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西晋真有蒸人乳发生?

历史上西晋真有蒸人乳发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420 更新时间:2024/2/5 7:06:55

说到这个西晋蒸人乳这个事情是真的挺尴尬的,很多人不太理解,也不知道这个事情是不是真的,其实这个事情别看非常的没有人道,但是仔细的分析一些史料之后发现这个西晋蒸人乳这个事情是真的存在的,而且就是发生在西晋时期,而且不是传言,有史料记载,那么具体要怎么说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具体是什么情况吧!

多少荒唐事,尽出魏晋时。又有多少荒唐事,尽出西晋官场中。唐朝房玄龄等在《晋书·王浑传附子王济传》记载了这么一出官员请皇帝赴“人乳宴”的奇闻异事。

西晋时期的王济是个赫赫有名的“官二代”,他是西晋大将军王浑的次子,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晋惠帝司马衷的妹夫,官拜中书郎至侍中,居第五品。一次,王济请晋武帝来家中赴宴。王济提供了十分丰盛的食品供皇帝享用,并且全部用玻璃器皿装盛。其中有一道蒸制的鸟类的胃非常可口好吃,晋武帝就问是如何制作的。王济回答道:“这是用人奶蒸出来的。”皇上脸上露出了不高兴的神色,还没有吃完就走了。

就这一段奇闻异事,《世说新语·汰侈第三十》亦有记载。晋武帝曾经驾临王武子(王济)家里,武子设宴侍奉,用的全是玻璃器皿。婢女一百多人,都穿着绫罗绸缎,用手托着食物。蒸出来的一头小猪又肥嫩又鲜美,区别于一般的味道。武帝很奇怪,问他是怎么做的,王武子回答道:“这是用人乳喂的小猪。”武帝很不满意,还没吃完就走了。这种制作法,就是连王恺、石崇家也不会做的。

两部书关于这一段记载,大意相同,但有所差异。一是《晋书》称这道菜为“蒸肫”,所以有的译者将其译成蒸制的鸟类胃部。《世说新语》称这道菜为“烝豚”,很显然应译为蒸制的小猪。二是《晋书》称这道菜的制作方法是“以人乳蒸之”,意为“用人奶蒸出来的”;《世说新语》称这道菜的制作方法是“以人乳饮豚”,意为“用人乳喂的小猪”。但史料记载无论怎样有所不同,用人乳来加工制作食物是一致的。王济的这一行为,或许开创了中国“人乳宴”的丑恶历史吧。

王济这个人,《晋书》评价他:“少有逸才,风姿英爽,气盖一时,好弓马,勇力绝人,善《易》及《庄》、《老》,文词俊茂,伎艺过人,有名当世,与姊夫和峤及裴楷齐名。”又说他:“然外虽弘雅,而内多忌刻,好以言伤物,侪类以此少之。”至于王济生活的奢侈,《晋书》评曰“性豪侈,丽服玉食”,说王济生性喜好奢侈。平常都是穿最美丽、最昂贵的衣服,吃最精美的食物。

《晋书》记载,当时京都洛阳的地价十分昂贵,王济却买了大块的土地建造骑马射箭的场所,并把铜钱串在一起挂满了马场的围墙,被人们称为“金沟”。《晋书》还记载,晋武帝的母舅,官至龙骧将军的著名富官王恺,家有一头视为宝贝的名叫“八百里驳”的牛,王济以钱千万与王恺进行射牛打赌。王恺自以为比王济箭法好,让王济先射,结果王济一箭将牛射死,并立即命人把牛心挖出,扬长而去。《世说新语》对王济奢侈生活亦有同样的记载,而且更为详尽生动。如与王恺射牛打赌一事,记载王济射杀牛以后,还吆喝随从立即取下牛心,当场烤炙,并吃了一块才走,可见王济炫耀嚣张之极。

然而,细读《晋书》,却看到《王济传》中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记载。晋武帝目睹和听到有关王济生活奢侈的事情后,对大臣和峤说:“我准备先责骂王济一顿,然后再授给他官爵,你以为如何?”和峤回答说:“王济这个人非常硬朗,恐怕他不会接受责骂的。”于是,晋武帝诏见王济,严厉地斥责了他一顿,然后问:“你知道惭愧了吗?”未曾想,王济竟这样答道:“这只不过是如同一尺布一斗米的区区小事,却常常被陛下羞辱。别人能使陛下对我由亲近而疏远,而我却不能使陛下对我由亲近而更加亲近,我仅仅因此有愧于陛下罢了。”晋武帝听后,竟然哑口无言。

王济等“官二代”官员如此豪奢且嚣张,晋武帝对他们如此懦弱且无奈,究竟是何原因呢?

史家有一说法,认为这是晋武帝性格所致。《晋书》说晋武帝:“帝宇量弘厚,造次必于仁恕;容纳谠正,未尝失色于人。”唐太宗也这样评价他:“仁以御物,宽而得众,宏略大度,有帝王之量焉。”《晋书》中除了记载晋武帝宽以对待王济外,还有其他更多的如此记载。如西晋咸宁初,鬲县令袁毅行贿朝中大臣案发,太保何曾的两个儿子等不少王公大臣也被检举。但是,晋武帝却为他们开脱:“太保与毅有累世之交,遵等所取差薄,一皆置之。”可见,晋武帝对王公世族的宽宥和“释过”。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晋武帝称帝前后,基本经历的是一种稳定和谐的生活,导致了他成为温厚的守成之主。其对待政敌采取和缓怀柔政策,对臣子也宽厚仁慈。他对王济虽然痛恨万分,但对其极为尖锐的语言却几乎到了“唾面自干”的地步,足见对臣子的宽厚态度。

其实,透过这些表象,应当看到西晋时期的社会现实原因和更深刻的历史根源。

西晋王朝的建立,本来就没有经过疾风暴雨式的血与火的洗礼,没有经过社会矛盾和社会关系的较大调整,而仅仅是以“禅让”的方式实现了改朝换代,几乎原封不动地继承了曹魏政权的积弊和陋习。在夺权过程中,豪强世家的大力支持,使司马氏政权没有也不可能冲击这一业已腐败的统治基础,而是将它们完全接受过来。西晋政权建立后,为稳固统治,就不得不争取世族的支持,不得不对这些世家豪族大加笼络,不得不对他们采取宽宥政策,极力保护他们的利益和特权,从而使西晋时世族门阀势力获得了更大的发展。

在西晋政权的强力保护和放纵之下,门阀官僚集团的侈靡之风在历史上是罕见的,这在《晋书》中多有记载。如王戎“多殖财贿,常若不足”;石崇“百道营生,积财如山”;晋初开国重臣和峤“家产丰富。拟于王者,然性至吝,以是获讥于世,杜预以为有钱癖”;何曾“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拟于王者”,“食日万钱,犹曰无下著处”。而其子何绍奢侈更甚,“衣裘服玩,新故巨积,食必尽皆四方珍异,一日之供以钱二万为限”。

本文主角王济“买地为马埓,编钱满之,时人谓之‘金沟’”。他“以人乳蒸之”也好,“以人乳饮豚”也罢,总之敢于毫无忌惮向皇帝炫耀“人乳宴”,足见西晋门阀权贵不仅侈靡浮华,挥霍浪费,还互相夸饰攀比,以斗富为荣耀。君臣贵戚的放荡奢侈,到了“奢侈之费,甚于天灾”的地步。

由于晋武帝后期对世族一味宽纵、庇护,于是豪强有恃无恐,横行不法,加之晋武帝本人“居治而忘危”,怠于政术,耽于酒色,自己就是一个荒淫、奢侈的君主。早在平吴以前,他就曾两次下诏挑选天下美女以充后宫,平吴之后又下令把吴国建业皇宫中的五千多宫女统统收入后宫,使后宫的美女达到近万人。皇帝如此,贵戚公卿们自然竞相效尤,朝政怎不日趋昏聩?!故此,晋武帝对待王济的“人乳宴”和其骄横言辞的宽宥态度,就不足为奇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西周800诸侯国最小多大?话说最小的也有今天的中等城市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西周时期的诸侯国的问题很值得研究,但是如果真要研究的话,那估计得要研究很久很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个比较小的节点吧,传言这个西周是有800个诸侯国的,那么有的人问了,这800个诸侯国里面最小的一个人诸侯国的面积有多大呢?这个问题也挺有意思的啊,传说这个最小的诸侯国也和现在的中等城市还要大,这个就

  • 繻葛之战郑国如何击败周桓王的?从此周天子威信尽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东周初期,周天子对各个诸侯国的掌控力已经大不如前,很多诸侯国顺势崛起,便不再听令于周天子。等周桓王继位后,他打算拿郑国郑庄公下手,以威慑其他诸侯国。后来繻葛之战爆发,周天子率领陈、卫等国向郑国发起进攻,但结果却是郑军取得顺利,周桓王还被射伤。经此一役,周天子威信尽失,周王室再也难现当年辉煌,天下进入

  • 51岁高中状元的陈亮是个怎样的人?陈亮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陈亮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永康学派”的创始人。陈亮一生忧国忧民,为了家国前途身心俱疲,他一生正气却总被奸臣陷害,导致前后两次入狱。不过陈亮并没有放弃,他在51岁时参加科举并且高中状元,终于可以实现为国效力的梦想。只是陈亮常年忧患困折,消耗太多精力,最后在1194年溘然长

  • 清朝12位皇帝为何只有11个灵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北京的故宫,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是明清两朝的皇家宫殿。清朝经历了200多年,总共传承了12带皇帝,但是在故宫里却只供奉了11位皇帝的排位。有很多人疑惑,另一个牌位是不是像当年的乾隆牌位一样,流失到了海外或者被损毁了?学者给予了回答:不是流失也是不是损毁,而是没资格!清朝在乾隆时期国力达到顶峰,出

  • 司马懿在害怕什么?为何要到70岁才敢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从黄金之乱一直到三家归晋,汉朝末年的三国时期动乱了近百年的事件。在这段时间了,诸侯军阀割据,天下颠覆,英雄人物辈出。而最后司马氏能够一统天下,离不开一个人的努力,此人就是司马懿。司马懿原本是东汉的臣子,后来成为曹魏的臣子,再后来熬死了曹家三代人后,便篡夺了曹魏的政权,成为曹魏实际的

  • 诸葛亮为什么不敢冒子午谷的险?可能这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北伐期间,魏延曾提出一计,他想率兵从子午谷杀入长安,和诸葛亮大军在潼关汇合。只是子午谷路程凶险,诸葛亮再三权衡后并没有实行。因为北伐最后成效平平,所以有人觉得诸葛亮太过保守,如果采用魏延的奇谋说不定能一举攻破曹魏防线。实际上这种说法很难站住脚,因为此举并没有接受过实战的检测,能否成功只是纸上谈

  • 司马迁怎么知道沙丘密谋?他如何看出赵高篡改遗诏?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按理说,赵高和李斯篡改秦始皇遗诏,让胡亥继位这件事不可能史书上有记载,一切都是秘密进行,那司马迁是怎么知晓此事的呢?沙丘密谋知晓者恐怕最后都死了,而且时间已经过去了那么长时间。有人猜测司马迁看出了秦始皇遗诏的破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其实正常来讲,秦始皇要是真想立胡亥,在他把扶苏派去修长城后,就能离

  • 大明四大剑侠是哪四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大明四大剑侠分别是哪四位这个问题,小编有孤陋寡闻了,小编第一次听说大明有四大剑侠了,经过小编的研究之后也发现了,这四大剑侠里面有熟悉的人物也不熟悉的人物了,所以还是值得研究研究看看的,那么这个大明四大剑侠究竟是哪四位呢?还有这四位又是怎么排名的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ldqu

  • 李辅国怎么死的?宦官李辅国地位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李辅国是唐朝历史上,第一位封王拜相的宦官,其权利巅峰基本是达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唐肃宗时期,李辅国打算当宰相,此举遭到了萧华的反对,结果李辅国在肃宗面前一顿献媚,让皇帝用他人取代了萧华的宰相之位。此后任何大臣想要觐见皇帝,都要经过李辅国的允许。不过李辅国此景并没有延续太长时间,等唐代宗继位后,他

  • 五胡乱华最终谁平息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五胡乱华到底是被谁平息的呢?有的人说是被这个冉闵平息的,还有的人说是被这个司马氏平息的,但是好像也一直有争议,那么到底是被谁平息的呢?这个问题其实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仔细的分析揭秘看看吧!平息五胡乱华的既非冉闵。也非东晋司马氏。更非刘裕以及南朝四代宋齐梁陈,只能说五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