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辽金统治境内的汉人,是怎么看待宋朝的?

在辽金统治境内的汉人,是怎么看待宋朝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204 更新时间:2024/3/31 4:23:37

朝历史上的靖康之变,一直都被很多人认为是古代朝代遭受的一次非惨烈的侵略,北宋因此灭亡。而朝廷南迁,建立了南宋,在南方建立起了一个新的政权,但是原本在北方有一部分逃离到了南方的汉人,却还有不少逃不掉或者被抓走的汉人,依旧留在北方,这些人或许再也没有机会生活在汉人统治的政权之下了,那他们是怎么看待南迁的朝廷的呢?而他们的境遇又是如的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金辽对汉人的统治是怎样的

在宋朝统治时期,辽国盘踞在北方地区,他们称呼当时的汉人为“汉儿”,虽然称谓中有一个“儿”字,但是要知道实际上这样的表达并没有表示出任何不尊重的意思,翻译成现在的语言“汉儿”也可以解释为男子汉的意思。到了后来金朝统治的时期对汉族人的称呼又有了新的变化,在后金执政之后也将当时很大一部分宋朝的北方领土化为了自己的领地,他们把以前生活在辽国的汉族人成为“汉人”,而将宋朝的汉族人称之为“南人”。

除了称谓之外,在当时辽国统治的区域对待汉族人契丹人的制度是不相同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辽国的民族制度也是比较先进的,虽然是采取了“分治”制度但是当时生活在辽国土地上的汉族人,并没有如同现在少数民族一样的高度自治权利。在具体的治理过程中辽国几乎复制了当时的全部汉人制度,采用了州、县的管理制度,而且在人才的选拔过程中也会采用汉人的科举制度,以便于为朝廷选拔出合适的人才。但是当时的契丹人却并不遵循这套制度,他们仍然是采用了世选制度,根本不用参加科考。

在后来的金国统治时期对待汉人的政策与辽国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但是金国的统治者更加看重汉人的才能,并且会十分注意选用汉人中出类拔萃的人才,不惜许以高官厚禄,甚至可以提拔有用之人才直接进入朝廷的核心管理层,这样的开明政策赢得了当地汉人的信任也为金朝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保证。

2、在金辽统治下的汉人生活如何

值得肯定的是不管是在辽国还是后来金国的统治时期,虽然在社会地位上汉人仍旧是低于他们本民族的人,但是他们并没有强迫汉人改变自己的服饰以及生活习惯,只要是汉人愿意是可以充分保留自己传统的,并不做强求。

那么在当时这些汉人又是怎么出现在辽或金的统治地区的呢?原因也是多种多样,一方面由于连年不断的战争一部分人会因为被俘或者投降完成人口的迁移,另一方面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人口是主要的社会生产力,于是少数民族为了自身的利益着想在南下抢劫财物的同时,也会顺便掳走一些民众,这些原因都促成了很多汉人生活在辽金的统治地区。

对于在辽金统治区域生活的汉人来说,契丹等少数民族将他们视为汉人,而南方的汉族人又不认可这些人的汉族身份,这样的一个尴尬境地让很多当地汉人逐渐模糊了自己民族意识。

3、为什么他们不思念宋朝

虽然辽金的统治者对境内的汉人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但汉人各阶层的待遇还是不同的。辽初期,对于掳掠的汉人俘虏,则设立头下军州安置。《江史》记载:“头下军州,皆诸、外戚、大臣及诸部从征俘掠,或置生口,各团集建州县居之”。“头下”即契丹统治集团中的贵族,这些俘虏就成为了贵族的奴隶,头下军州就是贵族的私城,直到辽后期才被普通州县所取代。辽金时期普通汉人还是免不了被奴役,汉人地位远低于契丹、女真、奚等族。对于汉人地主阶层,辽金的统治阶层就不断在其中寻找政治、经济、化、军事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当作参谋,为自己的政权服务,同时也借此笼络汉族的上层人士,使其保持对王朝的忠心。这些汉人大族为统治者服务,成长迅速,很多成为世家。辽代以韩、刘、马、赵四大家族最为著名,其中又以韩氏为尊,“耶律、萧、韩三姓恣横”,韩氏已蜕变成和契丹王族一样的上层统治者。

由于与中原汉人之间的巨大差异,辽金统治下汉人的民族身份认定便十分尴尬。一方面,“汉人”的民族身份得不到宋人的承认;另一方面在女真、契丹、奚等北方民族看来,汉人终究是汉人,并不十分信任。辽金统治下汉人的民族意识比较淡漠。

自唐以来,燕云地区几经战乱,数易其主,因此,该地区“汉人”的政治态度一般都比较灵活。宋人马扩评价说:燕云汉人随事俯仰,契丹至则顺契丹,夏国至则顺夏国,金人至则顺金人,王师至则顺王师,但营免杀戮而已。金世宗也感慨道:“燕人自古忠直者鲜,辽兵至则从辽,宋人至则从宋,本朝至则从本朝,其俗诡随,有自来矣。虽屡经迁变而未尝残破者,凡以此也。”“汉人”政治态度的灵活多变,除了受政治环境的影响之外,与他们民族意识的淡漠也大有关系,他们没有中原汉人那么强烈的华夷观念,故辽人至则从辽,宋人至则从宋,金人至则从金,并不在乎做谁的臣民。

北宋末年,宋朝背弃与辽盟约,同金达成海上之盟,联手灭辽,夺回了燕云十六州。燕云地区的“汉人”对此普遍心存不满,怨恨宋人背信弃义,而纷纷投靠金人。等到金军南侵,宋人则更加猜忌燕云“汉人”,以至发生屠杀燕云“汉人”的事件。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如果也独尊儒术,秦朝还会早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汉武帝在位期间,实行独尊儒术,让儒家文化从此成为主流,对国人的影响可以说一直延续至今。有小伙伴好奇,如果当年秦始皇也采取独尊儒术的策略,那秦朝还会早亡吗?秦国从实行商鞅变法开始,就是以法家思想为主,加强了君主专制,大力削弱旧贵族的力量,然后对土地进行改革。可以说秦国正是凭借法家政策才完成了一统六国的

  • 严颜为什么得不到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严颜在三国历史上也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将领。他原本是刘璋的将领,在巴郡担任太守一职。后来刘备率军进攻,严颜虽被俘,但誓死不降,就连张飞都佩服严颜的勇气,不仅是放了严颜还把他当做宾客。不过此后关于严颜的记载就没有了,在正史上是如此,并没有记录严颜之后的经历以及结局,为何严颜就这样消失灭迹了呢?今天准备

  • 马邑之围为什么会失败,军臣单于是如何逃脱汉军包围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准备在马邑对匈奴发起一场歼灭战,他派出三十万精兵埋伏在马邑附近,而军臣单于率领了十万兵马进入武州塞,眼看匈奴就要一步步踏入汉军的包围圈,结果却是消息败露,军臣单于在距离马邑百余里的地方下令撤军,马邑之围计划就此宣告失败。虽然这场战役没有成功,不过这让汉朝结束了屈辱的和亲策略,开

  • 万贵妃有多受宠,一生得明宪宗独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明宪宗和万贵妃的故事在历史上十分出名,就皇帝来说,历史上少有能见到姐弟恋的情况,而明宪宗则独宠比他大17岁的万贵妃。实际上这个年龄差距,就算是放在现代也会引起不小的争议,更别说是在古代了。不过朱见深毕竟是皇帝,所以在这方面也没人会阻拦他,但朱见深为何会如此喜欢万贵妃呢?实际上这跟他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有

  • 原本认为曹操是汉朝正统,为何后来被刘备取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现如今如果要说谁才是三国时期的正统,很多人都会认为是刘备,但其实这种看法,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但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被认为正统的其实并不是刘备,而是曹操,但曹操现如今很多人觉得身为汉贼,怎么可能被认为是汉朝正统呢?那么在历史上究竟对曹操是什么看法,为何后来曹操的地位被刘备取代了

  • 诸葛亮娶黄月英是一个错误吗?为何说娶错了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娶了黄月英,后世人一直都认为黄月英长得很丑,而诸葛亮之所以娶黄月英,除了黄月英本身虽然丑但是很有智慧,而且诸葛亮还可以因此与当地的世族大家产生交集,因此可以说对他是很有利的。但是为什么却也有人认为,诸葛亮娶了黄月英是一个错误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这样说?黄月英对诸葛亮难道并没有任何帮助

  • 马岱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马岱是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演义中,对于马岱的记载并没有很多,包括他的出生年月日等信息通通不详。不过马岱做了一件事,让人们对他印象深刻,就是斩杀魏延。魏延算是蜀汉非常厉害的将领了,那马岱的战力又有多强呢?或许这是很多朋友好奇的一个问题。还有史籍中并没有记载有关马岱的最后结局,对于人才逐渐凋零的蜀汉来说

  • 汉武帝得知太子刘据被冤死后,他作何反应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有不少历史学家认为,巫蛊之祸是西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因为太子自杀,直接导致汉武帝失去了精心培养的接班人,而且很多大臣也遭受牵连,这才给此后霍光专政带来机会。不过汉武帝生前是有所醒悟的,他终于明白太子刘据是因为被江充逼迫,才不得已起兵,他并没有反意,可惜一切都为时已晚。想必当时的汉武帝一定会非常后悔,

  • 北宋开封城防御体系是怎样的?如何构建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我国宋朝,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经济十分繁荣的朝代,但是一直被质疑军事力量非常薄弱,甚至被冠以“弱宋”的头衔。然而事实上,北宋的孱弱在于其经济实力未能转换为军事资源,并且由于燕云十六州的丢失,使得北宋在军事地理上处于绝对的劣势。宋朝定都开封,本就是处于经济军事选择两难局面下的

  • 唐朝为什么有那么多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听到“宰相”的时候,都会觉得很厉害,在古代能够成为宰相,很多人认为他们都是位高权重,在当时非常有分量的人物,而这样的人物也只能是少数,但是在唐朝时期,宰相的数量却是非常多的,甚至同一朝都会有四五个宰相,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唐朝的宰相制度到底是怎么样的,为什么那么多宰相?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