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如果也独尊儒术,秦朝还会早亡吗

秦始皇如果也独尊儒术,秦朝还会早亡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366 更新时间:2024/2/5 7:40:52

汉武帝在位期间,实行独尊儒术,让儒家化从此成为主流,对国人的影响可以说一直延续至今。有小伙伴好奇,如果当年秦始皇也采取独尊儒术的策略,那秦朝还会早亡吗?秦国从实行商鞅变法开始,就是以法家思想为主,加强了君主专制,大力削弱旧贵族的力量,然后对土地进行改革。可以说秦国正是凭借法家政策才完成了一统六国的伟业,但为什么秦国却不能以此治国呢?

1、法家所讲的“法”

在春秋战国时代,虽然出现过非多的法家,但是对法家的理论的讲述,其实是并不多的。真正讲得最好,同时也最完整的,是韩非。韩非提出了法家的“法”应该具有三个维度:法、术、势。

“法”就是规则。也就是要有规则在那里,没有规则,百姓就无所适从。“术”就是办法。有了规则,还要有办法让老百姓执行规则。要让老百姓执行规则,必须要有办法。“势”就是威严。必须要确保规则的严肃性,以及执行规则的必然性。要让老百姓敬畏。只有敬畏,老百姓才会把这个规则,当成自己的行动准则。

实际上,我们现在所讲的“依法治国”的“法”,也有这样的维度: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仔细考量,我们会发现,我们现在“依法治国”的这几个维度,和韩非所讲的那几个维度,有很大的相关性。

不过,尽管如此,我们现在所讲的“法”,和韩非所讲的“法”,依然不是同一个概念。为什么这么说呢?

韩非所讲的“法”,是那时候的极权统治者,维护自身统治的办法。而我们现在的“法”,则是整个社会需要大家遵循的规则。古代是为私,现在是为公。古代的法,对统治者约束力是不强的,“刑不上大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现在的“法”,对于每个人都起作用。在理论上,不管你的权位有多高,你和普通老百姓所遵守的规则,都是同一个规则。

正因为是这个道理,因此,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因此才会采用严刑峻法。反正不是针对自己,法律自然是越严厉越好。而秦朝最终也就是灭亡在自己的严刑峻法之下。

现在法律的作用是为了维护公平,确保当权者与普通老百姓的公平。所以法律上自然是宽严适度。因为对谁都一样,严刑峻法自然对谁都没有好处。

2、儒家的内涵

儒家思想一直提倡的就是“仁爱”。就是说要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儒家也讲究礼让。在孔子的讲话中,多次提到了礼让的舜以及周公。这种礼让,也是仁爱的一种表现。

不过,儒家思想,一开始就是矛盾重重。他们在讲究仁爱与礼让的同时,还非常讲究秩序,尤其是西周初年建立的那种阶级秩序。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儒家认为这种秩序是不能随便打破的。

因为有这个矛盾,就使得儒家的仁爱和礼让,具有极大的局限性,或者说具有极大的虚伪性。这种虚伪性就是为了蒙蔽那些受秩序压迫的底层老百姓。

到了汉代,当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候,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可以说把儒家的这种虚伪性发挥到了极致。

从这个意义上说,到汉朝的时候,儒家已经变成了实质性的法家。仁爱与礼让只是儒家披在表面的外衣,要求百姓遵守尊卑秩序,维护权贵者统治才是儒家的核心目的。

3、“依法”和“以德”的结合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应该明白,法家并不完全代表“法”,儒家也并不完全代表“德”。因此,根据历史上的法家和儒家的情况,把“法”与“德”割裂开来,显然是不对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法”是外部规范,“德”是内心约束。如果光有外部规范,没有内心约束,良好的社会秩序是建立不起来。如果光有内心约束,没有外部规范,良好的社会秩序,也是建立不起来的。

由此可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必须完美结合起来,社会才能达到和谐稳定。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严颜为什么得不到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严颜在三国历史上也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将领。他原本是刘璋的将领,在巴郡担任太守一职。后来刘备率军进攻,严颜虽被俘,但誓死不降,就连张飞都佩服严颜的勇气,不仅是放了严颜还把他当做宾客。不过此后关于严颜的记载就没有了,在正史上是如此,并没有记录严颜之后的经历以及结局,为何严颜就这样消失灭迹了呢?今天准备

  • 马邑之围为什么会失败,军臣单于是如何逃脱汉军包围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准备在马邑对匈奴发起一场歼灭战,他派出三十万精兵埋伏在马邑附近,而军臣单于率领了十万兵马进入武州塞,眼看匈奴就要一步步踏入汉军的包围圈,结果却是消息败露,军臣单于在距离马邑百余里的地方下令撤军,马邑之围计划就此宣告失败。虽然这场战役没有成功,不过这让汉朝结束了屈辱的和亲策略,开

  • 万贵妃有多受宠,一生得明宪宗独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明宪宗和万贵妃的故事在历史上十分出名,就皇帝来说,历史上少有能见到姐弟恋的情况,而明宪宗则独宠比他大17岁的万贵妃。实际上这个年龄差距,就算是放在现代也会引起不小的争议,更别说是在古代了。不过朱见深毕竟是皇帝,所以在这方面也没人会阻拦他,但朱见深为何会如此喜欢万贵妃呢?实际上这跟他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有

  • 原本认为曹操是汉朝正统,为何后来被刘备取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现如今如果要说谁才是三国时期的正统,很多人都会认为是刘备,但其实这种看法,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但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被认为正统的其实并不是刘备,而是曹操,但曹操现如今很多人觉得身为汉贼,怎么可能被认为是汉朝正统呢?那么在历史上究竟对曹操是什么看法,为何后来曹操的地位被刘备取代了

  • 诸葛亮娶黄月英是一个错误吗?为何说娶错了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娶了黄月英,后世人一直都认为黄月英长得很丑,而诸葛亮之所以娶黄月英,除了黄月英本身虽然丑但是很有智慧,而且诸葛亮还可以因此与当地的世族大家产生交集,因此可以说对他是很有利的。但是为什么却也有人认为,诸葛亮娶了黄月英是一个错误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这样说?黄月英对诸葛亮难道并没有任何帮助

  • 马岱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马岱是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演义中,对于马岱的记载并没有很多,包括他的出生年月日等信息通通不详。不过马岱做了一件事,让人们对他印象深刻,就是斩杀魏延。魏延算是蜀汉非常厉害的将领了,那马岱的战力又有多强呢?或许这是很多朋友好奇的一个问题。还有史籍中并没有记载有关马岱的最后结局,对于人才逐渐凋零的蜀汉来说

  • 汉武帝得知太子刘据被冤死后,他作何反应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有不少历史学家认为,巫蛊之祸是西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因为太子自杀,直接导致汉武帝失去了精心培养的接班人,而且很多大臣也遭受牵连,这才给此后霍光专政带来机会。不过汉武帝生前是有所醒悟的,他终于明白太子刘据是因为被江充逼迫,才不得已起兵,他并没有反意,可惜一切都为时已晚。想必当时的汉武帝一定会非常后悔,

  • 北宋开封城防御体系是怎样的?如何构建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我国宋朝,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经济十分繁荣的朝代,但是一直被质疑军事力量非常薄弱,甚至被冠以“弱宋”的头衔。然而事实上,北宋的孱弱在于其经济实力未能转换为军事资源,并且由于燕云十六州的丢失,使得北宋在军事地理上处于绝对的劣势。宋朝定都开封,本就是处于经济军事选择两难局面下的

  • 唐朝为什么有那么多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听到“宰相”的时候,都会觉得很厉害,在古代能够成为宰相,很多人认为他们都是位高权重,在当时非常有分量的人物,而这样的人物也只能是少数,但是在唐朝时期,宰相的数量却是非常多的,甚至同一朝都会有四五个宰相,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唐朝的宰相制度到底是怎么样的,为什么那么多宰相?他

  • 乾隆皇帝为什么替八阿哥胤禩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在四阿哥和八阿哥的夺嫡之争中,最后是由四阿哥胤禛胜出,八阿哥胤禩落败。等胤禛继位后,他将胤禛改名为允禩,刚开始并没有为难八阿哥,甚至还封他为和硕廉亲王,负责处理工部事物。不过雍正帝这样做,只是为了暂且稳住人心,等时机成熟后,他便开始削弱八阿哥的力量,还列出他的罪行,似乎这一切早已注定。不过等乾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