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宋朝贪官那么少?和官员工资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宋朝贪官那么少?和官员工资有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984 更新时间:2024/1/25 10:24:06

古代的贪官,以明朝时期最为出名,明朝虽然一直对贪官进行打击,但实际上收效甚微,还是会出现很多的贪官可以说是根本没有办法禁止的,但是在其他朝代,对贪官的惩罚远远没有明朝那么严厉,比如宋朝时期,但是宋朝的贪官却很少,虽说并不能完全杜绝,但是情况却比明朝要好了很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宋朝贪官很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和官员们的工资有什么关系呢?宋朝官员的工资有多少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宋朝为什么贪官不多

宋朝在所有的朝代中算是一个比较低调的。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虽然没有汉唐的盛世,但无论在经济或者文化上面,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独树一帜的存在。宋朝有很多清官,比如包拯范仲淹王安石等。那么这些官员为什么都不会贪污呢?

我们来看看包拯当时一个月的工资是多少?在宋朝往往一个官员要担任好几个官职。包拯曾经一人担任过三个职位,分别是龙图阁学士,尚书省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事。北宋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官员福利待遇最好的一个朝代。包拯拿着三份工资,仅仅龙图阁学士一个月就有138贯的工资。

138贯到底是多少钱呢?古时候通常说的一贯钱就是一千文。根据《宋史》记载,当时400文钱可以买一石米,按照现在的价钱来换算的话,包拯的工资一个月可以达到12万元。这仅仅是包拯一个官职的钱。如果把三个都加起来的话,包拯一个月可以轻松收入30万元。这收入对古代来说是相当的高了,即使是现代,也很难达到这样的高度。

和包拯同时代的王安石最高官职做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了。他一个月工资可以拿到300贯,相当于现在的26万。北宋实行官员高奉制,这样可以尽量的杜绝腐败。当你一个月拿着二三十万的工资,难道还不能满足你的生活,难道你还要铤而走险做那些冒险的事吗?所以说宋代贪官比较少,就是因为工资相当的高。虽然说这样不可能百分百的杜绝腐败,但还是很有成效的。

而宋朝这种高奉养廉的制度,并不是说非常完美。因为在北宋末年,就出现了许多官员只拿工资而不干活,出现了冗官的现象。这对朝廷的财政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另外高奉养廉制度也不能百分百的杜绝腐败,宋朝还是出现了像蔡京这样的大贪官。

2、宋朝官员的工资有多少

在宋朝官员的工资可以说非常的高了,放在现代很多官员那都是月入千万的级别,但是这种高俸禄经常是仅限管职高的文官,当时的文官最高职位月100贯,按照当时物价进行换算,当时的最高官员基本上月入四万了。

为什么宋朝的工资会如此之高?因为在宋朝时期国家对手工业和农业发展十分重视,并且在当时农耕水平几乎达到了一个顶峰,长期的农耕经验使当时的百姓对管理土地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更好的土地治理方法。并且当时在农业技术水平上,人们也创造出更多更便捷的耕作工具,对于灌溉方面宋朝时期也有很大的突破。因此在宋代有了各种各样与耕作技术相关的书籍,这也从另一方面反应出当时的农业生产了之下国家的富足。

国家富足了,官员的待遇也要有所提升,因此在宋朝开府仪同三司月俸100贯,特进90贯,这些都是高官的俸禄。最低的九品芝麻官月俸只有7贯,这七贯看着挺少,但是换算一下,一个小地方的公务员月薪近三千似乎也是差不多的。尤其是除了固定的月俸之外,国家对高官还有福利补贴,这些补贴加起来都比官员的月俸都高。但是这种高俸禄只针对文臣中的高管,宋朝重文轻武,武官可是没有如此优厚的薪资。

正是因为宋朝对于部分文官过于优待,重文轻武导致当时宋朝军饷不够军备跟不上,“高薪养廉”最后却养亡了国。

3、宋朝官员的俸禄、工资收入表

宋代官俸制度十分混乱,官员无实职者可以领俸,有实职者则可以另加钱。除正俸外,还有服装、禄粟、茶酒厨料、薪炭、盐、随从衣粮、马匹刍粟、添支(增给)、职钱、公使钱及恩赏等,地方官则配有大量职田。官员有差遣职务者另加津贴,作为职务补贴。这种职钱依官员本官与差谴职的级差按等发给,故虽任同一官,职钱并不相同。在判、知等字前加守、试者,说明低于差谴职一至二品,每月分别加55贯和50贯。在判、知等字前加行字或不加字者,说明本官高于差谴官或与之平级,每月加60贯。

由于宋代官员俸禄的款项极为繁复,如果一一计算,实在太花费精力.为此我在这里仅列举俸禄一项,其余多项的总值大致推算为其俸禄的2倍(可能不止于此,姑且这样计算吧).

月俸(两) 其余 月收入(元)

三师 120 240 51.3万 注:正一品均为虚职,加职,无实权,故俸禄反而少

宰相 300 600 128.3万

参知政事 200 400 85.5万

六部尚书 60 120 25.7万

侍郎 55 110 23.5万

九卿 45 90 19.2万

少卿 35 70 15.0万

赤县县令 30 60 12.8万

赤县县丞 15 30 6.4万

评:宋朝官员的俸禄的确是古今罕有.当朝一品的文武首席官员(宰相和枢密使)的月收入即有128万之巨,年收入超过1500万。位居二品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省长一级),月收入也有25万多,即使是相当于现在富裕县的县长的月收入也将近13万。对比明朝官员的俸禄,真是天壤之别。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吕蒙击败关羽,为何没能名留青史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是三国最出名的将领,可能都没有之一。而吕蒙作为击杀关羽的关键人物,为何他没有因此名留青史呢?其实吕蒙是东吴最早提出攻灭关羽的人,孙权早就想回收荆州,苦于没有机会,后来关羽主动进攻樊城,孙权便看准时机让吕蒙担任主帅偷袭荆州,最后成功得手,并且杀死了蜀国大将关羽。但吕蒙并没有成为后人眼中的英雄,反而

  • 孔融不是被灭门了吗?为何还会有孔子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孔氏家族作为我国一个非常古老的家族,以孔子为始,至今依然存在,并且可以说一直都是当时非常受人瞩目的一个大家族。孔子作为“至圣先师”,他的思想可以说是影响了后世非常深远。不过,熟悉汉末三国历史的人应该知道,当时孔融作为孔子后人,因为一些原因最终被曹操灭门,孔融的孩子们都没能躲避

  • 溥仪被袁世凯逼迫退位时,宫里的禁卫军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有很多人都对溥仪的一生是非常好奇的,毕竟作为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唯一一个有照片留存于世的皇帝,很多人都想了解他的一生。而溥仪在退位之前,毕竟也是个皇帝,按理说身边应该是有一些禁卫军保护的,但是在最终,袁世凯逼迫溥仪退位的时候,他的身边却并没有什么禁卫军出来保护他,这是为什么?当时皇宫里的禁

  • 张苞战张郃谁会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张苞是名将张飞的儿子,也是蜀国后期的中坚力量。可惜张苞英年早逝,诸葛亮得知其死讯后嚎啕大哭,当场昏厥,可见张苞的重要性非常人能比。不少读者会好奇张苞战张郃,究竟谁会胜出,都说张苞继承了张飞的勇武,不过和父亲相比,张苞明显没到超越张飞的地步,虽然他的战绩可佳,但真正遇上的硬骨头并不多。张苞的主要战绩已

  • 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不带赵云和马超?究竟有谁参加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夷陵之战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来说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了,作为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夷陵之战当中蜀国战败,刘备也病逝白帝城,在很多人看来,蜀国原本的辉煌也就消失不见了。夷陵之战不光对于蜀国,对于整个三国的局势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但是既然在这样一场重要的战役上面,为何刘备却不带上赵云和马超等人?连诸葛亮也没

  • 宋朝皇帝龙袍为什么是红色,与五德始终说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不同朝代,皇帝龙袍的颜色也会不同,例如清朝龙袍是黄色,而宋朝是红色,那当时究竟是根据什么来决定龙袍的颜色呢?这里面的讲究可就多了。那这次准备先跟大家讲讲宋朝皇帝穿着的衣服为什么是红色的。其实这跟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有关,他曾提出一种学说名叫“五德始终说”,和五行

  • 李白因为什么被流放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带着妻子到南方避难。后来李白得到永王赏识,他曾给永王作诗《永王东巡歌》一首,抒发了其建功报国的情怀。不过此后永王李璘发动叛乱,被朝廷镇压,李白因为参与永王东巡而被定罪,流放夜郎。关于李白的死因一般是有三种说法,有说是醉死、还有说是病死,其实无论哪种死因应该都和永王有关。李白仕途之

  • 朝九大塞王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众所周知,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之后,其实当时元朝还并没有彻底灭亡,这是退回了北方草原地区,进行夕阳生息。为了消灭到北元的残余势力,朱元璋曾经下令派徐达、蓝玉等人率领明朝大军前后八次深入草原,打击北元势力。虽然说明军多次重创了北元,但是怎么样都无法将其彻底歼灭。为了保卫北方边境的安全,朱元璋在自己儿子

  • 完璧归赵之后发生了什么?秦国为何攻打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完璧归赵的故事很多人都是非常的熟悉的了,在这段故事中,蔺相如作为赵国使臣,力保和氏璧不被秦王夺走,怎么看都是秦王吃亏,而且最后还沦为了一个笑柄,但是,这毕竟是历史事件,不可能单独拿出来看,况且战国后期的秦王,可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你知道在看似完胜的完璧归赵的事情发生了之后,还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秦国真

  • 卫子夫死后刘彻后悔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卫夫子死了之后,这个汉武帝是不是后悔的,这个问题其实问的非常的简单,但是又非常的有意思,不仅仅问出了卫夫子这个人的传奇人生,也问出了这个汉武帝刘彻当时的一种心理,那么到底要怎么理解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吧!说句实话啊,凭汉武帝刘彻的性格,还真的不至于对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