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融不是被灭门了吗?为何还会有孔子后人?

孔融不是被灭门了吗?为何还会有孔子后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783 更新时间:2024/2/5 7:13:40

孔氏家族作为我国一个非常古老的家族,以孔子为始,至今依然存在,并且可以说一直都是当时非常受人瞩目的一个大家族。孔子作为“至圣先师”,他的思想可以说是影响了后世非常深远。不过,熟悉汉末三国历史的人应该知道,当时孔融作为孔子后人,因为一些原因最终被曹操灭门,孔融的孩子们都没能躲避这场灭顶之灾,那既然如此,为什么后世还有孔子后人呢?孔融不是都已经被灭门了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孔融并非嫡孙

在《后汉书•孔融传》中,开篇介绍孔融是: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

看到了吧?原文并没说他是“二十世嫡孙”,他这种“二十世孙”,当时在鲁国估计还有一大堆。

例如在《孔庙礼器碑》的碑文中,记载了在东汉永寿二年(156年),孔子后人在地方政府的组织下,一起捐钱修缮孔庙的故事。最后按照惯例,把捐钱的人物名字记录在上,其中就有很多孔家后人的姓名。

对了,其中还有孔融的父亲孔宙的大名。

由此可见,在东汉时,孔子的后裔在鲁国有很多人,这些后裔中的嫡系子孙,也就是宗族大支,在两汉时期,都是养尊处优的存在,一直传承到现代。

2、孔子嫡系子孙的传承

孔子的儿子是孔鲤孙子孔伋,曾孙孔白。孔白则是三世孙。笔者就单单来介绍从汉到唐这段时间,孔子的嫡系传承吧。

在《后汉书•孔僖传》中,就简单列了一下东汉的传承情况:

王莽时,十五世孙孙均封褒成侯;

光秀帝时(37年),十六世孙孔志继封褒成侯;

和帝时(92年),十七世孙孔损徙封褒亭侯;

十八世孙孔曜;

十九世孙孔完。孔完大约在献帝初(约190年)逝世,大概是因为战乱的缘故,朝廷无法安排侯爵继承事宜,所以侯国处于“国绝”状态。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国绝”和“国除”,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国绝:王侯逝世,继承人必须得到朝廷登记认可,并派使者前往封国进行新的封拜仪式,才算完成法理继承。即使有王侯继承人存世,没有完成这个仪式,都不能擅自宣布继位。因此被称为“国绝”。

国除:王侯因获罪被剥夺爵位,或王侯逝世后没有合法的继承人得到朝廷认可,最终朝廷将封国废除,重新划归地方政府管辖,称为“国除”。

唐章怀太子李贤在《孔僖传》做注时补充了从魏晋到唐代的情况:

魏文帝曹丕登基后,封二十一世孙孔羡为崇圣侯;

晋武帝司马炎登基后,封二十三世孙孔震为奉圣亭侯;

北魏封二十七世孙孔乘为崇圣大夫;

太和十九年(495年),北魏孝文帝封二十八世孙孔珍为崇圣侯;

北齐时,封三十一世孙(孔某)为恭圣侯;北周武帝时,改封邹国公;隋炀帝时,改封绍圣侯。

唐贞观十一年(637年),封孔德伦为褒圣侯。

3、孔融与孔子嫡系

从史书中统计的孔子后裔情况,可见在东汉末年,孔融在世时,孔子嫡孙是孔完。

孔完是十九世孙,和孔融的父亲孔宙是平辈。

孔完死了,后人孔羡未能及时得到朝廷策封认可,处于国绝状态。

从封侯制度上看,孔羡必须要等到朝廷的继封认可。

从宗法制度上看,孔融并非孔子嫡系,和嫡系孔羡是两家人了。何况两人的血脉远近在史书上也难以考证,倒是后世流传的《孔氏世系》有提供佐证,孔融已经属于旁支了。

4、孔融之死

孔融是在建安十三年五月(208)被东汉朝廷定罪诛杀的。

祸端是孔融一直与曹操不对付,明面上阻止曹操专权,暗中还取笑曹操,这让有心在冀州独立专权的曹操非常不满。于是曹操安排孔融的仇人郗虑担任御史大夫,指使府中擅长写文章的路粹给孔融罗织罪名,最后把孔融给判了弃市(在市场斩首给百姓观看)。

孔融的妻子和孩子一同被诛杀,他两个孩子还留下了“覆巢之下无完卵”的典故。

建安年的“孔融案”只牵连到他的家人,并未影响孔子嫡系子孙,所以二十一世孙孔羡安然无恙;而且,因为两汉时,整个社会尊崇儒家的缘故,孔子嫡系后裔的神圣性在此时已经形成,所以曹操只是想除掉孔融而已,绝无可能去动孔子嫡孙的。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溥仪被袁世凯逼迫退位时,宫里的禁卫军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有很多人都对溥仪的一生是非常好奇的,毕竟作为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唯一一个有照片留存于世的皇帝,很多人都想了解他的一生。而溥仪在退位之前,毕竟也是个皇帝,按理说身边应该是有一些禁卫军保护的,但是在最终,袁世凯逼迫溥仪退位的时候,他的身边却并没有什么禁卫军出来保护他,这是为什么?当时皇宫里的禁

  • 张苞战张郃谁会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张苞是名将张飞的儿子,也是蜀国后期的中坚力量。可惜张苞英年早逝,诸葛亮得知其死讯后嚎啕大哭,当场昏厥,可见张苞的重要性非常人能比。不少读者会好奇张苞战张郃,究竟谁会胜出,都说张苞继承了张飞的勇武,不过和父亲相比,张苞明显没到超越张飞的地步,虽然他的战绩可佳,但真正遇上的硬骨头并不多。张苞的主要战绩已

  • 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不带赵云和马超?究竟有谁参加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夷陵之战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来说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了,作为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夷陵之战当中蜀国战败,刘备也病逝白帝城,在很多人看来,蜀国原本的辉煌也就消失不见了。夷陵之战不光对于蜀国,对于整个三国的局势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但是既然在这样一场重要的战役上面,为何刘备却不带上赵云和马超等人?连诸葛亮也没

  • 宋朝皇帝龙袍为什么是红色,与五德始终说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不同朝代,皇帝龙袍的颜色也会不同,例如清朝龙袍是黄色,而宋朝是红色,那当时究竟是根据什么来决定龙袍的颜色呢?这里面的讲究可就多了。那这次准备先跟大家讲讲宋朝皇帝穿着的衣服为什么是红色的。其实这跟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有关,他曾提出一种学说名叫“五德始终说”,和五行

  • 李白因为什么被流放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带着妻子到南方避难。后来李白得到永王赏识,他曾给永王作诗《永王东巡歌》一首,抒发了其建功报国的情怀。不过此后永王李璘发动叛乱,被朝廷镇压,李白因为参与永王东巡而被定罪,流放夜郎。关于李白的死因一般是有三种说法,有说是醉死、还有说是病死,其实无论哪种死因应该都和永王有关。李白仕途之

  • 朝九大塞王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众所周知,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之后,其实当时元朝还并没有彻底灭亡,这是退回了北方草原地区,进行夕阳生息。为了消灭到北元的残余势力,朱元璋曾经下令派徐达、蓝玉等人率领明朝大军前后八次深入草原,打击北元势力。虽然说明军多次重创了北元,但是怎么样都无法将其彻底歼灭。为了保卫北方边境的安全,朱元璋在自己儿子

  • 完璧归赵之后发生了什么?秦国为何攻打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完璧归赵的故事很多人都是非常的熟悉的了,在这段故事中,蔺相如作为赵国使臣,力保和氏璧不被秦王夺走,怎么看都是秦王吃亏,而且最后还沦为了一个笑柄,但是,这毕竟是历史事件,不可能单独拿出来看,况且战国后期的秦王,可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你知道在看似完胜的完璧归赵的事情发生了之后,还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秦国真

  • 卫子夫死后刘彻后悔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卫夫子死了之后,这个汉武帝是不是后悔的,这个问题其实问的非常的简单,但是又非常的有意思,不仅仅问出了卫夫子这个人的传奇人生,也问出了这个汉武帝刘彻当时的一种心理,那么到底要怎么理解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吧!说句实话啊,凭汉武帝刘彻的性格,还真的不至于对卫

  • 汉武帝为什么灭卫青九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汉武帝还是挺有意思的啊,其实他还是非常厉害的,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气的皇帝了,但是最近小编有看到一则故事,那就是有人说这个汉武帝把历史上著名的卫青灭了九族,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其实更加准

  • 为什么说金国灭亡时比北宋还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靖康之耻一直以来都被很多人认为是古代历史上一段非常屈辱的历史,北宋皇室和大臣们都被金国掳走,受尽屈辱,如果不是赵构刚好不在都城,宋朝基本上也就相当于灭国了,也就不会再有南宋什么事了。然而如果再看后来金国的下场,金国灭亡的时候比北宋还要更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金国灭亡的时候究竟是怎样的,金国皇室们又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