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帝为什么杀郑崇俭

崇祯帝为什么杀郑崇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993 更新时间:2024/2/5 7:21:22

郑崇俭是明朝末年大臣,他曾多次领军击败河套地区的蒙古部落,还取得玛瑙山大捷,立下诸多战功。但郑崇俭最后却被崇祯帝冤杀,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崇祯帝继位后杀过七个总督,郑崇俭便是其中一位。当时崇祯觉得起义军实力日益庞大,他便对大臣更加严厉,功罪之间不能相互抵消,实际上这让己方受到了非常大的损失。有关郑崇俭的死因下面就来做个简单的介绍,想了解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郑崇俭是谁

明朝末期,国事糜烂,崇祯帝无力扭转局面,只能用诛杀大臣来立威。在崇祯帝统治时期,明朝的总督、巡抚先后十数位被杀,其中有不少冤假错案。比如有一位总督,他一生参与主持了许多场战争,从未战败过,而且还击败张献忠,但他却被崇祯帝处死了,那么此人到底是谁呢?

此人名叫郑崇俭,是字大章,山西乡宁人。万历四十四年,也就是努尔哈赤建立后金那年,郑崇俭考中进士,先后被任命为河南府推官、济南兵备副使、陕西右参政等职。崇祯初年,郑崇俭成为封疆大吏,担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在此期间,郑崇俭整军备战,多次击败蒙古骑兵的袭扰。

因为立下战功,郑崇俭得到了崇祯帝的嘉奖,还被授予锦衣副千户的世职。崇祯十二年正月,由于辽东战事紧急,洪承畴被调任蓟辽总督,崇祯帝任命郑崇俭接替洪承畴,出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可是到了这年五月,已经接受招抚的张献忠再度反叛。当时,陕西境内的主力已经前往京师,留下的部队有限。

郑崇俭调副将贺人龙、李国奇出兵,可是李国奇的军队在洛阳发生哗变,崇祯帝闻讯后,将郑崇俭贬官一级。不过,郑崇俭还是率领军队,成功堵住了张献忠,“扼之兴安,贼还走兴山、太平,处楚、蜀交”。此时,崇祯帝最信任的大臣杨嗣昌已经出征。不过就在这个时候,郑崇俭取得了一场大胜。

郑崇俭被杀

郑崇俭率领贺人龙、李国奇入蜀,会合左良玉,在玛瑙山之战中,大破张献忠,“获首功千三百三十有三,降贼将二十有五人,获马骡、甲仗无算”。这一仗,郑崇俭亲临前线,指挥战斗,而杨嗣昌远在襄阳。到了论功的时候,郑崇俭得到的赏赐仅为杨嗣昌的一半。

之后,郑崇俭继续率领军队追击,取得了赫赫战功,“先后斩首千五百级,其党顺天、一条龙、一只龙皆降”。当时,郑崇俭领兵在五天内取得三次胜利,“崇俭军五日三捷,威名甚振”。郑崇俭毕竟年纪大了,他打算急流勇退,于是向朝廷提出告老还乡,不过被崇祯帝拒绝。

崇祯帝还下旨,让郑崇俭返回西安,留下贺人龙、李国奇继续讨贼。后来的事实证明,崇祯帝的决策是错误的,假如他让郑崇俭继续领兵讨贼,很有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可是郑崇俭一走,诸将群龙无首,不能齐心协力,结果让张献忠再度崛起,“蜀中由是大乱”。杨嗣昌趁机诋毁郑崇俭,说他“撤兵太早,致贼猖獗”。于是,崇祯帝命人将郑崇俭革职。

一年后,张献忠攻破襄阳,杨嗣昌自杀。崇祯帝将责任全加到郑崇俭的身上,将其逮捕下狱,罪名是“纵兵擅还,失误军律”。这明显是欲加之罪,因为当时郑崇俭回西安,那是崇祯帝的旨意,可是满朝文武没人敢求情。按照法律,应该秋后问斩,可是崇祯帝没有等到秋后,直接处死了郑崇俭。

南明时期,给事中李清上书“崇俭未失一城、丧一旅,因他人巧卸,遂服上刑。群臣微知其冤,无敢讼言者,臣甚痛之。”至此,郑崇俭的冤案才得到平反。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清朝灭亡后辛丑条约还有效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纵观大清王朝,虽说有着康乾盛世的加持,但也仅仅只是过眼云烟,尤其是哪些对于康乾盛世存在质疑的一些人,是否真的有像史书中说的那般繁华。而到了近代时期的大清国,处处受人限制,在对外交涉中屡屡处于下风,最后还落个“洋人朝廷”的地步,奈何一个“惨”字可叹!18

  • 罗马与汉朝的交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97年,此时正是东汉和帝永元九年,甘英曾经奉命西域都护班超的名字出使大秦,这个大秦其实指的就是罗马帝国。当时的安息帝国,也就是帕提亚利用轨迹欺骗了甘英,阻扰了罗马与汉朝的第一次正式交往。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其实罗马帝国也在积极的寻找着各种机会来与汉朝建立起联系。于是史书上便出现了“罗马

  • 崇祯皇帝如何才能拯救大明王朝?有翻盘的可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众所周知,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崇祯,在崇祯继承皇位的时候,明朝已经是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当中了,可以说是各种难题等着崇祯来决绝。但是尽管崇祯再怎么努力挽回局面,最终大明还是灭了,最终自己也自缢在了煤山。那么崇祯在接手皇位开始到底有没有机会翻盘呢?有没有机会拯救大明王朝呢?该怎么做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

  • 北洋军为何忠诚袁世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北洋军为何如此的忠诚于袁世凯?即便是朝廷解除了袁世凯的职务之后,北洋军依然是接受袁世凯的指挥,或者说是怎么样情况出现了军人只知其将不知国家的情况?袁世凯曾说:“练兵事看似复杂,其实简单,主要是练成‘绝对服从命令’。我们一手拿着官和钱,一手拿着刀,服从就有官和钱,不从就吃刀。”

  • 史书记载的唐朝女道士飞升是怎么回事?真有这回事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飞升”这件事情,在很多人看来或许都是属于神话故事了,毕竟这些内容基本上都与神话故事有很大的关系,都只是存在于遥远的古代。然而在唐朝时期,却有一位女道士白日飞升,不仅在野史中有记载,在正史中也有记载。正史记载的事情天然就会比野史多一些可信度,那这件事情究竟是不是真实的呢?今天

  • 鲁国为什么在进入战国时期后,存在感远不如春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从春秋步入战国后,鲁国似乎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在当时的历史舞台上,鲁国显然已经成为不被重视的角色。而鲁顷公好像已经看清了鲁国的未来,只是默默等待那一天的来临。相信很多小伙伴会不解,为什么鲁国到了战国时期,他的存在感远不如春秋?下面就为大家分析下其中缘由,主要还是和秦国的崛起,以及与周天子的衰落有关。在

  • 虬髯客传的作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安史之乱以后,盛唐开始逐渐走衰,到了晚唐已经呈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各自为战。乱世自然让很多人心存不满,但一时又无力改变现状,所以便将很多希望寄托在伸张正义的侠客身上。《虬髯客传》这部小说便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孕育而生的,而《虬髯客传》对后世的武侠小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今天就准备和大家讲讲《虬髯客传》

  • 明朝末年为何没出现资产阶级革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1644年,我过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岁建立的王朝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为了能够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整整二百七十六年间,朱元璋和他的子孙后代坚守着这一信念,收复了属于汉人的华夏大地。也正是这汉人最后的王朝,重现了昔日的汉唐盛世。在这两百年间,神宗统治下的万历新政为明朝带了中国历史上经济的巅峰

  • 太史慈是如何败给张辽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中,是对太史慈的结局进行了一些更改,和《三国志》相比,太史慈去世的时间要晚几年。群英会上,太史慈是周瑜的监酒官,在赤壁之战中,太史慈负责切断曹操的援军,立有功劳。不过在此后的合肥战役,太史慈大战张辽,但最后却因为轻视了张辽的谋略,导致中箭身亡。这次就准备跟大家回忆下这段历史,看看太史慈和

  • 崇祯皇帝岳父周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在崇祯帝还是信王的时候,娶了周奎的女儿周氏,等崇祯继位,周奎便成了国丈。据记载,周奎非常富有,但他为人却很吝啬,几乎是达到一毛不拔的地步。明朝末年,内忧外患严重,后来周奎被李自成的大军缉拿让他捐款,周奎却不愿捐助银两,最后自己的家人全被逼死,周奎依然无动于衷。死到临头,周奎却舍不得这些身外之物,等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