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禅真有查过诸葛亮家产吗

刘禅真有查过诸葛亮家产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726 更新时间:2024/2/5 7:28:38

诸葛亮死后,刘禅再也没有设定丞相一职。有人解读说,刘禅此举是不想让自己的权利再次受到限制,诸葛亮为政期间给他这位皇帝带来太多压力,也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没那么好。传闻,诸葛亮病逝后,刘禅还曾下令搜查诸葛亮的家产,结果事后他对自己这番决定感到十分后悔,还怒摔酒杯。不过这件事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发生过,是要打上一个问号的,刘禅对诸葛亮的信任还不至于如此浅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蜀相》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杜甫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从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诸葛亮的万分崇敬,以及为诸葛亮的悲惨结局而惋惜。

诸葛亮为了蜀汉基业可谓是沥尽心血,在赤壁之战中只身过吴,游说江东,使刘备政权在众诸侯的夹缝中生存了下来。此后又为蜀汉南征北战,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最终为蜀国一统天下油尽灯枯。公元234年,一代名臣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蜀国上下无不哀悼。

但是在诸葛亮死后,刘禅下令清查其家产,得知了什么真相,他大怒当场摔杯子了吗?

公元223年,蜀主刘备病逝于白帝城,刘备临死前托孤于诸葛亮。刘备说道:“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诸葛亮跪倒在地,发誓好好辅助后主。由于刘备对诸葛亮坦诚相待,诸葛亮对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白帝托孤成为了千古佳话,君臣的楷模。

诸葛亮自从在白帝托孤后,大权在握,前后共执政11年,这十多年中,诸葛亮政权军权一把抓,几乎把所有事都掌控在手中。诸葛亮也不负“卧龙”之称,把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使蜀国在夷陵之战中的损失慢慢恢复。

诸葛亮大权在握,而后主呢,简直成了摆设。由于刘备死时,刘禅才十七岁,俨然一个未成年,面对老爸大败,蜀国积贫积弱的情况,自然是处处倚杖诸葛亮,称诸葛亮为“相父”,官拜丞相,益州牧,武乡侯。基本除了祭祀,刘禅就只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即可。但诸葛亮日渐苍老,而刘禅却慢慢长大,慢慢产生了对诸葛亮的抵触心理。自己为君王而处处请示诸葛亮,就算诸葛亮对蜀汉忠诚,也会让刘禅觉得自己是一个笼中之鸟,提线木偶。

刘禅有没有查过诸葛亮家产

而诸葛亮病逝时,也曾写信给后主,劝后主亲近贤才,远离小人,施行仁政,清心寡欲。

原著中写道:“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

诸葛亮这段话,可谓是肺腑之言,不但对后主谆谆教导,还把自己的家产报告给了刘禅,表明自己对蜀汉的忠诚廉洁,说明自己九泉之下对得起刘备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了!

当刘禅看到诸葛亮的遗表后,当然也是十分感动。但诸葛亮不但是一个能臣,也是一个强权者,虽然依法治国,但也让很多人心怀怨恨。

当有些人看到诸葛亮的临终遗言后,不但没有被这个老臣的忠心所感动,而是认为堂堂一国丞相,怎能会只有这点家产,让人怀疑。所以有小人向刘禅进言,让刘禅清查其家产,趁机污蔑诸葛亮。

但事实令这些小人大失所望,刘禅虽然一时被蒙蔽,清查了诸葛亮的遗产,但诸葛亮确实清贫如此,一切都是国家的工资,没有半分私款。刘禅一见相父如此廉洁,又想起自己是在相父的庇护下才坐稳了江山,今天又听信小人谗言,清查自己的“父亲”来了,于是大怒,顺手把杯子都摔了。

为何刘禅如此惭愧呢,因为诸葛亮生前为蜀汉南征北战,保卫刘氏政权,死后不但没有余财以负陛下,还留下了一大批贤良辅助后主。如蒋琬费祎董允姜维等人,都在诸葛亮去世后,先后辅助后主,为国家出力不少,击溃曹魏大军,联结东吴,让蜀汉政权稳固。一个生前“鞠躬尽瘁”死后还这样想着蜀汉基业的国家重臣,却被自己的主公清查家产,这让刘禅都无法交代了,不摔杯子,痛骂奸臣更待何时。

在历史上,并没有刘禅大怒摔杯子的记载,这件事很可能是后世之人的杜撰,但这件事情说明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禅也非常敬重相父诸葛亮,对诸葛亮的后人也是十分尽心,处处优待。如让诸葛瞻为自己的乘龙快婿,命其为驸马都尉,行军护卫将军,袭父武乡侯之爵。公元263年,诸葛瞻为了报答后主,率军抵御魏国邓艾,虽然战败,但宁死不降,与其子诸葛尚一起战死绵竹,也算是一门忠烈,不负蜀汉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史记记载嬴荡举鼎有何深意,秦武王求九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秦武王嬴荡不早死,秦国能缩短一统六国的时间吗?恐怕谁都想不到,嬴荡竟然是因举鼎而死,看似这件事是秦武王自不量力,但他为何偏偏要跟一个鼎过不去呢?如果仔细研究《史记》中对这起事件的记载,就会发现其实嬴荡举鼎另有深意。嬴荡天生好武,当时秦国国力强盛,嬴荡自然是有了问鼎中原的野心,只是结果有些出人意料。如

  •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真的值得歌颂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很多人看来他们之间的爱情可以说是轰轰烈烈,尤其是安史之乱贵妃身死,更是让无数人为之动容,但是在一开始,杨贵妃与唐玄宗之间就不是恋人,杨玉环是唐玄宗之子寿王李瑁的王妃,也就是唐玄宗的儿媳,而唐玄宗看上了杨玉环的美貌,将她夺过来成了自己的贵妃,如果从这一方面来看,他们之间的&ldquo

  • 唐玄宗晚年被儿媳欺负,为何儿子不出来阻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唐玄宗一生的命运可以说也是很令人感慨的,在他手上,唐朝发展到了巅峰时期,但巅峰本身就意味着危险,因为巅峰过后就是下落。唐玄宗经历了战乱,最后重新回到皇宫里的时候,早已经物是人非了。而唐玄宗退位当了太上皇,晚年生活却还一直被自己的儿媳欺负,失去了权力的唐玄宗可以说是很凄凉的,但为什么他的儿子不出来阻止

  • 如果没有慈禧会怎样?光绪亲政的话清朝回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在晚清历史当中,光绪皇帝确实自己亲政过一段时间,可能是因为自己亲政的时间比较短,所以我们并没有发现晚清政府统治下有哪些明显的变化。我们都知道,晚清的覆灭或者说大清王朝的灭亡,是历史潮流向前发展的必然,就算光绪皇帝杀掉慈禧,自己掌握军政大权于一手的话,那么晚清还是摆脱不掉覆灭的结局。话说回来,如果光绪

  • 唐德宗为什么不信任武将,甘愿把兵权交给宦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唐德宗李适在历史上是一位比较附有争议的皇帝,他在位期间虽有一定成就,但也做出了一些带给后世灾难的决定。在唐德宗执政后期,他不在相信武将,于是决定把禁军军权交给官宦,虽然当时朝中整体局势还算稳固,但实际上很多不稳定因素已经埋下了种子。宦官一旦拥有过高的权利,对于皇室来说也是一场灾难,其实这些都有前车之

  • 李鸿章为何要干掉胡雪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晚清时候的红人胡雪岩,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都不会陌生了,一个经常被津津乐道的人物。关于胡雪岩的故事,如今已经被现代的人陆陆续续的写成了很多书,被不少朋友们所知。其中最著名的,也是各历史学家研究最多的首推高阳的《胡雪岩全传》。我们知道的胡雪岩是一位富商,用一句“富可敌国”来称

  • 李鸿章为什么放弃朝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众所周知,我国已经拥有了数千年的历史,在每一个时代都是泱泱大国的存在,在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停的与世界进行交流和碰撞,可谓是大放异彩,不论是在哪里,在任何方面,都对世界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朝鲜与中国比邻而居,就单单这方而言,朝鲜与中国二者便注定双方在各方面交互联系,彼此影响。清朝末期,朝鲜

  • 慈禧要将洪秀全分尸,为何曾国藩抗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在19实际50年代,以红袖钱为首的太平天国起义为清朝带来了巨大的麻烦,致使万清政府陷入到了内忧外患的局势当中。此时清朝重臣曾国藩凑准了时机,接着镇压起义之名将自己的湘军发展了起来,就这么与太平天国耗了十几个年头。1964年3月,湘军包围了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7月19日,天京陷落。而早在三年前,咸丰皇

  • 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什么不反目,他们的真实感情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面对至高的权利,哪怕是亲兄弟之间也会反目成仇,甚至痛下狠手,这种事情在历史上也是司空见惯。不过很多人好奇,三国末期司马家族已经成为曹魏的真正主人,司马师和司马昭其实都有称帝的可能,为何他们两兄弟面对权利没有反目呢?司马师和司马昭的感情似乎异常坚定,如果司马师没有早逝,野心膨胀的司马昭会乖乖放权吗?下

  • 明朝修了多少年的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长城,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如今北京现存的长城主要是明朝时期所修筑的长城,贯串明代的始终。明长城的建筑工艺得到了升级和发展,在规模和坚固性上都有大大的提升,近300年统治的稳定有赖于长城的修筑,也给后世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那么,明朝究竟修筑了多少长城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吧。明代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