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作霖被炸死日本首相辞职是为什么?

张作霖被炸死日本首相辞职是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918 更新时间:2024/2/5 7:34:36

张作霖统治东北地区的时候,就关于如处理如本关东军方面的利益与日本人有过多次周旋。对于张作霖,日本人可以说是非无可奈何的,在日本人的内部也是及其矛盾的。有主张对张采取强硬措施的(关东军),也有想用软刀子的(政客)。不过,对于时任首相的田中义一来说,他想利用张作霖,达到以华治华的目的,命日本修建铁路,这样就可以使其将整个东北方面的利益“捆绑”,用经济拴住老张,这样就不必发动战争,从而满足日本的利益。

从日本人的利益出发,这个办法是非常好的,当然,在这其中也夹杂着田中义一的一些个人私利。

田中义一这个人相对之后的首相,并不是那么极端,他主张“友好”外交,用利益栓人,他本人和张作霖的私交是非常好的。

又一次,老张被小日本抓了,故意安了个罪名:俄国间谍,倘若没有田中义一的解救,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的东北了。田中义一眼光毒辣,很会识人,一眼就识出张作霖日后必成大业。

在那个时候,田中义一仅是一个小参谋,而张作霖不过是一个登不上台面的人物,可在20年后,这两个人都成为了“大人物”。

早些年,日本当局对张作霖的帮助可是很大的,并使他成为北洋的统治者,可后来老张手下的心腹叛变,老张也差点被弄死,也是日本人的援助,否则东北王又要完蛋了。

他们两人的私交很好,在一些很隆重的公开场合,田中义一不止一次对外界表示,张作霖就是我的兄弟。尤其是打败郭松龄后,张作霖借坡下驴,默认田中义一提出的条件,“兄弟二人”甚是欢喜。

但是,一旦涉及到了国家利益以及土地问题,他们二人可是谁都不让步,争吵是必然的。不过。对于田中义一个人而言,能够和平地与张作霖谈判并达到自己的目的那才是最重要的,田中义一从来没想过要对老张动刀。

可是,关东军迫不及待,秘密地制造了皇姑屯事件,正因如此,曾经叱咤风云的东北王张大帅死于非命。

时任首相田中义一得到这个消息后,甚是悲伤痛哭。相识相知多年的异国兄弟,就这样离世,田中义一怎能不悲痛,而且还是死于日本人之手。随后,田中义一用非常愤怒的语气给满铁总裁写了一封书信,并表意:多年的苦心经营都完了!

人算不如天算,皇姑屯事件一发生,彻底将田中义一在华的计划完全破坏,同时这也侧面得出身为一国首相的田中义一没有任何实际权力。

对于他们的裕仁天皇来说,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是非常慌张的,他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至于私自谋划并指挥此事件的相关人员,田中义一坚决地对他们进行了处理,送到军事法庭,并公开声明一定严惩不贷。

结果不言而喻,军队完全站在那个幕后人的一边,只有田中义一成为了被落的首相。军国主义就是这样,谁拿枪杆子谁说了算,日本军方的实力不停地膨胀,身为首相的田中义一无能为力,他也很清楚自己在军队面前就如同大人与小孩,没办法,田中义一只能将所有的委屈天皇哭诉。

日本军方很强悍,他们故意歪曲真相,将虚假的信息传达给天皇,天皇信以为真,认为是自己听信了田中义一的“谗言”,并不是军方的草率行事才出了这个事件,天皇认为张作霖之所以会死,是因为他们本国国内敌对势力干的,然后嫁祸给日军。天皇被蒙蔽,错误地认为田中义一是一个无能的饭桶,于是就不搭理他了,把他轰了出去。

至此之后,田中义一彻底成为了一个“空壳子”,没有任何人再相信他了。田中义一为此也特意地疏通关系,到处找人求情,一国首相竟然混得这样落魄,没办法,田中义一不得不宣布辞职,宅在家里郁郁寡欢,最终因心脏病突发而死亡。

说到这里,大家不要认为田中义一是一个“好人”,老话说得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田中义一虽然表面上是向着张作霖,但在背后是有他自己的计划,说白了他与老张的“和平关系”仅仅只是建立在并不牢固的利益关系上,只不过田中义一并不像日本军方那样暴利,而是采用相对柔和的方式来为日本牟利。

最后,还是那句老话:“没有长久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的三个张苞分别是谁?除了张飞的儿子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一说到张苞这个名字,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张飞之子,张飞的儿子的确叫张苞,但是在三国时期,也不止有张飞的儿子叫张苞,还有另外两个人也叫做张苞,那你知道这两个张苞分别是谁吗?三国时期这三个张苞分别是谁,他们各自都有着什么样的人生经历呢?这三个张苞最终都是什么结局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在

  • 下宫之难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下宫之难这个名字如果你不是很熟悉的话,那你一定对另一个名字很熟悉,那就是赵氏孤儿。赵氏孤儿的故事就取自于这一场历史事件。但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赵氏孤儿的故事更吸引人,因此对于产生这场历史事件的下宫之难的关注就没有那么高了,但这件事情却并没有那么简单,究竟下宫之难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又是一个怎样

  • 卢象升是否被杨嗣昌所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卢象升的死究竟是不是杨嗣昌所致?当年清军分三路南下,卢象升坚决主战,誓与清军对抗到底。但手握兵权的杨嗣昌却主和,两人意见不同,杨嗣昌便处处掣肘,导致卢象升几次出击都已战败告终。最后卢象升战死疆场,杨嗣昌担心卢象升没死,怕他日后报复,还派专人去查。卢象升身为将领,他的结局或许很难改变,但因为杨嗣昌的所

  • 建安二年有何不寻常,两位孩童将改写三国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建安二年被称为是不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曹操经历宛城之战的惨败,自己差点被杀,他的长子曹昂战死、典韦战死,对曹操来说是一重大损失。当时曹丕只有10岁,好在是捡了一条命。另一边,孙权同样深陷困境,他被数千名乱军包围,最后周泰冒死将孙权救出,不然恐怕就没有此后的东吴政权了。这些事件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 北宋疆域与秦朝差不多,为什么秦朝是大一统王朝北宋却不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秦朝是我国古代的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这一点历史上都是认可的,也正是从秦朝开始,开启了大一统的朝代时期,后世王朝大多追求的也都是统一。然而,很多人却认为,北宋并不算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然而北宋时期的疆域和秦朝时期也是差不多的,为什么秦朝是统一但北宋就不是统一了?北宋不算是统一王朝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今

  • 刘放为何力主司马懿辅政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曹魏大臣刘放是西乡侯刘容后裔,从血缘来看,刘放算是汉武帝后人。刘放在魏国身兼重职,特别是在曹睿时期,他可以说是权倾一时。曹睿临终前,对辅政大臣的人选还没有下定决心,而刘放极力推荐曹爽和司马懿为托孤大臣,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刘放最后是“执帝手强作之”,但他为何要力推司马懿呢

  • 宋朝皇帝为什么戴大臣的帽子?究竟有什么寓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经常可以在各种影视剧里面看到,古代的皇帝和大臣们,大部分时候他们各自的装束是很不一样的,皇帝的服饰相比起大臣们的服饰,自然是要更贵重一些,而且也更能够体现出自己的身份,但是宋朝却似乎不是这样,皇帝的衣服虽然与大臣不同,但是头上的帽子却似乎都是一样的长翅帽。但如果说长翅帽是为了防止臣子交头接耳发明

  • 姜维一计害三贤是怎么回事,“三贤”是哪三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魏国灭蜀,但姜维在最后一刻还没有放弃,他看出钟会有自立的野心,便打算故意拉拢他想借机复国。但这件事却演变成了姜维一计害三贤,最后姜维并没能达到目的,邓艾、钟会相继被杀,而真正的赢家只有一位就是司马昭,这也为此后司马家改朝换代扫除了最后的障碍。今天就准备就此机会跟大家介绍下一计害三贤的来龙去脉,对此感

  • 李陵为什么不归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李陵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其实李陵这个人真的不错,但是就是悲剧了一点,什么意思呢?就是贡献非常大,但是结局太差了,今天就给大家来说说这个李陵为什么不归汉吧,话说他被匈奴俘虏之后,应该是有机会归汉的,为什么却没有归汉呢?这个问题也非常值得探究了,下面一起来分析看看!李陵,是西汉名

  • 明朝真的将元朝灭掉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公园1368年,41岁的朱元璋在南京宣布称帝,成为明朝的开朝皇帝。随即,朱元璋变命重将徐达带兵北伐,接连山东、河南、北京等地区纳入统治范围,元朝的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懽帖睦尔仓皇出逃。这个蒙古语为铁锅的元顺帝呢,一路是北上跑回了蒙古高原。于是在洪武三年,朱元璋封自己的四儿子朱棣为燕王,镇守北平。但是,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