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皇太极的名字是乾隆取的?为何给他起这个名字?

皇太极的名字是乾隆取的?为何给他起这个名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951 更新时间:2024/2/5 7:31:36

提到“皇太极”这个人物,很多人对于他的名字的来历并不是特别的了解,很多影视剧中,直接就出现了皇太极这个称呼,但其实准确来说是很不规范的,因为在皇太极还活着的时候,他不叫这个名字。这个虽然很好听,但实际上是乾隆给他取的名字。论辈分来算,皇太极是乾隆爷爷的爷爷了,那为什么乾隆要给他取一个这样的名字呢?这个名字又是什么含义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皇太极简介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又译黄台吉、洪太主。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蒙古大汗,清朝第二位君主。

皇太极自少年起常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娴熟。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改次年为天聪元年。皇太极即位之后进行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在战略上定先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后顾之忧的战略方针。对明则采纳汉族降官建议,确立"讲和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削弱明朝实力,志在入关夺取全国政权。

崇德元年(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并且迫使朝鲜臣服于清朝。在崇德七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生俘洪承畴,自此明朝关外精锐丧失殆尽,宁锦防线彻底崩溃,清军入关已成必然之势。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猝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他在位期间,实行满汉一体,保护汉人,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葬于沈阳昭陵,死后其第九子福临即位。

2、皇太极的真名是怎么来的

“太祖名上为皇太极者,殆天意笃生,统丕业而福兆民者也。”“后知汉称储君曰‘皇太子’,蒙古嗣位者曰‘王台吉’,音并暗合。及即位,咸以为有天意焉。”

其实上面所说的都是假的,“皇太极”这个名字代称只是清朝时期后面的乾隆皇帝给他起的名字,而在此之前那些早期的明清的文献都把皇太极称为:黄台鸡,洪佗始等等不一的称呼。

其实这些称呼都是从他的称号“hongtaiji”的而所音译过来的,他的这个称号就是对蒙古贵族的一些常见称呼罢了,类似清朝满族的“阿哥”称呼一样。所以说如果皇太极听到别人叫自己“皇太极”的时候他自己都不知道在叫谁。

努尔哈赤当年曾经生下十六个儿子,所以为了把他们区分开,给自己十二子阿济格起的名字翻译为“小儿子”,而自己的十四子多尔衮的名字满语翻译过来后是"獾子",当年努尔哈赤给自己的孩子皇太极起的满名是什么?

《山海纪闻》这本书是在明代时期一位叫陈仁锡的人所写的,里面记载的皇太极名字叫“喝竿”;可是到后面《朝鲜王朝实录·仁祖实录》史记中皇太极的名字却又叫“黑还勃烈”。

日本的一位学者叫三田村泰助,他曾经根据这两种不同时期的文献进行分析,他于是就认为当年皇太极的真名叫“黑还”(hekan)还有“勃烈”(beile),这些翻译过来后就是“贝勒”的意思。

对于种种的说法不一,于是就有人去研究曾经一些原始的满族人的文献,从皇太极贝勒(hong taiji beile)阿敏贝勒(aminbeile)莽古尔泰贝勒(manggultaibelei)这三个贝勒的满文写法中我们就发现了皇太极真名的最终答案。从上面所放的图片里面我们可以得知里面的名字组合都是要加上beile的,所以当年皇太极的真名就应该就是为“hong taiji”。

可是我们看见图片里面别人的名字全部都是连在一起写的,可谓是为什么清朝皇帝皇太极(hong taiji)自己的名字不一样是分着写的?

这里面最大的可能是皇太极他本身的名字为红或黄(hong),而这个名字本身会让所看到的人脸红,于是就这样皇太极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会把自己的名字后面加上“台吉”这两个不在的字。

3、乾隆为什么给皇太极改名

爱新觉罗·皇太极,在第一次听见这个名字时。相信许多人都和小编一样,绝对都有这样一个想法“卧槽,这个名字好带感”!你在听听努尔哈赤其他儿子的名字,什么褚英、代善、阿拜、汤古代、莽古尔泰等等,哪个有皇太极念起来霸气。皇太极这个名字好像早就预示着,这位皇八子最后会登上最高位,成为皇帝一样。不然为什么努尔哈赤给其他儿子娶的名字那么别扭,就给这个八儿子娶了个如此具有王霸之气的名字呢?

实际上,大家都想多了。“皇太极”这个名字是由满族的名字音译过来的,“皇太极”这个名字在满语中的意思就是贵族,与许多名字的含义都差不多。

而且,“皇太极”并不是最开始的翻译。其他音译的有:“黄台吉”、“洪太主”、“红歹是”,听听这些名字,是不是一股乡土气息迎面扑来。“皇太极”这个还是乾隆时用的,然后便延续至今。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皇太极”这个名字是皇太极他登上汗位后,自己改的。登上汗位,位高权重,就不缺拍马屁的人。他初等汗位,就有人献媚说:“您名字的发音听起来很象是汉人说的”皇太子“一词,证明您天生就是该做太子继承汗位的。”皇太极很是高兴,此后“黄台吉”这个名字的汉文就写成了“皇太极”。总之皇太极如此霸气的名字并不是一开始就跟着这位大清皇帝的,而是后来改的。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马岱和马超是兄弟吗?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大家都知道,马超和马岱这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也是在各种三国题材的作品中非常有名的人物,而且后来也都是蜀汉的武将。而他们又都是姓马,那他们之间是否有什么亲缘关系,是不是一家人呢?马超和马岱同为武将,那他们之间谁要更厉害一些?马超马岱在蜀汉时期的地位又是怎样的,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 清朝封了五个汉人为王,这五人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清朝是满族人统治的统一王朝,而其实在这种情形下,汉人的生存,尤其是在朝堂上面,其实是很难的,只有一些非常厉害的人物才有可能在满是满族人的朝廷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满清统治时期,总共也只有五个汉人被封王,那你知道他们分别都是谁吗?这几个人最终的结局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 李秀成20万打不过曾国荃2万,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太平天国运动,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这是我国近代历史上一次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可以说太平天国席卷了半个中国,其势力影响了18个省,坚持时间长达14年,吸引了大量的贫苦老百姓,太平天国鼎盛时期兵力有百万之众,那么太平天国最后的决战,李秀成手握20万大军,为何打不过2万湘

  • 郑和下西洋不带年轻女子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在明朝永乐年间,在永乐帝朱棣的指示下,郑和在1605年率领着庞大的船队向海外出征,拉开了下南洋的序幕。关于这次下南洋的原因,至今都还充满着争议。一部人认为朱棣的这一举动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下落,以此确保皇位的稳固。但是伴随着朱棣皇位慢慢的稳固,这个理由很明显就站不住脚了,更多人认为朱棣只是为了向外

  • 袁世凯为何能够东山再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1911年11月1日,晚晴政府任命袁世凯为为晚清内阁总理大臣,这代表着袁世凯经过了三年蛰伏之后东山再起。袁世凯1859年出生,河南项城人,早年时期参加淮军秒之后出使朝鲜,纵横捭阖,与日本人斗智斗勇,很好维护了清朝在朝鲜的权益。1895年甲午战后,袁世凯奉命在天津小站练兵,练成北洋六镇(相当于后来的一

  • 刘备久经沙场,为何会败给经验不如自己的陆逊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和陆逊年龄差了22岁,孙逊算是晚辈,在作战方面的经验陆逊肯定是不如刘备的。但从夷陵之战的结果来看,刘备惨败,反倒是陆逊展现出了惊人的意志和高超的谋略。实际上双方战力并没有太大差距,但结果却是一面倒,令人难以置信,为什么刘备会输的这么惨呢?下面就准备简单分析下其中原因,对此有不同看法的朋友也可以留

  • 李建成谋反失败后,为何仍然可以当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李建成作为李渊确立的太子,这个太子之位可以说坐的还是非常稳固的,李建成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次谋反的行动,但是最终还是失败了,一般来说太子谋反,后面的下场都不会好到哪去,但是李渊却依然让李建成当太子,这究竟是为什么?李建成的这次谋反又是一次什么样的行动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李世民对李建

  • 明朝党派之争原因是什么?崇祯为何无法代替魏忠贤?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晚期,被称之为“晚明”,由于除了当时人们的精神开始出现畸形和萎靡的状态外,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在古代中国似乎都是在向上走而不是向下走。然而,合格的现代人都可以理解这种观点无形的东西有时候比有形的东西更重要、更起决定性作用,表面上看着很强大,那是因为没有出现需要决定的情

  • 清朝皇陵为什么分开?为什么不埋在一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的皇帝死后,都会有一座皇陵用来埋葬皇帝,而皇陵里面也不只是有皇帝的尸身,更有很多的陪葬品。现如今也有很多的皇家陵园,比如明十三陵,就埋葬着明朝的十三个皇帝,而另外三位皇帝,朱元璋、朱允炆、朱祁钰,都是因故没能埋在十三陵里。而清朝的皇陵也很奇特,也是分布在了很多地方,那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呢?为

  • 宋仁宗贵妃周氏活到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昭淑贵妃周氏是宋仁宗妃嫔之一,根据《宋史》中的记载,周氏一生活了93岁,这个数字就算放在现代也算是最长寿者之一了。那为什么在人均寿命并不高的古代,周氏能如此高寿呢?实际上这跟当时的环境,以及周氏自身保持的习惯有关。当然,生活在皇宫里的人,特别是皇亲国戚,他们的寿命肯定会比一般百姓要高些,但皇帝后宫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