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想杀左慈,为什么却又没杀成?

曹操想杀左慈,为什么却又没杀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854 更新时间:2024/2/5 8:00:06

左慈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人物了,他是汉末时期的一个道教的人物,后世很多人称他为“仙人”,有关左慈的事情也都是非常神秘的,再加上史书的记载并没有特别的详细,因此关于左慈这个人,也未必就很了解。据说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对左慈可以说是非常痛恨,总是想要杀掉左慈,可是最终却始终没能杀掉左慈。那么究竟左慈做了什么事情,让曹操对他动了杀心,但是最后却又没杀成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曹操为什么想杀左慈

曹操封为魏王后越发的威风起来,出入用天子的礼仪,还在邺城大兴土木建造了一座“魏王宫”。宫殿建好花园后需要装饰,他便派人到处搜集奇花异果。这时曹操和孙权刚好讲和,孙权听说曹操称王的消息,便派人送了四十担柑子过去,表示祝贺。

这天,东吴送柑子的挑夫们在半路休息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个戴白藤帽子,穿青布衫的道人。这道人也是奇怪,明明是个跛子却非得帮挑夫们挑担子。挑夫们也想多休息会就让这道士去挑,可不想这道士却一点也不比平常人走的慢,而且担子被这道士挑过之后都变轻了许多。

就这么到了邺城后,曹操听说东吴送来的柑子到了,很是高兴,派人挑了几个过来,可谁知一连切了好几个都是空心的。曹操生气的质问押送柑子的官员,官员也搞不懂是什么原因,就说路上遇到那道士后柑子变轻的事情。曹操正准备追问的时候,有人过来报告说外面来了个戴白藤帽子,穿青布衫的道人,自称是左慈。左慈进来后,押送柑子的官员一眼便认出了这是那挑柑子的道人,曹操质问左慈为什么柑子是空心的。左慈说:“岂有此理”,随即拿了一个柑子剖开,柑子很是饱满。曹操拿起来尝了一口,觉得甜的跟蜜一样,他另外又拿一个柑子剖开发现还是空心的,顿时觉得不可思议,奉左慈为上座,宴请左慈。

宴会上左慈吃了一头羊还没有饱,又喝了五坛酒也没有醉意。曹操问左慈还要吃什么,没想到左慈说:“虽然我吃饱了,但是天下的百姓还没有吃饱。你还是息兵吧,不要弄得生灵涂炭了”。曹操说:“要我息兵?那是不可能的”。于是派人将左慈打进了大牢中。

有一天,曹操宴请群臣。关在大牢里的左慈突然出现在了大厅外,曹操和群臣们大吃一惊,左慈在大厅上戏弄了曹操一番后,然后施了法术出宫去了。曹操说:“此等妖人,容不得他”,便派许褚带了三百个士兵去捉拿左慈。抓到左慈后将其押送到了刑场,正准备砍头,突然之间天上电闪雷鸣,狂风不止。曹操惊惧不已,吓得趴到地上。事后曹操头痛病发作,不久后便去世了。左慈从刑场走掉后找了个深山修炼,不久后成仙驾鹤而去。

曹操和左慈的理念不同,若是无法在思想上征服对方,那么只能杀掉对方,否则是养虎为患。对曹操来说,留下左慈是增加了一个安全隐患,一个随时可以杀掉自己的隐患。对左慈来说,留下曹操会让天下百姓卷入战争,曹操非杀不可。

2、为何没杀成左慈

话说左慈从小就有神通,他明六甲、通阴阳、能占卜、懂星象,后来又在天柱山炼丹修仙,左慈得道之后,能呼风唤雨、遁地隐形,可算得上是一位神仙了。有一年,左慈来到魏国,曹操便有意想要见识一下左慈的道术,于是,左慈便十分爽快地答应曹操,说自己可以在一间密闭的房间里,不吃不喝,达一年之久,也就是道家的道术之一——“辟谷”。

曹操把左慈关在一个密不透风的石屋之内,并下令说:“有给左慈送吃食的,杀无赦!”就这样,过去了一年,一年之后,曹操打开屋门,却惊讶的发现左慈不但没有死,反而是红光满面,精神十足。曹操大惊,立刻就要拜左慈为师,然而左慈却说:“修道的人需要清静无为,舍弃一切荣华富贵,我看修道这种事,不是你能够做到的。”

曹操平日里听惯了阿谀奉承,哪里听到过半个“不”字,于是,本就心胸不够宽广的曹操,便对左慈产生了杀机。不过,左慈早已是得道的神仙,他显然已经看透了曹操的心理,于是就对曹操说:“贫道告辞了。”曹操故作热情挽留,笑着说:“先生何故如此着急走呢?”不想左慈却毫不婉转,而是直截了当地回答:“如果我再不走,你就该杀我了!”曹操一愣,脸上青一块白一块的,显得十分尴尬。

左慈走后,曹操越想越气,就下令满城搜捕左慈,果然,曹操手下的官兵,在一家客栈里,抓到了左慈。左慈被押送到曹操的面前,曹操问话,左慈却总是闭目不答,正当曹操气得要准备用刑的时候,忽然门外又站着一个左慈,在朝着曹操哈哈大笑。

曹操急忙让人前去抓捕,可是,门外的左慈却又突然不见了。曹操明白,这是左慈在戏弄他,于是就下令,请已经抓到的那个左慈,打入死牢,明日午时斩首。

第二天正午,左慈被五花大绑地押到了刑场,然而,就在刽子手的鬼头刀将要抬起的时候,围观的人群中却忽地发出了一阵骚动,接着,刑场边上就出现了十几个左慈,那十几个左慈都在哈哈大笑,宛如在嘲笑那些官兵。法场的官兵正要抓捕,可是,那十几个左慈却眨眼之间又不见了,而且,就连刑场上准备被砍头的那个左慈,也一并消失了。

法场的官兵急忙将此事报告给曹操,曹操一听,气得火冒三丈,于是,曹操又下了一道更加严厉的命令——但凡看到左慈,当场杀之!曹操此令一出,左慈不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是更加活跃了,大街上宛如到处都是左慈,可问题是,曹操手下的官兵,却一个也抓不着,曹操也只能干瞪眼了。

当然,即使到最后,曹操也没有如愿,因为左慈早已得道成仙了,而身为凡人的曹操,又怎么可能杀死一个神仙呢?

3、左慈真的成仙了吗

左慈在历史上是有的,但升天成仙不是真的,《后汉书左慈传》有记载,源于现实生活又超越历史。

“三国演义”关于他的描述,属于7个真正的虚拟“中的”虚拟“,以反映题材的小说,那里有很多的情节,对曹操形成鲜明对照的曹操(曹操这样做是奸诈的,但罗贯中为了表达正统的立场与汉代的主题,丑化曹操),中国古代的生活是充满传说,神化,所以罗贯中把左慈这么写的神通并不奇怪。

左慈(156?--289?),字元放,汉族,庐江(今安徽庐江西南)人,是东汉末年方士。他少明五经,兼通星纬。见汉祚将尽,天下向乱,乃叹曰:“值此衰运,官高者危,财多者死。当世荣华,不足贪矣。”乃学道术,尤明六甲,能役使鬼神,坐致行厨。精思于天柱山中,得石室,内《九丹金液经》,能变化万端,不可胜纪。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明朝官员上班时间是怎样的?揭秘明朝作息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如今上班族的生活,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996”,过了星期三就等于翻过一座山,过了星期五就只剩一上午。这是如今很多上班族的真实写照。整个一年当中,最令上班族快乐的时候,恐怕就是国家法定的节假日了。“笑看人间沉浮事,闲坐摇扇一壶茶”,在这节奏飞快的社会

  • 黄巢起义军能够横扫大半个唐朝,为何最终还是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有很多朝代在最终,都经历过农民起义,唐朝末年就爆发了黄巢起义,是由黄巢领导的民变,而且黄巢起义势力不容小觑,能够横扫大半个唐朝,导致唐朝国力大衰,最终也距离灭亡不远了。不过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黄巢起义,最终却还是以失败告终了,这其中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而黄巢起义如此声势浩大,而且势不可挡,又

  • 宋朝时期的服务业有多先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这是钱穆先生曾经说过的一段话。在与多数人印象当中宋朝的积贫积弱不同,在整个中国的历史当中,宋朝时期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在历史的形成和联系当中,中国的宋代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时期,在学术上因此有着

  • 西汉东汉是一个血脉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西汉也汉朝这东汉也汉朝,那么有的人问了,既然都是汉朝,那么这个最后大家都想问了,这个西汉和这个东汉是否都是一个血脉的呢?这个西汉和东汉的皇室们是不是一家人呢?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东汉的建立者是刘秀,刘秀是不是西汉的皇族呢?这个一

  • 诸葛亮每日能食一斤米,为什么司马懿判断他将命不久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和司马懿对阵五丈原,司马懿却摆起了铁桶阵,任诸葛亮如何激将,都坚守不出。后来诸葛亮派使者求战,司马懿问使者诸葛亮每天能吃多少米,使者回答:“三四升”,听后司马懿便判断诸葛亮恐将命不久矣。三四升米到底有多少?为何司马懿仅凭这点就能得知诸葛亮要死了呢?其实三四升米并不少,真

  • 朱棣为什么选择离开南京,在北京建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朱棣算是削藩政策的受益者,如果朱允炆当年不削藩,他恐怕还当不上明朝皇帝。等朱棣继位后,削藩依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这点朱棣心知肚明。不过很多人不理解,朱棣为什么选择离开南京,要到北京建都,就气候条件来看,南京肯定好于北京,而且南京的底蕴也更加浓厚。迁都不是小事,朱棣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

  • 关羽称张辽武艺不在他之下,那张飞和张辽究竟谁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张飞都是三国顶尖将领,关羽曾对张飞说:“张辽武艺不在你我之下”,能得到关羽的认可,说明张辽的确有两把刷子。在曹魏,张辽立有无数战功,是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如果把张飞和张辽放在一起做个比较,他们究竟谁会更胜一筹呢?网上很多朋友都对此问题产生过好奇心。那今天,52诗经网就准

  • 汉武帝为何宁愿穷兵黩武,也要和匈奴对抗到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匈奴在秦汉时期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强悍的对手了,长城的修建也正是为了抵御匈奴的入侵,这其中汉武帝可以说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汉武帝抗击匈奴,是对匈奴的最强烈的打击,然而后世在给汉武帝评价的时候却认为,他一生中却有穷兵黩武的事件。不过汉武帝毕竟身为皇帝,他难道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穷兵黩武吗?既然他知道,

  • 唐朝的四次玄武门之变是怎么发生的?另外三次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一说到玄武门之变,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了,是唐朝时期李世民发动的一场夺取太子之位的政变,而玄武门之变的最终结果也是李世民获得了太子之位,李建成被杀,才有了后世的唐太宗。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唐朝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总共有四次,其中以李世民的这一次最为有名,那么剩下的三次又是怎

  • 欧阳修和狄青有何恩怨,一场多重巧合造成的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是出了名的重文抑武,皇帝和文官对武将的猜忌无处不在,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宋朝对外战绩不佳也就不奇怪了。不过很多忠诚的武将因此惨遭冤杀,让人感到十分荒荒唐,其中最出名的想必就是岳飞的故事。当然除了岳飞还有一位名将惨遭文官集团的陷害,这个人就是狄青。而且这起事件还跟当时的大文学家欧阳修有关,欧阳修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