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渊既然支持李建成,为什么还帮李世民做大?

李渊既然支持李建成,为什么还帮李世民做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034 更新时间:2024/1/16 13:53:05

李世民之所以会杀掉李建成,其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手中有很重的兵权。正是因为手里有了权力,才会有这样的一个底气。但李渊身为皇帝,既然已经将李建成立为太子,也没有更换继承人的念头,那就应该知道,李世民手握兵权,对于李建成来说必然是一个很大的威胁,这对于皇位的传承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那他为什么还要给李世民兵权,让他做大做强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李渊的苦恼

李渊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秉承着立长不立幼的一贯理念,支持长子李建成作为太子,培养他经营长安多年。

令人疑惑的是,李渊同时又将李世民放到军中四处征战,多年来积累军功甚高,并且特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拥有自置官属的特权,使他与李建成有了抗衡的力量。

最终,玄武门之变爆发,李世民通过弑兄逼父的手段,成功夺得皇位,李渊为何在支持太子李建成的情况下,又不停帮助李世民做大做强?其实他也很苦恼。

2、请“神”容易送“神”难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请“神”容易送“神”难,李渊便面对这样的困境。李渊惹上的这个难缠的家伙是谁呢?大家都非常熟悉,正是突厥。

隋末的突厥太强大了,史书上的记载是“诸国皆臣之,控弦百余万”,其中的“诸国”包含了李渊(一说李世民),也就是说,面对突厥的强大实力,对于李渊来说也有一定诱惑。

李渊太原起兵,很多人认为是李世民多番劝说起了作用,或许李世民的劝说有用,但是李渊最终下定决心起兵,却并非全因李世民的一番话,而是突厥的支持给李渊增加了信心。

突厥不是李渊的“小弟”,自然不会白白帮忙,李渊对突厥许下承诺,“愿与可汗兵马同入京师,人众土地入唐公,财帛金宝入突厥”,由此,李渊与突厥达成协议,一起干活,再一起分“蛋糕”吃。

李渊得到突厥的支持以后,果然所向披靡,剑锋所指,尽归李唐,最终建立了唐王朝,如愿进入长安。

既然“与可汗兵马同入京师”的约定继承,后面自然就该履行分“蛋糕”的承诺,于是,李渊这边刚刚登基不久,突厥始毕可汗便急不可耐的派使者骨咄禄特勒来长安祝贺。

突厥表面是祝贺,其实是派人来要当初约定的“蛋糕”,李渊自然不敢毁诺,毕竟天下尚未一统,四方割据势力仍在,便给了突厥不少好处。

“上以中国未宁,待突厥甚厚”,这是李渊兑现承诺,也是李渊建国之初的对突厥采取的策略。李渊的策划也很简单,他想先用金钱物资稳住突厥,然后将割据势力逐一清理,完成唐朝大一统后,再制定针对突厥的下一步策略。

李渊虽然极力讨好突厥,除了送给突厥金银物资,还遣派使臣出使突厥,“以女妓遗始毕可汗”,一个霸主送给另一个霸主美人的时候,他的讨好之意已经非常明显。

然而,李渊的梦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却很骨感,始毕可汗手下李渊的好处,却没有停手,为了表示对李渊的“感谢”,始毕可汗再次派遣骨咄禄特勒出使长安,当然,突厥的使者前来,除了感谢之外,自然还是要李渊分点“蛋糕”才会离开。

始毕可汗是一只“老狐狸”,他知道自己三番几次的遣使出使长安,时间久了就会引起李渊的反感,所以,始毕可汗不仅拿着李渊的“孝敬”,一边不间断的派兵入侵唐朝边境,给李渊施压。

李渊固然愤怒,但是兵力上的悬殊让他不得不低头,甚至发展到为了避战而“奉币使于突厥”,希望能够“破财免灾”。

唐朝初期的和平,可以说都是李渊花钱在突厥手里“买”来的,这让李渊深深的意识到,自己必须要摆脱突厥,否则自己的家底早晚要被突厥掏空。

李渊与突厥的“蜜月期”草草结束,李渊虽然有一万个不愿意,却也不敢正面与突厥闹掰,形成了骑虎难下的“请神容易送神难”的局面,一度十分尴尬。

3、李渊也有苦衷

李渊对于突厥虽然无奈,但是也不愿意坐以待毙,逐渐开始尝试进行反击试探,这一试探下来,李渊的心更凉,唐军与突厥对战,往往都已失败告终,被打“疼”了的李渊,无奈之下再次讨好突厥,这一次不仅“赂颉利可汗”而且还“且许结婚”。

这是发生在武德五年的事情,李渊开始隐忍,直到武德八年,李渊再次动了与突厥作战的心思,“议大举击突厥”。有意思的是,李渊规定“自今勿复为书,皆用诏敕”,也就是说,以后给突厥再去国书,用咱们的格式给他写,不再用对方的格式写了,李渊用这样的方式告诉突厥,我不怕你。

其实李渊早就制定了对突厥的策略,虽然阻挠较多,但是一直贯彻稳住突厥,消灭割据势力的方针。

为了日后能够强大,有朝一日对突厥反击,李渊一面讨好突厥,稳住他们减少对自己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一面开始“拔除”自己内部与突厥交好的人员,防止未来与突厥翻脸时,他们趁机在唐朝内部为突厥牟利。

李渊计谋深远,但是突厥也不是木头,对于李渊的策略他们心知肚明,表面上与李渊交好,实际上也暗中开始采取行动,他们的策略与李渊正好相反,突厥想稳住唐朝给自己纳贡,同时暗中扶持与唐朝作对的割据势力,阻挠李渊完成统一。

李渊与突厥的博弈,让他绞尽脑汁,面对强大的突厥,李渊打不过,稳住了突厥之后,想趁机讨伐国内的割据势力,而他们的背后此刻又多了突厥的支持。

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等人,全都是向突厥称臣的人,李渊对他们的清理计划进展十分不顺利,原因是亲密突厥的武将被他清理,不了解突厥的武将,在战场中无法获胜。

最终,李渊选择用最值得信任的皇子带兵攻伐割据势力,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快速完成统一,再图与突厥正面交战。

李渊的太子李建成要坐镇长安,不容许有半点闪失,自然不能带兵出征,李世民他不想用,征伐割据势力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李元吉身上,可惜的是,李元吉让李渊大失所望,屡次打败。

无奈之下,李渊再派裴寂带兵出征刘武周,结果被刘武周引“突厥之众”杀得“失亡略尽”。

李渊在这个时候,派李世民去带兵征伐割据势力,结果获得非常理想的结果,只不过这样的做法虽然解决了燃眉之急,却犹如“饮鸩止渴”,虽然割据势力被逐渐消灭,但是李世民也因此凭借军功深得人心,做大做强了。

李渊固然支持李建成,然而突厥没有给他喘息的机会,他又没有一个心腹之人能为他出力,李建成坐镇长安,李元吉不堪重用,让李世民做大,李渊一万个不愿意,却也无可奈何。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在辽金统治境内的汉人,是怎么看待宋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历史上的靖康之变,一直都被很多人认为是古代朝代遭受的一次非常惨烈的侵略,北宋因此灭亡。而朝廷南迁,建立了南宋,在南方建立起了一个新的政权,但是原本在北方有一部分逃离到了南方的汉人,却还有不少逃不掉或者被抓走的汉人,依旧留在北方,这些人或许再也没有机会生活在汉人统治的政权之下了,那他们是怎么看待南

  • 秦始皇如果也独尊儒术,秦朝还会早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汉武帝在位期间,实行独尊儒术,让儒家文化从此成为主流,对国人的影响可以说一直延续至今。有小伙伴好奇,如果当年秦始皇也采取独尊儒术的策略,那秦朝还会早亡吗?秦国从实行商鞅变法开始,就是以法家思想为主,加强了君主专制,大力削弱旧贵族的力量,然后对土地进行改革。可以说秦国正是凭借法家政策才完成了一统六国的

  • 严颜为什么得不到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严颜在三国历史上也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将领。他原本是刘璋的将领,在巴郡担任太守一职。后来刘备率军进攻,严颜虽被俘,但誓死不降,就连张飞都佩服严颜的勇气,不仅是放了严颜还把他当做宾客。不过此后关于严颜的记载就没有了,在正史上是如此,并没有记录严颜之后的经历以及结局,为何严颜就这样消失灭迹了呢?今天准备

  • 马邑之围为什么会失败,军臣单于是如何逃脱汉军包围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准备在马邑对匈奴发起一场歼灭战,他派出三十万精兵埋伏在马邑附近,而军臣单于率领了十万兵马进入武州塞,眼看匈奴就要一步步踏入汉军的包围圈,结果却是消息败露,军臣单于在距离马邑百余里的地方下令撤军,马邑之围计划就此宣告失败。虽然这场战役没有成功,不过这让汉朝结束了屈辱的和亲策略,开

  • 万贵妃有多受宠,一生得明宪宗独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明宪宗和万贵妃的故事在历史上十分出名,就皇帝来说,历史上少有能见到姐弟恋的情况,而明宪宗则独宠比他大17岁的万贵妃。实际上这个年龄差距,就算是放在现代也会引起不小的争议,更别说是在古代了。不过朱见深毕竟是皇帝,所以在这方面也没人会阻拦他,但朱见深为何会如此喜欢万贵妃呢?实际上这跟他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有

  • 原本认为曹操是汉朝正统,为何后来被刘备取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现如今如果要说谁才是三国时期的正统,很多人都会认为是刘备,但其实这种看法,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但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被认为正统的其实并不是刘备,而是曹操,但曹操现如今很多人觉得身为汉贼,怎么可能被认为是汉朝正统呢?那么在历史上究竟对曹操是什么看法,为何后来曹操的地位被刘备取代了

  • 诸葛亮娶黄月英是一个错误吗?为何说娶错了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娶了黄月英,后世人一直都认为黄月英长得很丑,而诸葛亮之所以娶黄月英,除了黄月英本身虽然丑但是很有智慧,而且诸葛亮还可以因此与当地的世族大家产生交集,因此可以说对他是很有利的。但是为什么却也有人认为,诸葛亮娶了黄月英是一个错误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这样说?黄月英对诸葛亮难道并没有任何帮助

  • 马岱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马岱是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演义中,对于马岱的记载并没有很多,包括他的出生年月日等信息通通不详。不过马岱做了一件事,让人们对他印象深刻,就是斩杀魏延。魏延算是蜀汉非常厉害的将领了,那马岱的战力又有多强呢?或许这是很多朋友好奇的一个问题。还有史籍中并没有记载有关马岱的最后结局,对于人才逐渐凋零的蜀汉来说

  • 汉武帝得知太子刘据被冤死后,他作何反应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有不少历史学家认为,巫蛊之祸是西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因为太子自杀,直接导致汉武帝失去了精心培养的接班人,而且很多大臣也遭受牵连,这才给此后霍光专政带来机会。不过汉武帝生前是有所醒悟的,他终于明白太子刘据是因为被江充逼迫,才不得已起兵,他并没有反意,可惜一切都为时已晚。想必当时的汉武帝一定会非常后悔,

  • 北宋开封城防御体系是怎样的?如何构建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我国宋朝,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经济十分繁荣的朝代,但是一直被质疑军事力量非常薄弱,甚至被冠以“弱宋”的头衔。然而事实上,北宋的孱弱在于其经济实力未能转换为军事资源,并且由于燕云十六州的丢失,使得北宋在军事地理上处于绝对的劣势。宋朝定都开封,本就是处于经济军事选择两难局面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