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蒙击败关羽,为何没能名留青史

吕蒙击败关羽,为何没能名留青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684 更新时间:2023/12/21 17:04:38

关羽是三国最出名的将领,可能都没有之一。而吕蒙作为击杀关羽的关键人物,为何他没有因此名留青史呢?其实吕蒙是东吴最早提出攻灭关羽的人,孙权早就想回收荆州,苦于没有机会,后来关羽主动进攻樊城,孙权便看准时机让吕蒙担任主帅偷袭荆州,最后成功得手,并且杀死了蜀国大将关羽。但吕蒙并没有成为后人眼中的英雄,反而他的做法不被认可,因为是偷袭获胜,赢的也不光彩,加上死的是关羽,后人只会对关羽产生同情,而不会崇拜吕蒙。

白衣渡江

公元215年,刘备取得了益州,孙权得知后便派人给刘备说,希望他能归还南郡,或者把长沙和桂阳两郡给他。经过一系列商讨和争夺,双方签订了湘水之盟,刘备将长沙和桂阳两郡给了孙权。

湘水之盟后,看似刘孙双方矛盾解决了,但事实上双方的矛盾更深了。孙权觉得刘备狡诈无比,与之合作恐有危机。并且他还是一心想要夺回南郡,方便与曹操对抗。而孙权手下的吕蒙也是这样认为的。

吕蒙虽出身贫寒,但从小就有一身不俗的武艺,还有一股不惧生死的闯劲。他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获得孙权的认可与重用,湘水之盟中,东吴能顺利夺回长沙、桂阳两郡,吕布功不可没。

在刘备获得荆州五郡后,吕蒙就曾说过,“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在经过刘备不还荆州的事件后,吕蒙便认识到刘备一方实在不值得信任,不应该与之联合,并上书孙权说应当夺回荆州,使东吴的势力遍布长江中下游,方可灵活机动地应对北方的曹魏。孙权听后也十分赞同他的观点。

他虽然心中这样想,但并没有马上和镇守荆州的关羽撕破脸,反而和他交好,令关羽放松警惕。一则夺取荆州的时机还不成熟,二则当时蜀汉和东吴明面上还是合作伙伴,不可轻举妄动、打草惊蛇。

建安二十四年,正好碰上关羽北上樊城,攻打曹魏。吕蒙心知时机到了,他传书给孙权,叫孙权下令,以他生病为由,掉他离开陆口。借此使关羽放松警惕,认为后方无忧,调走大量士兵去樊城攻打曹魏。

就在此时,吕蒙在带领士兵悄悄回到陆口,神不知鬼不觉。为了使留守的士兵进一步放松警惕,也为了尽快夺取南郡,吕蒙想出一个妙计。他令所有士兵都穿上白色的衣服,乘船渡江,乔装城要进城的商人和旅人。果然,守城的士兵并没有发现不对,直接就放他们进城了。趁此机会,吕蒙带领部下成功攻下江陵。

攻下此地后,吕蒙下令不许士兵烧杀抢掠,违者斩立决。不仅如此,他还悉心安抚城中百姓,这一举动使吴军获得了民心。与此同时,在樊城攻打曹魏的关羽并没有接到任何江陵被夺的消息。而当他在前线被曹军击退想要请求后方援助时,他才发现一切都晚了。

他想着吴蜀本是合作伙伴,还想请求吕蒙支援一下他。谁想到,吕蒙不仅不出兵,反而还在暗中瓦解他手底下的人的士气,让他们无心抵抗。而陆逊更是堵死了他逃亡益州的道路。四面楚歌,重重包围之下,关羽之得带着一小队人马突围。但又碰上孙权的追捕,最后,关羽和儿子都死在了临沮。

吕蒙因为夺回南郡的功劳被孙权大加赞赏。但是如此大的功绩却并未使他名留千史,反而被挖苦,这又是为何呢?

人们的刻板印象

虽说关羽不是吕蒙直接杀死的,但是关羽的死绝对离不开吕蒙的计策,若是吕蒙没有想出白衣渡江这样隐秘的计划,没有周全的考量,关羽是无论如何也走不到四面楚歌,手下无人的境地的。若非如此,马忠也不可能轻易就擒获关羽。但为何,一手促成关羽死亡的吕蒙却没有名留千史,甚至还被挖苦呢?

其实说吕蒙没有名留千史并不准确,他只是没有关羽、刘备等人出名罢了。而这些呢,还是因为《三国演义》给大家造成的刻板印象。这书虽叫三国演义,讲的是魏蜀吴三国的故事,但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蜀汉的故事。由于作者对于蜀汉的偏爱,导致大部分读者都下意识认为蜀汉才是主角,其他人都是配角,都是反派。

正是这样的刻板印象导致大家忽略了吕蒙,甚至挖苦吕蒙。

戛然而止的生命

而导致吕蒙并未因为杀死关羽而名留千史的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关羽死后不久,吕蒙也因为患病去世了。本来正是立了大功,人生应该更上一个台阶的时候,吕蒙却因为患了不治之症而离世。他的人生本应该还有更大的辉煌,但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了。

想来若是他没有这个时候去世,他的功绩还应当更大才是。毕竟从他白衣渡江的事迹中便可看出,吕蒙这个人虽然是个武将,但是他的才智和谋略着实不可小觑。凭他等得起的耐心、即使抓住时机的果断以及严谨的管理和对东吴的衷心,他绝对不是《三国演义》中不起眼的配角那么简单。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孔融不是被灭门了吗?为何还会有孔子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孔氏家族作为我国一个非常古老的家族,以孔子为始,至今依然存在,并且可以说一直都是当时非常受人瞩目的一个大家族。孔子作为“至圣先师”,他的思想可以说是影响了后世非常深远。不过,熟悉汉末三国历史的人应该知道,当时孔融作为孔子后人,因为一些原因最终被曹操灭门,孔融的孩子们都没能躲避

  • 溥仪被袁世凯逼迫退位时,宫里的禁卫军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有很多人都对溥仪的一生是非常好奇的,毕竟作为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唯一一个有照片留存于世的皇帝,很多人都想了解他的一生。而溥仪在退位之前,毕竟也是个皇帝,按理说身边应该是有一些禁卫军保护的,但是在最终,袁世凯逼迫溥仪退位的时候,他的身边却并没有什么禁卫军出来保护他,这是为什么?当时皇宫里的禁

  • 张苞战张郃谁会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张苞是名将张飞的儿子,也是蜀国后期的中坚力量。可惜张苞英年早逝,诸葛亮得知其死讯后嚎啕大哭,当场昏厥,可见张苞的重要性非常人能比。不少读者会好奇张苞战张郃,究竟谁会胜出,都说张苞继承了张飞的勇武,不过和父亲相比,张苞明显没到超越张飞的地步,虽然他的战绩可佳,但真正遇上的硬骨头并不多。张苞的主要战绩已

  • 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不带赵云和马超?究竟有谁参加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夷陵之战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来说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了,作为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夷陵之战当中蜀国战败,刘备也病逝白帝城,在很多人看来,蜀国原本的辉煌也就消失不见了。夷陵之战不光对于蜀国,对于整个三国的局势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但是既然在这样一场重要的战役上面,为何刘备却不带上赵云和马超等人?连诸葛亮也没

  • 宋朝皇帝龙袍为什么是红色,与五德始终说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不同朝代,皇帝龙袍的颜色也会不同,例如清朝龙袍是黄色,而宋朝是红色,那当时究竟是根据什么来决定龙袍的颜色呢?这里面的讲究可就多了。那这次准备先跟大家讲讲宋朝皇帝穿着的衣服为什么是红色的。其实这跟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有关,他曾提出一种学说名叫“五德始终说”,和五行

  • 李白因为什么被流放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带着妻子到南方避难。后来李白得到永王赏识,他曾给永王作诗《永王东巡歌》一首,抒发了其建功报国的情怀。不过此后永王李璘发动叛乱,被朝廷镇压,李白因为参与永王东巡而被定罪,流放夜郎。关于李白的死因一般是有三种说法,有说是醉死、还有说是病死,其实无论哪种死因应该都和永王有关。李白仕途之

  • 朝九大塞王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众所周知,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之后,其实当时元朝还并没有彻底灭亡,这是退回了北方草原地区,进行夕阳生息。为了消灭到北元的残余势力,朱元璋曾经下令派徐达、蓝玉等人率领明朝大军前后八次深入草原,打击北元势力。虽然说明军多次重创了北元,但是怎么样都无法将其彻底歼灭。为了保卫北方边境的安全,朱元璋在自己儿子

  • 完璧归赵之后发生了什么?秦国为何攻打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完璧归赵的故事很多人都是非常的熟悉的了,在这段故事中,蔺相如作为赵国使臣,力保和氏璧不被秦王夺走,怎么看都是秦王吃亏,而且最后还沦为了一个笑柄,但是,这毕竟是历史事件,不可能单独拿出来看,况且战国后期的秦王,可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你知道在看似完胜的完璧归赵的事情发生了之后,还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秦国真

  • 卫子夫死后刘彻后悔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卫夫子死了之后,这个汉武帝是不是后悔的,这个问题其实问的非常的简单,但是又非常的有意思,不仅仅问出了卫夫子这个人的传奇人生,也问出了这个汉武帝刘彻当时的一种心理,那么到底要怎么理解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吧!说句实话啊,凭汉武帝刘彻的性格,还真的不至于对卫

  • 汉武帝为什么灭卫青九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汉武帝还是挺有意思的啊,其实他还是非常厉害的,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气的皇帝了,但是最近小编有看到一则故事,那就是有人说这个汉武帝把历史上著名的卫青灭了九族,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其实更加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