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孟获为什么不救援蜀国

孟获为什么不救援蜀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364 更新时间:2024/2/5 7:35:09

相信大家对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不会陌生。根据《汉晋春秋》上的记载,刘备死后,孟获起兵反蜀,诸葛亮则亲自率军平叛战乱。后来诸葛亮顺利缉拿孟获,为了换取南方的民心,诸葛亮留了孟获一条命,并且让他担任御史中丞。但孟获的最终下落古籍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有人不解孟获为什么没有救援蜀国,其中原因我们也只能自行推测,欢迎有想法的小伙伴在下方留言讨论。

1、来不及救援

蜀汉灭亡得非常突然,连魏国上层都没想到蜀汉会这么快灭亡!

当时魏国分兵三路攻伐蜀汉,他们原本准备合围蜀汉,先把蜀军主力吃掉,不过姜维也是久经战阵,拥有丰富的战争经验,所以及时的跳出了包围圈,退守剑阁。钟会大军快速占领汉中,紧随而至,呈兵于剑阁之下,由于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所以虽然魏军兵力上占优势,却始终攻不下剑阁,两军陷入拉锯之中。

邓艾见钟会无法正面击败蜀军主力,便决定出奇谋,走阴平小道偷渡到蜀汉腹地。当时的阴平小道根本就没有路,无法供大军通行,只有当地人会偶尔走一走,所以蜀汉也没有派人驻守。不过邓艾胆大心细,竟然率大军通过了阴平,创造了一个奇迹,出其不意的杀到了蜀汉腹地。

面对魏军的奇袭部队,蜀汉刚开始还有心抵抗,命诸葛瞻带领御林军前去作战,但是在诸葛瞻败亡之后,蜀汉已经被吓破胆了,众臣无主意,最终在谯周的建议下,刘禅主动出降,蜀汉宣告灭亡。

从邓艾打进蜀汉腹地,到刘禅出城投降,这段时间过得是非常快的,邓艾的本意就是要出奇制胜,不给蜀汉众臣反应考虑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即便各地援军想要救援也根本来不及。

实际上,在魏国伐蜀前期,部分通晓军事的大将就察觉到了事情的不对劲,魏国这次兴师动众而来,必定是想一举灭亡蜀汉。所以有些将领提议领兵前来助阵,拱卫成都。不过刘禅信心十足,认为姜维能够阻挡住魏国大军,所以不允许其他军队前来。最终,邓艾杀进蜀汉腹地,刘禅不作抵抗,等待援军前来,直接就选择了投降,蜀汉在精锐未失,国土未丧的情况下,突然灭亡,根本没有给勤王军队充足的时间。

所以说,蜀汉快速灭亡,最大的责任人就是刘禅。由于他的不抵抗政策,使得各地援军根本来不及出兵救援成都。孟获大军本来离成都就比较远,收到消息比较晚,所以即便他收到消息说成都告急,想要发兵救援,也根本来不及。很有可能他还在做军队动员的时候,蜀汉投降的消息就传来了。

2、蜀汉和南中的关系

诸葛亮虽然收服了孟获,但是南中诸郡和蜀汉的关系其实并不是非常的好,还是会时不时地发生叛乱,之前只是维持了表面的和平。蜀汉对南中采取羁糜统治,私下里都是互相争夺利益,所以诸葛亮在世时,也许孟获还会听从他的命令,等诸葛亮去世后,孟获就不一定完全听从蜀汉朝廷的命令了。当时邓艾大军打来,曾有人建议逃亡到南中,借助地理优势,逐步抵抗,但很快就有人以南中不安的理由反驳了。

演义原文:忽哨马报到,说魏兵将近城下。多多官议曰:“兵微将寡,难以迎敌;不如早弃成都,奔南中七郡。其地险峻,可以自守,就借蛮兵,再来克复未迟。”光禄大夫谯周曰:“不可。南蛮久反之人,平昔无惠;今若投之,必遭大祸。”

可见南中经常反叛,是大家的共识了,蜀汉与南中之间并不是相互信任的,所以即便刘禅坚持抵抗,孟获也不一定会带兵前来救援。

3、无力救援

虽然蜀汉对南中采取的是羁糜统治,但是表面上南中对蜀汉还是臣服的,在蜀军北伐时,南中也提供了部分精壮参军,蜀汉的无当飞军就是由南中诸郡提供。常年的作战,再加上本身南中人口不多,互相争权夺利,所以孟获根本拿不出来更多的人支援成都,他还需要很多军队帮他维持当地的统治。

蜀汉灭亡之际,被诸葛亮收服的孟获,为何没有派兵前来救援,其实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蜀汉灭亡得太快了,孟获根本来不及救援,等到他收到消息,说不定刘禅已经投降了。二是在诸葛亮去世后,孟获不一定听从刘禅的命令,前来救援。三是孟获本身也没有多少兵力救援成都。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杨贵妃如果不死,大唐真的会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杨贵妃作为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女性人物之一,她一生的经历,最为神秘的就是她的死了。马嵬坡下就是贵妃香消玉殒的地方,但也有很多人对此持怀疑的态度,认为贵妃并没有死,但同样也有很多人反对这种意见,认为如果贵妃不死的话,大唐必然会灭亡。为什么会将一个王朝的生死放在杨贵妃的身上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 只有开国皇帝称祖,为何清朝皇帝就有三个?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知道,在古代,对于皇帝死后的称呼也是非常有讲究的,他们的庙号各不相同,但是却也是有一些规律的,一般来说只有开国皇帝才能被称为“祖”,比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等等,但是到了清朝时期似乎就不太一样了,清朝总共有三个皇帝都被称为“祖”,这又是为什么呢?

  • 崇祯帝为什么杀郑崇俭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郑崇俭是明朝末年大臣,他曾多次领军击败河套地区的蒙古部落,还取得玛瑙山大捷,立下诸多战功。但郑崇俭最后却被崇祯帝冤杀,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崇祯帝继位后杀过七个总督,郑崇俭便是其中一位。当时崇祯觉得起义军实力日益庞大,他便对大臣更加严厉,功罪之间不能相互抵消,实际上这让己方受到了非常大的损失。有关郑

  • 清朝灭亡后辛丑条约还有效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纵观大清王朝,虽说有着康乾盛世的加持,但也仅仅只是过眼云烟,尤其是哪些对于康乾盛世存在质疑的一些人,是否真的有像史书中说的那般繁华。而到了近代时期的大清国,处处受人限制,在对外交涉中屡屡处于下风,最后还落个“洋人朝廷”的地步,奈何一个“惨”字可叹!18

  • 罗马与汉朝的交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97年,此时正是东汉和帝永元九年,甘英曾经奉命西域都护班超的名字出使大秦,这个大秦其实指的就是罗马帝国。当时的安息帝国,也就是帕提亚利用轨迹欺骗了甘英,阻扰了罗马与汉朝的第一次正式交往。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其实罗马帝国也在积极的寻找着各种机会来与汉朝建立起联系。于是史书上便出现了“罗马

  • 崇祯皇帝如何才能拯救大明王朝?有翻盘的可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众所周知,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崇祯,在崇祯继承皇位的时候,明朝已经是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当中了,可以说是各种难题等着崇祯来决绝。但是尽管崇祯再怎么努力挽回局面,最终大明还是灭了,最终自己也自缢在了煤山。那么崇祯在接手皇位开始到底有没有机会翻盘呢?有没有机会拯救大明王朝呢?该怎么做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

  • 北洋军为何忠诚袁世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北洋军为何如此的忠诚于袁世凯?即便是朝廷解除了袁世凯的职务之后,北洋军依然是接受袁世凯的指挥,或者说是怎么样情况出现了军人只知其将不知国家的情况?袁世凯曾说:“练兵事看似复杂,其实简单,主要是练成‘绝对服从命令’。我们一手拿着官和钱,一手拿着刀,服从就有官和钱,不从就吃刀。”

  • 史书记载的唐朝女道士飞升是怎么回事?真有这回事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飞升”这件事情,在很多人看来或许都是属于神话故事了,毕竟这些内容基本上都与神话故事有很大的关系,都只是存在于遥远的古代。然而在唐朝时期,却有一位女道士白日飞升,不仅在野史中有记载,在正史中也有记载。正史记载的事情天然就会比野史多一些可信度,那这件事情究竟是不是真实的呢?今天

  • 鲁国为什么在进入战国时期后,存在感远不如春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从春秋步入战国后,鲁国似乎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在当时的历史舞台上,鲁国显然已经成为不被重视的角色。而鲁顷公好像已经看清了鲁国的未来,只是默默等待那一天的来临。相信很多小伙伴会不解,为什么鲁国到了战国时期,他的存在感远不如春秋?下面就为大家分析下其中缘由,主要还是和秦国的崛起,以及与周天子的衰落有关。在

  • 虬髯客传的作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安史之乱以后,盛唐开始逐渐走衰,到了晚唐已经呈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各自为战。乱世自然让很多人心存不满,但一时又无力改变现状,所以便将很多希望寄托在伸张正义的侠客身上。《虬髯客传》这部小说便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孕育而生的,而《虬髯客传》对后世的武侠小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今天就准备和大家讲讲《虬髯客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