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李渊的兵权呢

玄武门之变李渊的兵权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042 更新时间:2024/2/4 20:52:14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虽然矛头是指向太子李建成,但他的举动显然等于发动政变,此举足以让李渊下令将他围剿。不过当时李渊好像并没有出动禁军,难道他就不怕李世民下个目标就是他吗?实际上李渊也没想到李世民会做到这一部,而且李建成已经死了,李世民并没有逼李渊退位,而是给了他一个台阶下,李渊懂得没必要和李世民闹翻,所以很明事理的主动禅位了。

玄武门实况

玄武门事件,并不是一个突发事件,它是大量事件堆积发展的结果。

在李家开始打天下时,李世民就表现出了惊人的能力,这引发了太子李建成的忌惮,而齐王李元吉在一旁的煽风点火,更使得太子对李世民的恶意渐深。

而后,建成、元吉两人多次陷害李世民,甚至有一次还给李世民下毒。这些恶毒的作为与李渊优柔寡断的行为,都使得李世民及其部下难以忍耐。于是,李世民向李渊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并且还想要杀害自己。这让李渊感到惊愕。而李世民告发建成、元吉的消息被人告诉了李建成,李建成立刻告诉李元吉,二人谋划要进宫探知消息。

而这些,也正是玄武门之变的前因。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李世民携一众部下入朝,同时在玄武门处布下埋伏。而后,李建成与李元吉在不知情况下准备入宫。但当他们走到临湖殿时,发觉了有一些不对劲,然而,正当他们想要及时回返时,李世民及其埋伏下的兵力及时出现,打了两人一个措手不及。

当时,李元吉还曾经向李世民射出过几箭,但可能因心理素质不够高或者箭术不精,几箭皆空,反而是李世民射出的那一箭,直接将李建成射杀。而后,李元吉在短暂的逃跑后,也被李世民的部下杀死。

至此,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目的便已经达成。

迟到的援军

玄武门之变是一个隐秘行动,是李世民及其部下的秘密谋划,而既然是秘密,就不会有除开自己队伍的人知道。更何况李世民以密奏之事将两人引入宫中。李建成、李元吉也只以为是自己得到了小道消息,可以秘密入宫打探。却不想,一切都是李世民的计谋。

而当受过他恩惠的翊卫车骑将军冯翊、冯立等人听说李建成被围攻时,他们虽然立刻集结东宫和齐王府上的兵将,想要对抗李世民等人,为李建成报仇。然而,他们集结的时间实在太晚,建成已死,而元吉也毫无抵抗之力。

更何况李世民手下的部将都是些厉害的人物。张公谨一人闭关以拒之,援军无法进入。等到尉迟恭将李建成、李元吉的首级展示给援军看,前来救援的兵将没有了希望,分崩离析,最终逃走。

所以,李建成与李元吉在这玄武门之变中,也有援军,可是援军也是事件发生之后才开始集结,错过了最好的营救时间。

事变胜利者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为主导的一场政治争斗的产物。它也在历史的长河当中,引来了诸多争议。

无疑,李世民是个很有才能的人,因此他可以在身为秦王时便做出诸多成就,也因此引来了自己兄弟与父亲的忌惮;也可以在玄武门之变后不久便登基为皇,并且一手打造了繁华的贞观之治。但他杀死自己兄弟的行为,却无法被他所做出的功绩所掩盖。无论是当代还是古代,没有人会支持手足相残的行为,即便是在皇室也一样。

但另一方面,他的行为,在正史的记载当中,却又是迫不得已。毕竟当他们兄弟开始竞争这个天下独尊的皇位宝座之时,他们便已经成为了敌人。恶意之始是在李元吉、李建成两人身上,因为李世民的过人能力与做出的丰厚功绩,他们也在谋划着如何除掉李世民,除掉这个挡了自己前进道路的亲兄弟。

可我们也都知道,史书一向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其中的真假,不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无法看清事件原本的真相。我们现在可以知道的,便是李世民是那场事变的胜利者,他也是一个朝代的贤君,带给了大唐别样的生机,这一场事变,没有带给那个社会苦难,反而带来了繁荣。

所以,当这场事变已经成为史书上的段段文字,一切的纷争无从定论之时,后人也只能在兴起时对它加以讨论,思考它是否拥有值得当代学习的深刻教训。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三国真实实力对比,别再被罗贯中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时代一直都是很多人非常关注的一个时代,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相互之间又有很多联系,但是比之五代十国和南北朝却又更好理解,再加上《三国演义》的影响,因此一直都是很多人很喜欢的一个时代。不过对于三国时期三个国家的实力,很多人也都是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而产生了一些误解。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三国时期三个国

  • 王翦和李信灭楚战术有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拿下韩、赵、魏三国后,气势势如破竹,秦始皇将下一个目标定在了楚国身上。楚国虽然已经过了巅峰期,但毕竟是一个老牌强国,不可轻视。但李信夸下海口,称只要20万大军就能啃下这块硬骨头,最后是兵败而归。秦王没办法,只能让王翦出战,最后成功灭亡楚国。那李信和王翦在灭楚战略上究竟有何不同呢?这段历史还是非常

  • 如果嬴政还活着,刘邦项羽还能争天下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秦朝因秦二世而亡,并不是因为起义军多么的厉害,也不是因为秦朝的锅里衰弱,而是在于秦朝的政治因人的影响而脱离了正常的轨道,使得正处于摸索阶段的全新王朝遭遇了体系崩溃之痛。若问及秦国如何强大,我们大部分人脑海中首先出现的一定是“虎狼之师”秦军、悍不畏死的秦人,以及以一敌六却愈战愈

  • 为什么宋朝贪官那么少?和官员工资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的贪官,以明朝时期最为出名,明朝虽然一直对贪官进行打击,但实际上收效甚微,还是会出现很多的贪官可以说是根本没有办法禁止的,但是在其他朝代,对贪官的惩罚远远没有明朝那么严厉,比如宋朝时期,但是宋朝的贪官却很少,虽说并不能完全杜绝,但是情况却比明朝要好了很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宋朝贪官很少的原因究竟

  • 吕蒙击败关羽,为何没能名留青史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是三国最出名的将领,可能都没有之一。而吕蒙作为击杀关羽的关键人物,为何他没有因此名留青史呢?其实吕蒙是东吴最早提出攻灭关羽的人,孙权早就想回收荆州,苦于没有机会,后来关羽主动进攻樊城,孙权便看准时机让吕蒙担任主帅偷袭荆州,最后成功得手,并且杀死了蜀国大将关羽。但吕蒙并没有成为后人眼中的英雄,反而

  • 孔融不是被灭门了吗?为何还会有孔子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孔氏家族作为我国一个非常古老的家族,以孔子为始,至今依然存在,并且可以说一直都是当时非常受人瞩目的一个大家族。孔子作为“至圣先师”,他的思想可以说是影响了后世非常深远。不过,熟悉汉末三国历史的人应该知道,当时孔融作为孔子后人,因为一些原因最终被曹操灭门,孔融的孩子们都没能躲避

  • 溥仪被袁世凯逼迫退位时,宫里的禁卫军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有很多人都对溥仪的一生是非常好奇的,毕竟作为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唯一一个有照片留存于世的皇帝,很多人都想了解他的一生。而溥仪在退位之前,毕竟也是个皇帝,按理说身边应该是有一些禁卫军保护的,但是在最终,袁世凯逼迫溥仪退位的时候,他的身边却并没有什么禁卫军出来保护他,这是为什么?当时皇宫里的禁

  • 张苞战张郃谁会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张苞是名将张飞的儿子,也是蜀国后期的中坚力量。可惜张苞英年早逝,诸葛亮得知其死讯后嚎啕大哭,当场昏厥,可见张苞的重要性非常人能比。不少读者会好奇张苞战张郃,究竟谁会胜出,都说张苞继承了张飞的勇武,不过和父亲相比,张苞明显没到超越张飞的地步,虽然他的战绩可佳,但真正遇上的硬骨头并不多。张苞的主要战绩已

  • 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不带赵云和马超?究竟有谁参加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夷陵之战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来说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了,作为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夷陵之战当中蜀国战败,刘备也病逝白帝城,在很多人看来,蜀国原本的辉煌也就消失不见了。夷陵之战不光对于蜀国,对于整个三国的局势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但是既然在这样一场重要的战役上面,为何刘备却不带上赵云和马超等人?连诸葛亮也没

  • 宋朝皇帝龙袍为什么是红色,与五德始终说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不同朝代,皇帝龙袍的颜色也会不同,例如清朝龙袍是黄色,而宋朝是红色,那当时究竟是根据什么来决定龙袍的颜色呢?这里面的讲究可就多了。那这次准备先跟大家讲讲宋朝皇帝穿着的衣服为什么是红色的。其实这跟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有关,他曾提出一种学说名叫“五德始终说”,和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