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反形已具什么意思,刘邦为什么给彭越定这样的罪名

反形已具什么意思,刘邦为什么给彭越定这样的罪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786 更新时间:2024/1/25 10:24:17

历史上,彭越是汉朝开国功臣,在诛秦灭楚的战役中立有大功。汉朝建立后,彭越被封为梁王,定都于山东菏泽市。不过彭越最后结局十分惨烈,他是被刘邦以反形已具的罪名处死,而且死无全尸,还被诛灭三族。“反形已具”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是个什么罪名呢?反形是指有反叛的迹象。也就是说,就算彭越并没有造反,但刘邦觉得他有谋逆的形迹就能定他的罪,所以彭越最后注定一死。

功臣名将

彭越与韩信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并非最早追随刘邦的沛丰集团成员。秦末天下大乱后,彭越在家乡今山东巨野境内拉起了一支反秦义军,后来发展到一万多人。但很长时间一段时间内,彭越没有归属任何一方,而是想等待天下局势明朗之后再做决定。

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又起,彭越在楚汉之争初期做出了选择,投靠了刘邦,帮助刘邦攻击项羽的楚军。数年的楚汉之争中,彭越发挥了重要作用,军事战绩辉煌,多次打败楚军,前后多次攻占收复楚军统治的城池,一直活动于楚军空隙之中和边缘地带,扰乱楚军粮道,开创了敌后游击战的战争形式。

《史记》:汉王三年,彭越常往来为汉游兵,击楚,绝其後粮於梁地。

在决定天下归属的垓下之战中,彭越的军事力量仅次于韩信,在得到刘邦的承诺后,彭越带领全部兵马到达垓下,参与了围歼项羽的战争。刘邦称帝建国后,果然信守承诺,彭越被封为梁王,划地建国成为一方诸侯。

《史记》:於是汉王乃发使使彭越,如留侯策。使者至,彭越乃悉引兵会垓下,遂破楚。项籍已死。春,立彭越为梁王,都定陶。

贬为庶人

公元前197年,刘邦御驾亲征讨伐代地的反叛者,向当时的梁王彭越传诏,要求彭越带兵前来随征。此时的彭越,或许是年龄大了脑子有点糊涂了,或许是有点飘飘然了,虽然压根从没想过造反,但是却变相拒绝了刘邦的诏令,声称自己生病了,只是派了部将带领军队前往。

刘邦见彭越没来,很是生气,就再次派人来敲打彭越,彭越这才觉得怕了,打算亲自去刘邦军营请罪,后来在幕僚的劝说下放弃了,却也没有听从幕僚的建议举兵造反。

再后来,由于属官诬告彭越密谋反叛,刘邦出奇兵袭击并逮捕了彭越,将他囚禁在洛阳。但在调查之后发现彭越没有谋反的意图和举动,于是就释放了他,但却将他贬为庶人,流放到蜀地居住。

《史记》:梁王怒其太仆,欲斩之。太仆亡走汉,告梁王与扈辄谋反。於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雒阳。

身死族灭

彭越向西前往蜀地的途中,正好遇到了皇后吕雉,彭越以为遇见了救星,就向吕后哭诉,说自己根本没有谋反,希望皇后替自己向刘邦求情,让自己回到家乡居住,吕雉答应了彭越的请求,就这样彭越跟着吕后又回到了洛阳。

《史记》:逢吕后从长安来,欲之雒阳,道见彭王。彭王为吕后泣涕,自言无罪,原处故昌邑。吕后许诺,与俱东至雒阳。

吕雉见到刘邦后,对刘邦说,彭越这样豪壮而且勇敢的人,你把他流放到蜀地,这是给自己留下祸患,不如干脆杀了他,我已经把他带回来了。刘邦听了之后,觉得吕雉说的有道理,于是改变了主意。

《史记》:吕后白上曰:“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妾谨与俱来。”於是吕后乃令其舍人彭越复谋反。廷尉王恬开奏请族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国除。

最终,刘邦不但将彭越处死,还将彭越分成碎肉,分别赏赐给了其他诸侯王以示警告,而彭越的家族也被灭族。

纵观彭越的一生,可谓是汉朝极为重要的开国武将之一,在整个楚汉之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汉朝建国后,彭越获封梁王称霸一方,位极人臣尊荣无限,但晚年却连续做出愚蠢举动。拒绝刘邦的征兵调令后,祸事随即降临,但刘邦或许念及其功绩,只是将他贬为庶人流放蜀地。

在大批功臣先后被逼反、被杀戮的情况下,刘邦对彭越可以说是很仁慈了。但是晚年的彭越却似乎活回去了,竟然想着回到家乡养老,更不幸的是所托非人,找的中间人是狠毒无比的吕后。最终,因为吕后“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这十七个字,刘邦决定斩草除根,一代名将身死族灭,惨不可言。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察举制为什么会失败,消灭不了的士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汉文帝曾下诏,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这便是察举制的雏形。到了汉武帝时期,察举制逐渐完善,各个科目都有了补充,而且统一了标准。不过察举制虽然需要考试,但选拔出的人才还是各地官员负责推荐给上级,所以其中难免有利益输送,不能保证真正的人才被选上。所以察举制有他的弊端,才会被科举制所顶替。到了东汉末年

  • 毛文龙驻守的皮岛在哪?为什么给了朝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皮岛,这是一座位于鸭绿江口以西朝鲜湾中的一座小岛,总面积达到19.2平方公里,由于处于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之间的枢纽地带,曾经在17世纪的时候,在明朝与后金的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实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皮岛都是一座无足轻重的荒岛,根本没人居住。只是由于后来的明清战争,这座小岛才被推上了历史的风

  • 郑春华和太子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郑春华是《雍正王朝》中,虚构出来的人物。她虽然是康熙皇帝的妃子,但因为不得宠,便和太子胤礽私通。等于是儿子给老爹头上戴了一顶绿帽,这换谁都接受不了,更别说是皇帝了。后来康熙帝碰巧撞见了两人的奸情,但此时肯定不会公布于众,最后是让人把郑春华的孩子打掉,还赐死了她的父母。不过郑春华实际上也是非死不可,这

  • 崇祯帝为什么不让太子南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面对京城失守的风险,崇祯帝不愿南迁,也没让太子南迁,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崇祯帝继位后铲除了魏忠贤党羽,整顿吏治,但想要挽回明朝颓势,时间上已经有些来不及了。而崇祯帝因性格原因,导致整个南迁计划无法实施,最终明朝只能接受灭亡的事实。当然,并不是说南迁就能挽救明朝,不过该做的抵抗只要有机会,没理由不去一试

  • 慈禧陵地宫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孙殿英,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最明目张胆的盗墓贼,在清朝东陵盗了两座墓,一个是乾隆的裕陵,另一个便是慈禧陵。乾隆是富得流油,而慈禧则是出了名穷奢极欲,孙殿英选择的无疑是最有货的两个陵寝,墓中有着非常多的稀世珍宝,个个都是价值连城。清东陵有“地下看乾隆,地上看慈禧”的说法。

  • 唐朝官员三品就位极人臣是真的吗?那一品二品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一直都认为,古代官员的等级,从一品到九品,就是官职从高到低的顺序,但有的时候在看一些电视剧的时候,却似乎并不是这样一回事。比如狄仁杰,他就只有三品,但是看起来地位却是非常高,而且还是宰相。那既然三品都已经是位极人臣了,那一品和二品又是什么呢?唐朝时期官员的等级究竟是如何划分的,既然三品的等级就

  • 元朝为什么不打印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皇帝通常情况下都是秉承着儒家中庸的理念治理大纲,重视“怀柔远人、以德服人”。在大部分情况下,通常都是奉行着一保境安民为宗旨,那些频繁发起对外战争,开疆扩土的往往会被儒生们视为“穷兵黩武”之举,饱受非议。但到了元朝,这种局面却为之一变,从保

  • 清朝宫廷女子穿的鞋究竟是什么样的?真的都是花盆底鞋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在清宫剧里面都能看到,宫中的妃子们都穿着一种很高的而且行动不便的鞋子,这种鞋子也是清朝才出现的名为花盆底鞋,穿上这种鞋子,走路的确是会非常的不方便。而且不管是什么时期,只要是清宫剧,剧中的人物都会穿这种鞋子,这是真的吗?历史上真实的清宫里,后宫妃子们也会每天都穿这种花盆底鞋吗?下面就让小编来给

  • 汉中之战,曹操手下武将实力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汉中之战,刘备和曹操几乎都是派出了最强阵容,双方将领都属于明星武将。刘备方面有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曹操这边有曹休、曹洪、夏侯渊、张郃等。随便拿一个出来,在三国史上都能占据一席之地。这场战事持续了将近两年,最后是由刘备胜出,占据汉中。而曹操失败的原因,一般被认为是曹操不重视汉中这个地方,就战力来

  • 锁院制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科举为了公平,发明了锁院制度,那什么叫锁院制呢?意思就是,经任命的考官要立即锁宿,五十天内不能回家、不能和家人见面,也不能和其他官员交往,确保考题不会泄露。所以这个制度是非常严格的,而且从源头制止了泄题的可能性。那到底是谁首先提出的锁院制度呢?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下这个人物,看看他的生平事迹,感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