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皇后和宋英宗关系,赵宗实差点遭到废黜

曹皇后和宋英宗关系,赵宗实差点遭到废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952 更新时间:2024/1/21 16:45:10

宋仁宗因为无子,迟迟无法下定决心拟定太子人选。后来在百官的劝说下,宋仁宗决定过继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赵宗实为养子,赵宗实就这样成了皇位继承人。不过赵宗实的继位之路也不平坦,问题就出在他和曹皇后之间的关系上。虽然赵宗实不是曹皇后亲生,但他从小是被曹皇后带大,但曹皇后却一度萌生废黜宋英宗的想法,这究竟是为何呢?他们母子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

宋仁宗赵祯,在历史上是一位悲情皇帝。生前,未能与生母相认,儿子早夭,皇位传于旁人;身后,结发之妻曹皇后又想废黜他一手指定的后继之君,令其死不瞑目。

1、宋仁宗皇位传给谁

宋仁宗一生,虽然后宫嫔妃不算少,可是子嗣并不多,只有三个儿子:长子赵昉、次子赵昕、三子赵曦。

长子赵昉,是赵祯少年时便在身边服侍的俞德妃所生。景祐四年(1037年)五月初九,赵昉出生当天便夭折了。可怜的孩子还没睁眼看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地走了。

这年,宋仁宗二十八岁。长子出生即夭,使他颇为伤感。

好在皇帝年轻,来日方长。

次子赵昕,母亲是贵妃苗氏。宝元二年(1039年)八月十五出生,两年后,即庆历元年(1041年)二月十九夭折。次子赵昕,在长子夭折后两年来到这个世界,给而立之年的宋仁宗带来了极大的欢悦,况且这个儿子出生的时候是中秋佳节,难得的好日子啊!可是,这个儿子在人世间只活了一年多,死时尚不满二周岁。

三子赵曦,庆历元年(1041)八月初五日出生,生母是朱才人。此时,距离宋仁宗次子赵昕夭折,才过去五六个月。赵曦的出生,使宋仁宗从丧子之痛中走脱出来,带给他无限的欢欣和希望。

庆历三年(1043)正月初一,大过年的,赵曦却夭折了。这一年的春节,注定是宋仁宗一生中度过的最悲痛的节日。辞旧迎新的时候,万家灯火无限温暖,万民恭贺新春,天下一派喜气洋洋,皇宫内却在办丧事。

连失三子,三十四岁的宋仁宗在这个春节无助、无奈、悲痛地饮泣着,面对未来,许多的不知所措和未知的不安充盈了心扉。心中的隐痛,让他想找一个角落,偷偷地哭。

2、赵宗实是天生的命

封建王朝中,储位,是一个重要且敏感的政治词。如果皇帝早早的生下了儿子,最好是嫡长子,册立为皇太子,那是再好不过的事儿了。如果皇帝没有儿子,就算皇帝还年轻,储位不定,也会造成不安,群臣会奏请皇帝早定储位。

宋仁宗赵祯就是早早的定下了储位。

早在景佑二年(1035年),宋仁宗就将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赵宗实接入皇宫,交给曹皇后抚养。这算是给群臣和天下人一个交代:这回,你们不要怕储位不定了,这个王子就是未来的储君,由于只有三四岁,年龄小,待长大后再定名号。

这一年,宋仁宗才二十六岁。将侄子接进宫里抚养,也是以备不时之需,为天下人吃一颗定心丸,其中也有他尚无子嗣的无奈。

景祐四年(1037年)五月,宋仁宗的长子出生即薨。赵宗实只好继续留在宫里做备胎。

宝元二年(1039年)宋仁宗次子赵昕出生后,赵宗实失去了继续做备胎的必要,皇帝只好将赵宗实给送回家去了。

后来,宋仁宗的次子、三子相继夭折,备胎储位的事儿再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群臣请求皇帝将赵宗实接回宫里。可是,宋仁宗此时正宠爱着张贵妃,希望他俩能生下一个儿子,将来册立为太子,继承皇位,就拒绝了群臣的好意。

就这样,拖了一年又一年,直至嘉祐七年(1062年)八月,赵宗实才被册立为皇太子,改名赵曙。

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宋仁宗驾崩。四月初一,赵曙继承皇位,是为宋英宗。做了快三十年备胎的赵曙,终于熬到了头,做了皇帝。

其实,宋英宗的父亲濮王赵允让也曾是储位的备胎。赵允让是宋太宗四儿子商王赵元份的儿子,是宋真宗的侄子。宋仁宗赵祯出生以前,赵允让也入宫做了备胎。后来,皇子赵祯出生,赵允让只好回家。

赵曙,比父亲幸运,由备胎转正了,做了皇帝。

父子俩都有过备胎储君的经历,赵允让和儿子赵曙,在历史上可谓一曲绝唱,实属罕见。

3、曹太后与宋英宗的母子情

按理说,赵宗实一入宫便被皇帝交给曹皇后抚养,母子二人的关系应该不错的,可是为何最后二人闹僵到曹太后要废黜宋英宗的地步?

宋英宗从父亲和自己的经历中得知,备胎皇太子,不是什么好事儿。尤其是他自己,在宫里处处谨小慎微,不敢乱说话,委屈和痛苦只能打掉牙咽到肚子里。刚入宫那会儿,他还是一个三四岁的孩童,童年过得何其凄惨。曹皇后因为没有生育过孩子,加之与皇帝关系不和谐,心情也好不到哪去。对于抚养一个跟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宗室侄子,应该也不太热心。

得不到父爱,也得不到母爱,赵宗实的心是苦的,更加想念家里的父母。想回家,却又回不去,一肚子苦水向谁说呢?曹皇后懂得,赵宗实只是一个备胎,皇帝一旦生下儿子,他随时都得回家去。所以,他不是一个潜力股,她对他也不上心。

母子间的裂痕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加的长、愈加的大。

正是在这种无比压抑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赵宗实,心理上出现了反常,精神上也有了问题。正式继位后,宋英宗忽然得病,大呼有人要杀他,甚至在宋仁宗灵柩前一跃三尺高,吼叫着奔跑,导致丧礼无法正常进行。宰相韩琦只好让几个宦官抱住皇帝,不许他乱动。他还趁着发病,对曹太后进行揶揄,不断挖苦,似乎是对她曾虐待他进行反击和报复。

曹太后见此,也是有苦说不出。他若是个正常人,她可以母后的身份出来训斥,可他现在是个病人,还是一个精神病人。尽管这病,病到什么程度,谁也说不了。为宋仁宗出殡时,宋英宗居然称病不出,一时间天下哗然。拖延四天后,宋英宗只好出来送丧,却一滴眼泪也没流出。

宋英宗即位之初,因为有病,不能处理政务,便由曹太后垂帘听政。随着母子二人关系的紧张,曹太后招来韩琦,询问西汉昌邑王刘贺故事,显然有废黜宋英宗的意思。

韩琦大惊失色,慌忙连同欧阳修、司马光等人,一边劝说曹太后打消废立的念头,一边劝谏皇帝要恪守孝道,向太后低头认错。

最后,在群臣的努力下,曹太后与宋英宗母子俩“和好如初”了。治平元年(1064)五月,在内外强大的压力下,曹太后被迫撤帘,退居后宫,还政给皇帝,宋英宗在继位一年多后,宣布亲政。

后来,在处理宋英宗亲生父亲称谓上,曹太后也遂了宋英宗的愿望,同意他称呼生父为“皇考”,让宋英宗很感动。此后,母子俩的关系缓和了不少,可惜宋英宗身体不好,治平四年(1067)正月初八就驾崩了。

【作者简介】齐云轲,男,教育工作者。近年来,陆续在各级媒体发表作品90余万字。阅读悦读平台签约作者。系河南省作协会员。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赵高他为什么要把秦国给毁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在看一些这个赵高的故事,很多人都在说啊,这个赵高还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人,凭借一己之力硬生生的把好不容易统一全国的秦朝又给整灭亡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赵高他为什么要把秦国给毁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赵高对秦始皇有仇,还是说赵高的国家被秦始皇毁了,他在忍辱负重复仇?这其中到底是为什么?下面我们继

  • 魏忠贤生前留13字是什么?崇祯皇帝为何不听?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魏忠贤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反派的形象,宦官掌权,祸乱朝政,给当时的明朝带来了灭顶之灾,然而很多人也认为,其实魏忠贤并没有那么简单,他不仅仅只是一个反派人物那么简单,认为魏忠贤对当时的明朝还是做了很多事情的,而也正是因为崇祯杀了魏忠贤,才导致了明朝的快速灭亡。而据说在魏忠贤临死之前,他给崇祯皇帝留下了十三

  • 周朝为什么能存在791年,周朝从繁盛到陨灭给后人哪些启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周朝,可能多数朋友第一时间会想起春秋至战国这段历史。而春秋战国属于东周,不过当时周天子的权势已经大不如前,随着郑、齐、楚、晋等诸侯国的强势崛起,周天子的话语权是越来越小了。但周朝依然持续了791年,此后的朝代基本不超过300年,为何周朝能存在这么长时间呢?那这次就准备跟各位小伙伴讲讲周朝大致发展

  • 清朝的斩监候是死缓的意思吗?究竟是斩还是不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在很多电视剧里面,很多人应该都对这个词比较熟悉了,可以说是经常会听到的,那就是“斩监候”。在很多影视剧里面,犯人被判刑斩监候,很多人其实对这个词并不熟悉也不了解,但是听的很多,时间长了就会以为,斩监候就和现代意义上的死缓应该是一个意思的,因此也就会这样去理解了。然而,斩监

  • 司马懿和诸葛亮最后谁赢了,一番现实与理想的碰撞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的较量,最后到底是谁赢了?从战局的结果来看,肯定是司马懿胜出,不过诸葛亮为自己赢得了更加宝贵的东西,就是他的务实和坚持,以及鞠躬尽瘁的精神,这些都是司马懿没办法比拟的。其实他们从各自的人生出发,都不算是失败者,原本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碰撞,总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哪怕诸葛亮失败了依然能够

  • 董卓为何与孙坚结亲?为何遭到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董卓作为三国故事当中初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很多人对他都是非常的熟悉了。而结亲,或者说联姻,在一些有身份地位的人看来,其实就是一种政治联姻,利益交换,是一种能够有利于双方的事情,所以董卓曾经想要和孙坚结亲,自然是想要从中获得一些有利于自己的好处。然而没想到的是,却直接被孙坚给拒绝了,这又是怎么回事

  • 崔杼弑其君的故事,崔杼为何要杀齐庄公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弑君的例子也不再少数,那今天就准备跟大家讲讲发生在春秋时期的一件弑君故事。主人公是齐国大夫崔杼,崔杼为齐丁公后人,他曾拥立齐庄公继位,是齐国非常重要的人物。但齐庄公和崔杼妻子棠姜私通的事情被发现,崔杼一气之下决定弑杀齐庄公,然后立齐景公为君。所以崔杼弑其君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齐庄公给他戴了绿

  • 龚遂是如何平定饥民叛乱的?用的什么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由于汉昭帝没有子嗣,于是霍光等一些权臣拥立海昏侯刘贺为帝。而刘贺却因为荒淫无度,仅仅当了27天的皇帝就被霍光给废了。紧接着在杜延年的劝说下,霍光立汉武帝之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刘病己为帝,刘病己,也就是后来的汉宣帝刘询。汉宣帝登基不久,远在东部的渤海郡(今河北沧州一带)因连年

  • 诸葛亮之死,为何李严哭的最伤心甚至激愤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在很多人看来,诸葛亮和李严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或许可以用“政敌”这个词来形容了。尤其是刘备将李严和诸葛亮都定为托孤大臣,而并不是只有诸葛亮一人,很多人也会因此认为,这都是刘备出于对诸葛亮的不放心,不完全信任,所以才选了两个人。而两人后来在很多方面也的确是有很多不同的意见。然而

  • 葭萌关之战张飞战马超谁更胜一筹,假如换做黄忠战局会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中,马超第一次出场时只有17岁,却能连斩王方、李蒙,展现出了惊人的军事才能。后来马超父亲被曹操诱杀,马超为了报仇和韩遂联合反曹。后来还是曹操部下贾诩用离间计才瓦解马超与韩遂的联盟,这也导致马超败走凉州。演义中,马超和张飞曾在葭萌关有过交手,但两人不分胜负,最后马超决定归降刘备,其实这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