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夺门之变怎没没人反抗?

夺门之变怎没没人反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10 更新时间:2024/1/17 17:02:00

明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日的清早,此时的明景帝朱祁钰还迷迷糊糊的躺在病榻之上,突然间就听到了震耳欲聋的钟鼓声。朱祁钰猛然惊坐起来,狐疑的问身边的宫女:“是于谦来了吗?”正在此时,一名小太监气喘吁吁的跑来了,向朱祁钰汇报:“不好了!不好了!太上皇,太上皇复辟了。”朱祁钰气喘吁吁说了声:“好,好。”这是他在史书上最后的遗言。一个月之后,朱祁钰的死讯传出。

这是明代除了“靖难之役”的又一次不正常皇位更迭,但让人不解的是,已经做了八年皇帝的朱祁钰就这样灰溜溜地下了台,没有任何一个人试图护驾,解救他于危难之中,朱祁钰怎么会混到这个份的呢?

出身低微,朱祁钰意外由王爷变皇帝

朱祁钰的生母吴氏不过是一个汉王府中的一个小小宫女,汉王造反后明宣宗亲自出马将其生擒,连同汉王府所有女眷都带回皇宫。

在归途之中吴氏和明宣宗有了几夜风流,侥幸怀孕生子,因为她的身份特殊,所以明宣宗并没有把她接进宫中,朱祁钰母子一直在宫外居住。

明宣宗驾崩后,朱祁钰被新帝封为王爷。本来朱祁钰做个逍遥自在的王爷挺好,可是朱祁镇听信王振谗言,非要御驾亲征瓦刺,结果在敌寡我众的优势情况下落入敌手,瓦刺方面一见将中原皇帝抓住了,来了兴致,在软骨头朱祁镇的带领之下,一路顺风顺水,竟然打到了北京城。

一时间朝野百官人心惶惶,很多人都主张迁都。这时名臣于谦站了出来,极力劝说孙太后拥立朱祁钰为新帝。以避免瓦刺以朱祁镇为要挟,做出更多危害国家的事来。就这样,原本是王爷的朱祁钰一下子飞升成龙,当了皇帝。

恋上权力,朱祁钰软禁哥哥

权力如同一剂春药,人一旦沾染上就很难放手。后来瓦刺看到手头的前任皇帝起不了什么作用,就和明朝进行和谈,说愿意无条件将朱祁镇放回来。这回朱祁钰可不干了,当初他当皇帝时也不是心甘情愿的,因为当时京城有难,他也怕皇位没坐稳被俘虏,想早早溜走来着,只是在于谦的极力劝说和保证之下才留了下来。

这时于谦又做出保证,即使朱祁镇回来,也不会让他再让回皇位,朱祁钰这才别别扭扭将哥哥迎接回来。朱祁镇回来之后马上被软禁在南宫。

在瓦刺期间,朱祁镇完全都不像是一个俘虏被处置,反而一直被奉为上宾,可是回到宫中之后,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监视,吃喝都通过一个小门递进去,连宫外的树都被砍掉,就怕有人借树翻墙而入与其联系。

得寸进尺,朱祁钰想立自己儿子为太子

原来朱祁钰登上皇位之前就和孙太后有过约定,等到他百年之后,将皇位仍然还给朱祁镇一脉,所以太子的位置仍是朱祁镇的幼子朱见深。但他渐渐不满足,希望立自己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这下子可捅了马蜂窝了,在他贿赂和要挟之下,群臣们没说什么,但他自己的皇后纪氏为人正直,百般劝阻。

一气之下朱祁钰居然废了纪氏,并将朱见济扶上太子之位。不过朱见济没有当太子的福气,在第二年就早夭,朱祁钰因此很受打击。而后几年里他在后宫拼命耕耘,可惜几年过去了,一个孩子也没生出来。

在他登基的第八年,忽然身染重病,而且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投机分子秘密商议,将朱祁镇迎接出来,重坐皇位。

朱祁镇复辟,没有人反对

当时救出朱祁镇的有武将石亨、宦官曹吉祥、锦衣卫许彬等人,他们直接将朱祁镇推到面面而觑的众臣面前,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意见。其实原因很简单,朱祁钰病情严重,又没有继承人。

而且他并非明主,在位多年,没有培养出任何一位对其忠诚不二的臣子来。更为重要的是,孙太后已经默许了朱祁镇复辟,换句话来说,朱祁镇就是正统,如果不支持朱祁镇复辟,就是乱臣贼子。

满朝文武谁愿意扣上这顶大帽子?就连一直是国家之本的于谦也默不作声,宁愿第二天被朱祁镇处死也不带头说个不字。

事实上,或许连朱祁钰本人对哥哥复辟心里也没太多反对意见,因为他的病情似乎非常严重,而当他听到钟鼓喧天之声时,第一反应是怀疑于谦谋反。当他听到是哥哥又登上皇位时才放下心来。皇帝家天下,谁也不愿意皇权落入他人之手,也许在朱祁钰心里,是把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还回去的时候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曹丕称帝后非但没有为难曹植,还多次包容曹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曹丕和曹植的嗣子之争,最后是由曹丕胜出。其实他们之间的胜者未来注定会坐上皇位,因为曹操已经替他们把路铺好了。虽然曹植文采出众,但综合能力还是曹丕更强。在世人眼里,曹丕称帝后肯定会处处刁难曹植,想将他除掉,《七步诗》的典故更是家喻户晓。不过曹丕明着逼迫曹植,并不像他的处事风格,这背后的故事到底是不是真

  • 不管是雍正还是乾隆,为何都不敢重用岳钟琪?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岳钟琪是清朝时期的一员名将,也是岳飞的第二十一世孙,身为岳飞的后人岳钟琪在军事方面的能力可以说还是非常厉害的。只不过,岳钟琪在雍正和乾隆两个时期,都没有得到重用,这又是为什么呢?岳钟琪能力并不差,却得不到重用,那么原因自然和他的能力没有太大的关系,那么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雍正和乾隆都没有重用岳钟

  • 李自成为什么没能成为下一个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李自成和朱元璋都是起义军领袖,而且他们都推翻了上一个统治的朝代。不过朱元璋建立了长达两百多年的明朝,李自成入住京城没多久,就被多尔衮击败,此后只能在河南、陕西等地对抗清军,为什么李自成没能成为下一个朱元璋呢?当然,朱元璋的经历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奇迹当然不好复制。不过李自成是有这个机会的,他到底哪一步

  • 雍正皇帝有没有篡改康熙遗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立嗣是中国古代习俗之一,对于皇帝来说立嗣尤为重要,这关系到天下太平,还有朝代的寿命。不过让康熙皇帝选择继承人这件事实在太过头疼,按照惯例,直接立长子就行了,也不会有那么多麻烦。偏偏康熙长子没这个能力,所以太子位一让出,其他皇子自然转化成争斗形势,而且康熙孩子众多,所以才会变成九子夺嫡的紧张局面。很多

  • 刘义隆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为何被自己儿子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刘义隆作为南北朝时期刘宋的第三位皇帝,在历史上也是很有名的,刘义隆当上皇帝的过程可以说是非常的传奇,而且据史书的记载,刘义隆四岁的时候居然就已经有军功了,这的确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后来一路升迁,最终18岁的时候就当上了皇帝,简直是开了挂一般。然而这样令人惊叹的前半生,却得到了一个更令人惊叹的结局,刘义

  • 黄忠被封为后将军,为何关羽对此很不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黄忠作为人们非常熟悉的五虎上将之一,在三国时期也是非常厉害的人物了。黄忠和关羽都在蜀汉的阵营,黄忠原本是刘表的手下,后来归顺了刘备,曹操阵营的夏侯渊就是黄忠斩杀的。而如果要说到黄忠的形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一个年纪很老但是老当益壮的人物形象了。不过在历史上,黄忠被刘备封为后将军的时候,为什么关

  • 清朝末年百姓在做什么?为何百姓并不维护清朝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在很多人看来,清朝末期受到了来自列强的侵略,那么身为被侵略的一方,自然应该起来反抗才对,但是从历史书中看到的反抗的人,最开始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清政府本身,换句话说百姓对此的反应似乎并不强烈,而真实的情况是,百姓不仅不反对,反而还很希望看到列强的入侵,这听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清朝

  • 战国七雄首都是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前后的跨度大约有着200多年的时间,然而这200多年的战国时期却在历史上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力。因为首先战国的地理划分成为了后世王朝命定国号的依据。在元朝之前,我国的大多数汉人王朝的国号依据都是语七雄的国名息息相关。再者,在风水领域中,战国时期的格局语天上的星宿是相互对应的,成

  • 刘邦是不愿动吕后还是不能动吕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一直以来,要说古代谁的权力是最大的,很多人都会认为是皇帝,的确,皇帝作为天下的统领人物,权力的确是很大的,而且这种权力,一般来说皇后肯定是没办法比的,甚至皇后的权力仅限于在后宫,对于前朝的事情,皇后是没有办法过问的。但历史上却还是有一些皇后,她们手中的权力非常大,刘邦的皇后吕雉就是如此。刘邦死后,吕

  • 尉迟敬德居功自傲,李世民一句话让他从此收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尉迟敬德曾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和实施,可以说李世民能够当上皇帝,有尉迟敬德一份功劳。所以此后李世民待尉迟敬德很好,他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不过尉迟敬德有个不好的毛病,就是喜欢居功自傲,行事不看场合,不懂分寸。在一次宴会上,尉迟敬德当众动手打人,这让李世民感到非常不悦。面对这样的尉迟敬德,李世民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