世后,安国君继位成秦王,嬴异人变成王太子。安国君在位没几年便去世了,嬴异人继位成秦王,嬴政被确立为王太子。嬴异人去世,嬴政顺其自然成了秦王。

由此可以看出秦始皇没有立太子一事,不但在政治上留下了巨大的隐患,也是一件不合秦国制度的事情,不能不说是异常。

那就要追溯到秦始皇的继承人上,扶苏是秦始皇的皇长子,扶苏第一次出现是在秦始皇三十五年,记载了曾经提到过的“坑儒”事件,前面文章曾经提到过,扶苏因为长生不老药的事情与秦始皇意见相左,被派到秦国北部的上郡守边。

按照当时扶苏皇长子的地位和才干,是最大可能成为继承人的,最后秦始皇没有立扶苏为太子,真的只是因为扶苏反对自己长生不老吗?

皇室中的皇子的命运,很大一部分是会受母亲的影响。比如皇上宠幸了宫女意外生下皇子,便会给皇子另外找一个德才兼备的养母,纵然生母身份低微,但皇子的命运完全取决于养母的身份。像《甄嬛传》中弘历一样,认了熹妃做了额娘,皇宫中的妃子背后是代表着一定政治势力的,这些势力都会成为皇子的助力。

扶苏作为皇长子,母亲极有可能就是秦始皇的皇后。扶苏的身份同样如此,秦始皇对他的态度一定会受扶苏母亲的影响,扶苏母亲背后又代表着怎样的政治势力呢?

由此可以猜测,秦始皇始终未立扶苏作为秦国继承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母亲身份的影响,而扶苏母亲是始皇后最有可能的人选。

2、扶苏的母亲可能是谁

既然到此找不到更多的证据,我们先跳过这段历史,从后往前看来推测下始皇后的身份。

纵观当时的历史背景,扶苏死后不到一年,著名的陈胜吴广起义在大泽乡爆发,除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口号之外,还有一个标志性举动:“诈称公子扶苏、项燕”,扶苏和楚国大将又复活了。

项燕是项羽的祖父,战国末年的楚国大将,陈胜吴广是推秦扶楚,打着楚国大将的口号很好理解。可扶苏是秦始皇的儿子,差点就成了秦国的继承人,为什么会成为反秦的代表人物呢?这里不得不让人联想起扶苏的母亲。

扶苏身上有着秦国和楚国的皇室血脉,扶苏被无辜杀死,楚国人民义愤填膺打着正义的旗号讨伐秦国。所以扶苏的母亲极有可能是楚国王室的女儿,嫁给了嬴政生下扶苏。

如果扶苏母亲真的是楚国公主,秦始皇为什么这么怕继承人和楚国产生关系,这里就要结合秦统一天下的历史背景以及秦始皇晚期对于外戚的态度。

秦楚联姻有相当长的历史可以追溯,从秦惠文王时娶了楚国的宣太后,到后来安国君娶了华阳太后,两国联姻代表的是两国之间共同的利益,秦楚一直在政治上相互依靠,互为连理。

当时嬴异人有嬴政和成蟜两位继承人人选,嬴政背后依靠的是华阳太后,这位养祖母背后代表的是楚国的政治势力,成蟜是韩夫人的儿子,背后代表的是韩国的政治势力。很明显,楚国势力是完全强过韩国的,嬴政在华阳太后的庇护下,顺利登上了王位。

嬴政13岁登基,此时后宫掌权的依旧是华阳太后,前朝势力正盛的是昌平君,有历史学家推测,昌平君便是楚国质子留在秦国的儿子,论辈分应该是嬴政的舅舅。对于此时尚未亲政的嬴政来说,前朝后宫都要受到楚国外戚的钳制,可想而知是相当痛苦的。

直至华阳太后去世,昌平君被贬黜后反秦复楚,楚国外戚政权才走向没落,可以说嬴政在30岁之前基本是没有政权自由的,在这五年后,嬴政便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基本重要工作。

嬴政本身对于外戚干政就是持强硬态度的,加之统一六国的关键时期,楚国又是最大的疟疾,如果选择有楚国血统的扶苏作为秦国继承人,是会产生很多政治隐患的。

嬴政继位后大婚选妻,当时在位的正是权势最大的华阳太后,华阳太后一定会给秦国选择一个母国楚国的王后。

3、胡亥的母亲会是谁

我们姑且猜测始皇后是楚国公主,嫁给嬴政后生下长子扶苏。那胡亥的母亲又是谁呢?

胡亥对于赵高的感情,更像是幼子对父亲的依赖。胡亥绝对信赖赵高,他收到以李斯为首的老臣请求清除赵高的上书后,曾经回信请求老臣们不要怀疑和加害老师赵高。

胡亥在回信中把赵高视为始皇帝死后自己唯一的依靠,赋予了儿子对父亲的信赖。这封信见于《史记李斯列传》,原话是这样的:“朕少失先人,无所识知,不习治民,而君又老,恐与天下绝矣。朕非属赵君,当谁任哉?”

“少失先人”意思极有可能是说胡亥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所以秦始皇为胡亥找了赵高这位老师,赵高是一流的书法家和法律专家,也是车技高墙的武士、干练的能吏,虽然最后被权力蒙蔽了双眼,犯上作乱,但不能否认秦始皇是为胡亥选择了一位好老师。

战国时代,各国语言并未统一,两国之间文化存在很大差异,秦始皇选用赵国出身的赵高作为胡亥的老师,极有可能是因为胡亥从小熟悉赵国的语言文化,比如始皇帝的母亲是赵国人,吕不韦为她找的面首嫪毐也是赵国人。

胡亥生于秦王政十八年,当时,他的祖母帝太后赵姬还在(十九年去世),赵姬是赵国人,这可能是胡亥与赵国关系密切的因素之一。不过,在胡亥与赵姬之间还有一位人物,这就是胡亥的母亲。

胡亥的母亲,或许出身于赵国?她的赵国出身,正可以将赵姬、胡亥、赵高等赵国元素连接起来,为扑朔迷离的历史提供一种可能的解释。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始皇陵有多可怕?出来后真的活不过2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在网上有看到有人说这个秦始皇陵非常的可怕,那么有人要问了,到底可怕在什么地方呢?为什么可怕呢?话说从秦始皇陵里面出来竟然活不过2年?这又是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速度来揭秘看看!1、秦始皇陵机关多秦始皇陵里面的机关到底有多少,大家应该无法想象,考古

  • 匈奴人是白种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匈奴族,这是我国历史上首个同意了大漠的游牧民族,而且还建立了十分强大的帝国。对于匈奴字,在历史上存在着很多争议,关于这个民族的种族就颇为争议。很多人都认为,匈奴人和中亚、东欧的游牧民族接近,因而是白种人,另一部分人认为匈奴和突厥、蒙古一脉相承,是属于黄种人。那么到底匈奴是黄种人还是白种人呢?首先

  • 古代士兵打完仗后怎么办?为何不能立马脱掉战甲?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1369你啊你7月,在这个月里,明朝的开国大将常遇春病逝,也就是在十几天之前,他刚刚打完自己生平当中的一场著名的战役上都之战。常年在外征战的常遇春,按理说,早该练就一副“铜筋铁骨”,他可是一个连称霸世界的蒙古铁骑都不放在眼里的人,怎么会被区区小病缠身致死?常遇春去世之际,正是

  • 旱地忽律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水浒传》中,朱贵这个角色并不算很出名,他在梁山好汉中排第92位,上应地囚星。看过水浒的朋友应该知道,朱贵的绰号十分独特,叫“旱地忽律”。这就令人感到十分好奇了,旱地忽律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听上去有种不明所以的感觉。后人解读旱地忽律的释义一般是有两种说法,一是指鳄鱼,另一种是指

  • 曹操和刘邦谁的军事才能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和曹操虽然并不是同一时期的历史人物,但也会被拿出来放在一起做对比。刘邦虽然统一了天下,建立起了一个统一的王朝,而曹操并没有达成和刘邦一样的成就,但是单就论才能来说,曹操不比刘邦弱,甚至强他很多。那么如果说刘邦和曹操生活在同一时期的话,刘邦和曹操两人打仗,谁又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

  • 太和殿是干什么的,是皇帝上朝的地方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受到很多影视剧的影响,很多人可能都以为,明清时期住在紫禁城里面的皇帝们,他们每天上朝的时候的场景都是,皇帝坐在金銮殿宝座上,然后文武百官在下面站着,大家一起商议事情,而这个金銮殿,指的就是故宫里面的太和殿。然而,这其实只是民间对于皇帝上朝场景的一种想象,太和殿到底是干什么用的,真的是用来上朝的吗?今

  • 为何说一般人不要去看兵马俑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一个问题,那就是有人说这个兵马俑最好不要去看,也就是说一般人最好不要去看,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其实也比较有意思的,是值得一探究竟的,其实小编也都分析了一下,发展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1、兵马俑是殉葬坑之物如果真在了解兵马俑的核心的人会知道,兵马俑其

  • 女人流放宁古塔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时期,宁古塔是当地将军治所和驻地,不过“宁古塔”三字真正让人闻风丧胆的原因,是因为这里是著名的流放之地。当时有一句话叫做“宁负黄泉路,不去宁古塔”,女人流放宁古塔更是凄凄惨惨戚戚。这里的流放之人,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痛楚,更多的还是精神上的折磨,让人

  • 下雪对农事的好处包括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马上就到了这个大雪天气了,那么小编就想起来一句话,那就是瑞雪兆丰年了,还有一句就是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从上面的俗语可以看出,这个下雪好像对农事真的是有非常大非常大的好处了,那么下雪对农事的好处又包括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下雪对农事的好处包括:保温,增加水分。农作物的抗冻能力

  • 秦始皇为什么称吕不韦仲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嬴异人临终前,让儿子嬴政称吕不韦为仲父。很多观众都好奇,这个仲父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历史上,嬴政继位时只有13岁,一个13岁的孩子是无法处理家国大事的,所以嬴异人希望吕不韦能够好好辅佐嬴政,实际上当时嬴政的命运是握在吕不韦手里的。“仲父”二字的意义非常重大,看似是对吕不韦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