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为什么不打印度?

元朝为什么不打印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741 更新时间:2024/2/5 7:48:42

在我国历史上,皇帝通常情况下都是秉承着儒家中庸的理念治理大纲,重视“怀柔远人、以德服人”。在大部分情况下,通常都是奉行着一保境安民为宗旨,那些频繁发起对外战争,开疆扩土的往往会被儒生们视为“穷兵黩武”之举,饱受非议。但到了元朝,这种局面却为之一变,从保守防御一百八十度大变脸,一跃成为让整个欧亚大陆都惶恐不安的“侵略者”。

蒙元帝国开国之初的几代皇帝,从成吉思汗一直到蒙哥忽必烈,都有着极强的征服欲望,和永不满足的扩张野心,凡是人类足迹所能到达之处,他们都跃跃欲试想把其占为己有。永不停歇的战斗与远征,仿佛是他们生命的全部意义,整个大元帝国仿佛变成了一个硕大无朋的战争机器,又像一股不可阻遏的铁流,所处之处无坚不摧,所向披靡。

无论哪个国家的军队,无论其是骑兵步兵,无论他们是长于野战冲锋还是结阵对垒,不论他们的战术风格与特点有多独特,在蒙元骑兵的马刀和箭雨之下,几乎没有哪支军队能够逃脱覆灭的命运。据粗略统计,元朝建立过程中,一口气击灭欧亚大陆40多个国家,简直是战无不胜的节奏,称之为当时的世界最强军团也毫不为过。

元朝骑兵之所以能保持难以置信的高胜率,与其先进的战术风格密不可分。元朝骑兵的主要作战特点有三个,一是依靠充足的马匹资源建立起强大的骑兵,行动极为迅速,所谓“兵贵神速”,无论是进攻撤退还是迂回包抄、长途奔袭,其速度已经足以让当时的任何国家军队都难以望其项背。二是元朝骑兵精于运动战,灵活多变不拘一格,往往让对手很难摸清其套路。三是元朝军队注重大型机械武器的引进与应用,如抛石机、襄阳炮等,都在军中迅速普及,使得其攻坚能力也极为强悍。

然而世事无绝对,元朝大军也并非天下通吃。有一个亚洲国家,连凶悍善战的蒙元勇士都不敢踏进一步,这个国家就是南亚的印度。元太祖十四年,成吉思汗亲自带领大军,发起击灭花拉子模之战。经过长达两年的激烈战争,成吉思汗经过艰苦努力,克服种种困难,终于攻克花剌子模国都玉龙赤杰,取得了最终胜利。

但令成吉思汗心有不甘的是,花剌子模末代国王扎兰丁,却杀出重围,逃奔遥远的印度。成吉思汗为了斩草除根,防止扎兰丁卷土重来,决定继续出兵追击,捎带着也把印度灭掉。但到了印度国境边,蒙元大军却突然掉头而去,没敢踏入印度一步。

《元史》记载,成吉思汗退兵原因是因为看到一头“神兽”甪端,丞相耶律楚材趁机劝谏,“此瑞兽也,其名甪端,能言四方语,好生恶杀。此天降符,以告陛下。陛下天之元子,天下之人,皆陛下之子。愿承天心,以全民命”。现代科学证实,这种所谓“神兽”根本不存在,也就是说,成吉思汗撤军另有原因。

最关键的因素,是当时正值七八月间,印度所在的南亚次大陆,正值一年之中温度最高的季节,热浪滚滚,酷热难耐,时至今日,印度每年夏天都有中暑而死的很多报道,可见温度之高。来自北方漠北草原的蒙元将士,习惯了寒凉气候,根本无法适应在印度的酷暑中长途行军作战。而且此时印度也已进入雨季,连绵大雨动不动持续十天半月,给蒙元军的作战行军都带来难以克服的极大阻碍。在这种情况下,蒙元大军如果一意孤行进入印度,后果不堪设想,只怕将会匹马不还。因此元朝立国期间,从始至终都未敢进入印度一步。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清朝宫廷女子穿的鞋究竟是什么样的?真的都是花盆底鞋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在清宫剧里面都能看到,宫中的妃子们都穿着一种很高的而且行动不便的鞋子,这种鞋子也是清朝才出现的名为花盆底鞋,穿上这种鞋子,走路的确是会非常的不方便。而且不管是什么时期,只要是清宫剧,剧中的人物都会穿这种鞋子,这是真的吗?历史上真实的清宫里,后宫妃子们也会每天都穿这种花盆底鞋吗?下面就让小编来给

  • 汉中之战,曹操手下武将实力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汉中之战,刘备和曹操几乎都是派出了最强阵容,双方将领都属于明星武将。刘备方面有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曹操这边有曹休、曹洪、夏侯渊、张郃等。随便拿一个出来,在三国史上都能占据一席之地。这场战事持续了将近两年,最后是由刘备胜出,占据汉中。而曹操失败的原因,一般被认为是曹操不重视汉中这个地方,就战力来

  • 锁院制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科举为了公平,发明了锁院制度,那什么叫锁院制呢?意思就是,经任命的考官要立即锁宿,五十天内不能回家、不能和家人见面,也不能和其他官员交往,确保考题不会泄露。所以这个制度是非常严格的,而且从源头制止了泄题的可能性。那到底是谁首先提出的锁院制度呢?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下这个人物,看看他的生平事迹,感兴

  • 司马孚忠于曹魏,为何还参加高平陵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高平陵之变作为曹魏政权终结的一个事件,参与者除了司马懿、司马昭等,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家基本上就已经掌控了曹魏的政权,距离皇位也不过就是一步之遥,因此司马懿一直被人们看作是篡权夺位的人。然而司马孚参与了这次行动,但是却始终还是以曹魏忠臣自居,这究竟是为什么?司马孚

  • 秦始皇最后一次东巡去了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秦始皇死的很突然,他应该没想到自己会在东巡的途中驾崩。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准备他的第五次东巡,结果途中始皇帝染疾,并且病情逐渐加重,最后是在沙丘宫,也就是今天的邢台广宗这个地方病死。因为事情太过突然,才给了赵高、李斯篡改秦始皇遗诏的机会,导致扶苏被逼死,胡亥继位,同时为秦朝早衰埋下了隐患。秦

  • 秦将军章邯为何在巨鹿之战中消极避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巨鹿之战,相信大家不会很陌生了,这是项羽率领着楚军与秦朝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在这场战役中,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全歼王离军,迫使章邯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 该如何评价史可法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史可法是明朝末年抗清名将,被认为是民族英雄。史可法于崇祯元年中进士,此后辗转各地镇压叛乱。不过当时明朝政权注定走向衰亡,等京城被攻破后,史可法决定拥立福王为帝。但扬州城也没能坚持太久,然而史可法誓死不降,他想自刎却被众将拦住,最后是被清军所杀。史可法一生为官清廉,其意志坚韧不拔,不过对于史可法也有一

  • 明朝火器真的先进吗?是吹牛还是真实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应该有不少人都认为,明朝的武器一直都可以说是非常先进的,尤其是火器,而且在明朝历史上的很多战争中,都体现出了明朝火器领先世界的情况。只不过,这些情况真的是真实的吗?明朝时期的火器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那些对于明朝火器的推崇,究竟是有没有后人吹牛的成分?真实明朝的火器究竟如何?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

  • 于谦为什么选朱祁钰当皇帝?为何不让太子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土木堡之变作为明朝历史上的一次可以说是改变了明朝命运的事件,对于明朝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朱祁镇成了瓦剌的俘虏,而国不可一日无君,没了朱祁镇,明朝还需要另外一位新的皇帝,这时候大臣于谦则是选中了朱祁钰。不过,朱祁镇当时虽然被俘虏,却已经有了太子,为何于谦不让太子朱见深继承皇位,却选择了朱祁钰呢?下面就

  • 刘备野心有多大?把他4个儿子名字连起来念,暗示了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三国时期,明争暗斗在这一时期是最常见的事情了,这一期间出现了非常多的英雄和各路军阀势力,其中我们最为熟悉,也是对其印象最好的就是刘备了。刘备曾表示自己是中山靖王的子嗣,虽说他一直在兵荒马乱的时代里征战,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远大的抱负,而这一点就从他那四个儿子的名字中就能看出来。那么接下来小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