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一个月的工资有多少?晚清到底有多腐败?

曾国藩一个月的工资有多少?晚清到底有多腐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296 更新时间:2024/1/18 19:58:21

说起晚清名臣曾国藩,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一生战绩显赫,最为出名的就是组建“湘军”干趴了太平天国。养军队是需要花很多钱的,与李鸿章一样,都是晚清时期的名臣,都有着自己的党羽,各个方面都是需要花钱来周转的。那么曾国藩每月的朝廷俸禄是多少呢?为什么有人总说从曾国藩的工资中就能看出清朝有多腐败?

晚清时期外忧内患,外有八国列强在筹划进攻紫禁城,内有洪秀全领导太平军发起农民运动。

此时清廷一边派曾国藩组织军队去抗压太平军,另一边又叫李鸿章去跟各国周旋企图通过外交手段稳定时局。

当初曾国藩带了一群湖南老乡组建湘军,还配置了清朝最精良的武器,同时还聘请京城最有名的武师教头们来做培训。

因此不久后,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湘军就此诞生了,刚好太平天国的昌盛时期已经过去,各大天王为利益在发生内斗,使得太平天国从内部先崩溃,接着被赶来的湘军一举攻破天京,全军覆灭。

曾国藩在此战中是总指挥,因此战后被慈禧太后记了大功,还给他封官加爵。

曾国藩升官了,那获得的俸禄有多少了呢?

据说这是当时众所周知的事情,曾国藩身为七品官员,每月俸禄只有四十五两白银,外加其他补贴,禄米、恩俸之类约价值一百三十五两。

晚清大学士张之洞曾给京城官员们算过一笔帐,称:“计京官用度,十分刻苦,日需一金,岁有三百余金,始能勉强自足”。

说明京官的收支非常不平衡,大家的俸禄勉强够用,如果遇到什么事情需要花钱就拿不出来了。

而官员们要解决这个囧境就只能借钱或者收受别人的钱物,所以很多京官的私收入都是通过外官送礼得来,大概是外官们主要是利用职务之便,请京官们帮忙做一些通融、拉关系,牵线等等的事情。

而回报就是外官给他们送礼,这送礼又分为:碳敬、冰敬、别敬等方式,是指夏天给你送点买冰的费用,冬天给你送些买碳的费用,就如现代的人会给某人送一些给他孩子买零食费用一个道理。

然而曾国藩一身正气从不收受所谓的“敬费”,也很少利用公权去帮别人办私事,所以当他缺钱的时候唯一途径就是去借。

而借款在晚清时候已经很盛行,人们可以凭借地契、名气、贵重物品当做抵押来向钱庄借钱。

曾国藩身为朝廷四大名臣之一,光凭官位就有不少钱庄老板想借钱给他,于是时间一久曾国藩就成了借钱的常客。

根据他的借款记录得出,在清朝道光22年(1842年),曾国藩已欠下四百银两债款,这事他在家书中也提起过。

公元1852年,咸丰登基翌年,官员俸禄依旧没有改善,而清朝的军队包括湘军在内均出现了严重的腐败现象,将士领到的军饷不够花销,就想出了很多办法,包括吃空额,贩卖军营兵器、克扣粮响,偷兵库的刀剑、弓箭、盾牌、大炮出去卖等等,有的人官员将领还巧弄名堂到处贪贿。

军营的士兵没事干,经常开台聚赌,部将们就来抽水收台费,每年清朝军队都有士兵伤亡、退役或被革职,但朝廷派发的军饷是按每人每月全额派发的,这中间就要负责的官员趁机“截旷”,意思是利用新兵充来人数,而新兵替补老兵需要花时间,不可能一日完成,于是空缺日子里的军饷是可以省下来的,最终也就流入了腐败官员的钱包。

曾国藩组建了湘军,但不知道湘军部队中也出现了这种“恶像”,自己两袖清风总是高喊口号:“不怕死,不要钱”,就算朝廷拨下来的军资,按足额分配给每一位将士后就把剩余的财物全部捐给战争地区的受难百姓。

因此曾国藩只能靠那点微小的朝廷俸禄度日,本身工资并不多,况且他还要经常寄钱回家。

为何这样说,因为后人发现曾国藩家书有一处记录,不仅揭露他每一个月的工资甚少,还表达了他自己的窘境。

在他的家书中曾提到过:“吾不欲多寄银物至家,总恐老辈失之奢,后辈失之骄,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也”。(译文:我不想多寄钱、物到家里,总是害怕老一辈太奢侈了,后辈会骄,没有钱多了子弟不骄的。)

一是他不愿意多寄,二来他也没有多余的钱和物去寄,看来书信果然没有骗人,曾国藩一生清贫确实不假。

那么曾国藩究竟有多贫窘呢?

有一日,李鸿章不知何故突然要请曾国藩一家到府上吃宴,本来曾国藩不想去,但又推辞不了就只能答应了,而他的两个女儿为了去李府赴宴,就因争穿一条体面的裤子吵了起来,最后妹妹抢不过姐姐就哭闹不止,曾国藩见状辛酸的安慰道:“女儿乖,等爹爹挣够了银两,过年就给你买一条漂亮裤子,比姐姐的还要好看。”

然而坊间传言,李鸿章之所以请曾国藩全家吃饭,目的是想显摆一下自己有钱,还想趁机奚落一下曾国藩。

文献《代李伯相拟陈督臣忠勋事实疏》记载了曾国藩一生清俭,一如寒素,说他为官廉俸,从没有买过一间民房或一块田地,平时衣着朴素,饮食清淡,多数以素食为主,少见肉类,而且每餐仅有一两个菜。

清朝同治十一年,清廉的曾国藩在担任两江总督期间不幸逝世,享年六十一岁,但他临终前还特地叮嘱家人不得借丧事收礼,家人从之,于是就倾家荡产的凑钱把丧事办了。

相比李鸿章,据说他每年光领俸禄就高达20万白银,换算今日汇率约3000万,期间还不包括各种“敬费”,而且听说李鸿章还开过一间洋务航运公司,通过对比二人高下立判,我们足可看出晚清官员们确实很腐败。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宋朝龙袍为什么没有龙?为什么是红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印象当中的龙袍,首先就是黄色的,而且衣服上面也有龙纹,不过其实不同时期的龙袍的样子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比如在颜色上面,有黑色、黄色等等,从很多古画里面也能出来,不过宋朝时期的龙袍还是有很大不一样的,宋朝的龙袍大部分都是红色,不仅如此上面似乎也没有什么龙纹,单看画像甚至会认为这就是一个官员的穿着

  • 貂蝉有哪些未解之谜,貂蝉究竟何许人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没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肯定也都知道貂蝉是谁。作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貂蝉应该是被提及最多的一位,但《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其中有很多虚构出来的内容,那历史上真正的貂蝉究竟是何许人也呢?实际上貂蝉有很多未解之谜,包括她的身世、容貌、死因等,甚至貂蝉这个人物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都有争议。下面就为大家总结

  • 永乐时期的明朝对于西方世界来说有多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明成祖朱棣,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建文四年即位,在位22年,年号为永乐。朱棣在位时期,励精图治,延续洪武政策。政治上,继续实行削藩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机构,设置内阁和东厂;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占领安南,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置哈密卫,西南设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

  • 宫中叛乱宋仁宗差点被杀身亡,为何不追查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在宋朝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次莫名其妙的宫廷叛乱,当时因为宋仁宗的曹皇后指挥有度,叛乱最终被平定下来,也幸亏如此,否则宋仁宗很可能就被杀掉了,然而事后宋仁宗坚持认为这就是曹皇后一手导演的,不仅怪罪皇后,还把什么都没做的张美人升为贵妃,听起来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而且宋仁宗差一点就死了,却对这场叛乱幕后的

  • 刘娥为什么不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刘娥大家也知道的吧,她垂帘听政了11年,其实这样的情况是完全可以选择当皇帝的,但是她并没有这样做,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刘娥为什么不称帝,是不敢呢?还是不另外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呢?其实这个事情还是值得一说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到底是为什么吧!刘娥,章献明肃皇后,宋朝第一位临朝称

  • 金吕布银马超什么意思,马超实力仅次于吕布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喜欢研究三国武将的朋友,应该听说过“金吕布,银马超”、“一吕二马三典韦”等说法,这些类似的排名基本都是把吕布放在第一位,马超位居次席。看的出来民间喜欢把吕布和马超放在一起比较,也算是对他们实力的认可。但马超真的就弱于吕布吗?那今天就打算跟大家一起分析下

  • 诸葛亮每天能吃一斤米,为何司马懿说诸葛亮阳寿已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和司马懿这对对头,最终很多人都还是非常可惜,司马懿熬死了那么多人,最终成功篡权,但诸葛亮“鞠躬尽瘁”,结果自己却被繁重的事务累死了。而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的时候,司马懿和诸葛亮的使者之间有一段对话,一直让人感到有些奇怪,司马懿问使者,诸葛亮一天能吃多少饭,而使者回答说能

  • 宋仁宗的孩子为什么都早亡?是有人害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一直在热播的《清平乐》这部剧也是让很多人都非常喜欢了,剧中故事的主角宋仁宗,在历史上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皇帝,然而这样一个以“仁”出名的皇帝,他自己的孩子数量可以说是非常多的,有十几个女儿和几个儿子,但是让人很可惜的是,这些孩子中,大部分都夭折了,活下来的只有几个女儿,尤其

  • 为何关羽四次中箭都没事,徐晃张辽一箭就挂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的大将受伤是在所难免的,毕竟总是在战场上,刀剑无眼难免挂彩,就算是因此而死也不是没有可能。然而同样是中箭,却也有很多人的结果完全不一样,比如关羽,他中箭的次数可以说是非常多了,先后一共有四次都被箭射中了。不过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关羽中箭居然中了四次都没什么事,对比之下,徐晃和张辽两人,只中箭一次

  • 安乐公和山阳公谁大,刘禅待遇远不如刘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220年,曹丕迫使刘协禅位,刘协为了保命只能妥协。后来刘协就从皇帝被贬为山阳公,据说曹丕还跟刘协说:“这天下的好东西,我都可以跟你一起分享。”曹丕这番话不知是不是在试探刘协,不过以刘协的性格来说可能他早就不想坐在这皇位之上了。不少朋友都好奇,刘协的这个山阳公到底是个什么地位的