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真的去了感业寺吗?

武则天真的去了感业寺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412 更新时间:2024/2/5 7:56:19

说起武则天,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咱们国家封建王朝唯一正统的女皇帝,被称之为“千古第一女皇帝”,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惊心动魄。她的一生跨越两个世纪,历经太宗、高宗、中宗、睿宗四朝,有过丧夫、丧子、丧女之痛,是“五品才人”也是“感业寺尼姑”,更有“第一女皇”的地位。此外,她还有女人的娇柔妩媚,男人的坚毅果敢,邻家女孩的细腻清纯,政治家的心机手段,小女人的个性,帝王的风范。

如果要写这个女人,恐怕三言两语很难写出真正的武则天。据说,有位日本友人对武则天非常崇拜,于是,他自学汉语,历时11年,读遍了中国文史,写了一部关于武则天的专著,全书共110万字。

可是,即使这样,他也只写了这个女人的冰山一角。因为,在这个女人的身上有太多谜题,就像她的无字碑一样,留给后人的只有猜测。就像她是否入寺为尼?感业寺是否真实存在?至今都是个谜。

其实,历史上对武则天入感业寺的事情,持肯定的态度。因为,《新旧唐书》、《资治通鉴》、《唐会要》等诸多史籍都有相关的记载。但是,李树桐的一个观点,却引起了文史界的很大轰动。

李树桐认为:当年的武则天并没有入感业寺。

对于这个观点,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从目前的史料里,几乎找不到感业寺的任何资料,也没有地理位置描述,更没有修建时间等史料的记载。这就说明,感业寺很有可能不存在,那么,武则天入感业寺一说,就是无稽之谈了。

第二,在唐太宗时期,唐朝宫廷流行长发,如果,真的入感业寺削发为尼再入宫,那么,武则天的光头何以示人?而且,由光头到长发需要很长时间,从这个层面来说,武则天应该没有入感业寺削发为尼。

第三,高宗刚继位时,宫中只是把年老色衰者放出宫,而当时的武则天不过26岁,被放出宫的可能性比较小。更何况,唐高宗李治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已经对武则天动了心,现在怎么可能把武则天放出宫,入寺当尼姑呢?

那么,对于李树桐的观点,很多专家也提出了反驳的理由:

一、关于感业寺的存在问题,不能因为史料上找不到感业寺的地理位置及相关资料,就认定感业寺不存在。此外,在感业寺的那段日子,是武则天的低迷期,也是不光彩的,所以,她不想和感业寺有任何瓜葛,不想在任何场合提起感业寺,以至于,《后唐书》对感业寺没有记载。

二、用发髻的长短来判定武则天是否入感业寺是非常片面的。在唐代,假发已经非常流行,所以,武则天完全有可能入了感业寺,之后进宫时用了假发。

三、武则天出宫,是因为太宗之死被派去寺庙修禅礼佛,并不是高宗按照礼制让宫人出宫的,这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

其实,从唐高宗李治身上,我们对武则天入感业寺,也能猜测一二。

武则天虽然一辈子都没有得到过李世民的爱,但是,李世民的确是武则天的恩人。如果,不是李世民把武则天招进宫,可能她一辈子都没办法遇到李治。而且,在李世民最后的日子里,武则天和李治在病榻前相识,更使得李治对武则天一见倾心。

之后,虽然李治对武则天有万种情愫,但刚登基的他也不敢违背伦理马上把父亲的嫔妃娶回家。所以,只能让武则天一边在寺庙修行,一边稳固自己的根基,等一切稳定了再把她接回来,给她个名分。从这点来看,武则天极有可能在感业寺待过一段时间。这样比较符合李治优柔寡断,做事拖泥带水的性格。

在自己刚登基的时候,一方面不想让文武百官认为他是一个想娶父亲女人的皇帝,也不想因为一个女人违背伦理,更不想因为一个女人置江山稳定于不顾。所以,他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一方面稳住武则天的情绪,让她暂时在感业寺委屈一段时间,等风头一过,就接她回家。另一方面,李治尽量塑造勤政为民的形象,在朝廷上获得支持的力量,之后,等江山和势力得到稳固,就把武则天接回来。

然而,对于武则天来说,那段日子可以说是她最为灰暗的时期。

本以为一朝入了宫,肯定有机会成为皇上喜欢的人,再怎么样也不至于沦落到出宫入寺的地步。但是,事已至此,她也改变不了,只能顺着形势往前走。所以,李治是她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虽然,中间很煎熬,但总算能再次回到宫中,有机会施展自己的魅力。

据说,当年李治把武则天从感业寺接出来后,就一心想废后。之后,为了武则天能顺利走上皇后的位置,他不仅亲自去求国舅长孙无忌,还与朝廷重臣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最后,亲自下诏为武则天辩护,群臣一看皇帝如此护武则天,便纷纷闭上了嘴。

虽然历经千辛万苦,但最终李治还是给了武则天一个所有女人都艳羡的名分——皇后。总而言之,感业寺的那段经历无论是对武则天,还是对高宗李治,都是不愿提起的过往。无论武则天是真的入了感业寺为尼,还是高宗李治金屋藏娇的手段,武则天入感业寺的那段经历,都有可信度。

时隔千年,我们已经无法还原历史了。但是,我们依然应该尊重历史本来的面目,不能片面的认识和分析历史事实或历史人物,这样的态度对历史研究没有任何好处。而身为历史学家,更应该以身作则,以史实为依据,综合分析,力求尽可能的还原真相。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何也不重用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赵云一生可以说都没有受到重用,刘备还在世的时候,赵云就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而刘备死后,诸葛亮同样也没有重用赵云。赵云在很多人心目当中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人物了,赵云的形象可以用忠肝义胆来形容,而且在三国时期是难得的一个人物,但是为什么始终却得不到重用呢?刘备是如此,诸葛亮对他也是如此,难道是因为赵云自

  • 周瑜是不是心胸狭窄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如果只是看《三国演义》,可能对周瑜身上的标签就是“心胸狭窄”这四个字,本想和诸葛亮一决高下,最后还被活活气死,只留下一句名言:“既生瑜,何生亮。”但历史上真正的周瑜并非如此,他应该不会小气到和诸葛亮斤斤计较,以当时周瑜的地位来看,诸葛亮和他完全不是一个

  • 赵括被围长平两个月,赵王在干什么为何不救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作为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和赵国两国之间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役,赵括战败,也因此留下了纸上谈兵的笑谈,而白起也成为杀神一般的存在。长平之战当中,秦国偷偷换掉了主将,而赵国一方还以为赵括面对的是王龁,却没想到已经换成了白起,赵括面对白起,输得很惨,自己也在战争中身亡,但当时赵括被白起围困在长平有两

  • 胡亥真的是合法继承人吗?有没有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秦朝时期,秦始皇传位的时候,原本是想要传给扶苏,但是被赵高篡改了遗诏,胡亥篡位成功,扶苏被逼自杀。这件事情是被记录在《史记》当中的,但是这件事情也还是引起了很多人的怀疑,认为胡亥根本其实就是合法的继承人,他并没有篡位,换句话说,就是说秦始皇原本就是要让胡亥继承皇位的,而不是扶苏。究竟哪

  • 康熙皇帝和胤祥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胤禛能够夺嫡成功,离不开十三阿哥胤祥的帮助,能看出,胤祥同样是一位能力非常出众的皇子。胤祥小时候便得到康熙帝的宠爱,据说康熙每次离京都要带着胤祥,父子俩的关系十分融洽。不过等胤祥长大后,却在康熙帝面前失宠,甚至遭到打压,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52诗经网就准备跟各位讲讲有关胤祥的故事,要是感兴趣的

  • 魏惠王之后,魏国为何就衰落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是很多国家强盛、衰落,不断进行的一段时期,其中一个大国魏国,在魏文侯和魏武侯的相继努力之下,魏国的形式可以说是非常好的,可以说,如果后面的君主能够好好发挥一下,走上巅峰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魏惠王却没能好好的将魏国带入一个更高层次,相反,在魏惠王之后,魏国就这样衰落下去了,这究竟是什么原

  • 刘备统治时期的蜀汉,百姓的生活水平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人们每次提起三国时期的时候,都知道魏蜀吴三个国家,也知道三个国家相互之间的各种争斗,或者联合,都是当时那些风云人物的事迹,但是却似乎很少关注百姓们的生活。尽管后世对于刘备推崇备至,但后世人毕竟没有受到过刘备的管理,那么在当时,刘备治下的蜀汉,人们的生活水平是什么样的呢?如果不看刘备这个人,只看他治下

  • 赵奢是如何重创秦军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赵国崛起后,和秦国并列为两强,所以交手在所难免。公元前269年,赵国和秦国在阏与展开了一场战事,当时秦国派出约10万兵力,赵国则没有详细数字,秦军虽然将阏与包围,但赵奢献出奇谋,打赢了这场艰难的战役,最后重创秦军,一战成名。那这次就趁此机会,跟各位讲讲阏与之战的故事,以及赵奢是如何击败强大的秦军的。

  • 浑河血战明军是如何败给后金的,戚家军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浑河血战是发生在天启元年的一场战役。当时努尔哈赤可以说是战无不胜,他趁熊廷弼去职,决定对沈阳发起攻击。最后金军虽然获得胜利,但也是惨胜,被击杀两三千人。浑河血战被称为是戚家军的落幕之战,那这次我们就打算跟各位讲讲有关戚家军的故事。历史上,戚家军是一支战斗力非常强大的军队,有着高达十余万级的斩级记录。

  • 五胡乱华是怎么结束的?汉族当时是怎么挺过去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五胡乱华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的,这个事情还是非常非常不想提起的,但是这个事情又不得不提起了,毕竟这个历史事件是真实的,所以有的历史虽然不忍直视,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还是需要这个正确面对的,所以这个事情也要正确的看待,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五胡乱华的事情,那么这个五胡乱华当时是怎么结束的呢?当时的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