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卢象升是否被杨嗣昌所害

卢象升是否被杨嗣昌所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632 更新时间:2023/12/26 1:31:46

卢象升的死究竟是不是杨嗣昌所致?当年清军分三路南下,卢象升坚决主战,誓与清军对抗到底。但手握兵权的杨嗣昌却主和,两人意见不同,杨嗣昌便处处掣肘,导致卢象升几次出击都已战败告终。最后卢象升战死疆场,杨嗣昌担心卢象升没死,怕他日后报复,还派专人去查。卢象升身为将领,他的结局或许很难改变,但因为杨嗣昌的所作所为,很可能让卢象升提前战死,这是杨嗣昌没办法推卸的事实。

名将卢象升

明朝末年,江苏宜兴出现了一位名将,他就是卢象升!别看卢象升是进士出身,但他却武艺高强,还训练出了一支精兵。卢象升率军转战各地,大小数百战,未尝败绩。可是在1639年,卢象升却在巨鹿之战中兵败被杀,血染沙场!那么,卢象升之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1629年,皇太极率兵直抵北京城下,当时卢象升担任大名知府,他招募万人入京勤。此后,卢象升升任右参政兼副使,在此期间,他整顿大名、广平、顺德等地的兵备,组建了“天雄军”。之后,卢象祥率军转战四方,先后与高迎祥李自成等人作战,可以说是战无不胜,“身经百数十战,亲冒矢石,未尝挫衄”。

后来,崇祯帝对卢象升委以重任,提拔为兵部侍郎,总督宣府、大同的军务。在任期间,卢象升整顿军备、发展屯田,成为边镇的楷模,“天子谕九边皆式宣、大”。1637年十月,清军兵分两路,由墙子岭、青山关突入关内,并在通州会师,严重威胁北京的安全。崇祯帝急召宣府、大同、山西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京勤王。

崇祯帝赐给卢象升尚方宝剑,让他总督天下各地的勤王兵马。虽然卢象升名义上可以指挥全国的勤王军队,可以有两个人却能干预于卢象升,他们就是崇祯帝的两大宠臣,一个是内阁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的杨嗣昌,另一个是监军太监高起潜。与此同时,杨嗣昌、高起潜在得到崇祯帝的支持后,一直暗中试图与清朝达成和议。

被拖累致死

对此,卢象升坚决主战的,他顿足叹息道:“予受国恩,恨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脰耳。”抵达北京后,崇祯帝在召见卢象升时,向其询问方略。卢象升毅然答道:“臣主战。”崇祯帝的脸色当场就变了,过了很长时间,他才说:“抚乃外廷议耳,其出与嗣昌、起潜议。”在与杨嗣昌、高起潜商讨对策时,卢象升和两人的看法不一致。

卢象升积极筹备战事时,遭到了杨嗣昌、高起潜的掣肘。卢象升没有办法,只好上书要求分兵,“宣、大、山西三帅属象升,关、宁诸路属起潜”,所以卢象升实际上的兵力只有不到两万人。可是没过多久,卢象升被削去尚书的职衔,“侍郎视事”。之后,总兵王朴又被调走,卢象升的兵力更加单薄。

与此同时,巡抚张其平关闭城门,拒绝向卢象升的军队发饷。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杨嗣昌操纵的结果。1639年1月,卢象升率军进驻巨鹿县贾庄,被清军包围于此地,他派人向五十里外的高起潜求援,对方不予理睬。卢象升并没有逃亡,他率领这支孤军与清军展开了一场大战。战斗从早晨七点持续到下午三点,明军炮尽矢穷,只得与清军短兵相接。

卢象升拒绝突围,“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壮烈殉国!卢象升死后,杨嗣昌还不相信,派人去查看情况。按理说卢象升战死沙场,应该得到朝廷的褒奖,可是由于杨嗣昌作梗,崇祯帝拒绝赠谥。其实卢象升非常清楚,他即使突围,也会遭到杨嗣昌的诋毁,难逃一死,还不如以身殉国。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建安二年有何不寻常,两位孩童将改写三国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建安二年被称为是不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曹操经历宛城之战的惨败,自己差点被杀,他的长子曹昂战死、典韦战死,对曹操来说是一重大损失。当时曹丕只有10岁,好在是捡了一条命。另一边,孙权同样深陷困境,他被数千名乱军包围,最后周泰冒死将孙权救出,不然恐怕就没有此后的东吴政权了。这些事件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 北宋疆域与秦朝差不多,为什么秦朝是大一统王朝北宋却不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秦朝是我国古代的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这一点历史上都是认可的,也正是从秦朝开始,开启了大一统的朝代时期,后世王朝大多追求的也都是统一。然而,很多人却认为,北宋并不算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然而北宋时期的疆域和秦朝时期也是差不多的,为什么秦朝是统一但北宋就不是统一了?北宋不算是统一王朝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今

  • 刘放为何力主司马懿辅政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曹魏大臣刘放是西乡侯刘容后裔,从血缘来看,刘放算是汉武帝后人。刘放在魏国身兼重职,特别是在曹睿时期,他可以说是权倾一时。曹睿临终前,对辅政大臣的人选还没有下定决心,而刘放极力推荐曹爽和司马懿为托孤大臣,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刘放最后是“执帝手强作之”,但他为何要力推司马懿呢

  • 宋朝皇帝为什么戴大臣的帽子?究竟有什么寓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经常可以在各种影视剧里面看到,古代的皇帝和大臣们,大部分时候他们各自的装束是很不一样的,皇帝的服饰相比起大臣们的服饰,自然是要更贵重一些,而且也更能够体现出自己的身份,但是宋朝却似乎不是这样,皇帝的衣服虽然与大臣不同,但是头上的帽子却似乎都是一样的长翅帽。但如果说长翅帽是为了防止臣子交头接耳发明

  • 姜维一计害三贤是怎么回事,“三贤”是哪三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魏国灭蜀,但姜维在最后一刻还没有放弃,他看出钟会有自立的野心,便打算故意拉拢他想借机复国。但这件事却演变成了姜维一计害三贤,最后姜维并没能达到目的,邓艾、钟会相继被杀,而真正的赢家只有一位就是司马昭,这也为此后司马家改朝换代扫除了最后的障碍。今天就准备就此机会跟大家介绍下一计害三贤的来龙去脉,对此感

  • 李陵为什么不归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李陵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其实李陵这个人真的不错,但是就是悲剧了一点,什么意思呢?就是贡献非常大,但是结局太差了,今天就给大家来说说这个李陵为什么不归汉吧,话说他被匈奴俘虏之后,应该是有机会归汉的,为什么却没有归汉呢?这个问题也非常值得探究了,下面一起来分析看看!李陵,是西汉名

  • 明朝真的将元朝灭掉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公园1368年,41岁的朱元璋在南京宣布称帝,成为明朝的开朝皇帝。随即,朱元璋变命重将徐达带兵北伐,接连山东、河南、北京等地区纳入统治范围,元朝的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懽帖睦尔仓皇出逃。这个蒙古语为铁锅的元顺帝呢,一路是北上跑回了蒙古高原。于是在洪武三年,朱元璋封自己的四儿子朱棣为燕王,镇守北平。但是,虽

  • 为什么百姓说闯王来时不纳粮?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闯王李自成,他以自己独特的成就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成功,同时又是失败的形象。为何说他成功了?因为他这个放羊出生的愣是把大明王朝搅了个底朝天。又为何说他失败呢?因为他没有能力守住自己的胜利果实,最终呗清朝统治者渔翁得利。闯王在率领农民起义的时候,曾经喊出口号“迎闯

  • 诸葛亮如果不主动出击,蜀汉国力会如何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有人说诸葛亮北伐是穷兵黩武,不仅起到的效果甚微,还拖累了蜀国自身发展。如果诸葛亮不主动出击挑战魏国,蜀国国力是否就会走向强盛呢?其实从诸葛亮去世后,蜀国的发展来看,我们就能推测出一二。诸葛亮制定北伐策略,不单单是为了完成刘备遗愿这么简单,他自然明白蜀国和魏国相比,国力差距较大,但如果只是深耕巴蜀,也

  • 白起为何宁死不打邯郸?是因为长平之战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在历史上可以说是一场非常著名的战役了,而白起也因此成为了后世人心中的“人屠”,且不说这些,赵国因为长平之战而元气大伤,按照一般的理论来说,这时候如果能够趁机灭掉赵国是最好的时机,但是白起却总是装病不肯再带兵去攻打赵国,以至于最终被赐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小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