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公主为什么把张昌宗献给武则天

太平公主为什么把张昌宗献给武则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684 更新时间:2024/1/19 11:05:16

得到武则天宠幸的张昌宗其实是太平公主推荐给自己母后的,后来张昌宗又把自己的哥哥张易之介绍给了武则天,称其善于炼药,才干更是比自己还强。其实张昌宗是太平公主钟意的男宠,她干嘛要把自己喜欢的人献给武则天呢?太平公主曾在二婚期间大肆保养男宠,还与朝臣通奸,可能她身边也不缺一个张昌宗。只是后人喜欢把张昌宗和太平公主之间的感情想的很近,至于真实情况,恐怕已经无从得知了。

太平公主给武则天送面首

武则天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唯一一位称帝的女性领导者,能够坐稳皇帝这把交椅,很明确地暗示出武则天此人的确颇有政治才能。而她一生为丈夫生育许多皇子,却不见得对皇上有多少真心,当时的文武大臣也对她的私生活多有批评,说她一介女子在后宫安置面首,淫乱后宫。

不过,在当时的皇室之中,和她一样,喜欢将美貌男子聚在一处好好疼爱的人却不只她一个,她最宠爱的女儿太平公主也是如此。

那武则天喜欢面首到哪种地步呢?有资料称武则天在位时期专门设置机构“控鹤监”。明面上说的是研究儒法道等宗教学,但实际上这个机构是用来搜罗天下姿态美丽的青年男子,把他们养在一处成为面首。最后,为这个机构修建的建筑成为了一个纵情声色酒池肉林的淫乱之地。

不止如此,武则天曾经有个心爱的面首叫薛怀义,他来自市井,并无多高的修养。被武则天宠幸之后深得重用,脾气却愈发娇纵无礼,就因武则天有了新欢宠幸他人,他就一怒之下纵火伤人。

这时武则天最疼爱的女儿,太平公主就站了出来:“母亲大人,薛怀义受到百官弹劾,您这样再三包庇不是损了您的威严吗?”而武则天最能洞悉根本原因:“这不过是因为薛怀义出生于市井之家,身后并无靠山罢了,那些文武百官哪个不是捧高踩低的东西?”

而此时的太平公主在爱情路上并不顺利,就像在电视剧《大明宫词》之中演绎的一样,虽然有过几任驸马,却没有得到真正的爱情。所以太平公主也需要情感上的慰藉,她也喜欢上了在公主府里偷养面首。

听到母后抱怨心爱的人地位出身太低,她果断将自己心爱的面首张昌宗推荐给了母亲。毕竟张昌宗此人是宰相之子,出身官僚之家,不会被人批评出身太低。

就这样,小小年纪的张昌宗便从服侍太平公主转变为了服侍一国之帝武则天。

张昌宗被太平送进宫的背后

张昌宗进入后宫时只有16岁,少年即将成为大人,在青涩和成熟之间徘徊。太平公主曾经夸张昌宗“年仅弱冠,玉貌雪肤,眉目如画”。他进宫之后,武则天一看,果不其然即刻喜欢上了这位鲜嫩的小公子。

但是无论身份,流言依旧止不住。张昌宗进入后宫之后,也有人上书批评武则天淫乱后宫,武则天却面不改色地解释道,她曾经生育太多子女,伤了身体的根本,这几年来无论吃多少补品,也补不回来,但是如果从年轻男子的身体上吸了精气,身体就会变得越来越好。

我们现在看这个借口,自然觉得甚是荒谬,但在古代,武则天又是那样的身份地位,她这样一说,谁能反驳?只怕是一旦反驳,脑袋也会和身子分家了。

武则天在那个时候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难道此时太平公主将张昌宗送去给武则天是为了她的身体着想,真的信了武则天无意识之间扯出的鬼话吗?

我想并不是这样,太平公主把张昌宗送去服侍武则天,只是为了加固自己的宠爱罢了。武则天可是当时唯一的女帝,而她的好几个儿子也没有太子命,说不定太平公主就开始想入非非眼红皇位呢?

进入后宫的张昌宗风度翩翩,英俊潇洒,陪同武则天在宴席之间玩闹,丝毫不注意自身的不良影响。

“俱侍宫中,皆傅粉施朱,衣锦绣服,俱承辟阳之宠,每令艳集,则令潮戏公卿以为笑乐”,青春年少的张昌宗在酒席上侍奉武则天,肆无忌惮地嘲笑王侯将相却丝毫不害怕,他倚仗着武则天的宠爱,但也让武则天的名声更加难堪。

太平公主如果真的是为了自己的母亲好,哪里会送来自己心爱的情人呢?自己的老母亲都这么大岁数了,还经得起这种玩乐吗?一不小心一命呜呼了怎么办?

说不定太平公主就是打的这个主意,自己手握重权的母后一死,上位的就是自己。

而太平公主对张昌宗也没有真正的爱情,因为张昌忠诬陷了太平公主的另一个情人高戬,太平公主以此为契机,参与了人生之中第一次政治斗争,直接诛杀了张昌宗。太平公主要的只是一个能够乖乖躺在自己手中的棋子,而不是兴风作浪,难以掌控的情人,所以英俊潇洒的张昌宗就丢掉了生命。

太平公主将宠爱的张昌宗送入后宫,只是为了赢得母后的宠爱,如果能得到心仪的权力,则是意外的大礼物。可最后的结局却是张昌宗消失在了人世,武则天母女却仍享受着荣华富贵,皇家多少的宠爱都只是过眼云烟,被送进宫的背后只是欲望之间的痴缠。

爱情有时比草还轻贱

不知道张昌宗、太平公主和武则天三人在这场游戏之中是否付出过真正的感情,或又只是声色犬马逢场作戏,也不知道午夜梦回之时还活着的两个人有没有想起过曾经带给她们带来多少温馨回忆的那个美丽男子。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诗我觉得只是诗人幻想出来的美好状态,世间很难存在绝对单纯,只讲感觉,不讲身边一丝一毫利益的爱情。

就像现代人在结婚之时总要考虑彩礼,双方家境,本身是否有稳定工作等条件,这样的爱,哪里有古书上说得如此美好?只是选择一个合适的人,度过余生罢了。

而在理想之中的真正感情,又有多少呢?有些爱情熬不过就只是单纯有好感,如果熬得过,可能会被称为爱情。也希望大家找到地位平等,势均力敌,并且真正对的人。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曹操想杀左慈,为什么却又没杀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左慈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人物了,他是汉末时期的一个道教的人物,后世很多人称他为“仙人”,有关左慈的事情也都是非常神秘的,再加上史书的记载并没有特别的详细,因此关于左慈这个人,也未必就很了解。据说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对左慈可以说是非常痛恨,总是想要杀掉左慈,可是最终却始终没能杀

  • 明朝官员上班时间是怎样的?揭秘明朝作息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如今上班族的生活,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996”,过了星期三就等于翻过一座山,过了星期五就只剩一上午。这是如今很多上班族的真实写照。整个一年当中,最令上班族快乐的时候,恐怕就是国家法定的节假日了。“笑看人间沉浮事,闲坐摇扇一壶茶”,在这节奏飞快的社会

  • 黄巢起义军能够横扫大半个唐朝,为何最终还是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有很多朝代在最终,都经历过农民起义,唐朝末年就爆发了黄巢起义,是由黄巢领导的民变,而且黄巢起义势力不容小觑,能够横扫大半个唐朝,导致唐朝国力大衰,最终也距离灭亡不远了。不过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黄巢起义,最终却还是以失败告终了,这其中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而黄巢起义如此声势浩大,而且势不可挡,又

  • 宋朝时期的服务业有多先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这是钱穆先生曾经说过的一段话。在与多数人印象当中宋朝的积贫积弱不同,在整个中国的历史当中,宋朝时期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在历史的形成和联系当中,中国的宋代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时期,在学术上因此有着

  • 西汉东汉是一个血脉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西汉也汉朝这东汉也汉朝,那么有的人问了,既然都是汉朝,那么这个最后大家都想问了,这个西汉和这个东汉是否都是一个血脉的呢?这个西汉和东汉的皇室们是不是一家人呢?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东汉的建立者是刘秀,刘秀是不是西汉的皇族呢?这个一

  • 诸葛亮每日能食一斤米,为什么司马懿判断他将命不久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和司马懿对阵五丈原,司马懿却摆起了铁桶阵,任诸葛亮如何激将,都坚守不出。后来诸葛亮派使者求战,司马懿问使者诸葛亮每天能吃多少米,使者回答:“三四升”,听后司马懿便判断诸葛亮恐将命不久矣。三四升米到底有多少?为何司马懿仅凭这点就能得知诸葛亮要死了呢?其实三四升米并不少,真

  • 朱棣为什么选择离开南京,在北京建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朱棣算是削藩政策的受益者,如果朱允炆当年不削藩,他恐怕还当不上明朝皇帝。等朱棣继位后,削藩依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这点朱棣心知肚明。不过很多人不理解,朱棣为什么选择离开南京,要到北京建都,就气候条件来看,南京肯定好于北京,而且南京的底蕴也更加浓厚。迁都不是小事,朱棣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

  • 关羽称张辽武艺不在他之下,那张飞和张辽究竟谁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张飞都是三国顶尖将领,关羽曾对张飞说:“张辽武艺不在你我之下”,能得到关羽的认可,说明张辽的确有两把刷子。在曹魏,张辽立有无数战功,是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如果把张飞和张辽放在一起做个比较,他们究竟谁会更胜一筹呢?网上很多朋友都对此问题产生过好奇心。那今天,52诗经网就准

  • 汉武帝为何宁愿穷兵黩武,也要和匈奴对抗到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匈奴在秦汉时期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强悍的对手了,长城的修建也正是为了抵御匈奴的入侵,这其中汉武帝可以说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汉武帝抗击匈奴,是对匈奴的最强烈的打击,然而后世在给汉武帝评价的时候却认为,他一生中却有穷兵黩武的事件。不过汉武帝毕竟身为皇帝,他难道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穷兵黩武吗?既然他知道,

  • 唐朝的四次玄武门之变是怎么发生的?另外三次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一说到玄武门之变,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了,是唐朝时期李世民发动的一场夺取太子之位的政变,而玄武门之变的最终结果也是李世民获得了太子之位,李建成被杀,才有了后世的唐太宗。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唐朝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总共有四次,其中以李世民的这一次最为有名,那么剩下的三次又是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