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虬髯客传的作者是谁

虬髯客传的作者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314 更新时间:2024/2/5 7:34:29

安史之乱以后,盛唐开始逐渐走衰,到了晚唐已经呈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各自为战。乱世自然让很多人心存不满,但一时又无力改变现状,所以便将很多希望寄托在伸张正义的侠客身上。《虬髯客传》这部小说便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孕育而生的,而《虬髯客传》对后世的武侠小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今天就准备和大家讲讲《虬髯客传》的作者究竟是谁,还有大致的故事内容。

1、唐代传奇

唐末杜光庭创作了唐代传奇《虬髯客传》,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塑造了李靖、红拂、虬髯客三个人物,后世称之为“风尘三侠”。

话说隋炀帝杨广南幸江都,命司空杨素留守西京(长安,今西安),这杨素一贯骄傲,又因世事纷乱,天下之权重无出其右,对大臣往往狂傲无礼,每次有公卿或客客入见,他都是坐在胡床上(许多人认为是睡觉的床,这胡床其实类似于今日的沙发,可坐可卧),令美人侍婢环列左右,这派头着实不一般。

年轻的李靖,一介布衣(按照传奇中来,实际上李靖家庭比较显赫,而隋炀帝杨广下扬州之时,杨素已经去世十余年了。),自负豪气与才干,来进谒杨素,这杨素见了这个后生半搭不理,半仰半卧地根本没有正眼看他。

李靖向前走了一步说:“天下方乱,英雄竞起。公是帝室重臣,应以交纳豪杰为上,不应该如此见宾客。”弦外之音这样太无礼。

杨素眯着眼睛望了望他,觉得这后生气轩非凡,便坐了起来,向李靖表示歉意。

这杨素身侧有一个手执红拂的美艳女子,发现这李靖不是凡间物,倜傥风流,骨子里透出一种英气,便芳心暗动。

李靖告辞而去,这红拂女便暗中打听到李靖的住处,乘着月色来到李靖人住的旅舍。

李靖半夜听到有人叩门,十分惊讶,便起床穿衣,打开门却见一个少年手持行囊闯了进来,催促他赶紧关门。

李靖更加疑惑不解,却见那少年解开紫色的衣衫,脱下皂色的帽子,刹那变成一个十七八岁绝色美人。

李靖越加惊异,这是怎么回事?

那美人开口说:“你还认识我吗?”

李靖审视片刻说:“杨家!”

美人莞尔一笑说:“妾就是杨家的红拂妓。”说着便躬身下拜,李靖慌忙回礼,问她因何深夜到此?

红拂说:“妾侍奉杨素多年,形形色色的人见的多了,今日得识君,仪表绝伦,丝萝不能独生,愿托乔木,因此深夜来奔。”好一位“托乔木”的红拂,慧眼识君。

李靖一听,不由变色:“杨司空权重京师,你从他府上逃来,万一被他知道,岂不是惹祸?”

红拂说:“杨素已经是尸居余气,有什么可怕的?现在他府上的侍女多半都跑了,他没心里追查。妾所以敢放胆前来,不会连累郎君,愿君勿惧。”

李靖问她的姓氏,红拂告诉李靖姓张。

于是,二人共坐,这红拂谈吐俊雅,眉黛风流,宛如天仙,让李靖心生爱慕,这红拂更是心属李靖。

2、路遇大侠虬髯客

第二天,李靖带着红拂上路去太原,一来怕杨素追捕,二来找一个能施展才华的地方,中途他们投宿在一个叫灵石的旅舍。

第二天黎明,太阳刚刚升起,炉上烹的肉快要熟了,李靖正在院中刷马,红拂长发飘飘,正在窗前梳妆,但见一个骑着一头骞驴的人生得威武雄昂,一脸红色虬髯更添了几分英雄气概,在旅店前下驴,取了一个枕头便躺在地上,一双电目打量着临窗梳头的红拂。

李靖认为这个人无礼之极,不由动怒,红拂见多识广,看出这人非平常之人,一手握着秀发,一手摇了摇阻止李靖,然后梳理完秀发,款款走出来给这人施礼,询问来者姓名。

虬髯者自称姓张,红拂道:“妾也姓张。”

虬髯客爽朗地笑了:“今日幸遇一个小妹。”说话间跃然而起,红拂招呼李靖过来相见,彼此过礼,原来这虬虬客是一位豪侠 。

肉已经熟了,红拂约虬髯客共饮 ……

随后三人结伴来到太原,在好友刘文静的引见下,见到了李公子李世民。

事后,虬髯客把他们请到一处大宅子,虬髯客告诉李靖:“那位太原李公子,日后必能开创太平盛世,以兄弟之才正可以辅佐他成就大事。”又对红拂说:“妹妹有天人之姿,不世之艺,当今世上,唯有妹妹能识李郎(李靖),也唯有李郎能成就妹妹。我将这里的财富、奴仆都拿来资助你们,我与我妻带一个仆人侍候,在东南千里之外有扶余国,不出十年,我将在那里成就霸业,妹妹与兄弟到时就等着面朝东南为我庆贺吧!”

说完,带着妻子与仆人乘马而去。

李靖待虬髯客走后,发现这大宅院不仅有奇珍异宝,更有无数的兵书战策,令李靖欣喜。

李靖得到虬髯客的倾家资助,遂投效到太原李公子府上,这位李公子就是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

李靖为大唐建立不世之功,击东突厥,降服吐谷浑等盖世奇功,成为震古烁今的千秋名将。

唐贞观十一年,李靖任尚书右仆射,赐爵卫国公,李靖达到了多少人期望的出将入相。也就是这一年,有南蛮的奏报传至京师,说东南扶余国,有豪杰率甲兵十万,战船千艘,杀了扶余国主,自立为君。

李靖一听,就猜到这位豪杰一定是兄长虬髯客,于是,连忙对妻子红拂说,夫妻二人斟满美酒,面向东南,遥视兄长虬髯客霸业得成,福寿圆满,世间相传,卫国公李靖的兵法韬略皆是虬髯客所传,风尘三侠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有关虬髯客,据说本名张仲坚,他的父亲是扬州首富,由于他出生时其父嫌他长的太后,想杀死这孩子恰好昆仑奴路过,救了他,把他抚养大,又传授他文韬武略。

虬髯客长大后,胸怀大志,行侠仗义,要建立一方霸业。

《虬髯客》反映红拂“美人慧眼识英雄”、李靖的“将相择主”、虬髯客的“巨眼识穷途”等主题。

有关红拂,据说本名张出尘,她的父亲叫张忠肃,是陈朝大将,隋灭陈时,张忠肃被隋将史万岁所杀,其母是江南沈家大户之女,丈夫死后成了隋文帝的乳娘,红拂自小在杨素府上长大,充当歌妓,由于手持红色拂尘,被人们称为红拂女。

红拂后来随李靖南征,路过醴陵,染病去去世。

据说红拂墓位于醴陵渌水西岸的西山上,墓坐西朝东,为三合土筑成,碑顶为花岗岩质的四角飞檐,呈葫芦状,墓碑正面刻“红拂之墓”,左右刻有一副对联:

红拂有知应识我,青山何幸此埋香。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李靖更是厉害角色,其事迹比传奇更精彩,唐高祖李渊赞曰:“古之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岂能及也”。

3、历史上真实的李靖

李靖,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出生于官宦世家,是隋代杰出的军事家,一代名将,临汾郡公李诠之子,其舅舅是隋朝大将韩擒虎

由于受家庭的熏陶,自小就有“文武才略”,颇有雄心壮志,曾对其父说:“大丈夫如果遇到圣明的君主和时代,应当建立功业求取富贵,何必做一个读书人。”

其舅韩擒虎每次与他谈论兵事,无不拍手称绝,拍着他的肩膀说:“可与之讨论孙吴之术的人,只有你啊!”

《旧唐书》载:李靖天赋了得,悟性超人其舅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名将,他自小就随舅舅学习兵法与武艺,为了训练李靖,在自己的两个耳朵上各挂了一个小铁环,头上再顶一个铜钱,让李靖纵马舞枪迎面冲过来,枪挑双环,回马刺钱,这两个动作十分高难,危险系数极大,万一有一个小闪失,韩擒虎的老命休矣。

李靖弱冠便出任长安县功曹,转殿内直长,虽然仅是一个不入流小官吏,但以才干闻名于隋朝公卿之中,吏部尚书牛弘赞曰:“王佐之才”,当时还在世的权臣杨素扶着坐床对他说:“你小子将来也要坐到这个位置!”

隋炀帝大业末年,李靖出任马邑丞,是太原留守李渊手下,此时的隋朝,天下大乱,反隋势力风起云涌,烽火连天,河北的窦建德、河南的翟让李密、江淮的杜伏威队伍均声势浩大,身为皇亲国戚的太原留守李渊也准备起兵造反,李靖敏锐地发现了李渊的不良企图,就打算赶往扬州向隋炀帝杨广汇报李渊的异动,许知他刚到长安,关中关东都已经大乱,道路不通,让他只好暂时留在长安,更令他想不到的是,李渊起兵后很快就攻占了长安,李靖因是隋朝官员而被捕,与一些隋朝官员一起被押往刑场处死。

临刑前李靖大声喊道:“明公(指李渊)兴起义兵,本是为天下除去暴乱,怎么能没有完成大事,而以私人恩怨斩杀壮士呢?”

这一嗓子救了他的命,李渊闻听此言,觉得这个人是一个人才,就释放了他,李渊的儿子李世民慧眼识英雄,赏识他的才识胆气,召入幕府,成了李世民的手下,并屡建战功。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冬天,李靖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封上柱国,永康县公,开始招抚岭南,并最终成功将岭南九十六州归入大唐版图。

唐统一大业完成后,李靖被外放到灵州任大都督,节制西北军务。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当时的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不和,想武力夺权,事先派人去边关询问他的态度,李靖果断拒绝了李世民的请求,但也没有将此事汇报给唐高祖李渊。

可以说李靖是个大智慧的人,敏感的政治触角,不站队,就是效忠大唐王朝,这让夺权成功的李世民大加赞赏,调他回京任刑部尚书,又转兵部尚书,授命率军出征东突厥。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唐太宗批准了李靖的辞职请求,允许他回家养老,然而不到半年,吐谷浑可汗伏允率军进犯凉陇西州,64岁的李靖又被请出山挂帅出征。

伏允闻大唐战神李靖统兵而来,便命大军“烧去野草”退兵,针对这一状况,随军将领都认为战马没有吃的,不适进攻,唯李靖“决计而进,深入敌境”,率兵马沿湟水而进,进击青海湖西的伏允城。

随后一路向西长途奔袭千余里,越过柴达木盆地,穷追伏允军队至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袭破伏允帐,俘其妻”,伏允只身逃窜,最终“愁蹙自经而死”,平定了吐谷浑,班师后告老,闭门谢客,直至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以79高龄善终。

历史上能征贯战的名将很多,能立功又能立言,文韬武略的可谓少之又少,李靖是历史上少有的军事家,著有《六军镜》《卫国公手记》《韬钤总要》《玉帐经》《弓诀》等兵书,可惜都已经失传,留传后世的仅有李靖与唐太宗李世民讨论用兵之道的《李卫公问对》及《卫公兵法》。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明朝末年为何没出现资产阶级革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1644年,我过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岁建立的王朝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为了能够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整整二百七十六年间,朱元璋和他的子孙后代坚守着这一信念,收复了属于汉人的华夏大地。也正是这汉人最后的王朝,重现了昔日的汉唐盛世。在这两百年间,神宗统治下的万历新政为明朝带了中国历史上经济的巅峰

  • 太史慈是如何败给张辽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中,是对太史慈的结局进行了一些更改,和《三国志》相比,太史慈去世的时间要晚几年。群英会上,太史慈是周瑜的监酒官,在赤壁之战中,太史慈负责切断曹操的援军,立有功劳。不过在此后的合肥战役,太史慈大战张辽,但最后却因为轻视了张辽的谋略,导致中箭身亡。这次就准备跟大家回忆下这段历史,看看太史慈和

  • 崇祯皇帝岳父周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在崇祯帝还是信王的时候,娶了周奎的女儿周氏,等崇祯继位,周奎便成了国丈。据记载,周奎非常富有,但他为人却很吝啬,几乎是达到一毛不拔的地步。明朝末年,内忧外患严重,后来周奎被李自成的大军缉拿让他捐款,周奎却不愿捐助银两,最后自己的家人全被逼死,周奎依然无动于衷。死到临头,周奎却舍不得这些身外之物,等李

  • 蔺相如和廉颇有何矛盾,“将相失和”的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廉颇负荆请罪,同蔺相如从将相不和,到将相和,这个历史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不过廉颇和蔺相如之所以会产生矛盾,其中真正的原因并没有那么简单,不只是廉颇瞧不起蔺相如而已。实际上,纵观蔺相如和廉颇的一生,他们颇有相似之处,两人的仕途之路都算不上一帆风顺,期间尝尽辛酸苦辣。那下面就来分析下这其中很少被人知晓

  • 中山寨是什么意思,刘禅究竟想表达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面对曹魏的进攻,刘禅自知蜀汉已走到尽头,便选择投降邓艾,至此蜀国就此灭亡。如何处置刘禅是个问题,司马昭并没有杀刘禅,而是将他封为安乐公,和部分大臣安排入住洛阳。不过刘禅活着始终是个隐患,一向谨慎的司马昭为何肯放任刘禅不管呢?传闻,这跟刘禅在自家门上刻着的三个字有关。很多人都觉得刘禅算不上明君,但他为

  • 三国董承只是个小人物,为何曹操会非常忌惮?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董承这个名字,在整个三国历史上来看,并不是特别的出名,而且如果按照人物的作为来看,董承更像是一个配角人物,既不出名,也没有太大的作为,但实际上,董承就算是一个小人物,却也是一个让曹操非常忌惮的小人物,这又是为什么呢?曹操究竟在忌惮些什么,董承又有什么能力让曹操忌惮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张作霖被炸死日本首相辞职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在张作霖统治东北地区的时候,就关于如何处理如本关东军方面的利益与日本人有过多次周旋。对于张作霖,日本人可以说是非常无可奈何的,在日本人的内部也是及其矛盾的。有主张对张采取强硬措施的(关东军),也有想用软刀子的(政客)。不过,对于时任首相的田中义一来说,他想利用张作霖,达到以华治华的目的,命日本修建铁

  • 三国时期的三个张苞分别是谁?除了张飞的儿子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一说到张苞这个名字,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张飞之子,张飞的儿子的确叫张苞,但是在三国时期,也不止有张飞的儿子叫张苞,还有另外两个人也叫做张苞,那你知道这两个张苞分别是谁吗?三国时期这三个张苞分别是谁,他们各自都有着什么样的人生经历呢?这三个张苞最终都是什么结局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在

  • 下宫之难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下宫之难这个名字如果你不是很熟悉的话,那你一定对另一个名字很熟悉,那就是赵氏孤儿。赵氏孤儿的故事就取自于这一场历史事件。但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赵氏孤儿的故事更吸引人,因此对于产生这场历史事件的下宫之难的关注就没有那么高了,但这件事情却并没有那么简单,究竟下宫之难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又是一个怎样

  • 卢象升是否被杨嗣昌所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卢象升的死究竟是不是杨嗣昌所致?当年清军分三路南下,卢象升坚决主战,誓与清军对抗到底。但手握兵权的杨嗣昌却主和,两人意见不同,杨嗣昌便处处掣肘,导致卢象升几次出击都已战败告终。最后卢象升战死疆场,杨嗣昌担心卢象升没死,怕他日后报复,还派专人去查。卢象升身为将领,他的结局或许很难改变,但因为杨嗣昌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