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迁怎么知道沙丘密谋?他如何看出赵高篡改遗诏?

司马迁怎么知道沙丘密谋?他如何看出赵高篡改遗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676 更新时间:2024/2/5 6:57:02

按理说,赵高李斯篡改秦始皇遗诏,让胡亥继位这件事不可能史书上有记载,一切都是秘密进行,那司马迁是怎么知晓此事的呢?沙丘密谋知晓者恐怕最后都死了,而且时间已经过去了那么长时间。有人猜测司马迁看出了秦始皇遗诏的破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其实正常来讲,秦始皇要是真想立胡亥,在他把扶苏派去修长城后,就能离胡亥为太子,没必要等到最后再说。而且秦始皇应该只是想锻炼扶苏,不然会有更严厉的惩罚。

秦始皇去世,赵高、李斯、胡亥三人合谋,篡改秦始皇诏书,赐死扶苏,立胡亥为二世皇帝,秦朝的天下走势,便也因为这一场惊天的宫廷政变发生了改变,秦朝悲催的二世而亡了。

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既然这件事是三人合谋的,自然天下没有第四个人知道。可是为什么,史书上却言之凿凿地把这件事记录了下来呢?究竟是谁泄露了这个秘密呢?

有人说,应该是赵高、李斯和胡亥三人中的一个,把这个话说出来了。

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尽管李斯曾受到过赵高的严酷迫害,乃至于被迫害致死。但是,他就算被迫害致死,他也不会把这个话说出来。因为这是他干的丑事之一,他怎么可能说呢?而且,临死前,他唯一想做的,就是把他的冤屈留下来,让世人知道他是被赵高迫害死的。如果他把那个话说出来,还有人同情他吗?

赵高自己也不可能把这个说出来。他是主谋,后来的一切,都是以这个为基础的,他能拆自己的台吗?而且,他也没有说这个话的机会。因为子婴是发动突然袭击,把他给杀掉的。

胡亥当然也不可能说这个话。他和赵高的情况一样,要是把这个话说出去了,他不就成了“谋逆者”吗?虽然他最后是被赵高给害死的,他和李斯的情况一样,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的话,也只可能是对赵高的控诉,不可能自己拆台。

更为重要的是,三个人如果说过这样的话,肯定会被司马迁给记载下来。要知道,这是证明他们三人发动宫廷政变的铁证啊,司马迁怎么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呢?而司马迁在《史记》中并没有做这样的记载,足以说明,这三个人是把这件事藏得密不透风,没有传出来的。

既然三个人都没有传出来,那么,司马迁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有人可能会说,司马迁是猜测的。因为他是一个“黑秦者”,再加上所有人都死无对证,同时,秦朝也没有相关的典籍留下来。历史不过就是被那些所谓的史官任意打扮的小姑娘,史官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而已。

不过,如果是这样来谈论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如果是这样来谈论人类历史上的史学巨著《史记》,就没有意义了。司马迁之所以这样写,必然是有根据的。他绝对不可能进行主观性猜测。

我认为,司马迁之所以要这样写,是因为他从秦始皇的遗诏中,发现了破绽。。

秦始皇去世前,是留下遗诏的。这个遗诏上说的是:“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秏,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蒙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

很显然,这份遗诏司马迁是看到了的。

一来,当初刘邦打进咸阳的时候,萧何是抢救性地把一些典籍拿走了的。这些典籍,很可能就包括这份遗诏。二来,当时这份遗诏是发到边关,给了扶苏和蒙恬的。他们两人看见过,王离等人自然也看见过,留了下来。

我认为,司马迁肯定认为,这份遗诏是假的,是有破绽的。所以才认为,这是赵高几个人的篡改。

那么,这份遗诏有什么破绽呢?

其一,扶苏和蒙恬镇守边关,手握大军。秦始皇却让他们死,难道不害怕他们拥兵造反吗?如果拥兵造反,而国内又空虚没有防备。在这时候发出这样的命令,不是自寻死路吗?

其二,秦始皇是在临终前发出的遗诏,他在遗诏中,不可能不说一说自己的病情。而这份遗诏什么也没说,完全不合常理。

其三,秦始皇可能对蒙恬狠,他不可能对自己的儿子狠。杀自己儿子的事情,秦始皇是干不出来的。历史上,秦始皇对宗室人员都没有这么心狠手辣过,何况是对自己儿子。

其四,胡亥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秦始皇应该比谁都清楚。他如果想传位给胡亥,早就立他为太子了。一直到死都没这样做,只能说他对胡亥不满意。秦始皇不满意胡亥,假如也不满意扶苏,他还可以立其它儿子啊,但是在遗诏中,他只字不提。

有这四点破绽,足以说明,这份遗诏肯定是假的。

除此以外,秦始皇去世后,胡亥、赵高的一系列操作,他们对秦始皇其他儿子们的残杀,对朝中大臣的残杀,都足以说明,他们确实是篡位的。

因此,司马迁就断然地这么写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大明四大剑侠是哪四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大明四大剑侠分别是哪四位这个问题,小编有孤陋寡闻了,小编第一次听说大明有四大剑侠了,经过小编的研究之后也发现了,这四大剑侠里面有熟悉的人物也不熟悉的人物了,所以还是值得研究研究看看的,那么这个大明四大剑侠究竟是哪四位呢?还有这四位又是怎么排名的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ldqu

  • 李辅国怎么死的?宦官李辅国地位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李辅国是唐朝历史上,第一位封王拜相的宦官,其权利巅峰基本是达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唐肃宗时期,李辅国打算当宰相,此举遭到了萧华的反对,结果李辅国在肃宗面前一顿献媚,让皇帝用他人取代了萧华的宰相之位。此后任何大臣想要觐见皇帝,都要经过李辅国的允许。不过李辅国此景并没有延续太长时间,等唐代宗继位后,他

  • 五胡乱华最终谁平息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五胡乱华到底是被谁平息的呢?有的人说是被这个冉闵平息的,还有的人说是被这个司马氏平息的,但是好像也一直有争议,那么到底是被谁平息的呢?这个问题其实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仔细的分析揭秘看看吧!平息五胡乱华的既非冉闵。也非东晋司马氏。更非刘裕以及南朝四代宋齐梁陈,只能说五胡

  • 古代灾荒时,范仲淹为何将米价抬高?百姓为何还称赞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古代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多次的灾荒,而每一次灾荒发生的时候,最倒霉的永远都是老百姓。然而不同的人面对灾荒,他们的应对办法也都是不一样的。今天要说的就是宋朝时期的范仲淹。他在面对灾荒的时候,他的做法让很多人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范仲淹会将米价抬高呢?米价抬高了之后,百姓不是更买不起了吗?为何当时的百姓还

  • 明神宗和张居正关系如何破裂的?最后竟将张居正抄家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明神宗继位时只有10岁,没办法亲自处理朝政,前十年基本都是靠首辅张居正执掌政务。期间,张居正实行了大名鼎鼎的“张居正改革”,虽然改革进行的不算彻底,但也给民间带来了很大的改观,这段时期明朝发展放在全球来说都是主导地位。不过张居正晚年却和明神宗关系破裂,最后将他满门抄斩,下场惨

  • 刘邦为何放弃换太子?真的是因为商山四皓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可能都觉得刘邦之所以没有废掉刘盈,改立戚夫人的儿子,是因为吕雉请来了商山四皓。吕雉当时得知刘邦有废掉太子的意思,急忙去找张良给自己帮忙,而张良也为他请来了商山四皓,因此刘盈没有被废掉,他依然是太子。但是刘邦真的是因为商山四皓的原因,而没有废掉刘盈吗?刘邦究竟考虑了一些什么样的因素呢?我们今天就

  • 渭水之盟李世民和突厥和解,30年后唐朝彻底灭亡突厥汗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同年突厥出兵攻至泾阳,此地距离长安只有40公里。当时李世民刚刚继位,如果此时交战对唐军不利,所以决定与突厥和解,先稳固自己的地位。后来唐朝发展逐渐强盛,此后和突厥展开了30多年的战争,最后将突厥灭亡,还分别在东、西突厥领地设立都督府和都护府。宋朝与辽国、金国也签订过和解条约,

  • 春秋一霸的楚国是现在的哪个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国”。在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唯一有希望能与秦国争夺天下的便是楚国,而战春秋时期,楚国是一个能够与晋国同级的超级大国。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土在诸侯国中居于首位,疆域非常广大。那么,楚国的疆域够包含现在的那些地方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

  • 宋朝张茂则是谁?张茂则和曹后番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不少读者在看了《孤城闭》后,都在求张茂则和曹后的番外篇,原著的确有一篇番外,但并不是讲述张茂则和曹后的故事,可能在同人里才会有。其实历史上对于张茂则的记载并不多,对他的了解很少,小说把张茂则和曹后联系在一起多多少少有些杜撰的成分。不过这次剧版的设定可能会做出改动,还是把主线放在仁宗和曹后身上,很多细

  • 司马懿为何隐瞒自己陵墓的位置?司马懿遗嘱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传闻司马懿生前要求自己死后“不坟不树”,也不要陪葬品,还告诉子孙不要为自己扫墓,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有人猜测司马懿生前得罪人太多,虽然他基本架空了曹氏,但朝中依然有很多恨他的人,所以为了避免自己的陵墓遭到破坏才决定低调处理。不过当时曹魏已然是司马家的天下,就算司马懿死后他的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