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山寨是什么意思,刘禅究竟想表达什么

中山寨是什么意思,刘禅究竟想表达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931 更新时间:2024/2/5 7:34:54

面对曹魏的进攻,刘禅自知蜀汉已走到尽头,便选择投降邓艾,至此蜀国就此灭亡。如何处置刘禅是个问题,司马昭并没有杀刘禅,而是将他封为安乐公,和部分大臣安排入住洛阳。不过刘禅活着始终是个隐患,一向谨慎的司马昭为何肯放任刘禅不管呢?传闻,这跟刘禅在自家门上刻着的三个字有关。很多人都觉得刘禅算不上明君,但他为人应该并不笨,不然不可能得以善终。

刘禅投降

三国末期,随着天下形势的巨变,大家都基本能预测到最终的结局了,魏国国力越来越强,而吴、蜀两国各自偏安一方,是远远比不了魏国的,最终灭国只是时间的问题了。公元263年,魏国发动大军,准备一举攻灭蜀汉,不过钟会大军却被姜维成功的阻挡在了剑阁,不能动弹。一番僵持后,魏军毫无办法,差点萌生了退意,这个时候邓艾主动请缨,从阴平小道杀入蜀汉腹地,起到一个出其不意的效果。

邓艾的计谋成功了,他创下了一个军事奇迹,直接杀入了蜀汉。不过他也没有去调头夹击姜维,而是直接杀向了成都!刘禅派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统领御林军抵抗,结果被邓艾打的大败,诸葛瞻战死,成都周边最后一支可战之兵彻底覆灭。看到这种情况,刘禅自知没有抵抗意义了,也不想成都百姓陷入战火之中,于是主动出城投降了,得到了优待。

刘禅投降后,被司马昭下令将其迁到洛阳,在司马昭的眼皮子底下生活。刘禅毕竟曾是蜀汉的国君,司马昭对其还是不太放心,所以时不时的就借机试探一下刘禅,看看刘禅有没有反意。不过刘禅的表现,倒是没有丝毫问题,虽然“乐不思蜀”给他留下了骂名,不过也使得司马昭没能找到机会击杀刘禅。在洛阳待了一段时间,司马昭始终没有找到刘禅的把柄,于是把刘禅迁到河南省鹤壁市的阿斗寨,看看刘禅远离自己后,会不会表现出他的不臣之心。

结果刘禅的表现大大的出乎了司马昭的意料,也使得司马昭对刘禅的观感彻底发生了变化,不再对刘禅怀有杀意了。

刘禅做了什么,使得司马昭顿时杀意全无了?原来他直接在门上刻上“中山寨”三个字,那么为何仅仅刻了这三个字,就可以使得司马昭不再对刘禅怀有杀意了呢?这三个字有何特殊的含义?

中山寨什么意思

“中山寨”的中山二字,其实是大有来头的。中山二字主要来源于中山靖王刘胜的封号,刘胜本为汉景帝之子,汉武帝的异母兄弟,后来被封为中山王。而刘胜这个人呢,是典型的胸无大志,根本没有什么政治理想,他自我最大的理想就是享受生活,这一点他也确实做到了。据《史记》记载,刘胜每天的生活就是听听音乐,看看歌舞,然后沉迷娱乐,一辈子竟然生下了一百二十多个儿子,可谓是纨绔子弟的典范了。

刘备最开始出场的皇族身份其实就是中山靖王的后代,此时刘禅将寨名改成中山靖王,一方面是说自己是中山靖王的后代,一方面则体现了他的志向,其实是想向祖宗刘胜一样,好好的享受生活,没有其他任何想法。司马昭聪明,一眼就看出了刘禅的志向,对于这种对自己没啥威胁的人物,司马昭也就不好再痛下杀手了。

“中山寨”三个字反过来,其实就是“在山中”!什么意思呢?其实这就是刘禅对司马昭的彻底臣服之心,希望司马昭不要赶尽杀绝了。在山中一方面说明,刘禅已经决定隐居在山中,不问世事了,外界的一切变化,蜀汉故地的一切事物都和他刘禅没有关系了,他就想在山中隐居,悠闲地度过这一生。

在山中还有一方面的意思就是说我刘禅已经被你司马昭控制在山中了,相当于是被软禁,我也没有办法跑,一切都在你司马昭的掌控之中,我本身也是不想跑,我都这样做了,完全是一个对你毫无威胁之人,你何必还要赶尽杀绝呢?

这其实也算是刘禅作为一个普通人对司马昭的哀求吧,请求司马昭放他一条生路。司马昭何等聪明,读懂了这两个意思,当然也就不好做得太过分了,毕竟人家刘禅各方面确实是做得挺不错,没有丝毫反抗的意思,他也得顾及一下其他人的看法。

刘禅在寨门上刻上“中山寨”,一方面是以祖宗中山靖王刘胜自比,表达自己只想了此残生的,没有任何其他争权夺利的想法。另一方面把三个字反过来看,也说明刘禅此时的处境,都在司马昭的掌控之下,如此明白地说出这个意思,其实也是刘禅对司马昭的一种哀求,而司马昭在读懂这两种意思后,也是于心不忍,放弃了诛杀刘禅。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三国董承只是个小人物,为何曹操会非常忌惮?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董承这个名字,在整个三国历史上来看,并不是特别的出名,而且如果按照人物的作为来看,董承更像是一个配角人物,既不出名,也没有太大的作为,但实际上,董承就算是一个小人物,却也是一个让曹操非常忌惮的小人物,这又是为什么呢?曹操究竟在忌惮些什么,董承又有什么能力让曹操忌惮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张作霖被炸死日本首相辞职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在张作霖统治东北地区的时候,就关于如何处理如本关东军方面的利益与日本人有过多次周旋。对于张作霖,日本人可以说是非常无可奈何的,在日本人的内部也是及其矛盾的。有主张对张采取强硬措施的(关东军),也有想用软刀子的(政客)。不过,对于时任首相的田中义一来说,他想利用张作霖,达到以华治华的目的,命日本修建铁

  • 三国时期的三个张苞分别是谁?除了张飞的儿子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一说到张苞这个名字,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张飞之子,张飞的儿子的确叫张苞,但是在三国时期,也不止有张飞的儿子叫张苞,还有另外两个人也叫做张苞,那你知道这两个张苞分别是谁吗?三国时期这三个张苞分别是谁,他们各自都有着什么样的人生经历呢?这三个张苞最终都是什么结局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在

  • 下宫之难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下宫之难这个名字如果你不是很熟悉的话,那你一定对另一个名字很熟悉,那就是赵氏孤儿。赵氏孤儿的故事就取自于这一场历史事件。但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赵氏孤儿的故事更吸引人,因此对于产生这场历史事件的下宫之难的关注就没有那么高了,但这件事情却并没有那么简单,究竟下宫之难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又是一个怎样

  • 卢象升是否被杨嗣昌所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卢象升的死究竟是不是杨嗣昌所致?当年清军分三路南下,卢象升坚决主战,誓与清军对抗到底。但手握兵权的杨嗣昌却主和,两人意见不同,杨嗣昌便处处掣肘,导致卢象升几次出击都已战败告终。最后卢象升战死疆场,杨嗣昌担心卢象升没死,怕他日后报复,还派专人去查。卢象升身为将领,他的结局或许很难改变,但因为杨嗣昌的所

  • 建安二年有何不寻常,两位孩童将改写三国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建安二年被称为是不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曹操经历宛城之战的惨败,自己差点被杀,他的长子曹昂战死、典韦战死,对曹操来说是一重大损失。当时曹丕只有10岁,好在是捡了一条命。另一边,孙权同样深陷困境,他被数千名乱军包围,最后周泰冒死将孙权救出,不然恐怕就没有此后的东吴政权了。这些事件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 北宋疆域与秦朝差不多,为什么秦朝是大一统王朝北宋却不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秦朝是我国古代的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这一点历史上都是认可的,也正是从秦朝开始,开启了大一统的朝代时期,后世王朝大多追求的也都是统一。然而,很多人却认为,北宋并不算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然而北宋时期的疆域和秦朝时期也是差不多的,为什么秦朝是统一但北宋就不是统一了?北宋不算是统一王朝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今

  • 刘放为何力主司马懿辅政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曹魏大臣刘放是西乡侯刘容后裔,从血缘来看,刘放算是汉武帝后人。刘放在魏国身兼重职,特别是在曹睿时期,他可以说是权倾一时。曹睿临终前,对辅政大臣的人选还没有下定决心,而刘放极力推荐曹爽和司马懿为托孤大臣,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刘放最后是“执帝手强作之”,但他为何要力推司马懿呢

  • 宋朝皇帝为什么戴大臣的帽子?究竟有什么寓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经常可以在各种影视剧里面看到,古代的皇帝和大臣们,大部分时候他们各自的装束是很不一样的,皇帝的服饰相比起大臣们的服饰,自然是要更贵重一些,而且也更能够体现出自己的身份,但是宋朝却似乎不是这样,皇帝的衣服虽然与大臣不同,但是头上的帽子却似乎都是一样的长翅帽。但如果说长翅帽是为了防止臣子交头接耳发明

  • 姜维一计害三贤是怎么回事,“三贤”是哪三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魏国灭蜀,但姜维在最后一刻还没有放弃,他看出钟会有自立的野心,便打算故意拉拢他想借机复国。但这件事却演变成了姜维一计害三贤,最后姜维并没能达到目的,邓艾、钟会相继被杀,而真正的赢家只有一位就是司马昭,这也为此后司马家改朝换代扫除了最后的障碍。今天就准备就此机会跟大家介绍下一计害三贤的来龙去脉,对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