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董小宛与董鄂妃是同一个人吗

董小宛与董鄂妃是同一个人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213 更新时间:2024/2/5 7:35:37

似乎很多网友会询问,董小宛与董鄂妃是否是同一个人,其实他们并非同一人。董小宛是“秦淮八艳”之一,而董鄂妃是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之女,两人身份完全不同。喜欢看清宫剧的朋友肯定多多少少对董鄂妃有一定了解,她和顺治帝的爱情故事非常出名。只是有关董鄂妃的身世还有一些不太确定的地方,把她当成董小宛是一种误解,其实这种说法很容易就能澄清。

1、董鄂妃是董小宛吗

在民间,有关清顺治皇帝与爱妃董鄂氏的传闻比较多,沸沸扬扬的传奇更是让董鄂氏处于迷雾之中。传闻越演越离奇,故事越生动也就离历史真相更远。

民间传播最盛的无非就是:董鄂氏就是明末的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

据传说:董小宛原本是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的宠妾,明末弘光年间,清军下江南,董小宛被掠入京城,入宫后深得顺治皇的宠爱,赐姓董鄂氏,由贤妃又晋封为皇贵妃。

冒辟疆痛失爱妾,四下打探其下落,知被掠入皇宫,成了贵妃,不敢声张,便写下了《影梅庵忆语》,寄托哀思等等,并且顺治把这董小宛当宝贝,死后追封为皇后,整日相思,神思恍惚,面对人去楼空,是看美人不爱江山,竟然去了五台山,遁入空门,出家当了和尚,还有宫词为证:

遥看千里草芊绵,青鸟亲衔阿母笺。庆得大家成佛去,五台冰藕大如船。

这传奇,曲折动人,让人怀疑人生,这董鄂氏该是怎样的人间尤物呀?

留意史料,这顺治与董鄂妃,绝对不是文人妙笔生花中的董小宛变成董鄂妃。

董小宛,姓董名白,字小宛,别号青莲,名满江南的妓女,据冒辟疆的《影梅庵忆语》中说,生于四年,十九岁嫁给江南四公子(方以智、陈贞慧、侯方域、冒辟疆)之一的冒辟疆为妾,于顺治八年去世。

董小宛比顺治大了十五岁,纵使董小宛真的被清军掠入京城,送入后宫。按照冒辟疆所说顺治八年去世那年,是被虏掠被送入宫中,刚刚十三岁左右的顺治帝福临怎么可能爱上已经二十八岁的半老徐娘董小宛,所以董小宛是董鄂妃之说纯属子虚乌有。

2、董鄂妃什么来头

董鄂妃,出自满洲大部董鄂部,又称东果部,据说是北宋英宗儿子越王赵偲之裔,北宋亡国,满族人的先祖女真人把宋室皇族尽迁到女真人兴起的地方,越王赵偲后人以所居董鄂为氏。

董鄂部,位于鸭绿江支流佟佳江及其南岸诸支流一带,是女真人一个部落,支系共有二十三支。

董鄂妃的曾祖父鲁克素,本名伦布,与堂兄弟何和理率董鄂部归顺清太祖努尔哈赤,赐名为鲁克素,隶属满洲正白旗。

董鄂妃的祖父叫锡罕,为大清建国立下汗马战功,战死沙场。其父鄂硕,是锡罕的次子,因功从世袭三等轻车都尉晋升为三等子,随大清部队从关外到关内,从潼关到苏杭,转战大半个中囯,屡建战功。

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鄂硕擢升为正二品护军统领。

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成为内大臣,已经年过半百的鄂硕迎娶了刚刚十五六岁的宗室之女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玄孙女,禇英的曾孙女,杜度的孙女,穆尔祜的女儿),可见当时鄂硕多么风光显赫,深得顺治的信任。

也就是这一年(顺治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他的女儿董鄂氏被顺治封为贤妃,刚刚一个月,顺治以董鄂氏“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晋封为皇贵妃,并且于当年十二月初六日,为董鄂氏举行了隆重的册妃大典,大赦天下,这在满清近三百年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一次,能够享受如此的待遇,表明顺治无比地宠爱她。

3、董鄂妃入宫之谜

对于这个董鄂妃如何进宫,也是一个谜团。

她入宫时已经十八岁,按照惯例,女孩十四五就已经嫁人,十八岁在当时已经是大龄了。据清初经常出入宫禁的传教士汤若望记载:董鄂氏原来是一位满洲贵族的妻子,不知因为什么,这位贵族被顺治虐待而死。而这位贵族就是顺治的异母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他是在董鄂氏入宫前一个月去世的。

由之,这顺治应该是最先在其弟襄王府上见到董鄂氏,便被董鄂氏的美貌所吸引,于是,顺治与董鄂氏二人发生了些许关系,被博穆博果尔发现,斥责了董鄂氏,顺治听说后,打了博穆博果尔一个耳光,博穆博果尔怨恨忧愤成疾而死。

这记载也耐人寻味,到底有多少可信度只有天知道,说来这个博果博果乐是清太宗第十一子,生母是西宫懿靖大贵妃,顺治十二年二月封和硕襄亲王。皇太极儿子中能够封亲王的仅有长子豪格、五子硕塞与博果博果尔。而豪格与硕塞都是战功赫赫逐步升为亲王的,博果博果尔没有一点功勋,一跃成为亲王时刚十五岁,这其中有许多微妙的政治原因。

对于顺治兄纳弟妇,被人鄙视,就满族婚俗而言,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说来这个顺治六岁就当了皇帝,十四岁,就娶了第一位皇后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顺治的母亲孝庄就出于这一家族),这位皇后聪明又美丽,但性格豪爽好动,又崇尚奢华,据说更重要的是妒火旺盛,多次与顺治发生冲突,两年后顺治坚决废了这位皇后,很快又迎娶了同样出自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据说这位新皇后一不懂礼数,二不够温柔,让顺治十分不喜欢。

而这位董鄂氏温柔体贴,颇得顺治的欢心。顺治想废掉第二位博尔济吉特氏皇后,立董鄂氏为后,遭到孝庄太后和大臣的反对,只好作罢。

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董鄂氏给顺治生了一个儿子,两个人都高兴的不得了,然而乐极生悲,三个月后,孩子夭折了,令顺治与董鄂氏都陷入巨大的失子哀痛之中。

4、顺治眼中的董鄂妃

时光流逝,一转眼到了顺治十七年七月,顺治深爱的董鄂染病去世了。

顺治伤心至极,让大学士金之俊撰写董鄂氏传,加封董鄂氏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亲自书写《行状》记述董鄂氏的为人:

董鄂氏娴静、循礼,对皇太后(孝庄)极为孝敬,周心侍奉。对我关怀体贴,无微不至。她每天早晚照料我的起居、饮食,我每次从宫外回来,都是迎候殿阁,问寒问暖。看到我稍有不适,便关切询问那里不舒服,是不是劳累疲倦了,并且亲自下厨为我准备饭菜,亲自端到我的面前。我要同她共同用餐,她总是婉言谢绝。

每当顺治批阅文件到深夜,董鄂氏一直在一边静静地坐着陪着他,有时各部按例呈上的奏章,顺治不想看,搁置到一边,董鄂氏就劝顺治:“此虽奉行成法,安知无当更张,或有他故?奈何忽之!”

有时顺治让董鄂氏与他一起批阅,董鄂氏总是以后妃不能干政拒绝。

当上朝时有大臣令顺治不高兴,董鄂氏就让他心平气和,明辨是非。看到顺治有时不想上朝,就劝他不能倦勤怠政。

每次顺治与董鄂谈论纪典中的章句,董鄂氏都十分高兴;有时顺治骑马狩猎,董鄂氏说:“不要以万邦仰庇之身,轻于驰骤。”

顺治有时不顺心,对董鄂氏发脾气,她都能忍让,并且有时间就读书练书法,顺治崇尚禅学,董鄂氏便随他参禅究义。

董鄂氏在顺治心目中就是“仙女”一般的存在,至善至美,淑贤又温柔,娴静又温馨,知书达理,善解人意,对顺治体贴关爱,无微不至,这份深爱与温情,令顺治刻骨铭心。

董鄂氏去世,令顺治痛不欲生,五天没有上朝,天天守护在灵前,几次哭昏过去,一个痴情的男人呀(据说顺治确实萌生过出家的念头)。

董鄂氏的去世,让顺治从痛苦中难以自拨,身体状况很糟,又不幸染上了天花(这在当时是不治之症),时值顺治十七年年底,转年的正月初七,顺治便离开了人间。

有关顺治与董鄂氏,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故事,也生出许多疑问?岁月封存了许多真相,董鄂妃之谜?顺治出家之谜?至今人们争论不休,百姓评说,史家演绎,时光里醒着故事。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五子良将中,最得曹操重用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陈寿在撰写魏书时有写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所以后人便把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和张郃称为五子良将。虽然五子良将知名度不如蜀汉五虎将,但他们五位的实力也非同小可,是曹操手下最为出色的将领。很多小伙伴好奇,在五子良将中曹操最信任、最重用的人是谁呢?今天就准备给

  • 赵构称帝为何将军权交给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赵构乃南宋开国皇帝,而他的一生颇受争议。靖康之变发生后,赵构为了顺应民义,被迫用主战派的将领,但这些将领最终却没迎来一个好下场。赵构内心始终还是站在主和派这边,这也导致民族英雄岳飞惨死,韩世忠、李纲、张浚等将领被罢免。赵构的所作所为,从长远来看无疑是不利于宋军的,其实从他建立的南宋班底来看,身边真正

  • 刘备的豫州牧是什么官?放到现在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在成为蜀汉皇帝之前,也曾经是有过其他的一些职位的,其中有一个大家可能很熟悉的“豫州牧”。刘备因此被称为刘豫州,但其实刘备虽然被任命为豫州牧,却一直都没有上任,但是既然如此,为何刘备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却还说自己是豫州牧呢?既然这个职位给他带来了不少的苦恼,为何还一直都接

  • 明朝灭亡前发生的诡异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1644年,李自成军队破城而入,同时清军入关,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我国封建王朝历史重的最后一个汉人王朝灭亡,留下的只是无尽的叹息。根据史料记载,在大明王朝灭亡之前,中华大地上出现了非常多的奇怪时间,至今很多都无法用科学来进行解释。难不成大明王朝的灭亡是上苍的安排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看看到

  • 长坂坡之战赵云共杀曹将多少,其中有顶级武将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长坂坡之战算是赵云的成名之战,也正是通过这场战役,让赵云在许多三国迷的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赵云被称为没有打过败仗的将军,但也有人质疑赵云,说他的交战记录中,似乎从来没击败过最顶级的武将。那在长坂坡之战赵云七进七出,他击杀的曹将到底有没有一流将领呢?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很准确的答案,下文将尽量做

  • 为何说女娲伏羲图好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有人说了这个女娲和伏羲的图非常的恐怖,那么有人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是真的很恐怖吗?又恐怖在什么地方呢?下面我们可以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期待大家加入哦!其实说伏羲女娲图非常的恐怖的原因是因为一张图,我们闲话少叙,下面直接上图:这张图大家不要以为是假的,这是一张非常真

  • 孟获为什么不救援蜀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大家对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不会陌生。根据《汉晋春秋》上的记载,刘备死后,孟获起兵反蜀,诸葛亮则亲自率军平叛战乱。后来诸葛亮顺利缉拿孟获,为了换取南方的民心,诸葛亮留了孟获一条命,并且让他担任御史中丞。但孟获的最终下落古籍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有人不解孟获为什么没有救援蜀国,其中原因我们也只能自行推

  • 杨贵妃如果不死,大唐真的会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杨贵妃作为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女性人物之一,她一生的经历,最为神秘的就是她的死了。马嵬坡下就是贵妃香消玉殒的地方,但也有很多人对此持怀疑的态度,认为贵妃并没有死,但同样也有很多人反对这种意见,认为如果贵妃不死的话,大唐必然会灭亡。为什么会将一个王朝的生死放在杨贵妃的身上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 只有开国皇帝称祖,为何清朝皇帝就有三个?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知道,在古代,对于皇帝死后的称呼也是非常有讲究的,他们的庙号各不相同,但是却也是有一些规律的,一般来说只有开国皇帝才能被称为“祖”,比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等等,但是到了清朝时期似乎就不太一样了,清朝总共有三个皇帝都被称为“祖”,这又是为什么呢?

  • 崇祯帝为什么杀郑崇俭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郑崇俭是明朝末年大臣,他曾多次领军击败河套地区的蒙古部落,还取得玛瑙山大捷,立下诸多战功。但郑崇俭最后却被崇祯帝冤杀,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崇祯帝继位后杀过七个总督,郑崇俭便是其中一位。当时崇祯觉得起义军实力日益庞大,他便对大臣更加严厉,功罪之间不能相互抵消,实际上这让己方受到了非常大的损失。有关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