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中之战,曹操手下武将实力排名

汉中之战,曹操手下武将实力排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148 更新时间:2024/1/19 16:33:07

汉中之战,刘备和曹操几乎都是派出了最强阵容,双方将领都属于明星武将。刘备方面有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曹操这边有曹休曹洪、夏侯渊、张郃等。随便拿一个出来,在三国史上都能占据一席之地。这场战事持续了将近两年,最后是由刘备胜出,占据汉中。而曹操失败的原因,一般被认为是曹操不重视汉中这个地方,就战力来说曹操一方肯定不输刘备,那他的这些武将实力到底该如何排名呢?

曹刘争天下,龙虎会汉中。猛士乘盛气,汉王大略宏。志岂在偏安?得蜀复望陇。女运男子战,勉力求全功。狭路勇者胜,一举定三分!

汉中之战是三分时代的定鼎之战,此战过后,刘备军事集团夺得汉中,政权稳固,曹、刘、孙三方势力的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这场战役对于刘备集团来说非常重要,汉中的得失关乎其存亡,没有汉中地区作为前沿阵地和缓冲地带,将始终笼罩在曹操势力强大的军事压力之下,难以安眠,防御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也极其高昂,所以将曹操势力驱逐出汉中地区,是刘备集团战略目标的重中之重。

为了获取这场战役的胜利,刘备集团几乎押上所有的老本,“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倾尽全力向前线进行兵力和物质上的输送补充。而在点兵派将中,最能打的猛将都集中在了这个方向。五虎上将中除了坐镇荆州的大将关羽之外,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几位“超级猛将”悉数上阵,魏延、刘封、孟达等也加入战团,益州归附的那些个比较能打的战将也都派上了前线,比如严颜、吴兰、雷铜等,甚至连法正这样的谋士在关键时刻也要冲到第一线。

那么,汉中地区如此重要,雄才大略的曹操当然也心如明镜,为了这场战役,曹军方面又有哪些强兵猛将出现在战场上呢?

1、曹洪(弱一流)

马超兵至下辨,派副将吴兰率前锋部队向前哨探,正遇到曹洪亲自引兵到来。吴兰欲退,但他麾下的牙将任夔认为应该“挫其锐气”,先给曹军来个下马威,于是任夔“骤马挺枪搦曹洪战”,曹洪挥刀出阵,“交锋三合,斩夔于马下”。

虽然曹洪在潼关之战时候为了救护曹操,曾经力战马超“四五十合”气力不加,但当时马超已经历三场战斗,并追击曹操很长一段距离,体力上有一定损耗。而曹洪是搏命抵挡,所以将他的武力值归为“弱一流”。

2、张郃(中一流)

在汉中之战中,张郃出战的次数比较多。他率先向刘备控制区发起进攻,遭到了猛将张飞的强力反击。张郃先后在阆中、宕渠、瓦口关多处与张飞进行厮杀,还斩杀了张飞的副将雷铜。但张郃屡次被张飞击退,损失惨重。

张郃撤退以后,又率一部分兵力攻击葭萌关,再与老将黄忠、严颜对抗,再次被击退。米仓山之战,又与徐晃联手,困住了黄忠、张著,再与赵云对峙。

3、夏侯渊(中一流)

夏侯渊是曹操宗亲中少有的智勇兼备的将才,曹操对他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平定张鲁后,让夏侯渊率领一支精锐部队镇守在军事重地定军山,“虎步关右”。

在汉中之战中,夏侯渊生擒过黄忠的部将陈式,还曾与黄忠阵前交锋“二十合”。后来在对山下遭到黄忠突袭,“连头带肩,砍为两段”,壮烈牺牲。

4、庞德(强一流)

庞德原是西凉马腾麾下的猛将,随马超参加过反叛曹操的战役,“素有勇名”。后来在南郑关为张鲁作战时被曹操收降。夏侯渊殒命定军山后,曹操亲率大军来援,庞德随军出征。

庞德作战风格极其悍勇,在阳平关之战中与魏延进行了一场厮杀。魏延诈败后悄悄从树林后迂回到曹操附近,一箭重伤曹操,庞德赶到,“奋力向前,战退魏延”,护卫曹操脱险。

5、徐晃(强一流)

徐晃的战斗力大家都很清楚,他是能够与虎痴许褚“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的猛将,实力尚在张郃、夏侯渊之上,与庞德相当。

徐晃在汉中争夺中出场次比较多,在汉水南岸背水列阵对抗赵云和黄忠,被打了个落花流水;在五界山和阳平关外两次击败过刘封;米仓山与张郃联手困住老将黄忠和张著,但在遭遇赵云后,怯惧而不敢战。

6、许褚(超级猛将)

自典韦在宛城断后壮烈牺牲后,许褚就成为曹军阵营中唯一的超级猛将。曹操率主力部队支援汉中,许褚也随行出征。

许褚只参加过一场厮杀,他奉命到褒斜道上接应运输粮草的队伍,却不幸在醉酒状态下遇到了老克星张飞,许褚因酒醉“敌不住张飞”,被张飞一矛挑中肩膊,身受重伤,从此再也没有在战场上出现过。

7、曹彰(强一流)

曹彰是曹魏阵营后辈中最有能力的年轻人,自小就喜欢舞刀弄枪,能“手格猛兽”,作战风格悍勇,常常“披坚执锐”,冲锋在第一线上,被曹操称为“黄须儿”。

曹操在汉中战役中屡屡受挫,曹彰率铁骑前来支援。阳平关一战,曹彰“不三合”杀得刘封大败而逃,又“战不数合”一戟将马超副将吴兰刺于马下。他出色的表现甚至还在徐晃之上。

8、文聘(弱一流)

文聘原是荆州刘表麾下大将,曹操南征时归附到曹军帐下。魏延打开襄阳城门欲迎刘备进入,文聘杀出来阻止魏延,两将在城下交战,“从巳至未”,魏延折尽兵卒后只身逃走。能与魏延交锋一段时间不败,文聘的武艺也算相当不错了。

在汉中之战中,文聘始终没有在战场上参加过厮杀,但他在米仓山参与过围堵黄忠的战斗,赵云来救,一枪挑杀文聘的部将慕容烈,但文聘仍然没有出手。虽然文聘屡屡避战,但深受曹操信重和提拔,真是会混。

9、夏侯惇(强一流)

曹操率大军来至汉中,夏侯惇被任命为前部先锋随军出征。弟弟夏侯渊战死了,当哥哥的当然有为兄弟报仇雪恨的责任。右眼未盲时的夏侯惇武艺在弟弟夏侯渊之上,作战风格勇猛坚韧,属于“强一流”猛将。右眼中箭失明后,夏侯惇的攻击力有所下降,再无斩获。

但在汉中之战中,夏侯惇却始终没有表现出仇深似海的情绪,从未在战场上与敌人厮杀,反而听信杨修关于“鸡肋”的鬼话,命部下打点行装,准备撤退,被曹操得知,勃然大怒,一顿臭骂,还差点宰了他。

最后咱们整理一下汉中争夺战中曹魏阵营陆续投入到战场上的猛将们:

超级猛将1名:许褚

强一流猛将4名:庞德、徐晃、曹彰、夏侯惇

中一流猛将2名:张郃、夏侯渊

弱一流猛将2名:曹洪、文聘

此外出现过其他一些曹将还有:夏侯德、夏侯尚韩浩王平、慕容烈、焦炳等人。曹魏阵营这个整体阵容还是蛮强大的,足以与蜀汉四虎、魏延、刘封等人相抗,实力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锁院制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科举为了公平,发明了锁院制度,那什么叫锁院制呢?意思就是,经任命的考官要立即锁宿,五十天内不能回家、不能和家人见面,也不能和其他官员交往,确保考题不会泄露。所以这个制度是非常严格的,而且从源头制止了泄题的可能性。那到底是谁首先提出的锁院制度呢?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下这个人物,看看他的生平事迹,感兴

  • 司马孚忠于曹魏,为何还参加高平陵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高平陵之变作为曹魏政权终结的一个事件,参与者除了司马懿、司马昭等,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家基本上就已经掌控了曹魏的政权,距离皇位也不过就是一步之遥,因此司马懿一直被人们看作是篡权夺位的人。然而司马孚参与了这次行动,但是却始终还是以曹魏忠臣自居,这究竟是为什么?司马孚

  • 秦始皇最后一次东巡去了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秦始皇死的很突然,他应该没想到自己会在东巡的途中驾崩。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准备他的第五次东巡,结果途中始皇帝染疾,并且病情逐渐加重,最后是在沙丘宫,也就是今天的邢台广宗这个地方病死。因为事情太过突然,才给了赵高、李斯篡改秦始皇遗诏的机会,导致扶苏被逼死,胡亥继位,同时为秦朝早衰埋下了隐患。秦

  • 秦将军章邯为何在巨鹿之战中消极避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巨鹿之战,相信大家不会很陌生了,这是项羽率领着楚军与秦朝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在这场战役中,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全歼王离军,迫使章邯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 该如何评价史可法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史可法是明朝末年抗清名将,被认为是民族英雄。史可法于崇祯元年中进士,此后辗转各地镇压叛乱。不过当时明朝政权注定走向衰亡,等京城被攻破后,史可法决定拥立福王为帝。但扬州城也没能坚持太久,然而史可法誓死不降,他想自刎却被众将拦住,最后是被清军所杀。史可法一生为官清廉,其意志坚韧不拔,不过对于史可法也有一

  • 明朝火器真的先进吗?是吹牛还是真实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应该有不少人都认为,明朝的武器一直都可以说是非常先进的,尤其是火器,而且在明朝历史上的很多战争中,都体现出了明朝火器领先世界的情况。只不过,这些情况真的是真实的吗?明朝时期的火器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那些对于明朝火器的推崇,究竟是有没有后人吹牛的成分?真实明朝的火器究竟如何?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

  • 于谦为什么选朱祁钰当皇帝?为何不让太子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土木堡之变作为明朝历史上的一次可以说是改变了明朝命运的事件,对于明朝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朱祁镇成了瓦剌的俘虏,而国不可一日无君,没了朱祁镇,明朝还需要另外一位新的皇帝,这时候大臣于谦则是选中了朱祁钰。不过,朱祁镇当时虽然被俘虏,却已经有了太子,为何于谦不让太子朱见深继承皇位,却选择了朱祁钰呢?下面就

  • 刘备野心有多大?把他4个儿子名字连起来念,暗示了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三国时期,明争暗斗在这一时期是最常见的事情了,这一期间出现了非常多的英雄和各路军阀势力,其中我们最为熟悉,也是对其印象最好的就是刘备了。刘备曾表示自己是中山靖王的子嗣,虽说他一直在兵荒马乱的时代里征战,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远大的抱负,而这一点就从他那四个儿子的名字中就能看出来。那么接下来小编就

  • 皇太极为什么要改国号大金为大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国号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古代,国号是对这个朝代这个国家的称呼,而国家的创立者也会选择一个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的字来作为自己的国号,比如刘邦曾是汉王,所以称汉就是国号,秦始皇是秦国国君,统一之后就称秦为国号。而在清朝时期,清原本并不是国号,是被改了之后的名字,原本是叫大金的,那为什么皇太极要

  • 刘备为什么不得不伐吴?孙权求和为何也不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伐吴这件事情,很多人一直都并不能理解,刘备和东吴一直都是盟友的关系,在之前双方之间关系一直都还不错,虽然不能说像亲兄弟一样,毕竟是因为共同利益才结成同盟的。因此,刘备伐吴必然是事出有因,毕竟他不仅是伐吴,但孙权派人来求和的时候,刘备也是坚决拒绝了。但是又为什么要说,刘备伐吴是不得不这样做,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