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传位朱允炆前,朱棣为什么手握重兵?

朱元璋传位朱允炆前,朱棣为什么手握重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784 更新时间:2023/12/9 21:39:56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朱元璋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历朝历代皇族之间为了争夺皇位,骨肉相残的例子不在少数。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代的玄武门之变,而玄武门之变中,唐高祖李渊之所以痛失太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最后连自己也被逼迫退位,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他掌权期间未能很好的限制秦王李世民的兵权。后世帝王鉴于这一经验,往往在生前会为继位者扫清障碍,削弱皇室宗亲的兵权,以防止自己死后发生兵变。

但是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时候,悲剧再度重演。公元1399年,朱元璋尸骨未寒,继任的建文帝推行削藩,燕王朱棣起兵反抗,用了四年的时间攻入南京,成功夺得皇位,建文帝下落不明,这一混乱给明王朝造成了很大的灾难。

事实上,这种结局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明太祖朱元璋生前部署不周所致。尽管自汉代以来就有“七国之乱”的大祸,近代还有“八王之乱”,但是朱元璋生前仍安置了20多个藩王,其中九大攘夷塞王实力强劲,而朱棣就是其中最强的。

在朱元璋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根据我国封建社会立储君的规则“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的原则,把位置传给了朱标之子朱允炆。这并不能说朱元璋偏向谁,根据历朝历代的经验,此时的朱元璋很难抉择,因为违背了传位的规则未来也势必引起祸患,所以他并不能立朱棣为帝。

朱棣有称帝之心,朱元璋用脚指头想也是知道的,作为一代雄主,对自己这位出类拔萃的儿子将来是否能够臣服于自己的侄子,如果他还想不明白,那么明朝也不可能建立。但是朱元璋临死之前几年,对朱棣却非常放心,不仅没有削弱他的地位,反而还不断的增强燕国的军事实力,这也为靖难之役最终一边倒的局面埋下了伏笔。

朱元璋纵容朱棣手握重兵,自然是有他的原因,首先是国防原因。明朝是从强悍的蒙古人手中把国家夺回来的,朱元璋生前并没有能够消除外患,而蒙古军队也时刻准备着反扑,这是分封九个塞王的根本原因,而朱棣则是几个儿子当中最有能力领兵作战的,所镇守的燕国也是最要紧的地方,在朱元璋看来,把大军交给自己的儿子,总比交给蓝玉之类的外姓人强。朱元璋如果死前把朱棣削弱,既有可能导致自己死后蒙古大军入侵,而明朝无力阻挡。

另一方面,朱元璋生前实际上是做了另一番安排,在不削弱朱棣的情况下限制他。他把二子朱樉和三子朱棡分别安排在秦王和晋王的位置上,这两个人都是马皇后所出,建文帝生父朱标生前对二人有恩。而朱棣虽然在历史上也自称马皇后所出,实际上却并非如此,他继位后为了树立自己的正统地位,自称是马皇后生的,这样一来他就有了嫡子的尊贵身份,而朱标、朱樉和朱棡死后,他也成为了嫡长子。

朱樉和朱棡的封地与朱棣靠近,而且实力也是仅次于他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死后,三人可以相互牵制,如果朱棣敢起兵造反,晋王和秦王就可以抄他的西侧,如果他想消灭晋王和秦王,朱允炆就可以从南方发兵攻打他。但是朱元璋却万万想不到,自己还没有死,朱樉和朱棡却先后死去,而这个时候自己已经垂垂老矣,离死不远,无力再去对全国格局进行重新调整,而且他手中的牌也打光了,只能听之任之,看朱允炆自己的造化了。

当然,即便是朱樉和朱棡死后,朱棣想要造反也没有那么容易。对于其他的20几个藩王来说,朱允炆相对年轻,而且皇位名正言顺,看起来对自己就更有利,反而是朱棣早在年幼的时候就表现出了杀伐果决的姿态,显然朱棣如果想要称帝,这些藩王都要掂量一番。在朱元璋看来,自己20几个藩王作保障,就算他们对待朱允炆不及朱樉和朱棡那么亲近,出于自身利益着想,也不会容许朱棣胡来。

但是朱元璋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这个二十多岁的孙子居然胆子如此之大,自己刚刚继位,居然就把目标对准了一众实力强悍的藩王。一顿削藩操作之后,皇帝成为众矢之的,这样一来,燕王起兵造反的时候,藩王们幸灾乐祸还来不及,更不会勤王。另一方面,朱元璋生前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后人顺利继位,把金陵城内能征善战的武将都给除掉了,建文帝任用的信任能力不足,自己也缺乏战略视野,终于被自己的四叔夺走了江山。

更多文章

  • 被袁绍视作头号大敌之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袁绍,三国,袁绍,历史解密

    汉末时期,群雄并起。在这个时代早期,最先在中原地区扬名的当属袁绍、袁术兄弟。而袁绍比他的弟弟袁术,还要强大,在其巅峰时期,袁绍集团掌控了青、冀、幽、并四个大州。此时的曹操,名义上还是袁绍小弟,而荆州刘表,更是袁绍盟友。这样一位枭雄人物,要说他没有真本事,是不太现实的。而纵观袁绍的发迹史,他也遇到过不

  • 一个不为人知的大国,后来却成为汉朝灭亡匈奴的帮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朝,历史解密

    今天的新疆天山北侧,汉朝曾有一个大国。秦汉时期,西域有很多小国,有名字记载就有龟兹 ,焉耆, 于阗 ,若羌 ,楼兰 ,且末 ,小宛 ,戎卢 ,纡弥 ,渠勒 ,皮山 ,西夜 ,蒲犁 ,依耐 ,疏勒 ,莎车,尉头 ,温宿 ,尉犁 ,姑墨 ,卑陆 ,乌贪訾 ,卑陆后国 ,单桓 ,蒲类 ,蒲类后国 ,西且弥

  • 和庞统齐名的一代奇才,为什么却被诸葛亮一再打压终抑郁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刘备牟取荆州后,廖立先被任命为从业,后担任长沙市太守。长沙市被吕蒙攻陷后,廖立逃回成都市,三国刘备不只未追责失地义务,还升他为侍中。侍中部位虽然不高,但与皇上非常贴近,究其原因三国刘备对他的赏识。孙权曾派大使询问荆州优秀人才中谁最出类拔萃,诸葛亮举荐了庞统、廖立。能和庞统一概而论,看得见廖立的干

  • 康熙帝的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胤禵,清朝,历史解密

    在康熙十七年九月的时候,因为太子被废事件康熙帝怒斥八阿哥意图谋害太子时,十四阿哥挺身而出为八阿哥做担保,一时之间康熙非常的愤怒,想要拿刀责罚十四阿哥,五阿哥连忙跪抱住康熙帝,其他皇子都上前恳求,康熙的怒气才有所缓和,最后十四阿哥被打了二十大板,行走艰难。但是因为此事,当康熙不再那么生气的时候想到十四

  • 战国时期最先称霸的魏国,有哪些小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魏国,春秋,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的魏国也是属于战国七雄之一,在公元前403年那时的魏王被周朝帝王封为候,到了公元前344年自立为王。一直到被秦国灭国前一直经历了179年,当时魏国的属地是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这些地方。一直到了公元前364年,魏国迁都到了现在河南开封这个地方,所以魏国在现在也被称为梁国!在公元前453年,

  • 太平天国北伐简介 其背景,经过,结果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太平天国,历史解密

    太平军北伐又称太平天国北伐,是咸丰三年(太平天国癸好三年,1853年)至五年间,太平天国派兵挺进华北、企图攻取北京的一次重大战略行动。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金田起义,后占领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天京后派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率2万多人北伐。1853年5月北伐军从扬州出发,经安徽、河南等地,进入直

  • 格林童话简介 童话里面一共有多少个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德国,格林童话,历史解密

    《格林童话》是由德国语言学家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格林童话》里面约有200多个故事,大部分源自民间的口头传说,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等童话故事较为闻名。它是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影响十分广泛。格林兄弟以

  • 安史之乱的时候,唐朝的诗人们都在干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有很多时候,在说起历史上某单一事件时,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要把这些事件串联到一块儿呢?很多人就不清楚了!比如说唐朝时著名的安史之乱,大家都知道;李白、杜甫和安史之乱有牵连,大家也知道;那除了他们,唐朝的诗人圈其他人都在干啥呢?下面就详解一下,在安史之乱这段时间,那些被牵连的诗人们,究竟都发生了什

  • 世界上最值钱的尸体 慈禧跟他比简直弱爆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慈禧,孙殿英,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人迷信,相信人死后,一定是到了另一个世界,接着生活的。所以,中国自古有种陪葬习俗,就是为去世的人,准备很多生活中用到的东西,与其一同埋葬在地下。而且,古代人以入土为安为宗旨,去世的人,是万万不能被火化的。死者为大,一定要埋于地下,而且,要以最大的能力,帮死者办好葬礼,也就是人们常说

  • 揭秘:孙策真的死于许贡门客之手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策,三国,孙策,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群雄中,孙策可以说是是当时最为年轻有为的英雄豪杰、青年才俊。孙策,字伯符,“江东之虎”孙坚长子,人称“孙郎”,十九岁带兵打仗,率领从袁术处借来的三千兵马,短短五年时间就平定了江东六郡九十二县,奠定了江东基业,成就了一方霸业。只可惜,统一江东不久,在孙策准备率军北伐时,却突然遇刺身亡,年仅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