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时期的文字狱有多严重?

清朝时期的文字狱有多严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183 更新时间:2024/1/18 17:27:47

康乾盛世名满天下,即便是在如今高度发达的社会中谈起这段历史也算是一段佳话了,不过清朝总有着那么一段永远也抹不掉的污点,那就是“文字狱”了。在清朝时期,关于文字狱的案例是数不胜数,而且结局几乎都是非常残忍的,不过其中也有着一些还很特殊的,背后有着特别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一个关于文字狱的案例。

这件事情就是因为怕老婆引起的。时间正值一七八七年,乾隆路径河北,就在这时有个名为尹嘉铨的人说是有两份报告上交给皇帝。但是皇帝并不认识这个人,因此就不想见他,后来又传达说此人的父亲之前是大理寺卿,他此次上书报告是为其父而来的。

听闻这话就使得皇帝心中十分不悦,既然是自己有事要奏,怎么还派自己的儿子来传达,简直就是目中无王。但是,他心中还是十分好奇这人到底有什么事情要和自己说,于是依旧看了这两份报告。

这第一份大致意思就是想要替自己那已逝的父亲讨个谥号:“皇上,您也许对我并不熟悉,但是我父亲当初乃是河南巡抚,而且您当初为我家写过一首诗,所以肯定是记得我父亲的,为此我们家人对您都十分敬仰。家父去世已经将近三十年之久,刚巧您又途径此地,臣正好可以趁此机会给您递上报告,主要就是想要为我父亲讨要一个谥号。而且具体谥号也不用皇上再费脑力,就从您当初赐予我家的那首诗中选取即可。如此一来,我家世世代代都能够享受这份荣光,也定会对您感激不尽。”

在读完之后,皇帝的心中更是不爽,这谥号是国家大事,又怎会如此随意就给了一个无名之辈?不过,在看完了第二封信以后,皇帝的怒火才叫烧到了极点。这第二份的主要内容就是想要将他父亲的牌位列入庙堂之中:“皇上,家父当年曾说过应该要将朱学倡导者的放入孔庙之中,但是您却没有同意。不过家父一直将此事放在心上,一直到他去世之时也嘱托我将此事放在心上。如今您途径此地,臣刚好有机会向您上书,您不如就答应了我爹当初的请求,顺便也可以将我爹的牌位也放入其中。”

孔子乃是饱读诗书的圣贤,那孔庙又是随便什么一个人的牌位都可以放入其中的吗?就算是后来的名臣曾国藩的牌位都没能位列其中,就是因为他没有文学专著,现在一个无名小辈竟然提出如此无理要求,当然会引得龙颜大怒了。

震怒之下,皇上就写下批注:“竟大肆狂吠,不可恕也”。而且他不但罢免了尹嘉铨的官职,甚至将他交与刑部去处理。尽管也十分想就这样给他定罪,当时如果单凭两份报告就给他治罪,那么也就会让世人觉得他心胸狭隘,于是他便将其关押,然后从他家中的书籍、信件等入手,准备给他搞一个“文字狱”。

他家总共有着三百一十一套藏书、一千五百三十九本散书、五十八卷书画、一百十三封书信以及一千二百块书板。这些东西都开始被人逐字逐句排查了起来。也因此而被扣上了许多的罪名。

比如,他所写的文章中曾经表示过如下意思“皇上无法倾听百姓心中所想”,此言之意是说皇上不体察民情,双耳闭塞,视为大不敬;

在他的文中还自称“古稀老人”,尽管这个词语最初的由来是来自于杜甫之诗,但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当今圣上也曾写过《古稀说》,在他的文中竟然没有提及,视为大不敬;

他的书信中曾有如下言论“敢于直谏之官员,大多最后会招致杀身之祸”此话意在表示皇上专横,不听谏言,视为大不敬;

诸如此类鸡蛋里挑骨头的“大不敬”还有着许许多多,这么一小桩一小件的事情也就累积出了一个大罪名。而那些书、信等都被人给烧毁了。

在狱中时,他曾被审过一件陈年旧事,刑部表示:“过去,你曾面见皇上,然后就问他讨要翎子,还说,要是圣上不给你这个翎子,你就没脸回去见你妻儿,此话可当真?”翎子也就意味着品阶,对此事他也是供认不讳的,表示:“我妻总嫌我没出息,若是我能讨得翎子,回去炫耀一番,或许她就再也不会觉得我没出息了,我这才前去恳求皇上赐予我翎子。”

刑部又表示:“你可知你妻内心十分善妒,但是又极好面子,当初为了向外人显示自己并非心胸狭隘之人就说要替你纳妾,但这即将被纳之人却是个年逾五十的寡妇。之所以选择这样的人,就是因为她断定你们二人都会拒绝这门亲事。”审讯最后刑部就给尹嘉铨下了个结论“怕老婆”。对于刑部所说的这些事,他也都表示确有其事。

故事讲到这儿大概也就明白了,这尹嘉铨最后为什么会落得“文字狱”。就是一个极好面子的跋扈妻子,嫌弃丈夫无用,先是让他舔着脸去讨要翎子未果,就又唆使他写下了这两封触怒皇上逆鳞的报告,本想借此讨要一份荣耀,没想到却引来了杀身之祸。面对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皇上表示将其凌迟处死,诛其全族。

不过还没等决定下去,案件就又有了新的进展,改为了“绞立决”,而且放过了尹嘉铨的全族人,单单将其妻子给杀了。事发以后,乾隆对此也向天下人做出了解释,所自己原本是不想杀人,这么做不过为了能够警醒大家不要再犯如此错误。

清朝虽有康乾盛世美名,但是文字狱这个污点也是伴其终身的,随着历史的长河一代代传下去。而在这不胜枚举的文字狱案件中,大多都只是一个用来杀人的借口罢了,其背后到底隐藏了怎样的阴谋,我们也不得而知。传统文化也隐藏发生着巨大的扭曲,这段历史着实叫人心寒。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商朝灭亡后,10万商朝大军去了哪里?与美洲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在如今史学家的研究当中发现,我国历史上商朝的灭亡纯属偶然,而且这偶然的还很诡异。因为在中国的历史当中,外力导致改朝换代的普片就两种情况:一世强大的政权灭掉了弱小的政权,最为典型的就是蒙元灭宋;另一种就是新兴覆灭腐朽,说白了就是造反,就比如说金朝灭北宋。然而我国历史上的西周灭商王朝却不属于这两种情况。

  • 隆中对早已不适合蜀国,诸葛亮为何还要坚持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于建安六年发动第一次北伐。当时诸葛亮出兵陇西三郡,结果却是先得后失,街亭失守宣告此次北伐之战以失败告终。从整个北伐的结果来看,最后收获甚微,蜀国国力早已大不如前,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呢?其实诸葛亮北伐的原因有很多,但应该没有一项是为了完成隆中对,隆中对已经不适合蜀国发展。诸葛亮

  • 伪满洲国军队的战斗力如何?与国军比哪个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会说民国时期的伪满洲国的日伪军的战斗力挺高的,甚至要比国民党中央军的战斗力都要高出不少。其实这话说法稍微想一想就会有些荒谬了,并不真实。实际上当时的伪满洲国的伪军实力应该是中国军队中等偏下的水平,所以并不能说有多么强悍。满洲国的伪军名义上属于伪满洲国,实际上被日本人控制着。满洲国军的每个军区都

  • 武王伐纣真的是正义的吗?商朝灭亡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长久以来,我们通常都会认为,在商周时期,也就是《封神演义》的故事背景的年代,商朝末代君主纣王残暴不堪,而周朝算是“替天行道”,灭掉了商朝,建立起一个全新的朝代周朝,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是正义之战,这里很容易就区分出了正反两派,正派周朝,反派则是商朝了。不过,这样的一种固定的印

  • 张茂则真有害死皇子吗,赵暄是宋仁宗哪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张茂则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曹皇后,只不过这次出现了一点小小的意外。没想到贾婆婆直接把许兰苕连人带孩子一起毒死了。按照张茂则的想法,他应该是想等孩子出生以后,在杀母夺子,这样既能报仇,还能拿回皇子,就不会影响到曹皇后的地位。总之这样一个结果最受伤的还是宋仁宗,他的子嗣这次依然没能健康存活下来。宋仁宗

  • 曾国藩一个月的工资有多少?晚清到底有多腐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晚清名臣曾国藩,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一生战绩显赫,最为出名的就是组建“湘军”干趴了太平天国。养军队是需要花很多钱的,与李鸿章一样,都是晚清时期的名臣,都有着自己的党羽,各个方面都是需要花钱来周转的。那么曾国藩每月的朝廷俸禄是多少呢?为什么有人总说从曾国藩的工资中就能看

  • 宋朝龙袍为什么没有龙?为什么是红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印象当中的龙袍,首先就是黄色的,而且衣服上面也有龙纹,不过其实不同时期的龙袍的样子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比如在颜色上面,有黑色、黄色等等,从很多古画里面也能出来,不过宋朝时期的龙袍还是有很大不一样的,宋朝的龙袍大部分都是红色,不仅如此上面似乎也没有什么龙纹,单看画像甚至会认为这就是一个官员的穿着

  • 貂蝉有哪些未解之谜,貂蝉究竟何许人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没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肯定也都知道貂蝉是谁。作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貂蝉应该是被提及最多的一位,但《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其中有很多虚构出来的内容,那历史上真正的貂蝉究竟是何许人也呢?实际上貂蝉有很多未解之谜,包括她的身世、容貌、死因等,甚至貂蝉这个人物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都有争议。下面就为大家总结

  • 永乐时期的明朝对于西方世界来说有多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明成祖朱棣,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建文四年即位,在位22年,年号为永乐。朱棣在位时期,励精图治,延续洪武政策。政治上,继续实行削藩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机构,设置内阁和东厂;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占领安南,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置哈密卫,西南设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

  • 宫中叛乱宋仁宗差点被杀身亡,为何不追查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在宋朝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次莫名其妙的宫廷叛乱,当时因为宋仁宗的曹皇后指挥有度,叛乱最终被平定下来,也幸亏如此,否则宋仁宗很可能就被杀掉了,然而事后宋仁宗坚持认为这就是曹皇后一手导演的,不仅怪罪皇后,还把什么都没做的张美人升为贵妃,听起来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而且宋仁宗差一点就死了,却对这场叛乱幕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