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董偃和刘嫖什么关系

董偃和刘嫖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779 更新时间:2024/1/19 11:04:58

历史上并没有具体记载董偃的死因,只知道他是30岁去世的。不少朋友都会好奇董偃和馆陶公主刘嫖之间的关系,董偃从小长相俊美,后被刘嫖看上,便让董偃在他府上学习读书,实际上两人存在通奸关系。不过当时董偃只有十几岁,而刘嫖已经60多岁了,两人年龄差距相当大,刘嫖真的会对这样一位少年动情吗?刘嫖死后还主动要求要与董偃合葬在一起,感觉这种感情已经不是男宠和主人这么简单了。

1、馆陶公主刘嫖

大汉雄风,历史上汉王朝著名的帝王将相比较多,女性也是星光灿烂,今天讲讲馆陶公主刘嫖的事。

可以说,刘嫖是比较幸运的,她的父亲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一个儿子,本来不可能继承皇位,被封为代王在山西。

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刘邦的老婆吕雉操纵朝廷,后来吕雉去世,太尉周勃联系朝中文武大臣,以恢复汉室的名誉尽杀吕氏一族,刚上任的小皇帝刘弘是个傀儡,年幼不懂事,又失去吕氏这个大靠山,被周勃等人“请”下皇位,此时在京城的汉室宗亲中已经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当皇帝,于是,太尉周勃等人就想到在山西为代王的刘恒。

看来命运这东西,命才是最重要的,是与生俱来的,该这刘恒有当皇帝的命,不费吹灰之力幸运地捡漏上位,成了皇帝,是为汉文帝,他的老婆窦氏成了皇后。

窦氏给汉文帝生了两男一女,长子刘,次子刘武,女儿就是刘嫖,因其封地在馆陶,就被册封为馆陶公主。刘嫖是汉文帝与窦氏的第一个孩子,自小就在父母的宠爱下任性惯了,成了公主更是无所忌讳。

其父汉文帝没当几年皇帝便去世了,其弟太子刘启继承了皇位,另一个弟弟刘武早就被封为藩王,搬出京城。

成为长公主的刘嫖也长大了,整日无事,便到处寻欢取乐,手中有的是银子。说来馆陶长公主刘嫖的兴趣爱好非比常人,喜欢风度翩翩的后生,她的府上来往的都是她看上的帅气英俊的少年,每日与这些青春少年如胶似漆地快活,春风缠绵。

后来,她招了一个驸马爷堂邑侯陈午,这陈午为人老实,被馆陶管得。

其实这也是一种政治联姻,并不是陈午长得多帅,而是陈家是汉朝世袭侯爵,讲究的是门当户对,公主必须嫁给侯爵世家。婚后,馆陶公主接连给陈午生了三个儿女,其中就有嫁给汉武帝刘彻,留下“金屋藏娇”的陈阿娇

这个馆陶公主仰仗母亲窦太后的宠爱与弟弟景帝的纵容,长期出入宫中,为自己和陈家谋得权利与富贵,不仅自己喜欢男宠,还经常给自己的皇帝弟弟汉景帝进献美女。

刚开始,馆陶一门心思想让自己的宝贝女儿陈阿娇当上皇后,便想把阿娇嫁给时为太子的刘荣,便与刘荣的生母栗姬套近乎,这个栗姬因为儿子是太子,自己又深得汉景宗宠爱,所以十分张狂,就有点找不到北,十分憎恨馆陶长公主总是源源不断地输送美人给汉景帝,让她心生怨恨,不仅不同意,还言语讽刺了一番,她忘了馆陶长公主与景宗是姐弟,这关系可比她与汉景帝的关系更亲近。

馆陶长公主可以说长这么大没有人不给她面子,内心十分恼怒,便与汉景帝的妃子王美人拉上了关系,因为王美人的儿子刘彻比较喜欢小阿娇,两个人达成儿女亲家。于是,馆陶长公主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不断在汉景帝面前吹风,说这个栗姬母子的坏话,说王美人母子的好话,天长日久,打动了汉景帝,刘荣被废,王美人的儿子刘彻成功上位为太子。

后来刘彻登基后,馆陶长公主的女儿陈阿娇被立为首位皇后。

2、董偃和刘嫖

据说这馆陶长公主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了很多,风骚有魅力,当丈夫陈午去世后,已经是五十左右的馆陶长公主,府上经常有男人走动。

某一天,府上来了一个卖珠子的妇人,领着一个十三岁左右的少年叫董偃,馆陶长公主一下就喜欢这标致俊俏的少年,便对他说:“我代替你母亲抚养你吧!”

这少年自然愿意留在公主府上,妇人也觉得儿子被公主看上,总比跟着自己奔波吃苦强上许多,于是,董偃就留在驸马府上成了刘嫖的干儿子,其实是被收养的男宠。

董偃得到馆陶长公主的宠幸,摇身一变,成了公子哥,每天锦衣丰食,整个人更加仪表非凡,风流倜傥,潇洒俊美,白天董偃骑着宝鞍白马招摇过市,到了夜晚就与馆陶长公主同床共寢,巫山云雨,馆陶长公主享受他的同时,他也在享受馆陶长公主这成熟的果实。

这董偃乖巧聪明,伺候得馆陶舒舒服服,有时候,她当着众人的面,一把将董偃揽入怀中,两个开始调情,不在乎别人的目光。时间久了,董偃的事情就被王公权贵们知道了,为了巴结馆陶长公主,贵族与官员都向董偃示好,称呼他为董君,这也让他十分得意。

有一个姓袁的老伯,当他听说董偃的事情后,有些为他担心,便专程来找他:“你私通公主,这可不是儿戏,怕是那天皇帝动怒会被杀头的,难道你就打算如此下去吗?”

董偃听了,也觉得事态很严重,十分恐慌地说:“其实我也很害怕,在公主府上吃软饭祸福难料,但苦无良策脱身呀!”

袁老伯很同情他,看他年轻,于心不忍,便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当今圣上(汉武帝)每次出宫祭祖,都会因为路途遥远且荒僻,而没有可住的地方,你可以去禀报馆陶长公主,叫她把长门园子捐让出来,以方便圣上出行,而圣上知道这是你的建议后,或许会饶你不死!”

董偃依计行事,在好好侍奉馆陶长公主满足后,说起这事,馆陶长公主自然愉快答应了,便主动把长门园送给汉武帝,该园子经过修缮后就成了后来的长门宫。

汉武帝听说这主意是馆陶长公主的面首董偃出的,便让馆陶长公主带着董偃来见他,也就允许了他与馆陶长公主的关系,经常随馆陶进宫。

然而,朝中也会有人看不惯馆陶长公主的所作所为。

有一天,汉武帝在宫中设宴,便邀请馆陶长公主与董偃也来参加,当二人兴致勃勃地赶来赴宴之时,时任常侍郎的东方朔(这是历史上一个牛人)突然站起来,拦住了董偃,并且向汉武帝上奏,称董偃有三大可杀罪名。

汉武帝听了,勃然大怒,令人把董偃拉下去斩首,事发突然,馆陶长公主连忙跪在弟弟汉武帝面前,苦苦求情,才化险为夷,让董偃保住了性命。

经过这次风波,馆陶长公主收敛了许多,董偃活到三十岁就死了。还馆陶长公主又活了几年去世了,结束了风流奢侈的一生。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武则天真的去了感业寺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武则天,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咱们国家封建王朝唯一正统的女皇帝,被称之为“千古第一女皇帝”,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惊心动魄。她的一生跨越两个世纪,历经太宗、高宗、中宗、睿宗四朝,有过丧夫、丧子、丧女之痛,是“五品才人”也是“感业寺尼姑&

  • 诸葛亮为何也不重用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赵云一生可以说都没有受到重用,刘备还在世的时候,赵云就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而刘备死后,诸葛亮同样也没有重用赵云。赵云在很多人心目当中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人物了,赵云的形象可以用忠肝义胆来形容,而且在三国时期是难得的一个人物,但是为什么始终却得不到重用呢?刘备是如此,诸葛亮对他也是如此,难道是因为赵云自

  • 周瑜是不是心胸狭窄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如果只是看《三国演义》,可能对周瑜身上的标签就是“心胸狭窄”这四个字,本想和诸葛亮一决高下,最后还被活活气死,只留下一句名言:“既生瑜,何生亮。”但历史上真正的周瑜并非如此,他应该不会小气到和诸葛亮斤斤计较,以当时周瑜的地位来看,诸葛亮和他完全不是一个

  • 赵括被围长平两个月,赵王在干什么为何不救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作为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和赵国两国之间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役,赵括战败,也因此留下了纸上谈兵的笑谈,而白起也成为杀神一般的存在。长平之战当中,秦国偷偷换掉了主将,而赵国一方还以为赵括面对的是王龁,却没想到已经换成了白起,赵括面对白起,输得很惨,自己也在战争中身亡,但当时赵括被白起围困在长平有两

  • 胡亥真的是合法继承人吗?有没有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秦朝时期,秦始皇传位的时候,原本是想要传给扶苏,但是被赵高篡改了遗诏,胡亥篡位成功,扶苏被逼自杀。这件事情是被记录在《史记》当中的,但是这件事情也还是引起了很多人的怀疑,认为胡亥根本其实就是合法的继承人,他并没有篡位,换句话说,就是说秦始皇原本就是要让胡亥继承皇位的,而不是扶苏。究竟哪

  • 康熙皇帝和胤祥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胤禛能够夺嫡成功,离不开十三阿哥胤祥的帮助,能看出,胤祥同样是一位能力非常出众的皇子。胤祥小时候便得到康熙帝的宠爱,据说康熙每次离京都要带着胤祥,父子俩的关系十分融洽。不过等胤祥长大后,却在康熙帝面前失宠,甚至遭到打压,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52诗经网就准备跟各位讲讲有关胤祥的故事,要是感兴趣的

  • 魏惠王之后,魏国为何就衰落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是很多国家强盛、衰落,不断进行的一段时期,其中一个大国魏国,在魏文侯和魏武侯的相继努力之下,魏国的形式可以说是非常好的,可以说,如果后面的君主能够好好发挥一下,走上巅峰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魏惠王却没能好好的将魏国带入一个更高层次,相反,在魏惠王之后,魏国就这样衰落下去了,这究竟是什么原

  • 刘备统治时期的蜀汉,百姓的生活水平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人们每次提起三国时期的时候,都知道魏蜀吴三个国家,也知道三个国家相互之间的各种争斗,或者联合,都是当时那些风云人物的事迹,但是却似乎很少关注百姓们的生活。尽管后世对于刘备推崇备至,但后世人毕竟没有受到过刘备的管理,那么在当时,刘备治下的蜀汉,人们的生活水平是什么样的呢?如果不看刘备这个人,只看他治下

  • 赵奢是如何重创秦军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赵国崛起后,和秦国并列为两强,所以交手在所难免。公元前269年,赵国和秦国在阏与展开了一场战事,当时秦国派出约10万兵力,赵国则没有详细数字,秦军虽然将阏与包围,但赵奢献出奇谋,打赢了这场艰难的战役,最后重创秦军,一战成名。那这次就趁此机会,跟各位讲讲阏与之战的故事,以及赵奢是如何击败强大的秦军的。

  • 浑河血战明军是如何败给后金的,戚家军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浑河血战是发生在天启元年的一场战役。当时努尔哈赤可以说是战无不胜,他趁熊廷弼去职,决定对沈阳发起攻击。最后金军虽然获得胜利,但也是惨胜,被击杀两三千人。浑河血战被称为是戚家军的落幕之战,那这次我们就打算跟各位讲讲有关戚家军的故事。历史上,戚家军是一支战斗力非常强大的军队,有着高达十余万级的斩级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