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桧已经是宰相了,为什么还要当投降派?

秦桧已经是宰相了,为什么还要当投降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377 更新时间:2024/1/19 1:09:28

秦桧在历史上的名声一直都是非常差的,但秦桧的一生可以说却是跌宕起伏。其实在北宋时期,秦桧是一个主战派,面对前敌入侵,秦桧也是一点都不含糊的,但是到了南宋时期,秦桧却变成了一个投降派,而这时候的秦桧已经身居宰相之职,可以说是位高权重,如果真的投降了金国,难道还能拥有更高的地位吗?既然如此为何秦桧还要主张投降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秦桧的历史评价

秦桧是被历史定性了的投降派。虽然当下有不少人试图为秦桧翻案,但是,却并不能改变秦桧杀岳飞及和金国签订丧权屈辱的《绍兴和议》条约的事实。因此,所有的翻案,其实都是无效的。

不过,当我们在认定秦桧是确定无疑的投降派的时候,却有一个问题不好理解。秦桧在宋朝的官职是宰相,而且还是独相,也就是说,是唯一的宰相。既然已经是唯一的宰相,那么,他也就是南宋的二号人物。这样的情况下,他却还要投降,他投降的目的是什么呢?投降了金国后,能当一个比宰相(二号人物)更高的官职吗?显然,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且别说他不可能当比宰相更高的官职,他甚至连宰相都不可能当。甚至作为一个降臣,不但名声受损,还随时都有可能被杀掉。这对他来说,完全是百害而无一益。

既然如此,他为什么还要反复主张屈辱求和,当投降派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来看一段事实。

2、秦桧曾经是主战派

秦桧在北宋期间,也就是在被金国俘虏之前,他其实是一个坚决的主战派。等他从金国逃回来后,他才一下从原先的主战派,变成了主和派。这个变化,也让很多人怀疑他在金国的作为,认为他一定是投降了金国,被金国故意放回南宋来当奸细的。很多演义小说也是这么说的,甚至演绎出一段他和妻子在东窗下密谋投降的故事。

这个说法看起来有道理,其实说不过去。如果秦桧真是金国的奸细,他就得从金国那里得到好处。但实际上,金国并没有给他什么好处。

有人可能会说,不对啊,金国不是在和南宋的和议中,要求南宋必须让秦桧一直当宰相吗?这还不是秦桧得到的好处?

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因为并没有什么史料记载过这件事。再说了,果真秦桧是金国的奸细,金国最应该说的,就是自己和秦桧毫无关系,这样才能保护奸细不被发现。把“让秦桧一直当宰相”作为一个谈判条件,那不是让秦桧被宋高宗怀疑吗?如果宋高宗真怀疑了,那不是保护秦桧,反而是陷害秦桧,有这种保护奸细的吗?

那么,秦桧为什么在被俘前是坚决的主战派,而从金国逃回来后,又变成了坚决的主和派了呢?

其实,这恰恰是秦桧这个人非常能够审时度势,非常善于投机的表现。

3、秦桧为什么变成了投降派

在北宋的时候,秦桧的官职并不高,只是一个御史中丞。他为了往上爬,在国破家亡之际,必然要表现誓死报仇雪恨,打败金国,收复国土的样子。只有这样,他才能得到皇帝的重用。果然,他被宋钦宗委以重任,派到金国去和金国谈判。一旦谈判成功,回来后他绝对会得到大力提升。就算后来徽钦二帝已经被金国抓去,他坚决主战,也能获得大臣们的拥戴,成为张邦昌那样,主宰局势的人物。

后来,当他从金国回来以后,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赵构已经当了皇帝。而赵构为了能坐稳皇位,既不想把徽钦二帝接回来,又害怕打仗的将领们功劳太大,拥兵自重,形成割据势力。所以,宋高宗的心里,是极力主和的。

作为善于投机的秦桧,非常敏锐地看清楚了宋高宗的心思,所以他的态度才立马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从坚决主战,变成了坚决主和。并且非常卖力地打击那些主战派,杀掉主战最积极的岳飞。

而秦桧的这种做法,果然获得了宋高宗的极大好感。宋高宗因此对他非常信任,迅速把他提拔为宰相。并且,为了避免主战派重新抬头,避免朝廷发生争论,出现两种声音,宋高宗让秦桧担任独相。

从这里可以看出,秦桧坚决主和,当投降派的目的,其实并不是要投降金国,而是要确保宋高宗的信任,从而确保自己独相的地位。

同时,他也非常明白,就当时金国的状态,如何议和的话,只可能让两国停止战争,不可能让金国变得更强。也就是说,金国绝对不可能灭掉南宋。金国无法灭掉南宋,那么,秦桧的宰相不但当稳了,而且独相的状态,还会一直持续下去。

这才是秦桧当投降派最重要的原因。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废掉李承乾,为什么把李泰也废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在李世民的众多的儿子当中,可以说李承乾和李泰都是李世民很宠爱的儿子,李承乾为太子,李泰为魏王。然而李承乾最终却因为李泰想要谋取太子之位,因此日益焦躁,最终暗杀李泰却失败,李世民有心保他,才顶住众臣的压力,被废为庶民,没有处死。但是为何李世民将李泰也废掉了?是因为他有心争夺皇位吗?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

  • 赵姬为什么爱上嫪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随着《大秦赋》的热播,很多观众对嫪毐和赵姬之间的故事抱有兴趣。不过剧中似乎是对赵姬的设定进行了一些改编,和历史上真正的赵姬有些出入。赵姬是嬴政的母亲,但她的名声并不好主要就是因为赵姬私生活比较淫乱,她和嫪毐私通,两人还生有子嗣,这直接触碰到了嬴政的底线。不过赵姬为什么会爱上嫪毐呢?其实嫪毐也不是一般

  • 冬儿和嬴政关系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大秦赋》这部剧中,基本上所有角色都是有原型存在的,嬴异人、赵姬、吕不韦、嬴政等人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最新剧情中,出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她叫冬儿。冬儿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赵姬和嬴政救下,看的出来冬儿绝不一般,她在后续剧情中也会承担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冬儿似乎很喜欢嬴政。那这位冬儿究竟是谁呢?她是否

  • 为何北宋灭亡时皇室那么惨,南宋灭亡时皇室却被优待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北宋灭亡的时候,皇室遭到的可以算是历朝历代最惨的待遇了,靖康之耻在历史上一直都被都当做是一段非常耻辱的历史。而同样都是宋朝,南宋灭亡的时候,皇室的待遇却比之前好了很多,这是为什么呢?金国灭亡北宋的时候将皇室赶尽杀绝,百般侮辱,而元朝灭亡南宋时为何态度完全不一样了?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

  • 汉武帝为何要杀母立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1年的时候即位,前87年去世,在位时间达54年,这是我国历史上待机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仅次于康熙和乾隆。但大多数人往往只知道汉武帝在位时期,大规模的对外开拓,树立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汉武帝登基的前期也并非一帆风顺的。受到掣肘的君权公元前141年,汉景帝病逝,年

  • 鲁班天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妥懽帖睦尔”,这是一句蒙古语,翻译成汉语后的意思是“铁锅”。元朝时期的第11位皇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也就是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元延佑七年(公元1320年)四月生于察合台汗国境内,元明宗长子,元宁宗的哥哥,生母为明宗妃哈剌鲁·迈来迪。天历二年

  • 宋朝那么富有,为何宋皇陵那么寒酸?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如今随着《盗墓笔记》和《鬼吹灯》等这些盗墓小说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对探墓探险的故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追剧之余也有不少人把探索求知的目光伸向神秘的“墓葬文化”。古人认为‘阴宅阳宅是一理’,一个人活着的时候有什么,死了也该把这些带进坟墓,所以越是有地位的古代人,其墓葬规模越是

  • 宋朝皇帝头骨酒杯是怎么回事?背后有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头骨酒杯,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及其原始,极其血腥,一种非常残忍的器皿,通常只有古代蒙古和匈奴这种蛮族才会制作。但是上图中的头骨酒杯,可是帝王的头骨。这么一说,你是不是觉得更加可怕和唏嘘了呢?而且这头骨酒杯的背后可有一段屈辱的历史......宋理宗赵昀的傀儡皇帝之位偏安一隅的南宋持续了152年,

  • 大秦赋吕不韦原型人物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吕不韦对于嬴政以及秦国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物,如果没有吕不韦,可能嬴政就不会成为秦国国君,那完成一统六国壮举的人也就不是他了。更何况,有人推测吕不韦或许才是嬴政的生父,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的确是有这样的可能。而在历史上,嬴政和吕不韦最后却是不欢而散,嬴政更是将吕不韦给逼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吕不韦

  • 秦国统一最大的障碍是谁,若他不死秦国将没有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期秦国最终统一了全国,但其实在秦国统一的路上,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那么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在最后关头,可以说很多事情都给了秦国好机会,而且对秦国来说有一个最大的障碍,他就是赵国名将李牧,如果李牧还活着的话,秦国的机会或许渺茫,但是李牧之死,对秦国来说却是一件好事,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