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高煦真的被朱瞻基做成烤肉了吗?

朱高煦真的被朱瞻基做成烤肉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818 更新时间:2024/2/5 10:46:58

后世有流传说朱高煦被自己的侄子朱瞻基做成了“烤肉”,也有的说是“瓦罐焖鸡”,但是不管是什么,听上去都不是什么好的死法,朱高煦必然是受了不少苦的,不过,朱瞻基也不是那种会随意草菅人命的皇帝,他这样对待朱高煦,必然是有什么原因的,那么究竟朱瞻基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朱高煦呢?历史上的朱高煦真的是被朱瞻基做成了烤肉了吗,他到底是怎么死的?

1.朱高煦属于自己作死

朱高煦性格比较粗暴,不学习,不拘谨礼数,但是打仗作战却是一把好手,在明朝也算得上是一个风云人物,战功赫赫。朱高煦对于朱棣的谋反篡位立下了汗马功劳,曾多次帮助朱棣扭转战局,救朱棣性命。

对于二儿子的功劳朱棣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对于儿子几乎完美的表现更是不吝赞美。至此朱高煦的这一手好牌可谓打得漂亮。可是他不安于现状,为自己争取更高的荣耀,那就是想当皇帝。

朱高煦与其说是被皇帝杀死,倒不如说他是自己作死的。

朱棣有有两个最有希望继承皇位的儿子,刚开始朱棣很看好朱高煦,但是通过很多事,朱棣考虑再三,决定让体弱多病的长子朱高炽继承皇位,而朱高煦封为汉

汉王的封地原本在云南,他不肯去,朱棣又把他封到青州,他又嫌穷。最后朱棣没辙了,就让他在南京待着吧。而朱高煦不知死活,对皇帝软磨硬泡,把皇帝的亲军“天策卫”要来当了自己的护卫。

朱棣再宠爱他,也不能容忍他胡作非为,他主要干了下面两件事:死盯太子朱高炽的人,诬陷他们,进谗言陷害他们,不少人入狱甚至冤死;私下招募兵士,横行霸道,抢夺财物。其中有几个士兵抢劫财物时被兵马指挥逮住了,朱高煦居然一锤把兵马指挥打死了。

从此,朱高煦手下的士兵更加猖狂。朱棣北伐后回到南京,听说了朱高煦的所作所为,勃然大怒,把他改封到山东乐安。这次朱高煦彻底把自己从皇位的候选人中作了出去。这时他还不安分守己,继续作。

2.朱高煦做过些什么

几年后,朱棣驾崩,他的哥哥朱高炽顺理成章地继位,就是后来的明仁宗。但是朱高炽命薄,仅仅十个月后就因病去世,这又让朱高煦蠢蠢欲动起来。当时太子朱瞻基人在南京,而皇帝即位在北京。朱高煦想半路拦截朱瞻基,杀了他自己当皇帝。

然而拦截失败,朱瞻基即位,年号宣德。这时如果朱高煦放手也就行了,可他还不死心,一狠心一跺脚,继续推进他的作死之路。造反,联络老战友,想要里应外合。

可是人家不合作给他了个釜底抽薪,直接上报了皇帝。皇帝得知他造反之后,决定御驾亲征,大军团团围住乐安城,朱高煦见大势已去,决定出城投降。按当时的律法来说谋反是杀全家的大罪,可宣宗皇帝不想刚登基就大开杀戒。于是在西安门内盖了间宅子,把朱高煦父子软禁了起来。

朱高煦一生就是在作,他在父亲在位时作,被父亲所容忍;在哥哥当皇帝时也作,被哥哥所容忍;而在侄子当皇帝时,他还在作。开始,侄子也是善待他,容忍他。可是,到了最后,是实在无法让人所容忍了。

3.朱瞻基为何杀朱高煦

有一天,宣宗朱瞻基来看望他的叔叔朱高煦,还带去了一些好东西。然后,爷俩开始一起散步,唠家常。谁成想,可朱高煦对皇帝大不敬,忽然来了像是一个孩子开玩笑一般,对着自己的侄子就是一记扫堂腿,把皇帝侄子给绊了个跟头。看着皇上栽了个大跟头,他哈哈大笑。还以为这次,皇上也不会在意的。

但是,这对皇帝来说很没面子,有失龙颜。朱瞻基忍无可忍就吩咐侍卫搬一口铜缸来把朱高煦扣在里面。要是朱高煦老老实实待在缸里也罢,可是他继续作,朱高煦顶起了这口三百来斤的大铜缸横冲直撞。

朱瞻基再也看不下去了,下令在缸上堆满了柴草木炭,点起火来。最后朱高煦在铜缸里没了动静。朱高煦是怎么死的?更为恰当的说法应该是自己把自己作死的。

朱高煦一生可谓可悲,可叹,不可怜。朱高煦空有一身的本身,但是鲁莽行事,总是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所以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朱高煦幸亏有对他有爱的父亲、哥哥和侄子,要不,他早就死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商鞅变法之后为何被处死了?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们以往学过的课本当中,有一篇专门讲的是“商鞅变法”在文章中介绍了商鞅从魏国入秦,提出了废井田,重农商,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道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商鞅的这些改革得到了秦孝公的信任,于是便任命他为左庶长。他任职的这一期间,先后两次实行了以“废井田、开阡

  • 明英宗是不是昏君?后人如何评价英宗为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随着前段时间《大明风华》的热播,不少观众也对明英宗朱祁镇的为人感到好奇。当然电视剧里的明英宗和正史上的明英宗还是有差别的,想要了解真正的英宗最好是从正史入手。有些朋友可能不信,堂堂大明皇帝竟然会被瓦剌给活捉,实际上这段历史是真实发生过的,明英宗斩杀忠臣于谦也是真的。那英宗究竟是一位怎样的皇帝呢?后人

  • 明朝时期的王恭厂大爆炸是怎么回事?对明王朝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在1626年5月的下旬,也就是明朝的天启6年,大明朝都城北京发生异常神秘的大爆炸,后世们称这次大爆炸为“天启大爆炸”。正式这场大爆炸,造成了2万6千多人的伤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的。爆炸发生的时候,苍天哭泣,大地呜咽、群山战栗、四海震动。这场大爆炸是为何发生的,明朝

  • 灌婴和藤公是谁?黄忠赵云为何被称为灌婴藤公?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灌婴和藤公是汉朝刘邦手下的将领,《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把黄忠赵云比作灌婴藤公,这究竟是为何呢?灌婴是汉朝开国功臣,他还当过太尉、丞相,地位非常之高。灌婴不仅帮助刘邦平秦灭楚,还平定诸吕之乱,拥立汉文帝即为。如果是比地位功劳,黄忠皆不如灌婴,他们之间到底是有什么联系呢?那这次我们就来讲讲陈寿到底是有何

  • 韦皇后为什么会败给李隆基?韦皇后究竟输在哪一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韦皇后本想复制武则天称帝之路,她联合武三思,形成韦氏和武氏之间的联盟,再从韦温手中接过朝政大权。等李显去世后,韦皇后临朝称制,眼看距离她的目标仅剩一步之遥,结果李隆基率先一步发动政变,将韦皇后弑杀,并且贬为庶人。其实韦皇后看似差点成为第二个武则天,但她的成功几率是很低的。当时的朝廷,李氏已经逐渐拿回

  • 李信20万大军伐楚为何失败?秦始皇是如何处置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战国这段历史,可以说是一段非常精彩的历史了,而秦国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秦国灭六国中,楚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对手,而在秦国灭楚国的过程中,李信曾经带领二十万大军,并且信誓旦旦一定会灭掉楚国,可是最终的结果自然是不如人意,后来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才终于完成目标。不过,在李信失败之后,当时的嬴政又是如何处

  • 唐朝是否真有胡人血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历史上不是汉人建立的王朝,很多人都会想到元朝和清朝,这两个的确都不是汉人建立的政权,但是却也有人说,唐朝也是少数民族建立的,这是为何?长久以来,人们认知中的唐朝皇帝都是姓李的,自然也就默认了是汉人政权,可为什么有很多人认为,唐朝其实是有胡人血统的?唐朝真的是胡人建立的政权吗,我们一起来看看。1.

  • 李自成托人给崇祯带了三句话是哪三句话?明朝有机会避免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经历了2-3百年的发展,终于是在末年的时候气数已尽,贪官奸臣当道,江山千疮百孔,老百姓民不聊生。于是李自成便带着农民们,促成了农民军揭竿而起,这是大明国的内忧。辽东的女真族在优秀首领努尔哈赤的带领下迅速壮大,并且公开和大明皇帝叫板,这是外患。而明朝的崇祯皇帝就是在这种内忧外患此起彼伏、国内无将可

  • 朱元璋为什么下令禁海?海禁背后有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初期,倭寇横行,经常骚扰沿海地区,所以朱元璋为了防止这些日本武士、商人、浪人进行走私和骚扰,颁布了禁海的政策。实际上早期的海禁,只是禁止商业,不让出海经商,也不让外国商人来到国内。而海禁在整个明朝时期,经历了从严到废的过程,这些改变不仅是对明朝的发展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就连此后的清朝也受到了一定的

  • 鳌拜手握重兵40多万,为何不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鳌拜,相信很多人对他的印象不是很好,觉着这个人很坏,主要是因为他不仅仅坏,而且还有权利。鳌拜的权利达到手握40万大军。不过即便是这样,鳌拜最后还是死了。那么或许有人就要问了,40万大军在手为何不搏一搏呢?如果当时鳌拜搏一搏去推翻康熙行不行呢?如果不行又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继续分析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