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寿亭侯是多大的官?为何关羽如此重视?

汉寿亭侯是多大的官?为何关羽如此重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965 更新时间:2024/2/5 7:29:47

说道关羽,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忠义两全,不仅仅是老百姓尊重他,在民间称其为“关公”,同时历朝历代的君王也是非常推崇关羽的,将其视为忠君爱国的典范,数千年来,所受到的褒封可不少。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给了关羽八十八个字奇长无比的头衔,“齐天护国大将军检校尚书守管淮南节度使兼山东河北四门关镇招讨使兼提调遍天下诸宫刹天地分巡案管中书门下平章政事开府仪同三司金紫光禄大夫驾前都统军无倭侯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崇宁护国真君”,清朝虽然没有靠字数来提高关二爷的地位,但雍正却将关羽崇为“武圣”,地位与万世师表的“文圣”孔子相同。

关羽是有自己坚持的人,“身在曹营心在汉”大家耳熟能详的,他的忠义自不必多说,最后封金挂印,放弃荣华富贵毅然决然去寻找刘备令人钦佩,不过奇怪的是,明明是不在乎曹操所给的官职的,为何关羽后来仍自称“汉寿亭侯”?难道这是一个天大的殊荣,就算是关羽也为此小小妥协了一下?

想要说清这个问题,就得从关羽为何受封开始。建安五年(200),曹操率军亲征大败刘备,刘备只得仓皇逃窜去投奔曹操的头号大敌袁绍。关羽在此战中没能成功脱身被擒获,但曹操惜才,厚礼相待任命其为偏将军。出于种种原因,关羽选择暂且留在曹操帐下,并且明确表态自己是“降汉不降曹”。

此时正好是官渡之战前夕,袁绍和曹操都在提防着对方。荀攸献计,建议曹操声东击西,轻兵掩袭白马,曹操采纳,于是袁绍大军还未反应过来,曹操已兵临白马,白马守将颜良见状仓皇应战。曹操命张辽与关羽为前锋发起进攻。关羽在阵前望见颜良的麾盖,于是策马长驱直入,于万军中杀死颜良,之后又拔刀砍下首级,颜良的士兵十分惊恐,竟无一人敢上前阻拦。

关羽拿到首级返回,此时才有人壮起胆子上前攻击,但都被关羽一一打退。

关羽勇猛无敌,曹军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打的白马守军节节败退,无人再可抵挡。白马被这样拿下,曹操十分高兴,上书汉献帝为关羽拿到了一个“汉寿亭侯”的加封,关羽欣然接受。这就是事件的经过,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汉寿亭侯”是汉献帝给他的,和曹操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从属关系,而关羽是效忠于汉室的,所以他接受并且日后提及也是合理的。

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下一个问题,汉寿亭侯是什么高官吗?或者是代表着很大的荣誉吗?要明确一下,汉寿亭侯并不是官职,而是爵位,曹操给关羽的那个偏将军才是真正的官位。爵位只是荣誉的象征,并无实权。同时,汉寿亭侯也并不是什么世上绝无仅有的,冠了“汉”之名的爵位。

很多人会下意识地将这个封号理解为“汉—寿亭—侯”,即汉朝的,寿亭这个地方的侯爵。但这是错误的,实际上应该是“汉寿—亭侯”,即汉寿县的亭侯。朝代后面加个“寿”作为县名是非常常见的,意为“某朝江山,万寿无疆”,汉寿县显然也是如此。亭侯则是汉末三等侯爵之一,其他两个为县和乡。

但这样解读也不太对,因为《三国志集解》中有云:“亭侯之号,不得袭用县名。”再进一步挖掘史料可以发现,这个封号里的汉寿指的可能不是县,因为同时还存在着汉寿亭这样的地名。相类似的记载还有“汝南郡召陵县有安陵乡,汝南郡征羌县有安陵亭。”

可惜的是,由于年代久远,汉寿亭这个地方究竟在哪已不可考,唯一能确定的是它并不在汉寿县这个地方。不过仅仅如此也够我们推断出关羽这个封号的完全体,“汉寿亭亭侯”,两个亭相连于是略去一个,变成“汉寿亭侯”,丁鸿由“马亭乡乡侯”变为“马亭乡侯” 最后变成“马亭侯”也是如此。

两个“亭”中哪个被略去就看个人理解了,所以既可以读“汉寿—亭侯”,也可以读“汉寿亭—侯”,毕竟古书尚且没有句读,又怎么会在一个封号上大做文章特意标注呢?这也是只有书面史料的遗憾,不过或许不久后,这个问题的答案就会在专家的努力下水落石出了。

不论如何,关羽这个汉寿亭侯是当之无愧的。他能冲锋在前杀入敌军,是勇;能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是强;能自认汉臣欣然受封,是忠;能抛却荣华重回刘备帐下,是义。如此人物怎能不被后世景仰呢?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身居高位的李鸿章为何一定要死在贤良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贤良寺与李鸿章的故事,李鸿章最早进入京城的时候就居住在这里,之后的几十年沉沉浮浮,只要是来到京城,李鸿章就一定会住在贤良寺,而且最终也是在贤良寺走完人生的最后一路。那么贤良寺究竟是个什么寺庙,为什么李鸿章身居高位,不在京城置办房产,偏偏住在贤良寺里面呢?一、其实不仅仅李鸿章,历朝

  • 秦始皇12金人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秦始皇,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我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大一统君王,同时也是第一位统一华夏的君王。关于秦始皇的传奇也是非常多的,就比如说文字的统一、修筑万里长城、度量衡等等,他给自己所建造的陵墓至今也无法让人探索。今天要提到的是他的又一个建树——十二金人,这十二金人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铸造它的目的

  • 燕云台文殊奴是谁,文殊奴是辽国哪一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萧燕燕和耶律贤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文殊奴。很多观众对这位文殊奴感到好奇,历史上他是一位怎样的人物呢?据悉,文殊奴作为长子,后来他继承了皇位,不过文殊奴继位时只有十几岁,没办法亲自处理朝政,所以便由萧太后代为执政。结果这一代就是20多年,文殊奴37岁时才正式亲政,手握权力的他并没有因此放纵自己,而是积

  • 卫瓘一计害三贤,为何却死在女人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了解三国历史的朋友,一定不会对卫瓘陌生。在演义中,卫瓘是曹魏大臣,曾参与伐蜀之战,而在这场战事中,邓艾、钟会、姜维三人的死都和卫瓘有关,后来有一典故叫“一计害三贤”,实际上就是讲述的这个故事。那卫瓘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其中的经过。卫瓘原本可以过上一个无忧的晚年

  •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杀樊哙,老糊涂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樊哙对于刘邦来说,作用和意义都是非常大的,刘邦之所以能够坐上皇位,离不开他手下的所有人,而樊哙也是一直跟随他的。然而刘邦在自己临死之前,竟然派人去杀掉樊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刘邦当然不是傻子,难道他是太老以至于老糊涂了,要对樊哙下手了吗?刘邦究竟为何杀樊哙,樊哙最终又是怎么样了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

  • 宇文士及和宇文化及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宇文士及是宇文化及的弟弟,他们都是隋朝时期官员,但这俩兄弟的人生经历却非常的不同。我们都知道,历史上宇文化及发动政变将隋炀帝杀掉,然后拥立杨浩为帝,但此举也并没有给他换来一个好的下场。当时宇文化及打算这样做,宇文士及并不知情,此后他选择归顺李唐,跟随李世民四处征战,立有不少军功。等李世民继位后,宇文

  • 明朝航海事业发达,为何不建立海外殖民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古代在明朝初期,就已经拥有了很强大的海上船队,最著名的自然还要数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件了。虽然对于郑和下西洋的事件的原因众说纷纭,也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这是源于朱棣想要寻找朱允炆的下落。但不可否认的是,明朝时期的航海事业也是很发达的,而在西方很多国家都借助自己强大的海上势力建立了殖民地,为何明朝当

  • 吕雉和戚夫人有多大的仇恨,要把她做成人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吕雉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这件事情相信其实很多人都是知道的,而很多人在为戚夫人的命运感到悲惨的同时,也在感叹吕雉的心狠手辣,对待另一个女子竟然能够这样下狠手,也实在是让人感到不寒而栗。但是,吕雉和戚夫人之间到底有多大的仇恨,能让她做出这么残忍的事情呢?吕雉的狠辣也不是针对所有人,但为何偏偏对戚夫人这么

  • 荀彧看不出来曹操的野心吗?为何还要辅佐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荀彧辅佐曹操究竟是站在一个什么样的立场,究竟是以一个什么样的身份去做的呢?曹操必然是很有野心的,但他的野心也并不是藏着掖着,可以说曹操的野心很早就显露出来了,他也并没有去隐瞒,荀彧在见到曹操之后,又怎么会看不出来他的心思呢?既然荀彧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为什么还要去辅佐曹操,而最后却也因此而死呢?今天就

  • 诸葛瑾从没打过胜仗,为什么还能成为东吴的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有很多非常出名的常胜将军,但也有不少常败将军,他们打仗的时候,经常会吃败仗在很多人看来,这也就是他们能力不强的一种表现,因此对他们并没有什么敬佩之情。然而在三国时期的东吴,诸葛瑾却是一个例外,他可以说几乎也是从来没有打过胜仗,但却能够成为东吴的大将军,这究竟是为何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