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废掉李承乾,为什么把李泰也废了?

李世民废掉李承乾,为什么把李泰也废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391 更新时间:2024/1/19 20:53:29

在李世民的众多的儿子当中,可以说李承乾李泰都是李世民很宠爱的儿子,李承乾为太子,李泰为魏王。然而李承乾最终却因为李泰想要谋取太子之位,因此日益焦躁,最终暗杀李泰却失败,李世民有心保他,才顶住众臣的压力,被废为庶民,没有处死。但是为何李世民将李泰也废掉了?是因为他有心争夺皇位吗?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李承乾为何被废

首先说一下李承乾,首先前期李承乾作为太子很争气,尊师重道,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对于李世民的考核,也做的有模有样,李承乾的几次监国也得到了唐太宗的认可,可以说李承乾的监国不居功,不炫耀,进退得当,深的李世民的喜欢。

但是后来由于一次意外,李承乾有了足疾,李承乾因为足疾走路有点跛,自从瘸了以后,李承乾的性情大变,李承乾的心路历程,史书没有记载,李承乾之所以性情大变,与他内心的梦想破灭有关。

李承乾一直希望能够成为父亲那样英明神武,文治武功的君主,而且要一表人才,也就是内在和外在都要一流,而脚一瘸,这个梦想就永远无法实现,作为从小被教育要成为一代明主的李承乾心里接受不了。所以导致李承乾性情大变,做下了一些荒唐事,比如自己打扮成胡人,让自己的部下称自己为可汗,同时在东宫中豢养男宠称心,最后被李世民知道后将男宠称心斩杀,导致李承乾对李世民起了隔阂。

加上因自己的足疾,很多大臣认为一个有残疾的皇子不能成为皇帝,屡屡上奏,请求另立储君,而自己的兄弟魏王李泰也是个才华横溢的人,深受太宗宠爱,并允许其设立文学馆,招纳贤才,使魏王的势力空前膨胀;贞观十六年由李泰主编的大型地理著作《括地志》问世,成为我国历史上首部以地理题材为载体的文学著作;得到李世民逾越礼制的封赏和恩宠!一时之间,魏王的风头盖过太子,虽有很多大臣进谏,认为不应该对魏王过于恩宠,但太宗不为所动。

从此之后,太子李承乾与李世民之间的父子隔阂更深了。李世民并无易储的想法,李承乾却因为忌惮同样深得父亲宠爱的胞弟李泰。

太子李承乾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向自己的父皇李世民逼宫。一众人紧锣密鼓地策划谋逆,可还未起事,因为齐王李祐起兵造反的原因,事情就败露了。导致了李承乾被废掉太子之位,被贬为庶人。

2、李泰为何被废

就在贞观十五年(641年)的十一月辛卯,李泰发愿为母亲长孙皇后所造的龙门山宾阳洞佛龛落成,唐太宗亲自前往,大阅于伊阙。而伊阙佛龛碑的碑文则是由岑文本撰稿,“初唐四家”之一的褚遂良书写,“画奇伟,名垂千古,可见李泰对母亲长孙皇后的一片孺慕之心,更可见唐太宗父子对此佛龛之重视。

正因为这样无尽的溺爱让李泰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只要把亲哥哥承乾拉下了马自己就能登上储君之位了。所以李泰最终还是选择踏上了一条注定无法回头的路。

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被废,李泰借机向自己的父亲撒娇,声称自己百年之后定会杀了自己的儿子把皇位传给弟弟李治。而唐太宗见青雀投进自己的怀中,立马心就软了,再一听这样的保证,当即便许诺要立他为太子。不过这样的谎言却被褚遂良毫不留情地揭穿了,唐太宗冷静下来也明白杀子传弟的事根本不可能发生,于是为了保证自己的这三个爱子能够同时活下来,果断地立了李治为太子。

不过太子易立,如何处置李泰这个自己曾经万般溺爱的儿子,唐太宗是操碎了心。最后,唐太宗不得不在废黜李泰的诏书中沉痛地说道:“魏王李泰,是我极为心爱的儿子,我对这个儿子实所钟心。此子年幼的时候就很聪敏伶俐,又十分爱好文学,我对他的宠爱是那么的不同寻常……然而我不能让后世子孙认为皇位是可以通过谋划得到的,所以将魏王李泰降为东莱郡王。”

3、为何将李治立为太子

李治幼而聪慧,端庄安详,宽厚仁慈,和睦兄弟。开始由著作郎萧德言教授《孝经》,唐太宗问道:“你认为这部《孝经》中什么最重要?”李治对答道:“孝道最为重要,幼年侍奉双亲,长大后侍奉君王,最后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君子侍奉君上,到了庙堂之上想着为国尽忠,退居在家的时候想到是劝谏君主的过错,纠正其恶。”唐太宗听闻大喜,说道:“你如果按此行事,完全能够事奉好父兄,做好臣子了。”贞观十年(636年)六月,文德皇后长孙氏去世,晋王李治才九岁,悲哀思念之情感动了左右之人,唐太宗多次加以安慰,从此特别受到宠爱。不久被任命为右武候大将军。

唐太宗晚年,由于宠爱第四子魏王李泰,而导致太子李承乾与魏王一方争夺储位。贞观十七年(643年),由于李承乾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结果事情败露,李承乾被废黜。唐太宗打算立四子李泰为储君,李泰许以唐太宗将“杀子传弟”,表示将来将皇位传与胞弟晋王李治。李泰又以汉王李元昌事恫吓与李元昌交好的李治,李治将此事告诉李世民,而被废的李承乾也坦承自己谋反是因为李泰对太子位有所图谋。于是李世民下定决心,带着李治驾临两仪殿,在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等重臣面前因为诸子诸弟争位之事而欲拔剑自杀。长孙无忌等出面阻拦,表示晋王李治可立为储君。同年四月七日,唐太宗亲驾承天门,下诏立李治为皇太子。唐太宗每次上朝,常令李治在旁边,让他观看自己决断各种政务,有时候让他参加议事,唐太宗多次称赞他的才能。

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太宗将讨伐高句丽,命令李治留守定州。等到唐太宗基本确定了发兵日期之后,李治神色悲哀,整天啼哭,因而请求驿站飞马传递自己生活工作起居的表章,并传递边境情况的报告,唐太宗都同意了。用快马奏事,从此开始。等到唐太宗大军凯旋,李治跟从唐太宗到并州。当时唐太宗生了个大毒疮,李治亲自用口吸毒脓,扶着车辇步行跟从了多日。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赵姬为什么爱上嫪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随着《大秦赋》的热播,很多观众对嫪毐和赵姬之间的故事抱有兴趣。不过剧中似乎是对赵姬的设定进行了一些改编,和历史上真正的赵姬有些出入。赵姬是嬴政的母亲,但她的名声并不好主要就是因为赵姬私生活比较淫乱,她和嫪毐私通,两人还生有子嗣,这直接触碰到了嬴政的底线。不过赵姬为什么会爱上嫪毐呢?其实嫪毐也不是一般

  • 冬儿和嬴政关系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大秦赋》这部剧中,基本上所有角色都是有原型存在的,嬴异人、赵姬、吕不韦、嬴政等人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最新剧情中,出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她叫冬儿。冬儿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赵姬和嬴政救下,看的出来冬儿绝不一般,她在后续剧情中也会承担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冬儿似乎很喜欢嬴政。那这位冬儿究竟是谁呢?她是否

  • 为何北宋灭亡时皇室那么惨,南宋灭亡时皇室却被优待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北宋灭亡的时候,皇室遭到的可以算是历朝历代最惨的待遇了,靖康之耻在历史上一直都被都当做是一段非常耻辱的历史。而同样都是宋朝,南宋灭亡的时候,皇室的待遇却比之前好了很多,这是为什么呢?金国灭亡北宋的时候将皇室赶尽杀绝,百般侮辱,而元朝灭亡南宋时为何态度完全不一样了?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

  • 汉武帝为何要杀母立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1年的时候即位,前87年去世,在位时间达54年,这是我国历史上待机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仅次于康熙和乾隆。但大多数人往往只知道汉武帝在位时期,大规模的对外开拓,树立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汉武帝登基的前期也并非一帆风顺的。受到掣肘的君权公元前141年,汉景帝病逝,年

  • 鲁班天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妥懽帖睦尔”,这是一句蒙古语,翻译成汉语后的意思是“铁锅”。元朝时期的第11位皇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也就是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元延佑七年(公元1320年)四月生于察合台汗国境内,元明宗长子,元宁宗的哥哥,生母为明宗妃哈剌鲁·迈来迪。天历二年

  • 宋朝那么富有,为何宋皇陵那么寒酸?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如今随着《盗墓笔记》和《鬼吹灯》等这些盗墓小说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对探墓探险的故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追剧之余也有不少人把探索求知的目光伸向神秘的“墓葬文化”。古人认为‘阴宅阳宅是一理’,一个人活着的时候有什么,死了也该把这些带进坟墓,所以越是有地位的古代人,其墓葬规模越是

  • 宋朝皇帝头骨酒杯是怎么回事?背后有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头骨酒杯,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及其原始,极其血腥,一种非常残忍的器皿,通常只有古代蒙古和匈奴这种蛮族才会制作。但是上图中的头骨酒杯,可是帝王的头骨。这么一说,你是不是觉得更加可怕和唏嘘了呢?而且这头骨酒杯的背后可有一段屈辱的历史......宋理宗赵昀的傀儡皇帝之位偏安一隅的南宋持续了152年,

  • 大秦赋吕不韦原型人物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吕不韦对于嬴政以及秦国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物,如果没有吕不韦,可能嬴政就不会成为秦国国君,那完成一统六国壮举的人也就不是他了。更何况,有人推测吕不韦或许才是嬴政的生父,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的确是有这样的可能。而在历史上,嬴政和吕不韦最后却是不欢而散,嬴政更是将吕不韦给逼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吕不韦

  • 秦国统一最大的障碍是谁,若他不死秦国将没有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期秦国最终统一了全国,但其实在秦国统一的路上,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那么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在最后关头,可以说很多事情都给了秦国好机会,而且对秦国来说有一个最大的障碍,他就是赵国名将李牧,如果李牧还活着的话,秦国的机会或许渺茫,但是李牧之死,对秦国来说却是一件好事,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

  • 天地会是什么组织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看过《鹿鼎记》的人应该对书中的一个组织很有印象,叫做天地会,而且他们所做的事情都是反对清朝的统治,想要恢复明朝统治,也就是反清复明。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这个天地会是真的存在的吗?真实的清朝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这个所谓的天地会组织,他们又是做什么的呢?对清朝的统治者来说,他们又是如何对待天地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