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策能否像赵云那样,在长坂坡之战七进七出

孙策能否像赵云那样,在长坂坡之战七进七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639 更新时间:2024/1/30 11:25:03

孙坚的两个儿子孙策和孙权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孙坚死后孙策拿下江东五郡,为此后的东吴政权打下基础。孙策有着“小霸王”之称,年少出名,战斗力十分强悍,不少朋友会把孙策和赵云放在一起比较,如果将孙策放在长坂坡之战上,他能不能像赵云那样完成七进七出的壮举呢?其实这个问题只能靠我们自己开脑洞了,下面就来试着分析下最终答案,欢迎小伙伴们留言讨论。

长坂坡是赵云的成名之战,在此战中,赵云单枪匹马,七进七出,夺青釭、救简雍、救糜竺、怀抱幼主阿斗,力透重围,斩淳于导、夏侯恩、晏明、钟缙、钟绅,又“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可谓是一战威震寰宇,名场天下。从此后,世人若提到赵云,就必说长坂坡;若提到坂坡,就不能不说赵云。尤其是那一句震烁古今、气壮山河的自报家门,透过战场弥漫的硝烟和齐鸣的金鼓,穿越千年,至今仍久久回响在我们的耳际:“吾乃常山赵子龙也!”

孙策号为“小霸王”,太史慈被称为“江东第一勇士”,两人皆是武艺高强的虎狼之将,横勇善斗,那么,如果他们在长坂坡面临与赵云同样的境况,能否活着杀出重围,威震千军呢?

沙场征战,形势瞬息万变,我们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有时是两军阵前单挑厮杀,有时是面对强敌以一敌众,有时是乱军中混斗乱战,有时是乘胜追击奋勇突阵,有时又是在全军败退中舍身断后。

但毫无疑问,在万重敌军中突围而出的难度是最大的。而在三国时代,赵云的突围能力若称第二,没有人敢称第一。勇冠三军的马超不敢比,悍不畏死的张飞不敢比,即使是天下第一勇士吕布也无法与赵云相提并论。

打突围战,对一个武将基本素质的要求是非常之高的,咱们来分析一下,突围对武将有哪些要求:

1、过人的勇气

一旦陷入了重围,战场形势就非常严峻了,肯定是败势。可以说是步步险境,处处危机,敌方双方差距巨大。没有足够的勇气和敢于舍身而战的玩命精神,心理防线早就崩溃了。如果丧失了勇气,就无法做到镇定面对险境,冷静分析局面。赵云被刘备称为“子龙一身都是胆”,正是靠着这份弥天大勇,赵云在危境中才能保持充分的冷静,正确应对。

孙策属于比较情绪化的战将,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而太史慈的应变能力也远不及赵云。

2、强悍的杀伤力

要想突围成功,仅靠勇气是远远不够的。战将的武力值必须要达到一定的高度。以赵云的战斗力,在三国武力排行榜上足以名列前五,属于“超级猛将”,他下手狠辣果决,从不拖泥带水,速杀能力超群,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迅速解决战斗,打开突破口。

孙策虽然战斗效率也很高,太史慈也武艺高强,但他们的武力值充其量也就是张辽张郃夏侯渊的水准,属于中等的“一流猛将”,与赵云相比,还差着明显的层次。在长坂坡一战,如果被武力较强的敌将拖住陷入苦战,突围机会则大减。尤其是太史慈,孱弱的斩将能力是他最大的弱点。

3、全面的武力技能

突围是个技术活,仅靠强大的进攻能力肯定是不行的,你还得要具备出色的短兵相接格斗技术,各种武器的使用,更为重要的是,必须要有强悍的防御能力。防御力差,就容易受伤,在重重包围中如果受了伤,战斗力大减,突围难度就大了。

赵云的武力技能非常全面,没有短板,攻守两端极其平衡,尤其是其防御力可以说是天下无敌,足以保障自己的安全。而孙策和太史慈都属于防御力不理想的战将,这在战场上是非常危险的。

4、超强的体能和耐力

突围战不是两军阵前单挑厮杀,你面对的不是一个敌人,而是前仆后继的一大群,干掉一两个根本起到实际效果,必须要有强大的体能和耐力作为支撑。

赵云的体能和耐力那是没得说,穰山突围战,从“天黑时分”开始,恶斗一夜,直杀到次日“捱至天明”,还能奋勇突阵,枪挑高览,三十合杀退张郃,铁人般的耐力令人惊骇。长坂坡一战连斩曹将五十余员,更体现了赵云连续作战的能力。孙策和太史慈也就是百合的体能,无法与赵云同日而语。

5、以一敌众的水平

打突围战可不是两军阵前一对一的单挑厮杀,见势不妙还有夺路而逃的机会。面对的往往是以一敌二,以一敌三,甚至以一敌四或更多。这就要求突围者不仅单挑能力出众,还要拥有以一敌众的技能和胆气,连续杀将的能力。

赵云正是靠着这样的能力才能在重围中多次出入,而孙策和太史慈则差距甚远。

6、敏锐的战场嗅觉和感知力

突围途中处处密布陷阱,藏着埋伏,隐着绊索。在这样的危机四伏的险境中,想突出重围,必须要具备对战场形势的敏锐嗅觉,能随时感知到即将到来的危险和识破敌人设下的圈套,还要有着超群的应变能力,在瞬息万变的战况中准确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战机,果断突围。

在这方面,孙策和太史慈就根本与赵云不在一个层次上。孙策遇刺时只是遭遇到三名刺客,就举措失当,身负重伤;而太史慈曲阿突围遭擒,合肥陷伏殒命。

结论:孙策号称“小霸王”,太史慈被誉为“东吴第一勇士”,但是说白了,他们俩也就是在江东这片地方还能耀武扬威一下,真要放到长坂坡这种最考量综合实力的战场上,也太高看他们了,不要说七进七出了,恐怕一进一出之间就都横尸疆场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楚国几乎占了战国的半壁江山,为何不是楚国统一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最终只有秦国胜出,击败了其他六国,统一了全国,也成为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不过在当时,除了秦国之外,还有其他几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优势,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楚国,在当时就几乎可以说占据了整个南方,基本上战国时期一个楚国就占了半壁江山,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是楚国最终统一了全国呢?为何楚

  • 戚继光晚年有多惨,接连遭贬最后病死家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就算不喜欢历史的朋友,也不会对民族英雄戚继光陌生。戚继光南平倭寇,北御蒙古,一生战功显赫。不过戚继光晚年却接连遭到弹劾,最后病死在家乡,这样一位对明朝有着卓越贡献的将领,为何最后下场如此凄惨呢?张居正病逝后,张希皋多次弹劾戚继光,导致戚继光被罢免,实属无奈。当然,这也跟当时明朝奉行的准则有关,戚继光

  • 清朝是如何击败准噶尔汗国的?为何一定要消灭它?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了解清朝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在清朝历史上曾经灭掉过一个国家,那就是准噶尔汗国。然而灭国的过程却并不简单,可以说准噶尔汗国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对手,想要将它击败是非常难的。我们知道,在很多朝代其实周边都是有很多的国家存在,而历史上很多朝代也是和这些其他的国家并存的,很少有像清朝这样一定要将准噶尔汗国灭国的

  • 弘昼和乾隆关系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弘昼是雍正第五子,乾隆的异母弟。很多人评价弘昼,说他是一位有智慧的皇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实际上,弘昼很早就看清了朝中局势,他没有参与夺嫡之争,在乾隆继位后,弘昼还得到重用。弘昼的为官之道非常特别,他时而疯癫,时而傲慢任性,让人看不透他的心思,不过这样的弘昼确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包容。弘昼明白乾隆想看到

  • 蒙恬死后蒙家军哪里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蒙恬想必大家对他应该也都是比较熟悉的了,作为秦朝时期的一名非常有名的将领,蒙恬也是为秦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少的功劳,更是在秦朝建立之后驻守边疆,修建长城,抵御匈奴的入侵。然而历史上蒙恬的死也是很冤的,秦始皇死后,赵高夺得了大权,拥立胡亥为帝,把原本可以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的秦朝拉入覆灭的深渊,蒙恬最终也被

  • 张飞的子孙后代下场如何,娶夏侯氏保住血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庞会跟随邓艾伐蜀,为了替父报仇,他将关羽后代全部杀死。张飞则是因为娶了夏侯氏为妻,才勉强保住后代子孙血脉。其实发生这种事,早早就有埋下伏笔,如果当年关羽能和孙权成为亲家,可能孙权还不会对他下狠手。但关羽一死,蜀汉国力逐渐走衰,被灭亡只是时间问题,所以没人能够保护他的后人。张飞在这方面运气是要好一起,

  • 王安石的青苗法明明有效,为何还是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在古代,有很多朝代,可以说都是经历过了一些变法的,而变法的意义就在于让原本国家那些不足的地方得到改善,才能够更好的发展。在历史上也有很多很有名的变法,今天我们要来说的就是宋朝时期的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当中,其实是有很多很好的地方的,比如青苗法,在当时也是的确很有用的,但是即便是如此,最终还是被废除

  • 李卫巅峰有多大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李卫可以说是雍正皇帝身边非常重要的大臣,也算是宠臣之一。不少朋友好奇,在李卫的巅峰期,他的权利究竟有多大,这点我们可以从他的官职来分析。不过除了官职,李卫和雍正的关系是要更亲密一些,既然能深得皇帝赏识,说明李卫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李卫可不是靠拍马屁上位的,他为官清廉,不畏权贵,并且深受百姓爱戴,这样

  • 庞德在曹魏属于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庞德是曹魏名将,他原先是马超部将,后来投奔张鲁,等曹操平定汉中后,加入曹魏。演义中,庞德领命支援曹仁,结果被关羽上演了一出水淹七军,他和于禁统统全军覆没,最后庞德宁死不降,被关羽斩杀。庞德一生的高光时刻,可能就是一箭射中关羽前额,然后就成了关羽的刀下魂。其实庞德的实力也没那么不济,他在曹魏阵营到底能

  • 李世民杀兄逼父,为什么还能得到如此之多的好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后人对于唐太宗李世民的评价非常之高。司马光曾说:“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不过李世明的皇位是靠他用杀兄逼父的手段获得,这根本就不符合古人的道德准则,为什么他还能得到如此之多的好评呢?其实李世民评价高,主要还是体现在他治国方面,因为李世民将唐朝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