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国和秦国都是嬴姓赵氏,这中间有什么关系

赵国和秦国都是嬴姓赵氏,这中间有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797 更新时间:2024/1/20 6:49:12

现如今我们的姓氏指的都是同一个意思,但是在古代,姓氏最开始诞生的时候,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姓和氏的区别是很大的,如果弄混了就要出大乱子。而战国时期是姓氏发生改变的一个重要节点,而这一时期,赵国和秦国之间一直都有深仇大恨,但是他们却同样都是嬴姓赵氏,这又是为什么?两国之间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周朝的祖先来历

秦赵同宗,简单说就是来自同一个祖先。也不是秦赵曾为一家,就是秦与周王室也曾为一家。如太史儋对秦献公说:周故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年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出。只要往前追溯,周天子和春秋诸侯们总能追溯到一个祖宗。

就从华夏始祖黄帝讲起吧。黄帝有25个儿子,其中11个跟了母族的姓,另有14个得了姓,但其中有两对兄弟是同一个姓,所以也就是12姓,分别是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jí)、儇(xuān)和依。别以为只是12个名号,而应该看作是12个新的部族或族群。

为什么一定要说“或族群”?直接用部族或部落,不就行了。原因就是你得结合三代的社会基础。华夏不是草原,其社会基础主要是族群形态,越到后来越明显。比如西周分封诸侯,把姜子牙封到齐国。但不是姜子牙一个人带上天子诏命就去齐国当诸侯了。根本就没有天子诏命,即便有,当地人也不认。

这个分封的逻辑是:姜子牙率领姜姓整个族群,带着周天子给的一套青铜器,杀奔了齐地。对!没错就是杀过去的。因为这就是武装殖民。到了齐地,这伙青铜时代的君子们先要在这个地方建座城,然后以此为据点,对土著野人实施剑与诗的教育。简单说,服从统治就交钱,我们是君子、你们是野人;不服从统治就驱逐,我们是华夏、你们是蛮夷。所以,族群形态是三代的社会基础。于是,最好按照这个逻辑溯源五帝时代。

黄帝的正妃生了两个儿子,分别是玄嚣和昌邑。昌邑的儿子高阳才华横溢,所以黄帝死后,就由高阳继位,也就是五帝时代的第二位颛顼帝。

“帝高阳之苗裔兮”,屈原介绍自己的时候,首先就搬出了自己的祖宗。我是颛顼大帝高阳的后世子孙阿。所以,别说周秦同宗、秦赵同宗,这么算下来楚国也是同宗。大家都是一家人。古希腊玩的是各种神,而华夏玩的各种祖宗,但华夏子孙的祖宗们都能追溯到一块。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都是一家人。所以,礼乐宗法以及后来的儒家文化,都是以这个想象的共同体构建出来的。

颛顼死后,继位的是伯父玄嚣的孙子高辛。这是五帝时代的第三帝,即帝喾。帝喾驾崩后,继位的是儿子挚,但挚的能力太差,就禅让给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即放勋。放勋就是五帝时代的第四帝,即帝。

但是,无论是挚还是尧,他们都不是帝喾的嫡长子,因为不是正妃姜原所生。是因为姜原没有孩子吗?不是,是因为姜原生的孩子太诡异。

据说,姜原在野外踩到了一个大脚印,然后怀孕、生了孩子。等这个不明不白的孩子降生了,姜原就把他给扔了。想想也是:你都不知道孩子他爸是谁,还怎么留着他?但是,这个孩子无论扔到哪里,哪里的鸟兽都会护佑他。于是,大家就认为发现了神迹:这孩子肯定与众不同,所以不能再扔了。于是,给这个孩子取名叫弃,也就是弃婴的意思。

弃,长大后,成了种田能手,并交给大家耕种的技术。于是,尧帝就任命弃为主管农业的长官。到了五帝时代的第五帝舜帝的时代,弃就被大家尊为后稷,也就是“粮食之神”。同时,“别姓姬氏”,就是说到后稷的这个时候,终于有了姓,即姬姓。不要小瞧“姬”这个姓,这可是黄帝的姓。所以,后稷算是被蓝血五帝一系承认了。而且“别姓姬氏”,后稷也有了自己的部族或族群。

而这个后稷,就是西周的始祖。周的始祖出现了,秦赵的始祖呢?秦赵的始祖早就出现了。

2、秦赵的祖先是谁

五帝第二帝,即颛顼大帝,有一个女儿叫女修。周人的先祖是母亲踩了大脚印怀孕而来。秦赵的祖先更牛,是颛顼的女儿女修,吃了玄鸟下的蛋而怀孕所生。这个孩子叫大业,大业生子为大费。大费在大舜时代驯化家禽家畜有功,被尊称为伯益。同时,舜还赠了他一个姓,即嬴姓。

伯益的始祖要追到颛顼,算是黄帝蓝血一脉的外甥;后稷的始祖要追溯到帝喾,算是也被承认为皇帝蓝血一脉的子嗣。所以,周秦也算一家。

所以,秦赵的祖先都可以追溯到伯益。后来,秦赵是怎么分开的呢?

商汤代夏,嬴姓家族弃夏就商,于是成为商的开国元勋,一直效命于商。到了商纣王时期,嬴姓家族诞生了父子两个能人,父亲叫蜚蠊,是个神行太保戴宗式的人物,长了一双飞毛腿;儿子叫恶来,是个“力角犀兕,勇搏熊虎”的狠角色,出了名的大力士。父子二人靠着一身的本事,带领嬴姓家族效力于商纣王。

武王伐纣的时候,就把儿子恶来给杀了。而父亲蜚蠊恰巧不在纣王身边,于是逃过一劫。蜚蠊肯定要替儿子报仇,但也肯定打不过周武王,所以报仇这事也就没啥希望了。蜚蠊死后,被埋葬在霍泰山。三家分晋的时候,霍泰山的山神各种帮助赵无恤。原因就是霍泰山埋着人家老赵家的祖宗。霍泰山,就是今天的霍山,位于山西霍州。

蜚蠊不止恶来一个儿子,他还有一个儿子叫季胜,季胜生了儿子叫孟增。到了孟增一代,爷爷辈的仇恨就淡了,于是开始为周王室效力。在周成王时代,孟增被封到了宅皋狼这个地方。《战国策》记载三家分晋,智瑶向赵无恤索要的就是宅皋狼,位于今天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一带。智瑶向韩家索地、韩家给,向魏家索地、魏家也给。但为什么向赵无恤索地,赵无恤非要死磕呢?如果智瑶要的是老赵家的发迹地,那赵无恤也就有理由玩命了。

宅皋狼的孟增,生了一个孙子,叫造父。造父最厉害的本事就是驾车。周穆王周游列国的时候,徐国的徐偃王突然造反了。于是,就命造父驾车去平叛。传说造父驾车载着周穆王,一天之内狂奔千里,帮助周穆王把叛乱给平定了。因为这次立功,造父就被封到了赵城,大体位于今天山西省洪洞县赵城镇。以后,也就有了嬴姓赵氏,赵氏族算是“赐土以为氏”。

3、秦国的来历

接下来就是秦国。

武王伐纣,顺手杀了恶来。但一定要明白三代的社会基础,即族群形态。恶来是一个人不假,但作为蜚蠊长子的恶来,同时也是嬴姓族群的世子领袖。领袖死了,却不代表这个族群也没了。

恶来的父亲蜚蠊,因为外出,所以没赶上武王伐纣。于是,或逃跑了、或死了。所以,一部分嬴姓族人,或跟着蜚蠊或跟着蜚蠊的次子季胜,去了山西。

但嬴姓族群的恶来这一支人,并没有因为恶来死了而灭族,也是后继有人的。关键是这一支是真正的长子大宗。但是,恶来一支却始终没能放下仇恨,也没有效力周王室。而没有王室的分封助力,这一支就只能荜露蓝蒌了。没有贵族身份,就是野人,而野人就是被统治对象。

但现在好了,山西一支嬴姓血脉终于混出头了,不仅能给天子驾车而且还有了封地。

于是,恶来这一支穷亲戚就来到了赵城,投靠赵氏。两只嬴姓子孙就在赵城发展,后来成为晋国的赵氏家族。到了恶来的五世孙非子的时候,非子带领这一支族人又来到了犬丘,大体推测是今天甘肃天水附近,后来在这里开支散叶。

也有说法是,受造父推荐,周王室用了恶来之后的大骆(非子的父亲),将这一支嬴姓族群封到了汧河、渭河一带。

无论哪种说法,交集于非子一代,算是归附了周王室,开始为王室养马。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封到了秦地,同时还把让非子一支继承了嬴姓家族的祭祀权。而这一支就是后来的秦国。

但是,赵城的赵嬴、秦地的秦嬴,在这个时候还只是大夫。他们的封地,也只能是采邑。要升级为诸侯,秦嬴要等到平王东迁,赵嬴要等到三家分晋。

至于两支嬴姓子孙的身份,也好确定。因为有恶来的长子身份、有周王室认可的祭祀权,所以秦嬴才是嬴姓族群的大宗,是天下赢姓人的大族长。而嬴姓赵氏,只能是嬴姓族群的小宗。

这两支嬴姓子孙,算是继承了先祖血气,都非常能打。平王东迁的时候,岐山一带早被犬戎给打成了蛮夷之地。所以,周王室也没信心能收复故土了,索性就封给了秦嬴。而就是在一片蛮夷之中,老秦人硬是打出了一个诸侯国。到了战国时代,秦嬴的秦战国成为七雄第一强国。同时,赵嬴一支也不差,三家分晋后成为中原强国。战国末期,还能在战场搏杀的,只剩下两支嬴姓子孙建立的国家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赵姬和嫪毐的孩子叫什么名字,睿儿明儿结局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大秦赋》的剧情发展还挺快的,原本以为赵姬和嫪毐生子这件事会放在后期,没想到这么快就出现了。历史上,赵姬和嫪毐的确生有两个儿子,但并没有记载其姓名,剧中是叫睿儿和明儿。目前嬴政对此事还不知晓,当他知道自己母亲和别人生有孩子,可想而知后果会有多严重。当然,孩子自然是无辜的,但他们的结局注定不幸,这点无

  • 胡亥和扶苏的生母分别是谁,为何历史上没有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胡亥和扶苏是秦始皇嬴政众多儿女中最出名的两个,秦始皇究竟有多少子女并没有准确的记载,而他们几乎都被上位的胡亥清洗,没有留下什么活口,而胡亥一直都被认为是受到李斯和赵高的扶持,夺了扶苏的皇位,又逼死扶苏。但是关于胡亥和扶苏两人的生母,却也没有过多的记载,他们的生母并不是同一人,那她们究竟是谁呢?下面就

  • 秦始皇陵有多可怕?出来后真的活不过2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在网上有看到有人说这个秦始皇陵非常的可怕,那么有人要问了,到底可怕在什么地方呢?为什么可怕呢?话说从秦始皇陵里面出来竟然活不过2年?这又是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速度来揭秘看看!1、秦始皇陵机关多秦始皇陵里面的机关到底有多少,大家应该无法想象,考古

  • 匈奴人是白种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匈奴族,这是我国历史上首个同意了大漠的游牧民族,而且还建立了十分强大的帝国。对于匈奴字,在历史上存在着很多争议,关于这个民族的种族就颇为争议。很多人都认为,匈奴人和中亚、东欧的游牧民族接近,因而是白种人,另一部分人认为匈奴和突厥、蒙古一脉相承,是属于黄种人。那么到底匈奴是黄种人还是白种人呢?首先

  • 古代士兵打完仗后怎么办?为何不能立马脱掉战甲?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1369你啊你7月,在这个月里,明朝的开国大将常遇春病逝,也就是在十几天之前,他刚刚打完自己生平当中的一场著名的战役上都之战。常年在外征战的常遇春,按理说,早该练就一副“铜筋铁骨”,他可是一个连称霸世界的蒙古铁骑都不放在眼里的人,怎么会被区区小病缠身致死?常遇春去世之际,正是

  • 旱地忽律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水浒传》中,朱贵这个角色并不算很出名,他在梁山好汉中排第92位,上应地囚星。看过水浒的朋友应该知道,朱贵的绰号十分独特,叫“旱地忽律”。这就令人感到十分好奇了,旱地忽律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听上去有种不明所以的感觉。后人解读旱地忽律的释义一般是有两种说法,一是指鳄鱼,另一种是指

  • 曹操和刘邦谁的军事才能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和曹操虽然并不是同一时期的历史人物,但也会被拿出来放在一起做对比。刘邦虽然统一了天下,建立起了一个统一的王朝,而曹操并没有达成和刘邦一样的成就,但是单就论才能来说,曹操不比刘邦弱,甚至强他很多。那么如果说刘邦和曹操生活在同一时期的话,刘邦和曹操两人打仗,谁又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

  • 太和殿是干什么的,是皇帝上朝的地方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受到很多影视剧的影响,很多人可能都以为,明清时期住在紫禁城里面的皇帝们,他们每天上朝的时候的场景都是,皇帝坐在金銮殿宝座上,然后文武百官在下面站着,大家一起商议事情,而这个金銮殿,指的就是故宫里面的太和殿。然而,这其实只是民间对于皇帝上朝场景的一种想象,太和殿到底是干什么用的,真的是用来上朝的吗?今

  • 为何说一般人不要去看兵马俑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一个问题,那就是有人说这个兵马俑最好不要去看,也就是说一般人最好不要去看,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其实也比较有意思的,是值得一探究竟的,其实小编也都分析了一下,发展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1、兵马俑是殉葬坑之物如果真在了解兵马俑的核心的人会知道,兵马俑其

  • 女人流放宁古塔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时期,宁古塔是当地将军治所和驻地,不过“宁古塔”三字真正让人闻风丧胆的原因,是因为这里是著名的流放之地。当时有一句话叫做“宁负黄泉路,不去宁古塔”,女人流放宁古塔更是凄凄惨惨戚戚。这里的流放之人,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痛楚,更多的还是精神上的折磨,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